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维管理平台投标技术方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运维管理平台投标技术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维管理平台投标技术方案.docx(36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项目投标文件目 录1技术方案概述51.1投标人情况简介51.2类似的经验和成果51.3编制说明及依据61.3.1编制说明61.3.2编制依据62项目需求分析102.1成果预期与成果目标102.2对项目的解读与理解112.2.1强化主动监控,实现集中管理112.2.2快速定位故障,减少维护成本112.2.3提升主动管理、辅助分析决策122.2.4直观运行展现,快速指挥调度122.2.5规范日常流程,有序高效协作122.3主要问题、重点及难点的阐述122.3.1实现统一监控、处置及展现132.3.2完整、有效、统一的配置管理库132.3.3符合ITIL规范的基础服务流程142.3.4可灵活定制的运
2、维流程引擎142.3.5通过服务目录、服务级别管理提升运维服务质量152.3.6简单易用的报表设计器152.3.7统一的运维服务门户162.3.8面向不同运维视角的个人工作台162.3.9完善、严格的权限和认证管理162.3.10标准、灵活的开放接口和扩展需求173体系及制度建设183.1参考标准与方法论183.1.1运维体系参考标准规范183.1.2IT运维管理成熟度分析183.1.3运维体系建设方法论213.2运维管理体系规划243.2.1运维管理规划目标243.2.2运维管理总体规划243.3运维管理管理制度建设263.3.1运维流程管理规范263.3.2IT运维操作管理规范263.3.
3、3进行运维服务提升评估264平台技术方案284.1总体设计方案284.1.1总体设计技术路线284.1.2系统总体功能架构294.2功能设计方案314.2.1资产配置管理库(CMDB)314.2.2集中监控管理(监控中心)484.2.3操作审计管理(操作中心)1124.2.4运维服务流程(流程中心)1204.2.5运维统计分析(度量中心)1754.2.6运维管理门户1844.3非功能设计方案2194.3.1系统性能设计2194.3.2系统扩展性设计2194.3.3系统安全性设计2234.3.4灵活的策略管理机制设计2254.4接口与二次开发方案2264.4.1二次开发接口总体设计2264.4.
4、2集成开发方案2284.5部署方案2334.5.1运维管理平台部署方案2334.5.2呼叫中心部署方案2344.5.3操作审计部署方案2355项目实施方案2375.1项目管理方案2375.1.1项目实施过程管理2375.1.2变更管理2385.1.3质量保证方案2425.1.4项目风险管理2455.2组织管理(人员及组织架构,保障措施等)2485.2.1项目组织架构2485.2.2岗位职责2495.2.3项目人员组成2525.3实施进度计划及保障措施2535.3.1实施部署计划2535.3.2进度控制方法2555.4资源需用计划2565.4.1被监控对象与网络策略开通2565.4.2操作审计网
5、络策略开通2565.5与其他人的协调、配合措施2575.5.1项目沟通2575.5.2沟通方式2595.6项目培训方案2625.6.1培训对象与内容2625.6.2培训方式2635.6.3培训资料及语言2655.6.4培训讲师及材料2655.6.5培训承诺2655.7无缝转接运行措施2666售后服务方案2676.1技术服务内容2676.1.1软件产品技术服务2676.1.2日常技术支持服务2686.2技术服务组织结构2706.3系统运行保障应急措施2706.4质保期内售后服务2706.5质保期后的售后服务支持2727技术规格偏离表2738合理化建议3578.1配套流程规范制度是IT服务平台有效
6、运转的基石3578.2面向最终用户的对外运维门户实现IT服务能力的延伸及自助服务模式的培养3588.3基于知识库实现运维工作的自助化与智能化3601 技术方案概述1.1 投标人情况简介1.2 类似的经验和成果广通信达成立于2003年,是国内知名并长期聚焦于网络管理和IT运维管理产品研发、咨询、服务的专业企业。公司总部设在北京,研发中心位于杭州,现有员工200余人,广通信达拥有IT运维领域完善的产品线,具有完整的知识产权和核心代码,产品解决方案包含资源监控与操作管理体系、服务流程与安全管理体系和数据综合分析利用体系三大方向,公司作为国家火炬计划、中国自主创新TOP100、瞪羚计划、北京市创新企业
