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第9课秦统一中国.doc
《2023-2024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第9课秦统一中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第9课秦统一中国.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主要讲述了秦王朝的统一和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秦的统一,符合我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中国历史上的统一,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局面。秦统一后,秦始皇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军事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这些对后来的封建国家的巩固和经济、文化的发展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统一国家的建立这一单元在整个中国古代史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第9课秦统一中国在这一单元中处于中心地位。因此,学习好本课内容对今后学习我国不同时期的历史
2、情况将有极好的启迪作用学习。【学生分析】我校是一所乡镇寄宿制学校,学生家长多为农民且常年外出打工学生成为留守儿童,因此在课余里,查阅资料的途径较少,大部分学生主要靠课本获取历史知识,这就要求我在教学中,注意利用现有资源,挖掘教学潜力。通过图片、音乐、视频再现历史形成浓厚的历史氛围,给学生更多的历史背景资料,以此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使学生印象深刻。本课所讲述的是中国古代史,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朝代,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标志着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开始。本课距离现在的学生年代久远,学习理解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七年级,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童年期向青
3、春期过渡阶段,思维较活跃,具有较强的表现欲,会比较积极地与老师进行互动学习。因此我在本课教学中力求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出当时的历史情境,通过丰富的图片、视频资料,尽可能的给学生展示出当时的时代背景,让学生感悟历史变化的过程,采用学习小组和排练课本剧的方法,力求让学生在探究和感悟中学会学习,并在教学中要注重课堂活跃气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秦的统一、秦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意义;了解秦朝的疆域和秦长城,灵渠两项古代工程。过程与方法:归纳秦统一的原因、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培养学生初步分析、
4、综合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设置讨论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把遥远的历史和 “自己”联系起来,对历史有切身的感受,从而培养学生关注历史,思考历史,及用历史唯物主义史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秦的统一,认识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创了我国历史的新局面,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500多年的分裂状态,有力地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 “祖国”是每个炎黄子孙至高无上的价值观,提升学生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教学重点、难点的处理方法】教学重点:秦的统一,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我力图在现代教学理念指导下,发挥
5、信息技术的传播优势和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形象、直观的特点,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秦统一的过程和亲巩固统一的措施,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体验历史、再把一些抽象的历史概念用多媒体演示出来,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带来了学生思维的活跃,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探讨解决问题。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这个概念以及秦始皇的统一措施产生的深远影响。历史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倡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和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勇于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学会运用历史发展的眼光来分析现实问题,加深对历史的理解。为此我设
6、定的本课的难点的学习学法是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排练课本剧,通过学生真情演绎的方法重现知识体系实现教学的真谛。【课型、课时】新课、一课时【教法、学法设计】教法:1依据新课程标准,采用情境教学,激发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激励性自主学习的氛围。2通过启发式教学、问题教学、讲述、比较、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建国初期我国外交事业的成就。3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分析、探究,增强历史的思维能力。学法:1课前自主预习课本知识完成导学案自主预习部分,小组课前明确。有条件的同学上网收集有关秦王朝的图片、文字材料,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2通过阅读分析图片、视频、文字资料,逐步培养解读、分析
7、材料的能力;通过学习本课内容,使学生能够对中国古代的历史有一定的理解,逐步培养运用比较方法分析历史问题能力。 3通过视频、图片、文字资料进行自主分析,小组合作中能掌握本课内容。【教学过程】课前播放秦王扫六合电视剧主题曲,教师讲解:大家在音乐里听到的歌词,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古风中的诗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笔下这位扫六合、决浮云的人物是何许人呢?(生答:秦王)是的,秦王嬴政,即后来的秦始皇,秦始皇雄才大略,一生创造了很多宏伟、彪炳千秋的伟绩,今天我们就走进他,一起来学习第九课秦统一中国。(设计意图:视频直观导入,创设历史情境,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在浓厚的思考氛围
8、中设置悬念,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并引发思考,导入新课。展示本课的学习目标:(学生齐读;教师以红色字体标出本课重点,并以提问的形式予以强调。)自学检测:明确第9课导学案 “自主预习”疑难部分,时间2分钟。(根据班级学生情况师生合作或小组合作明确导学案的内容)一、 秦灭六国多媒体动态显示秦灭六国的过程,用动画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在看的过程中归纳秦统一的时间、人物、都城。通过多媒体技术对气氛的渲染,学生好象置身其中,兴致盎然,情绪活跃,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之中,及时提问:“为什么秦有条件来完成统一?”教师点拨:(1)民心所向。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混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
9、痛苦和灾难,也不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交流。因此结束战争实现国家统一是当时各族人民的强烈愿望。(2)秦具备了灭六国的实力,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经过长平之战,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的进攻。(3)秦王嬴政善于用人,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从学生的回答中归纳出原因:(1)商鞅变法;(2)长平之战;(3)民心所向;(4)秦王素质;等等。教师强调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天下,在这个时间之前,秦国被叫做秦国,在此时间之后,秦国应被叫秦朝,定都咸阳。秦王嬴政登上了统一国家的最高宝座。过渡: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秦国经历了漫长的一百多年的兼并战争,最终在军事上完成了统一
10、大业,面对空前广阔的疆土,秦王嬴政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巩固统一呢?让我们了解秦王的困惑。(设计意图:使学生在自然的问题过渡中产生强烈的兴趣, 指导学生阅读4345页内容,归纳为巩固统一,秦朝还采取了哪些措施?根据七年级初学历史的实际情况,教师给予提示:从政治制度、经济措施、思想文化、军事及民族关系等四个方面思考。采用表格归纳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的方式,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初步落实本课的基础知识,不会的地方再通过小组交流和老师后面的讲解记忆更为深刻,这是历史教学中实用性比较强的教学方式。)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秦始皇的烦恼一:如何更有效地加强国家统治,把全国各地的权利控制在自己的手中?1.欣赏历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2024 人教部编版 初中历史 年级 上册 第三 单元 教案 统一 中国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