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百家争鸣教学案例.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2024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百家争鸣教学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百家争鸣教学案例.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七年级历史课百家争鸣教学一、设计思路与设计理念:1、指导思想:本节课借助多媒体技术,将切实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有效地帮助、引导学生学习课标规定内容。2、教学理念:为体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起主导作用,学生是主体,要以人为本,和学生建立一条良好的沟通渠道,体会他们的心声,参考他们的意见,使得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充满和谐,老师和学生成为互相信赖的朋友,积极构建快乐、自信、和谐、高效的课堂,努力培养学生人文底蕴、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等核心素养。3、教材分析:本课的来源为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背景下在思想领域形成学术繁荣、百家争鸣的局面的知识。本课的主题是“变革的时代,
2、活跃的思想”;本课的重点是了解孔子和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成就;难点是如何帮助学生分清各派的政治主张。本课属于思想领域的知识,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经济、政治制度的大变革时期,也是学术思想空前自由、活跃的时期。当时,孔子与诸子百家的学说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我国和世界文化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本课在本单元中处于重要地位。4、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正处于由童年期向少年期过渡的阶段,从心理上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加上思想较为解放,因而他们喜欢表现自己,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好争辩。但是,学生的人文底蕴、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等核心素养有待于进一步提升,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予以重视,科
3、学引导,重点培养。学生的知识储备:在小学课中已学过有关孔子办学的内容,对孔子已有初步的了解。七年级语文课上学习了论语十则,对孔子思想内涵的了解又有了进一步加深。历史课又学习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一课,对春秋战国时代背景已有一定的认识。利用技术加强学科之间的融合与联系,使学生在学习本课知识方面,有一定的心理和知识基础,便于接受新知。需要进一步提升其人文底蕴、培育合作学习品质和实践创新精神。二、课程标准:知道孔子和老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孔子在思想与教育方面的影响和贡献。了解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特征。分析百家争鸣的
4、时代背景,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2、过程与方法PPT出示孔子、墨子、孟子、庄子、韩非子等各派学说的资料,学生在对传统思想文化批判和吸收的前提下,谈对自己最欣赏的学派思想的认识和理由。联系本班的班级管理,初步利用各学派思想主张,学习、借鉴和吸收对方思想的方法,加深理解和应用各派学说。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成就,增进民族自豪感。通过对儒、道、法代表人物思想的了解,认同优秀传统文化,确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敢于表达思想、尊重别人意见的个人素质。四、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孔子和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成就。2、难点:、归纳各学派的政治主张(主要
5、思想);、认识“百家争鸣”现象是大变革时代的产物。五、教学方法:课堂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本节课使用的教学方法是PPT技术展示史料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归纳总结。六、教学准备阶段1、让学生阅读中华五千年等有关通俗读物并印发有关儒、道、法三家学派的有关资料给学生。搜集有关孔子的名言警句,并进行分类。2、将学生分成儒、道、法三个辩论小组,熟悉各学派的思想观点,做好辩论准备。3、PPT出示学习目标,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面的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了解孔子在思想和教育方面的主要成就。分析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了解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2024 人教部编版 初中历史 年级 上册 第二 单元 百家争鸣 教学 案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