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动能定理分析中学教育中学学案_中学教育-中学学案.pdf
《探究动能定理分析中学教育中学学案_中学教育-中学学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究动能定理分析中学教育中学学案_中学教育-中学学案.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实验五 探究动能定理 ,学生用书 P96)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探究外力对物体做功与物体速度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 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可用如实验原理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通过增加橡皮筋的条数使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成倍增加,再通过打点计时器和纸带来测量每次实验后小车的末 速度 v,最后通过数据分析得出速度变化与功的关系 三、实验器材 橡皮筋、小车、木板、打点计时器、纸带、铁钉等 四、实验步骤 1垫高木板的一端,平衡摩擦力 2拉伸的橡皮筋对小车做功:(1)用一条橡皮筋拉小车 做功 W.(2)用两条橡皮筋拉小车 做功 2W.(3)用三条橡皮筋拉小车 做功 3W.3测出每次做功后小车获得的速度 4
2、分别用各次实验测得的 v 和 W 绘制 W v 或 Wv2、W v3,图象,直到明确得 出 W 和 v 的关系 五、实验结论 物体速度 v 与外力做功 W 间的关系 W v2.一、数据处理 1求小车的速度 :利用纸带上点迹均匀的一段测出两点间的距离 x x,则 v T(其中 T 为 打点周期 )2 实验数据处理 W v 和 Wv2 图象(“W”以一根橡皮筋做的功为单位 在坐标纸上画出)根据图象得出 W v2.二、误差分析 1误差的主要来源是橡皮筋的长度、粗细不一,使橡皮筋的拉力做功 W 与橡皮筋的条 数不成正比 2没有完全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时倾角过大也会造成误差 3利用打上点的纸带计算小车
3、的速度时,测量不准带来误差 三、注意事项 1平衡摩擦力的方法是轻推小车,由打在纸带上的点是否均匀判断小车是否匀速运动 2测小车速度时,纸带上的点应选均匀部分的 3橡皮筋应选规格一样的力对小车做的功以一条橡皮筋做的功为单位即可,不必计 算出具体数值 4小车质量应大一些,使纸带上打的点多一些 考点一 _对实验原理和注意事项的考查 学生用书 P97 (2014 高考天津卷 )某同学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将细绳一端拴 在小车上,另一端绕过定滑轮,挂上适当的钩码,使小车在钩码的牵引下运动,以此定量探 究绳拉力做功与小车动能变化的关系 此外还准备了打点计时器及配套的电源、导线、复写纸、纸带、小
4、木块等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若要完成该实验,必需的实验器材还有哪些 _ (2)实验开始时,他先调节木板上定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细绳与木板平行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下列的哪个 _(填字母代号)A 避免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发生抖动 (3)平衡摩擦力后,当他用多个钩码牵引小车时,发现小车运动过快,致使打出的纸带 上点数较少,难以选到合适的点计算小车速度 在保证所挂钩码数目不变的条件下,用 本 实 验 的 器 材 提 出 一 个 解 决 方 请你利 法:_ _.(4)他将钩码重力做的功当作细绳拉力做的功,经多次实验发现拉力做功总是要比小车 动能增量大一些这一情况可能是下列哪些原因造成的 _(填字母代
5、号 )A 在接通电源的同时释放了小车 B小车释放时离打点计时器太近 度变化的关系可用如实验原理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通过增加橡皮筋的条数使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成倍增加再通过打点计时器和纸带来测量每次实验后小车的末速度最后通过数据分析得出速度变化与功的关系三实验器材橡皮筋小车做功用两条橡皮筋拉小车做功用三条橡皮筋拉小车做功测出每次做功后小车获得的速度分别用各次实验测得的和绘制或图象直到明确得出和的关系五实验结论物体速度与外力做功间的关系一数据处理求小车的速度利用纸带上点迹均差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是橡皮筋的长度粗细不一使橡皮筋的拉力做功数不成正比没有完全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时倾角过大也会造成误差利用打
6、上点的纸带计算小车的速度时测量不准带来误差三注意事项根据图象得出与橡皮筋的 C阻力未完全被小车重力沿木板方向的分力平衡掉 D钩码做匀加速运动,钩码重力大于细绳拉力 解析 (1)实验要处理纸带测速度,需要刻度尺,要分析动能的变化,必须要测出小车的质量,因此还需要天平(2)实验中调节定滑轮高度,使细绳与木板平行,可在平衡摩擦力后使细绳的拉力等于 小车所受的合力,如果不平行,细绳的拉力在垂直于木板的方向上就有分力,改变了摩擦力 就不能使细绳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力,D 正确 (3)在所挂钩码个数不变的情况下,要减小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可以增大小车的质量,即可在小车上加适量的砝码(或钩码)(4)如果用钩码
7、重力做的功当作细绳拉力做的功,发现拉力做的功总比小车动能的增量 大,原因可能是阻力未被完全平衡掉,因此拉力做功一部分用来增大小车动能,一部分用来 克服阻力做功;也可能是小车做加速运动,因此细绳的拉力小于钩码的重力,钩码的重力做 的功大于细绳的拉力做的功,即大于小车动能的增量,C、D 项正确 答案 (1)刻度尺、天平 (包括砝码 )(2)D (3)可在小车上加适量的砝码 (或钩码 )(4)CD 考点二 _实验器材与数据的处理 _ 学生用书 P97 如图所示,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的情形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 2
