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名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1 .在世界上最初几个文明的发祥地中,除两河流域文明湮灭外,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 而雅利安化,埃及文化先后因亚历山大大帝占领而希腊化、因恺撒占领而罗马化、因阿拉 伯人迁入而伊斯兰化,希腊、罗马文化则因日耳曼人入侵而中断并沉睡千年,而起源于黄 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这表明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B.中华文化兼收并蓄C.中华文化博采众长D.中华文化一路辉煌K答案工AK解 析I 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 无穷的魅力”,这
2、集中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A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中华文化兼 收并蓄、中华文化博采众长,排除BC项;中华文化在古代走过了辉煌的历程,但在近代走 向衰微,今天的我们要再创中华文化新辉煌,排除D项。故选A项。2 .新罗真兴王(540-576)曾提出“修己安百姓”的主张;文武王(661-681)也曾提出 “民爱”思想并把它作为重要的社会政治思想。这说明当时新罗A.受到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B.将朱熹的伦理思想作为治国准则C.民众完全认同“仁”的思想D.统治者认识到道德修养的重要性R答案U AK解析I 修己安百姓”和“民爱”都体现了对民的重视,这是儒家民本思想的体现,说 明当时新罗深受儒家思想的深刻影
3、响,A项正确;根据材料中的时间可知此时是在朱熹之 前,排除B项;“完全认同”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民本思想,不是道 德修养,排除D项。故选A项。3 .战国时期某思想流派的学者提出,由于臣民被赋予追求私利的习性,所以统治者不应公 正而温和地对待他们。相反,君主应该让臣民不敢揣度君主的意图,并利用他们之间的竞 争来控制他们。下列主张中最符合该学派政治思想的是A.严明法纪,赏罚分明B.为政以德,仁者爱人C.重视人才,礼贤下士D.顺其自然,无为而治K答案AK解 析I根据材料“由于臣民被赋予追求私利的习性,所以统治者不应公正而温和地对待B.埃及文化中混合着非洲文化、阿拉伯文化以及欧洲文化
4、C.埃及宗教信仰自由,其官方宗教为基督教D.埃及的语言文化中,英语为官方语言,阿拉伯语、法语使用也很广泛K答案H BK解析I本题考查二战后的埃及文化道路。埃及地处亚非欧三洲交界处,曾经遭受欧洲殖民 入侵,故其文化中既有非洲本土文化,也有阿拉伯文化,还受欧洲文化的浸润,B项正确;结 合所学可知二战后的埃及政治是民主共和制,排除A项;埃及的官方宗教为伊斯兰教而非基 督教,故C项错误;埃及的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排除D项。故选B项。24. 19世纪中叶世界文学领域以批判现实主义为主,音乐则形成了民族派音乐,美术作品以 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为主。无产阶级出现后,出现了无产阶级文化。进入20世纪后,文学艺
5、术领域流派众多,异彩纷呈。这可以用来说明A.资本主义在全球进一步扩张B.文学艺术地理上的界线C.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时代性D.社会主义运动勃向上发展K答案ck解析从材料中的文学、音乐及美术流派的分类来看,人类文化呈现多样性的特征;从 材料中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相继出现无产阶级文化及文化异彩纷呈来看,文化发展具有时代 性,因此c项正确;材料与资本主义在全球扩张、文学艺术上的地理界限及社会主义运动发 展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25. 15世纪中期,德国人谷登堡发明了一种可以成批浇铸字模的手工浇铸机,用活字与机械 来印制书籍,并建立了印刷厂。他的发明很快得到推广,到1500年德国有60多个城市有印
