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牛郎织女》教案(表格式).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10《牛郎织女》教案(表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牛郎织女》教案(表格式).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教学基本信息名称牛郎织女整合课学科语文学段第三学段年级五年级相关领域民间文学、音乐 主要教材书 名: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语文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年 6 月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一、聚焦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包含“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提升与发展,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1.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积累、梳理和整合,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境中有效运用。本课的重点是创造性的复述故事,学生通过多种口吻、变换顺序等,在一定的语境中复述故事。2.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的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与语言的发
2、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本课注重引导学生在中年级完整详细复述和简要概括性复述的基础上,多角度,大胆想象,创造性的复述。在合情合理的创编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提升。3.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课上能够潜移默化地习得中国传统文化。本单元的主题是民间故事,包含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一)和牛郎织女(二)三篇课文,都是前人给我们留下的智慧结晶。了解和学习民间故事,是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二、关注学习活动设计的探究性和开放性最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
3、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个性体验。三、注重学生原有认知经验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建构知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的复述故事”,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学习了借助图片讲故事、完整详细复述、简要概括性复述,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练习创造性地复述。教学背景分析基于统编教材“双线并行”的编排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一、单元教材分析1. 本单元结构分析
4、。统编教材本单元中人文主题是民间故事,导语是:“民间故事,口耳相传的经典,老百姓智慧的结晶。”安排了2个故事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和快乐读书吧。根据篇幅和教学需要,牛郎织女分成了两部分。猎人海力布和牛郎织女(一)为精读课文,牛郎织女(二)为略读课文。这两个世代相传的民间故事,主人公都是普通的劳动者,故事情节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充满浪漫色彩,表达了劳动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期盼与追求。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第一,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第二,提取主要信息,缩写故事。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是阅读方面的要求,而缩写故事则是写作方面的要求。本单元各部分承载的主要任务如下:1.单元导读
5、课: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自主识字,初步了解民间故事特点。2.猎人海力布 :学会变换口吻讲故事。3.牛郎织女(一) :学习增加情节、丰富细节等方法,继续学习创造性复述故事。4.牛郎织女(二):绘制连环画,配上相应文字,为学习缩写做准备。5.口语交际:运用多种方法把民间故事讲生动、吸引人。6.习作:学会缩写故事。7.语文园地:回顾创造性复述故事的方法,积累相关词句和古诗。横向关联纵向关联关于“复述”的学习,其实是一个逐步进阶、螺旋上升的过程。二年级时,学生们需要发展借助图片讲故事的能力,三年级时学习记住内容、详细复述,四年级时学习提取信息、简要复述,并在五年级开始学习创造性复述。“创造性复述”这一语
6、文要素是依据学生的认知思维与能力发展而制定的。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年级对于复述形式的要求不同,具体深入每一单元的语文园地及每一课的课后题,提供给学生的学习复述的抓手和方法,在不同教材中反复使用。二年级教材借助字词、图片、示意图、表格等形式辅助学生讲述故事,让学生初步接触常见的复述方式,为后期学习做铺垫。三年级对复述又提出了具体要求,比如同样是借助表格、示意图复述,二年级时将示意图和表格内容填写完整,三年级要求自己去依据文章内容填写。四年级重点在“简要复述”上,要求学生有更高的概括能力。到本单元五年级对复述的要求重点放在了“创造性复述”上。在交流平台里,编者对“创造”进行了具体的解读,这里的创
7、意体现在形式与内容上,一方面可以就内容来展开进行创造复述,针对故事情节进行“添油加醋”,为故事增加合理的情节,还可以大胆想象,续编故事;另一方可以就讲故事的形式进行创意,如换人称讲述故事,讲故事时可以模仿不同角色的动作和表情,更有代入感。育人价值分析: 民间故事是中华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是由无数代人的收集和整理而成的,也是劳动人民集体和智慧的结晶。经过几千年口耳相传,逐渐成型。这些带有神话色彩的美丽故事,一方面告诉了我们古代人民的朴实,另一方面又告诉了我们他们富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延续中华民族的历史,传承中华民族的文明,增强文化自豪感和认同感。与文人作品的阅读形成互补,丰富阅读体验。
8、巩固长文章阅读和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训练。二、学生情况分析1.已有阅读经验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民间故事这一题材并不陌生,因为不少孩子都是从启蒙阅读就开始接触民间故事。对于本单元语文要素中提到的讲故事,在之前的学习中,孩子学习了借助图片、关键词语,借助表格,根据提示有详有略的简要复述故事,大部分孩子通过几年的积累,能形成基本讲故事的能力。同时,本单元的课文题材较长,前一个单元的快速阅读的方法,通过计时训练,有85%的学生可以达到每分钟300字以上的默读速度。本单元的课文正好是再巩固的契机,利用好这一方法也为熟悉课文,讲好故事做了准备。2.待发展学情分析: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认知能力也在螺旋上升,
9、因此教材在以往讲故事的基础上,提出了创造性复述的新概念。本单元选编了三篇课文,在讲授猎人海力布时,学生主要学习用“变换口吻”和“变换情节顺序”的方式创造性复述故事;在牛郎织女故事中,学生就可以在已有起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丰富细节”这一创造复述的新方法。通过几种方法的运用,逐步实现学生创造性复述能力的提升。同时,在文体安排上,“民间故事”是既“童话单元”、“神话单元”之后的又一主题单元,希望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对中国独有的民间文学产生文化认同和民族自豪感。3.学习体验单的设计:为精准了解学情,达到长文短讲,长文精讲的目的,我们设计了课前与课上的学习体验单。(1)对主要内容的理解 通读牛郎织
10、女(一),牛郎织女(二)后,通过课前学习单前测学生对主要内容的理解。通过前测,发现约有96%的学生可以用图示理清故事中的人物关系,有92%梳理出故事的主要情节,了解故事内容。情节的概括能力有待提升。 (2)对重点情节的了解聚焦学生最喜欢的情节,通过前测发现学生最喜欢的情节,依生而导,顺适而学。班中有32名学生,根据前测结果:喜欢“牛郎和老牛相依为命”这一情节的6人。喜欢“牛郎初识织女”这一情节的10人。喜欢“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这一情节有8人。选择其他情节8人。通过前测,教师从学生角度先设计“牛郎初识织女”的情节。教学目标1、会认24个生字,会写25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32个词语。2、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牛郎织女 10 教案 表格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