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01∕T 102.3-2020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防治 第3部分:土壤重金属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DB4401∕T 102.3-2020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防治 第3部分:土壤重金属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401∕T 102.3-2020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防治 第3部分:土壤重金属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zICS13.080CCSZ10DB4401广州市地方标准DB4401/T102.32020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防治第3部分:土壤重金属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SoilpollutionpreventionandcontroloflandforconstructionPart3: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qualityassuranceandqualitycontrolforsoilheavymetalmonitoring2020-10-10发布2020-11-15实施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广州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发布DB4401/T102.32020目次前言.III引言
2、.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24人员.24.1现场监测人员.24.2实验室分析人员、校核人员.24.3报告审核人员.24.4报告签发人员.25仪器与设备.25.1采样设备.35.2现场快速检测设备.35.3实验室检测设备.36样品采集.36.1点位布设.36.2采样位置与深度.46.3采样.46.4样品保存和流转.46.5现场记录.46.6现场质量控制样品.57样品制备.57.1风干.57.2研磨.57.3留样.68实验室分析.68.1设施和环境条件.68.2分析方法.78.3试剂和材料.78.4样品分析.78.5实验室质量控制.78.6记录与报告.99质量监督计划.910质
3、控数据统计.9附录A(资料性)土壤样品检测项目分析测试精密度和准确度允许范围.11附录B(资料性)质控数据统计表.13IDB4401/T102.32020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为DB4401/T102的第3部分。DB4401/T102拟分为以下部分:第1部分:污染状况调查技术规范第2部分:污染修复方案编制技术规范第3部分:土壤重金属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第4部分:土壤挥发性有机物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本文件由广州市生态环境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广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有限
4、公司、广州市环境技术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倩华、周志军、葛楹、王柳玲、杨巧玲、邓海韬、杜健鹏、张家楠、郑海燕、卢健军、黄志坚、胡丹心、黎颖鹏、陈影、黄霞。IIIDB4401/T102.32020引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保护土壤生态环境,保障人居环境安全,加强广州市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监督管理,规范广州市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制定本文件。DB4401/T102计划编制若干部分,本文件为第3部分,规定了土壤污染防治相关重金属监测工作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技术要求,从而保证土壤重金属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和有效性。本部分与第1部分:污染状况调查技术规范、第2部
5、:分污染修复方案编制技术规范、第4部分:土壤挥发性有机物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等文件共同组成土壤污染防治技术规范。VDB4401/T102.32020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防治第3部分:土壤重金属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建设用地土壤重金属监测中人员、仪器与设备、点位布设、样品采集、样品保存与流转、样品制备、实验室分析和报告编制全过程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建设用地土壤调查过程中所涉及的GB36600“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和管制值”中土壤重金属的监测质量控制。其他土壤重金属项目的监测质量控制可参照本文件执行。本文件不适用于建设用地的放射性及致病性
6、生物污染监测。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17136土壤质量总汞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7141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22105.1土壤质量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原子荧光法第1部分:土壤中总汞的测定GB/T22105.2土壤质量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原子荧光法第2部分:土壤中总砷的测定GB/T32722土壤质量土壤样品长期及短
