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黄土高原》教学设计建筑人防工程_论文-会议文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黄土高原》教学设计建筑人防工程_论文-会议文章.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八章 认识跨省区域 第一节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 黄土高原 设计思路 本课以“图表教学”为基础,利用 Power point 课件提供较大容量的图表文字资料拓展学习空间,同时利用最基本的黑板板图教学,更直观,更能保持知识点与学生思维同步,同时更有效的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是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技术的完美结合。围绕教材的内容设计能激活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活动,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深刻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通过辩论、角色扮演等积极参与的课堂实践活动形式,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准确定位黄土高原在祖
2、国的地理位置,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的评价,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图的能力;熟悉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通过资料学习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教学重点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2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及成因。教学难点 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教学策略 采用“课堂实践活动”的教学形式,
3、在活动中教会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教具准备 Power point 课件、相应教学视频 课时安排 二课时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教学过程(一)第一课时 教学环境与教学内容 媒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3 分钟)播放歌曲黄土高坡 提问:请同学们翻开音乐课本第 32 页,听音乐的同时,阅读黄土高坡的歌词,写出黄土高原特有的自然现象以及自然景观。(黄土、西北风、东南风、窑洞、牛、黄河)听歌,思考、回答。一、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10 分钟)1.呈现黄土高原的位置图 2.教师在黑板绘出“中国空白轮廓图”1.要求学生:在图上找出黄土高原的边界以及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
4、行政区,并请同学在黑板上的“中国空白轮廓图”上绘出黄土高原的边界并写出名称(太行山、乌鞘岭、长城、秦岭)。同学们对比、纠正后由教师补充、小结指出:在这片广阔的区域内黄土的厚度一般超过 100 米。2.同学们观察地图,说出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山西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3.要求学生回忆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回答黄土高原位于哪一个区域?教师提示学生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地图中读出: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并在描绘出其在整个中国中的具体位置。2.读出黄土高原跨越的:山西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3.学生回答:黄土高
5、原位于北方地区。黄土高原黄土物质的来源 “风成说”(10 分钟)展示黄土高原形成的动画 1.提问:这么厚的黄土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别的地方没有?请说出证据。(教师通过叫学生回忆歌词中“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让学生认识本区盛行风向)教师通过提问来了解情况,然后帮助学生归纳总结。教师指出:“风成说”得到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其证据是:1“黄土的厚度均匀”说明黄土是从上空吹来的,而不是流水冲来的。2“从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说明带来黄土的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3“黄土高原黄土的矿物质成分与堆积地方的基岩的矿物种类极不相同,却与中亚、蒙古等地戈壁、沙荒
6、的矿物成分相同”说明黄土不是本地产生,有可能是从中亚、蒙古一带而来。4“黄土中有随地形起伏的多层古土壤”说明黄土不是当地岩石风化逐渐形成的,而是外来的。2.提问:既然黄土是从西北部“吹”过来的,那么,为什么黄土都在黄土高原上面堆积而不在东部的华北平原上堆积呢?学生完成课本第57页活动2,分组讨论,寻找答案。学生自由发言、各抒己见。(这里是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关于黄土高原上那么多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的,科学家曾经提出过很多假说:有“风成说”、“水成说”、“风水雨相说”。2.学生通过对黄土高原边界的地形的了解,得出答案:山脉的阻挡作用。(老师可运用形象的比喻将太行山、秦岭的作用比作“垃圾铲”帮助学生理
7、解)用课件提供较大容量的图表文字资料拓展学习空间同时利用最基本的黑板板图教学更直观更能保持知识点与学生思维同步同时更有效的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是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技术的完美结合围绕教材的内容设计能激活学习兴趣辩论角色扮演等积极参与的课堂实践活动形式提高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准确定位黄土高原在祖国的地理位置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的评价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熟悉黄土高读图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的读图析及归纳整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从
