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T 2229-2020 雷电灾害调查规程.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DB44∕T 2229-2020 雷电灾害调查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4∕T 2229-2020 雷电灾害调查规程.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07.060A47DB44广东省地方标准DB44/T22292020雷电灾害调查规程Procedureforlightningdisasterinvestigation2020-04-22发布2020-07-22实施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44/T22292020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基本要求.25调查流程.26现场调查.37气象资料.58灾害分析和判定.69调查报告.610资料移交.6附录A(资料性附录)雷电灾害现场调查表格式.7附录B(资料性附录)雷电对户外人员的影响.12附录C(资料性附录)雷电对建(构)筑物的损害.16附录D(资料性附录
2、)雷电灾害技术调查报告式样.18参考文献.21IDB44/T22292020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广东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D/TC102)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省防雷减灾管理中心、广东省气象公共安全技术支持中心、广东省气象防灾技术服务中心、广州市防雷减灾管理办公室、江门市新会区气象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敏辉、曾阳斌、陈易昕、周彦斌、安宁、徐海秋、邹毅、韦智嘉、范伟建、彭凯、邱波、殷启元、吴坚。IIDB44/T22292020雷电灾害调查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雷电灾害调查的基本要求、调查流程、现场调查、气象资料、灾害分析和判定、调查报告、
3、资料移交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雷电灾害的调查和判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1431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21714.1-2015雷电防护第1部分:总则(IEC62305-1:2010,IDT)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QX/T103-2017雷电灾害调查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GB/T21714.1-2015、GB50057-201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T21714
4、.1-2015、GB50057-2010中的一些术语和定义。3.1雷电灾害lightningdisaster由雷电造成的人员伤亡、动物伤亡、建筑物受损、设备及系统受损、火灾、爆炸等事件。3.2雷电灾害调查investigationoflightningdisaster雷电灾害的现场勘查和取证、资料收集、技术鉴定和分析、评估并作出结论的过程。QX/T103-2017,定义3.33.3雷击点pointofstrike雷电击中大地或突出物体(如建筑物、LPS、线路、树等)的点。注:一个雷闪可以有不止一个雷击点。GB/T21714.1-2015,定义3.83.4雷电定位系统lightninglocat
5、ionsystem;LLS1DB44/T22292020由多个雷电传感器组成并用于探测和定位覆盖区域内雷电事件的网络系统。3.5雷电防护装置lightningprotectionsystem;LPS用来减小雷击建(构)筑物造成物理损害的整个系统。又称防雷装置。注:改写GB21714.1-2015,定义3.42。3.6雷电电磁脉冲lightningelectromagneticimpulse;LEMP雷电流经电阻、电感和电容耦合产生的各种电磁效应,包括浪涌和辐射电磁场。GB/T21714.1-2015,定义3.344基本要求4.1调查方法雷电灾害调查采取现场调查与气象资料分析相结合的方式。4.2
6、调查组织4.2.1有关主管部门牵头协调委托专业技术机构组建调查组。4.2.2调查组人员应3人以上,并与所调查的雷电灾害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5调查流程雷电灾害调查流程图见图1。图1雷电灾害调查流程图2DB44/T222920206现场调查6.1基本要求6.1.1调查组接受委托后应及时到达现场开展调查,并填写雷电灾害现场调查表,格式参见附录A。6.1.2现场调查包括现场询问、现场勘查、现场资料收集。6.1.3雷电灾害基本信息应包括以下内容:a)雷电灾害发生的单位、时间及有经纬度定位信息的地点;b)发生的经过情况;c)现场雷电防护装置情况;d)灾后应急处置情况;e)灾害伤亡人员及相关人员情况。注:
7、时间宜是事故发生的具体的时间(精确到分钟),若条件达不到,可为范围不超过1小时的时间段。6.1.4根据了解的事故初步状况,确定受灾类别,受灾类别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人员伤亡;b)动物伤亡;c)建筑物受损;d)设备及系统受损;e)火灾和爆炸。6.2现场询问6.2.1应对现场目击者、报灾人或相关人员了解雷电灾害发生时的现场情况,并做好记录。6.2.2询问过程中,做好相应记录,询问结束,其记录应当经过被询问人逐页核对,并且签字确认。询问内容宜参照6.2.36.2.8内容。6.2.3宜询问雷灾发生地及周边区域历史上及近年来雷电灾害发生情况,必要时可查阅相关资料。6.2.4人员伤亡情况询问内容宜包