7、,通过了ISO9000、CMMI3、ISO20000等认证,具备完整的支持、开发、服务能力,对于客户的行业需求能够进行快速的响应。广通信达自主研发的IT运维管理平台已被广泛应用于政府、军队、电信、金融、能源等领域,具备公安、海关、社保、统计、人行、军队等诸多行业性案例,与行业用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同时,广通信达Broadview平台产品还具有以下优势:u 根据赛迪顾问的调查报告,广通Broadview产品在国内政府行业处在业界领先地位;u Broadview产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通过公安部信息安全检测中心的评测;u Broadview产品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u Broadview产
8、品在海关总署、国税总局、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局、环保部等大型部委信息中心投入使用;u Broadview产品在公安、海关、社保、统计等行业具备多级级联部署的成功案例;u Broadview产品在云南省内有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云南省国税局、云南省地税局等政府厅级同类项目案例。1.3 编制说明及依据1.3.1 编制说明结合云南省财政厅的实际情况,厅下属信息中心是厅IT管理部门,是全省大集中信息系统建设项目运维管理工作的主体,运维工作压力大。但厅信息中心的人员编制少,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大部分的需要通过购买原厂服务或引入专业公司承担,部分核心的运维工作由自主承担。因此,建议云南财政运维管
9、理工作采取的混合运维模式,以外包服务为主、自主运维为辅。因此如果利用有限的内部人员能够做好云南财政业务系统体省级大集中的运行保障工作,是本次项目要重点解决问题。本项目建设依据ITIL/ISO20000、ITSS等国内的运维管理标准规范与理念为基础,结合云南财政信息中心的运维管理实际业务情况,通过建设运维管理体系,梳理有效的运维管理模式与规范制度。同时建设运维管理平台对规范进行落地,实现资源自动化巡检、资源配置管理、操作过程审计管理、运维过程规范化管理、信息化事务支撑等电子化,同时利用呼叫中心实现信息中心的对外服务水平能力的提升。1.3.2 编制依据在本项目管理平台的建设与实施过程中,将参照以下
10、国家颁布的有关政策法规、条例、通知、意见,以及相关行业技术标准和规范。1.3.2.1 国家政策、条例、通知和意见1.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2.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办法(试行) 3.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4.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1.3.2.2 信息技术相关通用标准和规范1.ISO 7498OSI 七层参考模型 2.ISO 9000-3:1997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第三部分:3.ISO 9001-1994 在计算机软件开发、供应、安装和维护中的应用指南4.ISO/IEC 12207-1995 信息技术 软件生存周期过程 5.GB/T 93
11、87.2 1995信息处理系统 开放系统互联基本参考模型 第 2 部分 安全体系结构 6.GB15834.1-1995信息处理 数据加密 实体鉴别机制 第 I部分:一般模型 7.GB 8567-88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8.GB 9385-88 计算机软件需求说明编写指南 9.GB 9386-88 计算机软件测试文件编制规范10.GB/T 11457-1995 软件工程术语 11.GB/T 12504-90 计算机软件质量标准保证计划规范 12.GB/T 12505-90 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 13.GB/T 14079-93 计算机软件维护指南 14.GB/T 14394-9
12、3 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 15.GB/T 15532-95 计算机软件单元测试 16.GB/T 16260-1996(ISO/IEC 9126.1991) 信息技术 软件产品 质量特性及其使用指南17.GB/T 17544-1998 信息技术 软件包 质量要求和测试 18.GB/T 18905.1-2002 软件工程产品评价 第 1 部分:概述(idt ISO/IEC 14598-1:1999) 19.GB/T 18905.2-2002 软件工程产品评价 第 2 部分:策划和管理(idt ISO/IEC14598-2:2000) 20.GB/T 18905.3-2002 软件工程产品