8、而培养学生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5 分钟)播放资料短片:“黄土高原景观”教师讲述:黄土塬、黄土峁、黄土梁是黄土高原地区典型的地貌,三种不同的类型同时也显示了黄土地区被流水侵蚀的不同程度。(教师可把三种地貌给学生简要介绍)观看、聆听、思考发问:黄土塬、黄土峁、黄土梁是怎样形成的?二、严重的水土流失(1 分钟)展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图片 提问:图片所展示的是一种怎样的现象?学生观察图片,思考后得出结论:水土流失。(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10 分钟)播放老师实现录制好的实验,包括:1.同样没有植物的两个花盆,土壤结实程度不一样,水土流失情况的对比。2.相同的水流下,不同植
9、被的水土流失情况对比。3.相同植被,在不同的水流作用下,水土流失情况的对比。1.为了使学生认识地更清楚,让学生观看实验。观看时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以下三点:实验 1 中土壤的差异情况;实验 2 中的植被差异状况;实验 2 中水流的差异情况 各实验中,一次性水杯内水量的多少;各实验中,一次性水杯内沙土的情况。2.总结学生的讨论得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越低。降雨主要集中在 7、8 月且多为暴雨。学生观看动画:“同等降雨量、不同植被下的水土流失”以及“不同降雨量、相同植被下的水土流失”。讨论水土流失与土壤性质、地表植被和降水的关系。很容易得出: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植被
10、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植被覆盖率越低,水土流失情况越严重。降水强度越大,水土流失就越严重(降雨主要集中在 7、8 月且多为暴雨)。(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4 分钟)展示课本图8.7。刚刚我们所观看到实验所展示的土质、植被、暴雨等都是黄土高原本身存在的问题。那么人类的活动有没有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现象加重呢?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破坏了地面植被。开矿、修路等基本建设,不注意水土保持,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同时,将大量废土弃石随意向河沟倾倒,造成大量新的水土流失。学生阅读图 8.7 的对话,分组讨论认识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课堂小结(2 分钟)展
11、示小结内容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物质的来源有很多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广泛支持。因黄土多为风积物,遇水浸润后易崩解、抗蚀力很低,加上地形、降雨、植被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使黄土高原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如此严重,会带来什么后果呢?请同学们课后思考。用课件提供较大容量的图表文字资料拓展学习空间同时利用最基本的黑板板图教学更直观更能保持知识点与学生思维同步同时更有效的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是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技术的完美结合围绕教材的内容设计能激活学习兴趣辩论角色扮演等积极参与的课堂实践活动形式提高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教学目标知识
12、与技能准确定位黄土高原在祖国的地理位置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的评价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熟悉黄土高读图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的读图析及归纳整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二)第二课时 教学环境与教学内容 媒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3 分钟)展示中国地形图 请学生在中国空白地形图上指出黄土高原的具体位置及分界线。回忆并指出黄土高原的具体位置及分界线。导入新课(5 分钟)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水土流失严重,会给当地人民生产和生活带来什么后
13、果呢?学生练习现有知识以及生活常识进行思考。(二)水土流失造成的严重后果(8 分钟)呈现:黄土高原上聚落与耕地图 教师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讨论回答:水土流失带走的是表层土还是深层土?两种土哪个含营养物质更多?这样对农业生产造成怎样的影响?让学生结合图“黄土高原上的聚落和耕地”回答,大多的农田和村庄都分布在黄土高原的哪些位置?水土流失严重了,这里会出现怎样的情形?黄土高原上的泥沙流向何处?它给黄河带来了什么问题?通过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对水土流失问题的恶果有充分的认识,教师在此基础上作简要总结如下: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对当地的
14、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影响;还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学生思考并回答:水土流失带走的是表层土,表层土含营养物质更多,这样会使土壤肥力下降,粮食减产。如果水土流失继续发展,最终会导致耕地减少,宜居地方不断减少。大量的泥沙流入黄河,在下游沉积形成“地上河”。给黄河下游的人民带来安全隐患。三、脆弱的生态环境(8 分钟)呈现:延安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统计图 链接:延安19911997年年降水量变化图 链接:延安19511991年旱涝灾害发生频率统计图。1.让学生估算延安多年平均降水量以及降水分布特点。2.让学生综合”延安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统计图”和”延安 1991199
15、7 年年降水量变化图”,讨论延安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以及可能发生旱、涝灾害的季节。3.让学生读”延安 19511991 年旱涝灾害发生频率统计图”,说出延安旱、涝灾害发生的频率。通过活动让学生分析黄土高原旱、涝灾害的情况。4.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上节课的实验,黄土高原上的土壤性质和植被在这样的降水强度下会造成什么后果?(教师通过引导使学生意识到黄土高原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得出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结论。)学生读图、估算、描述回答:1延安降水量大约在600 毫米左右,延安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2延安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旱灾多发生在
