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京西城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2023年北京西城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北京西城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西城区高三统一测试试卷语文202303本试卷共10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试卷上作答 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材料一几千年来,中国古代文艺观念孕育、巩固、创新,不断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众多标识性 的古代文艺观念,为传统文化形塑了品格,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久远传承。中国古代早期的文艺观念,比较注重文艺的政教功用,偏重于文治目标,而非文辞艺术本身。论语阳货篇记载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 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兴、观、群、怨既有
2、结构逻辑,又有各 自功能,是缺一不可、环环相扣的有机整体。以“兴”引譬连类,发出对社会现实的观与感; 以“观”认识社会风俗的盛与衰,量度国家政治的兴与败;以“群”实现互更交流,形成命 运共同体,推动社会共同进步;以“怨”美刺不足,期于政治修明,社会和谐。这一文艺观 念滋养的政治文化传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天下兴亡,匹夫有 责”的政治意志和匡世决心,让中华民族一次次在磨难坎坷中化危为机。唐宋以来盛行的“文以载道”观念,则进一步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世致用”的思想 内核。无论是韩愈提出的“文以明道”,还是周敦颐提出的“文以载道”,最初都是为了矫 正“文胜于质”的文艺
3、弊病,摆脱文人对技巧、文辞、修饰的偏执迷恋,重新恢复文艺内容 的重要价值。宋代以后,“文以载道”观念成为普遍的文化共识和社会规范,要求创作者秉 持正确的价值观、使命感和深弘气度,在践履社会责任、康续文化传统中从事文化创造,用 文学艺术的有形表达反映广泛的生活现实,传递社会的主流价值思想,引导、带动、升华人 们的精神世界。可以说,“文以载道”在以文育人、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 铸魂中体现出一种基础、广泛、深厚的文化自信。中国古代文艺观念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具有强大的包容性与生命力,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深刻认识理解古代文艺观念的重要贡献,有助于全面揭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成 历
4、程与发展机制,更好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取材于蔡美云、张含、刘凤泉等人的文章)材料二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许多学者强调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研究,因为他们发现那些产生于 西方创作实践之上的文艺理论并不适合解释中国古代文学现象;更重要的是,用西方的价值将句子组织形式由“是,是”改为并不是,而是”。21 .微写作(10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1)初春的校园不乏让人赏心悦目的风景,你会注意那其中的哪一份美好呢?请你选择一 处场景进行描写。要求:形象具体鲜明,表达清晰流畅;不得透露学校信息。(2)趁着春风箱荡,阳光不燥,班委会建议组织一次安全
5、轻松惬意的“骑游”。请你设计 一条周末“骑游”路线,并说明设计理由。要求:主题鲜明,设计有特色,理由充分。(3)请以“书卷多情似故人”为开头,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小诗。要求:感情真挚,语 言生动,有感染力。22 .作文(5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写作要求。品,指事物的品类或等级,也指人的品质、品行,还可以指对人、物或事件的品评或辨别。品,体现出人们对周围生活的积极关注,也包含着人们对自己内心的潜在诉求。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1)请以“说品”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可以从生活需求、社会发展等方面,任选角度谈 自己的思考。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
6、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2)请以“品”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合理、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试卷上作答无效)西城区高三统一测试试卷语文答案及评分参考202303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1. (3 分)C 2. (3 分)B3. (3 分)B4. (3 分)A5. (6分)答案要点:有助于传播积极主流的价值观念、加强社会责任教育;有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传承和发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助于回归中国本体和建立中国话语,塑造文化自信。说明:每点2分,答出三点得6分。如有其它答案,合乎文意,言之成理,亦可。二
7、、(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6. D (3 分) 7. C (3 分) 8. B (3 分)9. (3分)参考答案:现在凭借个人的困窘与显达,就想要评判天道是否存在,糊涂啊(太糊涂了)!评分参考:“穷通”“质”两点各1分;句意通达,1分。10. (6分)答案要点:天与人各有所胜:天道胜在化育万物保证生长,人道胜在制定法令治理万物;天与人互相影响:天为人类生活提供物质基础,人发挥才智弥补上天的不足;天与人互不主宰:天不会决定人世的治乱兴衰,人改变不了天时季节的轮转。评分参考:每点2分,答出三点得6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30分)11. (3 分)C
8、12. (3 分)D13. (6分)参考答案:从作品文字来看,辛弃疾和陶渊明在三个方面有相似处:“曾识”“梦中一见”,都是离开仕途,选择隐居;“富贵他年,直饶未免,也应无味”,都是看淡功名,不慕富贵;“应别有,归来意”“甚东山何事”,退隐之中,内心仍然有所期待。评分参考:每点2分,答出三点得6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14. (8 分)(1)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2)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4)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或: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评分参考:每空1分,多字、少字或有错别字则该空不得分。15.
