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单元整体备课1.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单元整体备课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单元整体备课1.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除法的认识单元整体备课设计一、单元系统分析单元整体分析单元目标突破理解的核心问题(一)课标分析:1学段目标结合具体情境,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运用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现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经历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初步培养知识迁移能力,学会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能运用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内容标准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体验平均分的过程,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掌握平均分的方法,认识平均分的两种形式;结合具体情境,体会除法的意义;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掌握除法算式的读、写;了解有关0的除法。3课程
2、标准理解(1)通过直观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体会平均分的含义和除法的意义,掌握平均分的方法,并会用除法表示平均分,在丰富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2)经历除法产生的过程,能运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3)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寻找乘除法之间的关联,学会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二)教材分析1主题单元结构分析(纵向)本单元属于数与代数是在学生认识了乘法和掌握了乘法口诀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习除法的开始,也是进一步学习表内除法的基础。除法运算和运用除法的意义解决问题贯穿整个小学数学学习阶段,学
3、生学习本单元的内容,对学生后去学习除法计算方法,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数学活动经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知识目标】1理解平均分。2理解除法的意义。3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4掌握0除以一个数的计算方法。【技能目标】1通过分一分、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和除法的意义。2借助学具进行直观操作,认识“平均分”的两种情况,并理解这两种分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理解目标】1无论用哪种方法分,平均分的结果都是每份分得同样多。2平均分包含两种情况:按份数平均分和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两种都可以用除法表示。3除法是在平均分的基础上产生的;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乘法是求相
4、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除法是解决“把一堆物品每份分得同样多”一类问题的运算。1什么是平均分?平均分的结果是什么?5举例说明平均分包含两种情况?这两种情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6除法运算解决什么类型的问题?如何判断一个问题是否应该列除法算式解答?4.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除法运算:表内除法(二上)、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四上)小数除法(五上)(二下、三上)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上、三下)法分数除法(六上)的初学习分数、小数的基础。分数和小数也是由平均分产步认识解决含有除法运算的实际问题。二下解决问题(除加、除减)三上混合运算(减乘、减除、带小括号)三下解决问题(连乘连除、乘除混合、归一、归总
5、)四上行程问题 四下混合运算2自然单元内容分析:(横)(1)青岛版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学习内容是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认识平均分的两种情况(按份数平均分和按每份的个数平均分);理解除法的意义,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了解有关0的除法。“除法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学习除法概念的第一课,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还没有除法的概念,因此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放在建立平均分的基础上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在学习中,除了掌握平均分的含义和除法的意义外,更重要的是结合生活经验,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教学中建议利用学具或者圆点图,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得到直观经验,消除对除法的陌生感,逐步的理解除
6、法意义,形成除法概念。认识平均分的含义认识平均分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认识平均分的两种情况按份数平均分按每份的个数平均分除法的初步认识理解除法的意义除法的意义知道除法各部分名称会列除法算式有关0的除法0除以任何一个不是0的数,都得04.0不能当除数,以70为例,是因为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找不到一个数和0相乘等于7。【品格目标】1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简单的除法问题,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数学表达、概括能力。3数学建模。经历由具体的动手操作理解平均分的两种情况,到抽象判断一个问题是否应该列除法算式解答的过程,渗透模型思想。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树立学
7、好数学的信心。(2)不同版本教材分析含义小平均分方油康油附认R内金(-)油的意义油式股分名第2-4的口法票油与法之用的关系第2-6的法口法商三个版本的教材都是从生活情境引入,从对平均分含义的理解深入到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在单元结构方面,人教版和北师版均是将除法的初步认识和表内除法(包括倍的意义及应用)编排在一个单元系统学习,而青岛版编排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分两个单元学习,由易到难。在除法的初步认识中,北师版的平均分是从小数目再到大数目,更符合学生的认知基础,在教学设计时建议采用。(三)学情分析1认知基础从学生的认知起点看,学生已经掌握了表内乘法的意义及口决,在生活中也有分东西的生活经验,为本单
8、元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因为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从理解除法的意义上看学生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2学生认知理解障碍点及建议(1)除法的意义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学生不清楚什么样的问题应该列除法算式解决。或者看到“平均分”的字眼就列除法算式。在认识除法初期,平均分是除法的物化形式,除法算式解决的问题就是平均分的问题,因此突出平均分的本质特征并让学生认识就十分重要。在学习平均分的两种情况时,充分引导学生利用各种学具进行直观操作,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分”的过程,体验“平均分”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初步认识除法;在解决问题时,让学生养成运用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习惯,让抽象的问题具体化,降低解题难度。(
9、2)乘除法意义区分不清,在实际应用中时常混淆。可以采用对比区分的方式,把乘除法的所有知识点,如读写、意义、各部分名称等,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比较学习,帮助学生理解乘除法的不同之处。二、单元整体设计:学习内容学习目标达标评价学习活动及问题设计整合资源课时分配1认识平均分【知识目标】认识、理解平均分【技能目标】会通过分一分、摆一摆,用学具将一堆物品进行平均分。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理解目标】无论用哪种方法分,平均分的结果都是每份分得同样多。评价目标1:认识平均分的意义评价任务:理解平均分评价活动:判断那种分法是平均分评价标准:1不会判断平均分2会判断平均分3能说出平均分的要点评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除法的初步认识 青岛 年级 上册 数学 除法 初步 认识 单元 整体 备课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