16、春季,涝灾多发生在夏季。3 从 19511991 年旱年的发生频率为595,涝年的发生频率为 239。4会发生泥石流、滑坡、塌陷等灾害。用课件提供较大容量的图表文字资料拓展学习空间同时利用最基本的黑板板图教学更直观更能保持知识点与学生思维同步同时更有效的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是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技术的完美结合围绕教材的内容设计能激活学习兴趣辩论角色扮演等积极参与的课堂实践活动形式提高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准确定位黄土高原在祖国的地理位置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的评价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熟悉黄土高读图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
17、果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的读图析及归纳整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教师讲解后呈现:黄土高原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示意图 1.承转讲述: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少,而且这里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那么,同学们可以想象一下这里的生态环境一旦遭到了破坏,恢复起来容不容易?教师总结学生所答:黄土高原上生态环境脆弱。2.提问:在这么脆弱的生态环境下,黄土高原上的人们是否早就意识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呢?随堂练习:让学生做 72 页活动 2“关于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原因的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师总结。教师提
18、示学生从人口增长作为出发点,思考引发的生态破坏问题,从而导出“黄土高原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示意图”。3.让学生拓展知识面,认识“石灰岩山区脆弱的生态环境”。1.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得出结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以后难以恢复。2.学生跟随教师思路,思考人口增长将给黄土高原生态带来的一系列问题。3.学生朗读第 71页阅读材料“石灰岩山区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认识人类在生态环境被破坏过程中起的负面作用,并且明确人类活动加剧了这种”脆弱”。四、生态建设 (10 分钟)1.承转讲述: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已严重地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面对恶性循环图上面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我们如何解决?2.让学生读图 815”
19、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举例”,了解生活在黄土高原的人们在生态建设、改善环境中摸索出的成功经验。(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呈现结论:(一)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二)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学生思考作答:加强水土保持工作,进行生态建设。边读资料边讨论 师生共同归纳出结论。活跃课堂气氛(8 分钟)呈现主题:如何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 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引导学生:在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中各级政府要根据当地的地形和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以及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习惯,因地制宜地发展。要掌握好“度”
20、,不搞一刀切。对黄土高原来说,既不能过分强调经济发展,也不能只求水土保持。要二者兼顾,协调发展。因为我国人口众多、耕地面积有限,人多地少是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分角色扮演各抒己见,角色:1农民;2政府官员;3人口学家;4生态学家。课堂小结(3 分钟)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和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两部分内容。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脆弱,不仅是因为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而且因为其生态环境被破坏之后不易恢复,因此必须进行生态建设,在生态建设中要因地制宜,做到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以实现黄土高原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用课件提供较大容量的图表文字资料拓展学习空间同时利用最基
21、本的黑板板图教学更直观更能保持知识点与学生思维同步同时更有效的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是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技术的完美结合围绕教材的内容设计能激活学习兴趣辩论角色扮演等积极参与的课堂实践活动形式提高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准确定位黄土高原在祖国的地理位置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的评价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熟悉黄土高读图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的读图析及归纳整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用课件提供较大容量的图表文字资料拓展学习空间同时利用最基本的黑板板图教学更直观更能保持知识点与学生思维同步同时更有效的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是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技术的完美结合围绕教材的内容设计能激活学习兴趣辩论角色扮演等积极参与的课堂实践活动形式提高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准确定位黄土高原在祖国的地理位置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的评价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熟悉黄土高读图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的读图析及归纳整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从而培养学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