7、期保存指南GB36600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HJ25.1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25.2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HJ25.5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土壤修复效果评估技术导则HJ/T166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168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HJ/T373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试行)HJ491土壤和沉积物铜、锌、铅、镍、铬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605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HJ613土壤干物质和水分的测定重量法HJ630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导则HJ680土壤和沉积物汞、砷、
8、硒、铋、锑的测定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HJ737土壤和沉积物铍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780土壤和沉积物无机元素的测定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HJ803土壤和沉积物12种金属元素的测定王水提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J832土壤与沉积物金属元素总量的消解微波消解法HJ923土壤和沉积物总汞的测定催化热解-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DB4401/T102.32020HJ974土壤和沉积物11种元素的测定碱熔-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HJ1082土壤和沉积物六价铬的测定碱溶液提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DB4401/T102.1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防治第1部分:污染状况调查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
9、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土壤采样点soilsamplingunit监测单元内实施监测采样的地点。来源:HJ/T166-2004,3.63.2基体加标matrixspike指在样品中添加了已知量的待测目标物,用于评价目标物的回收率和样品的基体效应。来源:HJ605-2011,3.34人员4.1现场监测人员现场监测人员应经培训并通过能力确认,具有环境、土壤等相关专业知识,熟悉采样和现场监测流程,掌握土壤采样、现场监测、样品保存与流转的技术要求和相关设备的操作方法,了解水文地质钻探知识。4.2实验室分析人员、校核人员实验室分析人员、校核人员应经培训并通过能力确认,掌握本专业环境检测技术,具
10、备样品制备、流转、保存、分析、质控等相应环节的技术能力。4.3报告审核人员报告审核人员应充分了解相关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排放控制标准的适用范围,并具备对监测结果进行符合性判定的能力,熟悉报告编制、报告审核要求等环节,且具有从事生态环境监测相关工作2年以上经历。4.4报告签发人员报告签发人员应具备报告审核人员能力,且掌握较丰富的建设用地土壤监测相关专业知识,具有相适应的相关专业背景或教育培训经历,具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同等能力,具有从事生态环境监测相关工作3年以上经历。5仪器与设备2DB4401/T102.320205.1采样设备5.1.1钻探设备应结合地块所在地区的地层条件、钻探的作业条件
11、、采样深度要求来选择经济有效的钻探设备,一般采用冲击钻探法或直压式钻探法等钻孔方式。5.1.2采样工具采样工具不宜使用金属材质,宜使用塑料铲或木(竹)质铲、塑料托盘或木质托盘等,如必须使用金属工具时,应用非金属工具清除接触面土壤。5.1.3盛装容器盛装容器不得引入待测目标物,宜使用聚乙烯自封袋、广口玻璃瓶等。盛装容器在使用前应经抽检合格,待测目标物不得检出。5.1.4便携式冷藏箱容积应满足样品保存要求,并具备温度显示功能(或内置经计量检定或校准合格的温度计),保存温度应能达到4以下。5.2现场快速检测设备视待测目标物和现场条件可选择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等便携式快速测定仪对土壤中重金属进行
12、快速检测。便携式快速测定仪应定期校准并在使用前检查其性能及状态。根据地块污染情况和仪器灵敏度水平,设置XRF等现场快速检测仪器的最低检测限和报警限。土壤样品现场快速检测结果应及时做好记录。5.3实验室检测设备5.3.1仪器与设备的检定和校准按GB36600所规定使用的分析方法选用适用的仪器设备。用于检测的仪器设备需经过检定或校准,确保其在有效期内使用。5.3.2仪器与设备的运行和维护应制定仪器与设备管理程序和操作规程,定期维护保养,做好仪器与设备使用和维护记录,保证仪器与设备处于完好状态。5.3.3质控检查每年应制定仪器与设备年度核查计划,并按计划执行。6样品采集6.1点位布设点位布设应具代表
13、性,真实反映地块的污染状况,符合HJ25.1、HJ25.2及DB4401/T102.1相关标准的要求。3DB4401/T102.320206.2采样位置与深度采样孔位置与深度应依据地块实际情况,符合HJ25.1、HJ25.2及DB4401/T102.1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6.3采样6.3.1表层土壤样品的采集一般采用挖掘方式进行,也可进行钻孔取样。6.3.2应防止采样过程中的交叉污染。钻机采样过程中,钻探设备在钻孔开钻前及重复利用时,应进行清洗;与土壤接触的其他采样工具重复利用时也应清洗或擦拭。6.3.3钻孔取样时应尽量保持岩芯的完整性,应选择无浆液钻进,全程套管跟进,防止钻孔坍塌和上下层交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401T 102.3-2020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防治 第3部分:土壤重金属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 DB4401 1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5696676.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