6、刷厂,欧洲已有上千家印刷厂。这反映出当时()A.毕昇活字印刷术传入欧洲B.科学技术推动政治新变革C.宗教改革推动了信息传播D.社会需求与商业发展结合K答案U DK解析题干主要说明了德国在15世纪中期到1500年印刷厂数量的变化,联系15世纪前 后欧洲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可知德国印刷厂数 量的增多反映出社会需求与商品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现象,故D正确;A与材料信息无关, 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政治新变革的信息,排除B; 1517年开始宗教改革,排除C。26. 201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47个项目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名录。下列各项,有可能列入
7、其中的是A.京杭大运河B.贵州黄果树瀑布C.中医针灸D.新疆坎儿井K答案H CK解析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 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针灸是一种 “知识和技能”,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c项正确;京杭大运河、贵州黄果树瀑布及 新疆坎儿井均不属于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排除ABD项。故选C项。27. 有学者评述:“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和管理中,自然延伸出一种“古为今用”的三段 论:不遗余力地包装文化遗产;兢兢业业地将文化遗产中报为“世界级”;迅雷不及掩耳 地将文化遗产货币化。”该学者认为这种“古为今用”
8、的做法()A.提升了公众对文化遗产的认可度B.背离了设立世界文化遗产的初衷C.忽视了文化遗产保护的经济效益D.保护了文化遗产的民族性多样性K答案U BK解 析X据题意可知,该学者认为这种“古为今用”的做法最终是为了实现经济目的,并 不是为了真正的保护世界遗产,因此背离了设立世界文化遗产的初衷,B项正确;这种做法 不符合设立世界文化遗产的初衷,因此不是提升公众对文化遗产的认可度,排除A项;这一 做法是只注重文化遗产的经济效益,并没有保护文化遗产的民族性和多样性,排除CD项。 故选B项。28. 老子认为“知我者希(少),则我者贵(少),是以圣人被褐(极寻常)怀玉(极宝 贵)”;孔子认为“文质彬彬,
9、然后君子”;墨子主张“唯用是尊”,认为“圣人之为衣 服非荣耳目而观愚民也”。他们的这些观点A.迎合了统治者的需求B.代表了新兴阶级的利益C.体现了不同价值取向D.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K答案U CK解 析根据材料可知,老子的意思是真正认识我这一理论价值的人极少,按照我的理论 行动的人也极稀少,所以圣人的外表极寻常但内心装着极其宝贵的思想。孔子的意思是只有 质朴和文饰配合适当,才可能成为君子。墨子的意思是圣人穿衣服只图合身,而不向他人炫 耀。故三者的观点体现了不同的价值取向,c项正确;老子、孔子、墨子的思想不被各国国 君所认同,排除A项;老子、孔子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利益,墨子代表平民阶层的利益,
10、 排除B项;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是法家思想,排除D项。故选C项。29.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造成中华文明这一鲜明个性特征的重要因素,是中国 历史上历经数千年而不衰的大一统思想的潜移默化,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而秦汉时期正是这种理念完全定型的关键阶段。”下列属于秦朝“构筑统一”的措施是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C.严刑峻法,奖励耕战D.编制户籍,整顿风俗K答案U BK解 析I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统一六国后,为了巩固统一,秦始皇建立了包括皇帝制度在 内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B项正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的政策,排除A项;商 鞅变法时期为了提高秦国的竞争力,实行了
11、严刑峻法,奖励耕战措施,排除C项;商鞅变法 时期为了加强为民众的控制,实行了编制户籍,整顿风俗的政策,排除D项。故选B项。 30.董仲舒将“五经”的经义作为审判案件的依据,根据犯罪者的犯罪动机来进行断罪。 董仲舒所著春秋决狱记载:有个女子的丈夫坐船时不幸淹死海中,无法找到尸体安 葬。按照法律,丈夫没有埋葬前,女子不能改嫁,否则处死。但是四个月后,父母命该女 子改嫁。如何处置该女子,董仲舒的观点最有可能是A.该女子应死罪B.该女子与父母同罪C.该女子应免罪D.该女子免死但有罪K答案H CK解 析X由材料“董仲舒将五经的经义作为审判案件的依据,根据犯罪者的犯罪动机 来进行断罪”可知,从汉代以礼入法