13、评价 第 3 部分:开发者用的过程(idtSO/IEC 14598-3:2000) 21.GB/T 18905.4-2002软件工程产品评价 第 4 部分:需方用的过程(idt ISO/IEC14598-4:1999) 22.GB/T 18905.5-2002 软件工程产品评价 第 5 部分:评价者用的过程(idt ISO/IEC 14598-5:1998)23.GB/T 18905.6-2002 软件工程产品评价 第 6 部分:评价模块的文档编制(idt ISO/IEC 14598-6:2001)1.3.2.3 IT运行管理领域相关国际标准1.ITIL标准IT服务管理标准库(IT Infra
14、structure Library 信息技术基础架构库)2.ISO20000IT服务管理国际标准1.3.2.4 IT运行管理领域相关国内标准1.GB/T 28827.1-2012 信息技术服务 运行维护 第1部分:通用要求,规定运维服务供方在服务能力管理上应满足的基本要求;为运维服务供方建立、保持和改进运维服务能力体系,提升运维服务能力提供指南2.GB/T 28827.2-2012 信息技术服务 运行维护 第2部分:交付规范,对信息技术运维服务的需方和供方提供实用统一的规范性交付指南;规范供需双方从服务级别协议签署到提供服务全过程的交付行为3.GB/T 28827.3-2012信息技术服务 运
15、行维护 第3部分:应急响应规范,规范运维服务当中的应急响应过程,提升应急响应能力,提前发现和解决问题,降低应急事件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对经济建设、社会管理、社会生活、生产经营等领域重要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中应急响应的实施和管理提供指导4.GB/T 29264-2012信息技术服务 分类与代码,本标准规定了信息技术服务的分类与代码,是信息技术服务分类、管理和编目的准则。适用于信息技术服务的信息管理及信息交换,供科研、规划等工作使用5.SJ/T11445.2-2012 信息技术服务 外包 第2部分 数据(信息)保护规范,本标准规定了信息技术服务外包的数据管理原则、数据主体权利、数据管理者的责任和业
16、务,以及数据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内审和改进等基本规则和要求,可为承接信息技术服务外包的各类组织建立个人信息和商业数据的保护管理体系提供指导。2 项目需求分析2.1 成果预期与成果目标通过本次项目建设,将实现以下建设目标与成果:(1)体系及制度建设协助用户建立云南省财政厅信息化建设的运维管理体系,基于云南财政信息化的具体情况,结合国家的相关标准,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规范和制度,并与运维管理系统相结合,落实IT运维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建设,实现运维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体系化。(2)设备及网络监控确保云南省财政厅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正常、安全、高效运行,方便科技信息处随时了解各个系统的运行情况,
17、从应用角度实现对各个关键系统的实时监测,在系统发生故障时能够迅速反应,相关人员能够及时获取相关的预警信息,定位异常发生的位置和可能的原因,以便快速响应和处置;(3)业务系统监控实现云南省财政厅业务系统运维管理的主动化和体系化,以预防为主,通过实时的监测和分析发现系统潜在的问题和风险,实现主动式运维管理,最大程度减少事故的发生,为实现运维管理的流程化奠定基础;通过定制化接口开发,实现对系统稳定性、性能、数据准确性的实时监控,并将运维管理的监控数据、流程数据导出到财政数据仓库;基于堡垒机完成运维审计;(4)标准化运维服务为保障云南省财政厅一体化系统对财政业务的支撑,需要建立标准的系统运维的日常管理
