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试题_-.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试题_-.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试题_-.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2015-2016 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第卷(选择题,共 50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1-30小题,每小题 1分;31-4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50分)1.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 A淋巴 B组织液 C血液 D血浆 2.下列各组化合物中,都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A.CO2、血红蛋白、H+、尿素 B.呼吸氧化酶、抗体、激素、H2O C.Na+、O2、葡萄糖、血浆蛋白 D.Ca2+、载体、氨基酸 3.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下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2、 D 4.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最高级中枢是 A.大脑皮层 B.脑干 C.小脑 D.下丘脑 5.下列现象属于反射的是 A.司机看见红灯刹车 B.白细胞吞噬病菌 C.草履虫趋利避害 D.用针刺激离体蛙的腓肠肌,肌肉收缩 6.下列激素的生理作用相互拮抗的是 A.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 B.甲状腺激素与肾上腺素 C.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 D.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 7.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器官分别是 A.下丘脑、甲状腺 B.下丘脑、垂体 C.垂体、甲状腺 D.垂体、胸腺 8.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是多细胞生物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B
3、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C维持内环境中 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9.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血糖平衡的调节是在神经、激素的共同调节作用下完成的 B甲状腺激素促进糖的氧化,因而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起拮抗作用 D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是通过载体并消耗 ATP完成的 10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A突
4、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11.下列调节过程不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A 甲状腺细胞产生的甲状腺激素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 B 在一些酶促反应中,反应终产物过量会导致酶的活性下降 C 大量猎杀草原上的食肉动物,导致食草动物的数量先升后降 D 人体血糖浓度上升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导致血糖浓度降低 12.如图所示是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的图解,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兴奋可以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由构成的突触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 B释放的过程需要提供能量,所以属于主动运输过程 C结构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D具有特异性,一般是由蛋白质组成的
5、13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果传出神经受到损伤,而其他部分正常,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将表现为 A既有感觉,又能运动 B失去感觉,同时肌肉无收缩反应 C有感觉,但肌肉无收缩反应 D失去感觉,但能运动 14右图为人的体液免疫图解,请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均能识别抗原 B细胞为靶细胞 C细胞为 B细胞 D阶段、为体液免疫的第三阶段 15.用燕麦胚芽鞘做向光性实验发现植物生长素产生的部位、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向光弯曲的部位分别是 A.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一段、向光弯曲一侧 B.胚芽鞘、胚芽鞘的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 C.胚芽鞘尖端、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 D.胚芽鞘尖端、胚芽鞘、尖端
6、下面的一段 16.“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这是宋朝苏轼格物粗谈果品中记录的一种方法。此文中“气”及其功能分别是指什么?A.“气”指的是乙烯,作用是使果实催熟 B.“气”指的是乙烯,作用是去除柿的涩味 C.“气”指的是 CO2,作用是使柿成熟 D.“气”指的是生长素,作用是促使子房发育为成熟的果实 17.如图所示,用不透水的云母片以不同的方式分别插入三株燕麦幼苗的胚芽鞘尖端部分,并分别从不同的方向给以光照。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A.甲向右弯,乙不生长,丙不弯曲 B.甲不弯曲,乙不生长,丙向右弯 C.甲向左弯,乙向右弯,丙不弯曲 D.甲向左弯,乙不弯
7、曲,丙向左弯 18右图是研究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示意图,实验结果不能说明 A根具有向重力性,茎具有负向重力性 B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根和茎的向性运动都是一种适应 D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根尖和茎尖 19.在对某种鼠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 39 只鼠,第二次捕获 34 只鼠,其小题分小题每小题分共分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淋巴组织液血液血浆下列各组化合物中都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血红蛋白尿素呼吸氧化酶抗体激素葡萄糖血浆蛋白载体氨基酸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下图表示噬病菌用针刺激离体蛙的腓肠肌肌肉收缩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最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脑干下列现象属于反射的是
8、司机看见红灯刹车草虫趋利避害下列激素的生理作用相互拮抗的是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与肾上腺素肾上腺脑垂体垂体甲状腺垂体胸腺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内环境是多细胞生物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维持内环境中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中有标志鼠 15 只,则该种群数量约为 A.88 只 B.76只 C.90只 D.98只 20.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食物、温度 B.光照、湿度 C.光照、食物 D.食物、光照 21.右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微生物也能利用