12、来看,该女子是遵从父母之意改嫁,实为孝顺,从该女 子的动机来看也不是为了私利,所以应免罪,c项正确,排除A项;上述案例体现了汉代司 法审判方法中“以礼入法”的思想,体现了汉代法律的儒学化,所以该女子应免罪,排除B 项、I)项。故选c项。二、材料分析题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孔子将西周礼乐教化的伦理内容扩大到人伦关系的各个方面,提出“有教无 类”的全民教育思想;将西周以来礼乐演变的主流由礼乐政治化转向为礼乐的伦理化。在 礼乐的长期潜移默化下,将社会所赋予的这种人之应然言行内化为道德伦理的自觉意识乃 至伦理习性的自然养成;“礼”最终达成浑然一体的人之本然的道德伦理情感的“仁”。一一摘编自
13、闫春新论语礼乐思想新探材料二儒法两家思想都有不足,只有儒法融合发展,才能克服彼此缺陷。如果没有 法家,儒家不能完成结构化和组织化,无法实现对基层社会的动员,无法在大争之世自我 强化。但如果没有儒家,法家将变成僵化的制度,其威权体系只是完全标准化、垂直化、 同质化的执行体系,而儒家则有灵活、包容性的调节空间。经过秦朝速亡的教训,汉初实 行黄老思想,汉武帝时董仲舒对儒法融合改造,提出德法并用、德主刑辅的治国策略,礼 法文明开始取代礼乐文明占主导地位。摘编自潘岳战国与希腊:中西方的“文化隔阂”源于哪里?(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所倡导的礼乐制度的内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礼法文明
14、取代礼乐文明的原因及礼法文明形成 的积极意义。K答案1(1)内容:伦理内容扩大到人伦关系的各个方面;提出全民教育思想;把西周的礼 乐政治化转向为礼乐的伦理化;将言行内化为道德伦理的自觉意识乃至伦理习性;通过长期 的养成,把“礼”最终达成“仁”。(2)原因:儒法思想皆有缺陷;儒家礼乐不具备结构和组织化的效力;法家的威权之法没有 灵活弹性空间;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董仲舒对儒法的融合改造。积极意义:维护了汉 代统治;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K解析1(1)内容:根据材料“孔子将西周礼乐教化的伦理内容扩大到人伦关系的各个方面” 可知,伦理内容扩大到人伦关系的各个方面;
15、根据材料“提出有教无类的全民教育思想” 可知,提出全民教育思想;根据材料“将西周以来礼乐演变的主流由礼乐政治化转向为礼乐 的伦理化”可知,把西周的礼乐政治化转向为礼乐的伦理化;根据材料“将社会所赋予的这 种人之应然言行内化为道德伦理的自觉意识乃至伦理习性的自然养成”可知,将言行内化为 道德伦理的自觉意识乃至伦理习性;根据材料“礼最终达成浑然一体的人之本然的道德 伦理情感的仁”可知,通过长期的养成,把“礼”最终达成“仁”。(2)原因:根据材料“儒法两家思想都有不足,只有儒法融合发展,才能克服彼此缺陷” 可知,儒法思想皆有缺陷;根据材料“如果没有法家,儒家不能完成结构化和组织化,无 法实现对基层社
16、会的动员,无法在大争之世自我强化”可知,儒家礼乐不具备结构和组织 化的效力;根据材料“但如果没有儒家,法家将变成僵化的制度,其威权体系只是完全标 准化、垂直化、同质化的执行体系,而儒家则有灵活、包容性的调节空间”可知,法家的 威权之法没有灵活弹性空间;根据材料“经过秦朝速亡的教训,汉初实行黄老思想,汉武 帝时董仲舒对儒法融合改造,提出德法并用、德主刑辅的治国策略”可知,汉初统治者吸 取秦亡教训、董仲舒对儒法的融合改造。积极意义:礼法文明维护了汉代统治;礼法文明使 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礼法文明中,德法并用,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32.博物馆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它是国家公共资源的展示,也
17、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反 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753年,大英博物馆正式诞生,英国议会通过法案全书,规定由国家为 大英博物馆提供财政上的支持。然而,上述规定在实际中多为一纸空文。19世纪开始,来 自英国本土和世界各地的自然历史文物书籍收藏增长迅速。这一时期,英国议会对大英博 物馆更加重视也更加慷慨,愿意花费公共资金来扩充藏品,管理和服务也得到了相应的改 进。在19世纪以前,严格的参观资格申请和参观时间、人数的限制,使绝大部分英国民众 被排除在参观者之外。1808年,将近半个世纪没有变更的准入卡制度被废止,进入博物馆 参观学习的英国民众与日俱增.摘编自洪霞,谢小琴从精英掌控到大众文