18、流程,借助运维服务系统,提升一体化系统运维管理的有效性、及时性、可跟踪性,满足财政、预算单位、银行等一体化系统用户的日常服务要求,并满足未来扩展到其他业务系统的管理要求;通过集成方式,实现客户端机器的远程托管服务,通过在线分析客户端系统环境与操作表现,快速定位、解决用户提交的问题;(5)厅内信息化事务管理科技信息处人员编制偏少,需要通过实现部分日常服务工作信息化建设,提升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最急迫的工作事项包括云南省财政厅电子设备资产管理以及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全流程管理。(6)呼叫中心建设针对当前固定客服电话呼损率比较高的情况,需建立标准化的呼叫中心,在前端完成对用户日常服务请求呼入的响应、记录
19、、处理及转发工作。呼叫中心暂时仅需支持一体化系统的服务请求,需要满足未来的扩展要求。2.2 对项目的解读与理解结合信息化建设现状,借鉴科学的运维体系建设方法论,通过建立基本符合ITIL规范的事件管理流程和问题管理流程提升运维过程的故障申告、处理的质量和效率,增强故障处理的透明性和可控性,实现运维过程中的事件管理和问题管理的流程化、可视化,提高整体运行维护水平。树立面向业务服务的IT服务管理理念,实行集中统一的IT服务管理模式,由分散管理向集中管理转变;建立统一高效灵敏的综合运维管理平台,由无序服务向有序服务转变;建立规范标准的IT服务管理流程,由职能管理向流程管理转变;应用先进、实用、高效的I
20、T服务管理工具,由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转变;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由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因此项目的核心需求包括:2.2.1 强化主动监控,实现集中管理将根据现状和需求进行统筹规划,本着“从实际需要出发,保护已有投资”的原则,将目前已有的、针对网络、服务器、安全、数据库、中间件的分散式监控管理系统,以及数据处理中心的动力与设备环境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整合、集中到一个统一的监控系统平台进行监控、告警、性能、展现管理,实现网络、业务资源、业务应用的全面集中监控,构建统一集成的系统资源监控平台,主动、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被动服务的局面。2.2.2 快速定位故障,减少维护成本通过统一事件处理平
21、台,收集全部的监控和状态信息,建立集中的告警分析处理机制和故障预警机制,提供自动化的事件处理能力,当故障产生时,可以快速定位故障,很快发现问题根源并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缩短故障解决时间,减少维护成本。另外,通过可灵活设置各事件的关联和互动关系,按照应用系统进行划分处理,建立“五位一体”的综合监控平台。2.2.3 提升主动管理、辅助分析决策利用IT系统集中监控管理平台综合监控管理系统全面主动反映信息系统的运行健康情况,通过多种分析手段为合理有效地分配各运维人员和值班人员的人员调度,利用各类性能分析报表、资源统计报表和运维分析报表,从各个侧面、各个角度反映系统的运行情况、性能情况和人员工作情况
22、,为系统升级、改造、扩容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员工的绩效考核提供电子依据。2.2.4 直观运行展现,快速指挥调度通过IT系统集中监控管理平台展示系统对业务核心数据进行分析和实时监控,丰富、科学、美观的展示IT 资源运行情况、性能状况、服务工单情况等,使领导、管理者、技术人员能迅速了解自己关心的问题。对于IT运行的故障处理过程中,能够通过直观的运行展现,进行快速指挥调度。2.2.5 规范日常流程,有序高效协作参照ITIL规范,树立面向业务服务的IT服务理念,进一步理顺信息战信息中心内部各组关系,明确职责分工。梳理当前的服务目录和服务级别协议,规范提供服务的内容。建立集中的服务台,统一管理IT服务资源
23、。建立服务台、事件管理、问题管理、变更管理、配置管理等IT服务管理流程,初步实现面向流程的运维和服务管理模式,使运维人员具备更高的工作效率。2.3 主要问题、重点及难点的阐述根据对本项目的需求的理解,项目建设的主要问题、重点及难点主要包括:2.3.1 实现统一监控、处置及展现面向网络及数据中心的各类IT资源实现统一监控,以资源配置信息、监控指标信息、告警信息等相关运维管理信息的全面采集、整合、抽取,并按照特定规则进行格式和内容等方面的处理,并按照特定规则进行格式和内容方面的整合处理,以便形成统一的监控信息、预/告警信息、展示信息。在监控信息的展现方面,采用统一门户来规划展示的框架、风格及内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管理 平台 投标 技术 方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