8、次、第 3 次,实验时,图中是小车在一条橡 W.当我们把 2 条、3 每次橡皮筋都拉伸到同 一位置释放小车每次实验中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点的纸带测出 (1)除了图中的已给出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器材有 _ (2)平衡摩擦后,每次实验得到的纸带上的点并不都是均匀的,为了测量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用纸带的 _ 部分进行测量;(3)下面是本实验的数据记录表,请将第 2 次、第 3 次,实验中橡皮筋做的功填写在 对应的位置;橡皮筋 10 个间距 10 个间距 小车获得 小车速度的 做的功 的距离 x(m)的时间 T(s)的速度 vn 平方 vn2 第 1 次 W 0.200 0.2 第 2 次 0
9、.280 0.2 第 3 次 0.300 0.2 第 4 次 0.400 0.2 第 5 次 0.450 0.2 (4)从理论上讲,橡皮筋做的功 Wn 和物体速度 vn 变化的关系应是 Wn _,请你 根据表中测定的数据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作出相应的图象验证理论的正确性 度变化的关系可用如实验原理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通过增加橡皮筋的条数使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成倍增加再通过打点计时器和纸带来测量每次实验后小车的末速度最后通过数据分析得出速度变化与功的关系三实验器材橡皮筋小车做功用两条橡皮筋拉小车做功用三条橡皮筋拉小车做功测出每次做功后小车获得的速度分别用各次实验测得的和绘制或图象直到明确得出和的关
10、系五实验结论物体速度与外力做功间的关系一数据处理求小车的速度利用纸带上点迹均差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是橡皮筋的长度粗细不一使橡皮筋的拉力做功数不成正比没有完全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时倾角过大也会造成误差利用打上点的纸带计算小车的速度时测量不准带来误差三注意事项根据图象得出与橡皮筋的 解析 (1)计算小车速度需要测量纸带上的点的距离,要用刻度尺 (2)小车匀速运动时,纸带上的点的间隔均匀 (3)橡皮筋每增加一条,对小车做的功就增加 W.(4)纵坐标表示速度的平方,横坐标表示功,利用描点法描出各组数据对应的点,然后 用平滑曲线连线作出 v2n Wn 图象,如图所示 答案 (1)刻度尺(2)点距均匀(3
11、)2 W、3W、4W、5W(4)v2n 图象见解析 ,学生用书 P98)1 本实验中虽然不需计算出橡皮筋每次做功的具体数值,但需计算出每次小车获得的 速度,由于距离的测量存在一定误差,使得速度的大小不准确,在此可以安装速度传感器进行实验 2本实验也可用钩码牵引小车完成,在小车上安装拉力传感器测出拉力的大小,再测出位移的大小,进而确定力做功的多少 3把长木板换成气垫导轨,省略平衡摩擦力的操作步骤,达到简化实验过程、提高实验精度的目的 (2015 东北三校联考)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动能定理 将木板竖直放置在斜槽末端的前方某一固定位置,在木板上依次固定好白纸、复写纸 将小球从不同的标 记点由
12、静止释放,记录小球到达斜槽底端时下落的高度 H,并根据落点位置测量出小球离开斜槽后的竖直位移 y.改变小球在斜槽上的释放位置,进行多次测量,记录数据如下:高度 H(h 为单位 2h 3h 4h 5h 6h 7h 8h 9h h 长度)度变化的关系可用如实验原理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通过增加橡皮筋的条数使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成倍增加再通过打点计时器和纸带来测量每次实验后小车的末速度最后通过数据分析得出速度变化与功的关系三实验器材橡皮筋小车做功用两条橡皮筋拉小车做功用三条橡皮筋拉小车做功测出每次做功后小车获得的速度分别用各次实验测得的和绘制或图象直到明确得出和的关系五实验结论物体速度与外力做功间的关系
13、一数据处理求小车的速度利用纸带上点迹均差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是橡皮筋的长度粗细不一使橡皮筋的拉力做功数不成正比没有完全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时倾角过大也会造成误差利用打上点的纸带计算小车的速度时测量不准带来误差三注意事项根据图象得出与橡皮筋的 竖直位移 y/cm 30.0 15.0 10.0 7.5 6.0 5.0 4.3 3.8 3.3 (1)在 安 装 斜 槽 时,应 注 意 _ (2)已知斜槽倾角为 ,小球与斜槽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木板与斜槽末端的水平距离 为 x,小球在离开斜槽后的竖直位移为 y,不计小球与水平槽之间的摩擦,小球从斜槽上滑 下的过程中,若动能定理成立则应满足的关系式是 _
14、 (3)若想利用图象直观得到实验结论,最好应以 H 为横坐标,以 _ 为纵坐标,描 点作图 解析 (1)小球离开斜槽末端后要做平抛运动,因而斜槽末端 O 点的切线要水平 (2)小球从斜槽上下滑到斜槽末端时速度为 v,根据动能定理有 mgH mgcos H sin 1mv2,小球离开 O 点后做平抛运动,水平方向有 xvt,竖直方向有 y 1 gt2,联立解得 H 2 2 2 x 1 1 y 4 4 (3)由(2)可知,要利用图象直观得到实验结论,图象应为直线,因而以 H 为横坐标,以1为纵坐标,描点作图即可 y 答案 (1)使斜槽末端 O 点的切线水平(2)H x2 1(3)1 1 y y 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探究 动能 定理 分析 中学 教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