18、化空间材料二 大公司控制美国经济生活始于二十世纪初,一些大型艺术博物馆也开始发挥 出它们的魅力。先是由摩根家族赞助,而后又得到洛克菲勒家族支持的纽约大都会艺术博 物馆是美国也是西半球最壮观的艺术殿堂。它多次举办规模宏大的国际展览,古埃及的图 坦哈姆的墓葬、亚历山大的再发现、中国的青铜器、梵蒂冈收藏的艺术精品,美国观众都 能一饱眼福。大公司则通过博物馆的陈列展出对社会情趣施加影响。摘编自冯承柏略论西方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和社会效益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后大英博物馆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社会功能的角度,分析博物馆的影响。K答案I (1)变化:国家
19、管理从虚设到实质(或国家从不重视到重视);馆藏规模与种类增 加;参观人员从严格限制到逐渐放开(或:受众由精英转向大众)。原因:英国政治制度的 完善;工业革命增强了经济实力,政府加大对博物馆的投入;殖民扩张掠夺大量珍贵文物; 自然科学的进步;启蒙运动推动平等思想的传播。(2) (2)影响: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艺术;丰富民众的社会生活社会情趣;传达国家精 神;具有社会教育功能;促进世界文化交流。K解析IK小问1详析H变化:根据材料一 “1753年,大英博物馆正式诞生,英国议会通过法案全书,规定由国 家为大英博物馆提供财政上的支持。然而,上述规定在实际中多为一纸空文。19世纪开始, 来自英国本土和世
20、界各地的自然历史文物书籍收藏增长迅速。这一时期,英国议会对大英博 物馆更加重视也更加慷慨,愿意花费公共资金来扩充藏品,管理和服务也得到了相应的改 进”,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国家管理从虚设到实质(或国家从不重视到重视);馆藏规 模与种类增加;根据材料一“在19世纪以前,严格的参观资格申请和参观时间、人数 的限制,使绝大部分英国民众被排除在参观者之外。1808年,将近半个世纪没有变更的准 入卡制度被废止,进入博物馆参观学习的英国民众与日俱增”,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参观人 员从严格限制到逐渐放开(或:受众由精英转向大众)。原因: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从英国政治制度的完善;工业革命增强了经济实力,政
21、府加大对博物馆的投入;殖民扩张掠 夺大量珍责文物;自然科学的进步;启蒙运动推动平等思想的传播等方面分析19世纪后大 英博物馆变化的原因。k小问2详析影响:根据材料二“大公司则通过博物馆的陈列展出对社会情趣施加影响”,并结合所 学知识,从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艺术;丰富民众的社会生活社会情趣;传达国家精神;具 有社会教育功能;促进世界文化交流等社会功能方面分析博物馆的影响。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在舍卫城,有个姓名叫尼提的旃陀罗挑粪者,当他在路上遇到佛陀时,赶快躲开。 但佛陀却主动去找尼提,让尼提跟他出家修行。尼提大惊,答道:“我是个卑贱污秽的人,有 资格随你出家吗?听说您的僧团都是
22、刹帝利的王族和婆罗门的行者,我能和他们一样,做伟大 佛陀您的弟子吗?”佛陀微笑着说:“我的法好像深广的大海,无论什么都能包容。在我 的法中,贫富、贵贱、种姓、阶级都是虚妄的假名。”摘编自佛陀传 结合世界古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故事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古代印度的 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 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K答 案I情节:旃陀罗尼提遇到佛陀赶快躲开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了古代印度盛行种姓制度。概述: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进入南亚次大陆,逐渐建立起一系列国家。在这些国家 的形成过程中,印度出现了种姓制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省 邯郸市 大名县 第一 中学 2021 2022 学年 下学 第一次 月考 历史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