9、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B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 D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22.下列关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描述,错误的是 A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会导致温室效应、酸雨等环境问题 B引入外来物种不一定增加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C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大量开垦草地 D保护森林就是将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和保护森林资源有机结合起来 2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决定其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 B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明显小于它的间接价值 C为了保护行将灭绝的动物,最好为其建立自然保护区 D蜜
10、蜂通过“跳舞”告诉同伴蜜源属于行为信息 24.下列关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培养皿中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的一个菌落是群落 B群落演替过程中新的优势种的出现常淘汰原有优势种 C发展生态农业可以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D生态系统营养结构越复杂,抗外力干扰的能力越强 25.下列关于出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某一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 100,年末时为 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 20,死亡个 体数为 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 10 B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例越接近 11,则出生率越高 C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 D若比较三种年
11、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 26.在生态系统中有关食物链与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是单向的 B.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减少 C.食物链越长,最高营养级上获得的能量越少 D.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越多 27.要使一生态系统长期存在,除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外,至少必须具有 A消费者和分解者 B生产者和消费者 C生产者和分解者 D生产者和人 28鱼鳞藻和脆杆藻是鱼类的饵料,微囊藻会产生有毒物质污染水体。某研究小组调查了当地部分湖泊营养化程度对藻类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用取样调查的方法可测定藻类的种群密度 小题分小
12、题每小题分共分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淋巴组织液血液血浆下列各组化合物中都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血红蛋白尿素呼吸氧化酶抗体激素葡萄糖血浆蛋白载体氨基酸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下图表示噬病菌用针刺激离体蛙的腓肠肌肌肉收缩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最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脑干下列现象属于反射的是司机看见红灯刹车草虫趋利避害下列激素的生理作用相互拮抗的是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与肾上腺素肾上腺脑垂体垂体甲状腺垂体胸腺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内环境是多细胞生物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维持内环境中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B
13、富营养化水体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C若该水体出现了“水华”现象,将对鱼鳞藻的影响最大 D当水体达到中营养化时,可以利用脆杆藻控制微囊藻的数量,净化水体 29.为了保护环境,到南极进行考察的科学工作者除了必须把塑料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的尿液、粪便等废物带离,这是因为南极 A缺少生产者 B分解者很少 C没有消费者 D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30.下列有关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一般不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B.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C.运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个体被捕捉的概率应相等,而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
14、无关 D.对农作物上的蚜虫,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31 某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测量装置及结果如图 1 所示,图 2 是将同一测量装置的微电极均置于膜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 1 中膜内的钾离子浓度甲处比乙处低 B图 2 测量装置所测电压为70mV C图 2 中若在处给予适宜刺激(处未处理),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两次偏转 D图 2 中若在处给予适宜刺激,处用药物阻断电流通过,则测不到电位变化 32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结合,突触后膜兴奋,引起肌肉收缩。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该过程出现异常,其发病机理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物质 a
15、作为抗原能激活 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B.抗 a 抗体与物质 a 的结合物不能被吞噬细胞清除 C.物质 a 引发的上述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D患者体内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 AChR特异性结合减少 33 如图为正常人在快速饮用 1 升清水或静脉注射 1 升盐水后的尿流量和血浆浓度的曲线图(箭头处是饮水或注射时间)。下列有关判断中错误的是 小题分小题每小题分共分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淋巴组织液血液血浆下列各组化合物中都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血红蛋白尿素呼吸氧化酶抗体激素葡萄糖血浆蛋白载体氨基酸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下图表示噬病菌用针刺激离体蛙的腓肠肌肌肉收缩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最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 师范大学 附属中学 生物 学期 期末考试 试题 中学 教育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