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 明朝的灭亡(教学设计3).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 明朝的灭亡(教学设计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 明朝的灭亡(教学设计3).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7课明朝的灭亡【课程标准】了解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满族人入主中原。【学习目标】1 .知识与能力了解明朝末年黑暗的政治统治;了解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李闯王推翻明朝的基本 过程;把握后金的发展和清兵入关的基本史实。2 .过程与方法: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与教师精讲相结合。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加深,反映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腐朽,表明明王朝已走向没 落。明末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推翻明朝的腐朽统治,推动了历史的前进。【学习重点】李自成起义推翻明王朝。【学习难点】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腐朽。【教学准备】视频,图片等。【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新知自学部分,找
2、出答案并记忆。)二、导入1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视频导入。2 .出示学习目标三、检查预习提问并请同学展示,全班集体订正。四、师生共同学习本课内容学习过程风雨飘摇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1 . 原因一:出示材料(学生讨论)政治上:经济上:金定立:努尔哈肃,16164耨服立:皇太极,1636年科入关:颂M,16444(根本原因)2 .原因二:出示材料(学生讨论)(直接原因)3 .原因三:出示材料(学生讨论)(外部原因)想一想:朝政腐败,外加天灾,会带来怎样的后果?追寻梦想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李自成起义的过程。(学生归纳总结)1. 领导人;2. 政权名称;3. 时间;地点;4. 经过;5. 结果;问:想一
3、想,广大民众为什么欢迎和拥护李自成的起义军?谁主沉浮清兵入关正当李自成力图推进全国统一的时候,驻守重镇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 兵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退回北京,随即离京 西行,转战各地,最后失败。五、拓展延伸。本课学习后,我们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课内小组讨论交流)六、师生小结七、当堂检测1.下列关于明朝末年社会状况表述符合史实的是()政治腐败蝗灾连年赋税沉重各地起义爆发A.B.C.D.2.下列口号与明末农民起义有关的是()A.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B. “尊王攘夷C.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1).“均田免赋”3 .明朝灭亡后,驻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引清兵入关,夹攻李自成的军队,最后起义军失败。这里的“将领”是()A.张献忠B.吴三桂C.努尔哈赤D.皇太极4 . 1616年,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为大金的是()A.皇太极B.努尔哈赤C.阿骨打D.铁木真八、课后练习学练优:全面达标部分。附板书:根本原因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明 朝 的 灭 亡外部原因李自成起义均田免赋Y 一大顺政权清兵入关李自成兵败清军入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 明朝的灭亡教学设计3 部编版七 年级 历史 下册 17 明朝 灭亡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