8、含:每一个受灾人在雷击发生时所处的位置(在现场简图中作出标示)、受灾时的动作形态、受灾人的衣物、身上有无金属器件、现场对伤员的应急救治措施及时间等。等。6.2.5动物伤亡情况询问内容宜包含:每一个动物在雷击发生时所处的位置(在现场简图中作出标示)、受灾时的动作形态、经济价值等。6.2.6建筑物受损情况询问内容宜包含:建筑物受损前的状态、建筑物受损时间、建筑物灾前防雷装置情况、建筑物受损导致的间接灾害情况等。6.2.7设备及系统受损情况询问内容宜包含:每个受灾物品在雷击发生时所处的位置(在现场简图中作出标示)、设备及系统受损前的状态、设备及系统受损时间、物品燃烧情况、物品的材质、物品的用途、直接
9、经济价值、设备及系统受损导致的间接灾害情况及相应经济价值等。6.2.8火灾和爆炸询问内容宜包含:引起燃烧爆炸的物质属性、生产或储存易燃易爆物质的场所情况(宜还原此类场所灾前的物品布置位置并在现场简图中作出标示)、生产工艺流程、灾前采取的各类安全防范措施、灾前防雷装置的情况、物品燃烧或爆炸的先后顺序、企业的安全生产制度情况、发生灾害后的应急救援措施等。6.3现场勘查6.3.1现场勘查应了解雷电灾害现场的整体情况,根据受灾类别执行以下动作:a)检查现场保护情况;3DB44/T22292020b)调查受灾点周围的地理环境,并绘制环境示意图,内容见6.3.2;c)调查并记录建筑物总体损坏情况、设备及系
10、统的总体损坏情况、直观可见的雷击痕迹及其影响范围、可能被清除或损坏的痕迹;d)对现场防雷装置、铁磁体进行剩磁检测,检测方法应符合QX/T103-2017的要求;e)检查设备本体失效或损坏情况(包括设备整体、失效部位、残骸),检查爆炸、爆燃、泄露、变形、断裂、损伤、碰撞、剪切、挤压、故障等部位形状、尺寸、内外表面情况、测量并记录其位置、方向等数据;f)调查雷电防护装置失效或者损坏情况,测量并记录其位置、方向和失效或损坏情况。确认失效或损坏时对现场防雷装置进行检测,检测方法应符合GB/T21431及相关规范的要求;g)调查现场人员伤亡情况,个人衣着、随身佩戴金属状况,事故发生前受害人身体状况等。必
11、要时可查阅医院或公安法医检验报告,经对方授权,可复印或拍照留档;h)调查现场动物伤亡情况;i)绘制雷电灾害现场示意图并标示伤亡人员、动物位置,有条件的可调阅现场影像资料;j)对灾害现场、重要部位进行拍照摄像等取证工作,拍照摄像内容见6.3.3,必要时还应绘制模拟工艺流程图等;k)必要时根据6.2现场询问结果对当事人或见证人提供的情况进行现场比对核实。6.3.2雷电灾害受灾点地理环境勘查宜包含以下内容:a)受灾点所处位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河边、湖边、山坡下或山地中土壤电阻率较小处、地下水露头处、土山顶部、山谷风口、山顶上或旷野的孤立建筑物、邻近的高大建(构)筑物、邻近的大树等;b)受灾点周
12、围电力、通信线路、金属管线、轨道等金属体;c)受灾点土壤、山脉岩质、地下矿藏、地下水等地质情况;d)受灾点主要建筑物屋顶材质、无线电接收发射天线、地面覆盖铁质或其他金属材料、送变电设施等。6.3.3照片或视频应全方位、多角度、分层次地进行,全景、局部与特写相结合。宜包含以下内容:a)调查组到达后现场的情况及现场四周的环境;b)直观可见的雷击痕迹、残留物等;c)受灾点的防雷装置情况;d)邻近建(构)筑物或高大树木;e)每一个受灾人(动物)所处的位置;f)每一台受损设备的情况;g)现场仪器检测的记录、重要的资料、物证等。6.4现场资料收集6.4.1现场调查时根据需要可要求事故发生单位及其相关单位提
13、供以下资料:a)营业执照或相关的法定资质文件;b)视频资料;c)参与雷电灾害应急救援相关部门对雷电灾害现场处置的有关资料;d)防雷工程设计方案和施工记录;e)防雷装置检测报告;f)防雷许可或备案文件;g)安全管理制度、相关设备操作规程及其运行操作记录,雷电灾害应急预案和演练情况,雷电预警信息接收和内部传播制度和记录;4气象资料数据要求雷电预报调查雷电灾害事件发生时间受灾地点所在区域的预报情况,宜有省、市、县级的预报情况。雷雨大风(雷暴、雷电)预警调查雷电灾害事件发生时间受灾地点所在区域的预警信号发布情况。雷达资料获取事发前后受灾点及附近区域的气象雷达相关资料。雷电定位系统获取事发前后受灾点及附
14、近区域时间的地闪活动情况。DB44/T22292020h)单位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及相关人员的教育培训情况及有关资格证书;i)工程、经营项目承发包合同以及安全生产管理协议书;j)厂房、场所、设备租赁合同以及安全生产管理协议书;k)伤亡者身份证明材料(含身份证);l)伤亡者医院诊断书、死亡证明书、医学鉴定报告或者尸检报告;m)伤亡者劳动合同或单位用工证明;n)其他有助于开展事故调查处理的相关资料。6.4.2复制的资料应清晰完整,宜采用复印、扫描、拍照等方式。7气象资料事发时的气象资料应按表1要求调取。表1气象资料数据要求8灾害分析和判定8.1灾害分析调查组应结合现场调查过程中收集的资料和事发时的
15、气象资料进行灾害分析。8.2灾害判定8.2.1雷电灾害的判定结论可分为两种:a)判定为雷电灾害;b)不足以判定为雷电灾害。8.2.2判定为雷电灾害后,应参照附录B、附录C作出灾害原因分析。9调查报告调查组根据现场调查、气象资料和灾害分析情况形成技术调查报告(参见附录D)。10资料移交10.1调查组应有专人整理雷电灾害调查资料,资料包括雷电灾害现场调查表、雷电灾害调查报告、影像资料、现场复制的材料和其它相关材料。10.2资料应在完成现场调查后5个工作日内移交委托方。5调查组信息调查日期年月日时间时分调查组组长成员受灾单位或个人信息单位(个人)地址联系人电话发生时间GPS信息经度:发生地点纬度: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4T 2229-2020 雷电灾害调查规程 DB44 2229 2020 雷电 灾害 调查 规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