专题九戊戌变法导学案中考_-中学学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专题九戊戌变法导学案中考_-中学学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九戊戌变法导学案中考_-中学学案.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九 戊戌变法 第一节 酝酿中的变革【课程标准】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2、简述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知识与能力】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特点【过程与方法】了解变法前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和早期维新思想产生的史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教学重点】戊戌变法的背景。【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康有为的“托古改制”思想【知识结构】一、历史背景;(第一框题)(一)国际局势:1、19 世纪下半叶起世界历史经历两大变局?(1)经济上:(2)政治上:2、这说明了怎样的问题?(二)
2、民族危机:三)经济基础:四)阶级基础:五)思想基础;(第二框题)1、代表:王韬、薛福成、郑观应等。2、主张:(1)认为依靠新式枪炮舰船和洋务企业,不能使中国富强。(2)实行君主立宪制度,进行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3)加强国防,抵抗列强入侵,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4)发展民族工商业,与西方国家进行“商战”。3、局限性:4、主要影响:二、维新变法的经过;(一)宣传维新思想;1、著书立说: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第二框题)2、进行论战:维新派与顽固派。(第二框题)(1)内容:要不要实行维新变法。要不要改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度。要不 要改革封建的教育制度。(2)性质:(3)作用:【课堂演练】阅
3、读下列两幅图片回答问题:图一 请回答:(1)图一图二分别都是谁?(2)说说二人为了变法维新都做了哪些活动?3、上书皇帝:公车上书。(第三框题)(1)背景:(2)时间、人物:1895年 4 月,康有为、梁启超(3)内容:拒和、迁都、练兵、变法。(4)影响:4、创办学会,报纸,学堂;(第三框题)【重点难点】1 维新派的思想主张及其特点。康有为 梁启超 严复 图 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知识与能力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特点过程与方法了解变法前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和早期维新思想产生的史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第一框题一国际局势世纪下半叶起世界历史
4、经历两大变局经济上政治上这说明了怎样的问题二民族危机三经济基础四阶级基础五思想基础第二框题代表王韬薛福成郑观应等主张认为依靠新式枪炮舰船和洋务企业不能使中国富强实行家进行商战局限性主要影响一宣传维新思想著书立说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第二框题进行论战维新派与顽固派第二框题二维新变法的经过内容要不要实行维新变法要不要改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度要不要改革封建的教育制度性质作思想 特点 影响 在晚清思想界产 生巨大影响,梁启 超称之为“火山大 喷火”。动摇了君主专 制的神圣性和 永恒性,推动维 新运动的发展。为维新变法奠定 坚实的基础,康有 为称他为“中国西 学第一人”。维新 思想 2 如何理解康有为的“
5、托古改制”思想。【课堂作业】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 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 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材料二康有为不但没有时时提醒光绪帝注意争取太后的支持,反倒时时鼓励光绪帝学习俄国彼得 大帝“乾纲独断”,这就远离了当时的政治现实。更为严重的是,康有为、谭嗣同等维新派和光绪,从和平变法开始,却逐步走向武装政变之路,铤而走险,最后归于失败也就无可避免了。一项改革 措施的岀台,从理论上说将会有利于社会进步,但也必然会损害一
6、部分人的利益,这就要求改革者不能 没有周全的设计。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光绪对此几乎是全然不顾,因此很多改革措施都遭到强力反 对,反对者并非都是上层的顽固分子,也有中下层官员、士子和民众。材料三 关于戊戌变法的研究,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运动过后不久岀现的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和康 有为后来的陈述如康南海自编年谱,由于作者就是当事者,所以很难作为信史。但这些作品都不同程 度强化了康梁系话语,而来自清政府方面的解释几乎一直没有看到。以上材料均选自回顾戊戌 重温历史光明日报2008-12-07 请回答:(1)材料一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起点的主要依据是什么?(2 分)(2)据材料二,分析戊戌变
7、法失败的主观因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戊戌变法 失败的根本原因。(4 分)(3)据材料三,说明文中提到的两部文献在研究戊戌变法运动史中的缺陷。由此,你 认为史学研究应注意什么问题?(4 分)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知识与能力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特点过程与方法了解变法前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和早期维新思想产生的史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第一框题一国际局势世纪下半叶起世界历史经历两大变局经济上政治上这说明了怎样的问题二民族危机三经济基础四阶级基础五思想基础第二框题代表王韬薛福成郑观应等主张认为依靠新式枪炮舰船和洋务企业不能使中国富强实行家
8、进行商战局限性主要影响一宣传维新思想著书立说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第二框题进行论战维新派与顽固派第二框题二维新变法的经过内容要不要实行维新变法要不要改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度要不要改革封建的教育制度性质作第二节百日维新【课程标准】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2、简述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知识与能力】简述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过程与方法】戊戌变法的内容及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教学重点】戊戌变法的内容及影响。【教学难点】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对戊戌变法的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 戊戌变法 导学案 中学 教育 中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