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新人教版地理期中考试高考_-试题.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八年级下册新人教版地理期中考试高考_-试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新人教版地理期中考试高考_-试题.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中精品资料 欢迎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地理差异显著 1、自然地理差异(1)气温差异:在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2)降水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多。(3)地势差异: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2、人文地理差异(1)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西牧东耕、南稻北麦。(2)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差异:东密西疏。(3)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东部高,西部低。(4)饮食习俗的地区差异:苏州人、无锡人、上海人喜欢吃甜,山东、河北以及东北三省的居民口味偏咸,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重庆等地的居民多喜辣,江西人口味偏酸,以能
2、吃醋闻名。饮食口味差异形成的原因:与当地气候、水质等自然条件有一定关系。3、划分地理差异的界限 秦岭 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1月0等温线;是我国年降水量 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二、四大地理区域 1、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等。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划分依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北方
3、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 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青藏地区和其他三大地区分界线是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即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三、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1、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 2、北方与南方的人文差异 比较项目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自然景观的差异 1 月平均气温 低于 0 高于 0 年降水量 少(一般低于 800 毫米)多(一般高于 800 毫米)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主要地形 平原与高原为主 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 植被类型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河流流量 小 大 河流有无结冰期 有 无 人文景观的差异 差异原
4、因 初中精品资料 欢迎下载 第六章北方地区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地理位置 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二、地形特征 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三、气候 1、气候类型: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2、气候特征: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最冷月平均气温在 0 摄氏度以下,夏季炎热,最热月平均气温在 20 摄氏度以上。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 400800 毫米,属于半湿润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四、黑土地和黄土地 1、东北
5、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2、黄土高原被深厚的黄土所覆盖,黄河、海河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下游地区堆积,形成了广阔的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黄土地”3、“黑土地”与“黄土地的自然差异”黑土地 黄土地 位置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自然条件 地形 东北平原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温度带 中温带和寒温带 暖温带 干湿区 湿润和半湿润区 半湿润和湿润区 生态环境问题 黑土流失、土层变薄,肥力下降,沼泽湿地,森林破坏严重 严重的旱涝、盐碱、风沙危害 水土流失严重 五、重要的旱作农业区(一)自然条件 1、北方地区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
6、集中连片。2、北方地区降水偏少,耕地多为旱地。(二)主要作物 1、北方地区的粮食作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谷子等。2、北方地区的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等。(三)自然灾害 1、灾害及成因: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农耕制度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或 两年三熟 一年两至三熟 气候 耕地类型 旱地 水田 气候、地形 粮食作物 小麦 水稻 气候 油料作物 花生 油菜 糖料作物 甜菜 甘蔗 经济作物 棉花、谷子、大豆等 棉花 传统民居 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气候 差异在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降水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
7、越多地势差异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人文地理差异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西牧东耕南稻北麦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差异东密西疏民口味偏咸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重庆等地的居民多喜辣江西人口味偏酸以能吃醋闻名饮食口味差异形成的原因与地气候水质等自然条件有一定关系划分地理差异的界限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界线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二四大地理区域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等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划分依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四大地初中精品资料 欢迎下载 2、解决措施:采取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措施,发展节水农
8、业。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一、位置、气候、地形 1.称谓: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 2.东北三省包括:A 黑龙江省,B 吉林省和 C 辽宁省 3.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4 山环:由 D 大兴安岭 E 长白山 F 小兴安岭如马蹄形分布着 K 东北平原,5.水绕:1 黑龙江 2.乌苏里江与俄罗斯为临,3.图门江 4.鸭绿江与朝鲜为临,5 辽河,河流 6 松花江注入黑龙江 6.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由于纬度较高,又紧邻着冬季风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1、商品粮基地的发展条件 东北平原地
9、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2、最大的商品粮基地(1)东北三省由于纬度较高,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的需要。(2)东北平原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3、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问题(1)在春秋季节,由于经常受寒潮的影响,容易发生低温冻害。(2)由于大面积开荒,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三、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1、重工业基地的发展条件 东北三省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在全国有重要的地位。2、比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 依托丰富的资源,东北三省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下册 新人 地理 期中考试 中学 教育 高考 试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