9、(10 分)(1)(4分)参考答案:“知”读一声时,句意:这是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啊。(这是真正的知道啊)“知”读四声(读“知”为“智”)时,句意:这是聪明智慧啊。(这是智慧啊)评分参考:每一种理解,2分。其中,“知”解释准确,1分;句意通达,1分。(2) (6 分)第一问:(2分)答案示例:论及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意义(价值)、学习目标等方面。评分参考:写对两个方面,得1分;写对三个方面,即可得2分。意思对即可。第二问:(4分)参考答案:略评分参考:选点立论,2分;引用分析,2分。立论明确,分析合理,即可。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16. (3 分)C 17. (3 分
10、)B18. (6分)参考答案:运用比拟,以“冲破”来突出在地势高、视野开阔的背景下,作者所感受到的景色之美妙 以及震撼之强烈。运用比喻,以“根”来揭示这样乡愁这一人类共同情感的深沉普遍,突出深沉普遍的乡愁 对人的打动之深。评分参考:每小题三点,答出三点得3分。意思对即可。19. (6分)答案要点:淳安地高景美魅力超拔让人流连,淳安历史悠久文化内蕴深厚让人羡慕,淳安民众坚韧无私 让人感动让人赞美。评分参考:每点2分,答出三点得6分。意思对即可。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66分)20. (6 分)(1) A(2)参考答案:把头脑里的思想用文章表达出来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一个使认识逐步成熟、逐步
11、完 善的过程。评分参考:不改变原句基本意思,句子组织符合改写要求,即可。21. (10 分)略22. (50 分)略文言文参考译文:世人谈论天道的认识有两种。那些认定天以意志而主宰人间祸福的人,会说:“天和人其实 是形体与影子、原声与回声的关系:灾祸一定是因为罪行而降临,幸福一定是因为善举而招 致,就跟的确有一个事物天在发挥主宰作用的情形一样。”那些认定天与人完全没有关系 的人,会说:“天和人其实是相违背不相同的关系:盗跖、庄蹒这样的人一生顺遂,孔子、 颜渊这样的人却一生困厄,这说明天道昏昧模糊,并不存在一个发挥主宰作用的天。”大凡有形的东西,都存在能或不能这样不同的情形。天,是有形体的事物中
12、庞大的一种;人, 是动物之中优异的一类。天能作到的,人一定作不到;人能作到的,天也有作不到的。所以 我说:天和人的关系是各有所长。我的主张如下:天的规律是生养培育万物,它的作用是使 万物或强或弱;人的规律在于制定法令制度,作用在于明辨是非。阳气升腾,万物旺盛生长, 阴气弥漫,万物肃杀萧条;水和火可以损伤物体,木质坚硬,金属锋利;精气雄健者、体力 强健者争相为主宰:这是天的作用。阳气升腾时种植培育,阴气弥漫时聚敛收藏;防治水害, 也用水灌溉;杜绝火灾,也用火取暖;用正义来制止强暴和攻讦,用礼制来区分长幼尊卑; 尊重贤德崇尚功绩,设立准则防止邪恶:这是人的作用。人道能胜过天道的地方,是法令。法令得
13、到普遍推行时,法令认定为正确的就是大家共同认 为正确的,法令认定为错误的也就是大家共同认为错误的。天下的民众如果践行正道一定会 得到奖赏,违反正道一定要接受惩罚。一个人得到奖赏,即使是被授予三公的尊位、超乎寻 常的优厚俸禄,大家对待这样的情形时也都认为合适。为什么呢?因为是做了善事所以这样。一个 人接受惩罚,即使是遭受亲属族人被害、身受刀锯的酷刑,大家对待这样的情形时也都认为 合适。为什么呢?因为是做了坏事所以这样。所以人们说:“天怎么能干预人们的事呢?福禄能 够因为善举取得,祸患也就能够因为恶行招致,跟天有什么关系呢? ”如果法令稍微废弛, 那么是非就会混淆,受奖赏的不一定都是好人,受惩罚的
14、不一定都是坏人。有人因为贤德而 尊贵显赫,有时也会有品性不好的人位列其中;有人因为犯错而受到羞辱,有时也会有无罪 的人置身其中。所以人们会说:“那些理所应当的事情确实发生了,是合理的;那些不应发 生的事情也发生了,难道合理吗?这是天命啊。福禄或许能够凭借奸诈的方式获取,祸患也 能够凭借侥幸而得以避免。”人间的道义出现混乱,所以对天命的认识也就混乱了。如果法 令完全废弛,那么是非颠倒,奖赏常常落在奸佞之辈,而惩罚常常落在正直人身上,道义不 足以制服强暴,刑罚不足以战胜错误,人能够超出天的才能就完全丧失了。所以说,天能作 的,是生养万物,人能作的,是治理万物。法令得以普遍推行,人们就会说:“天怎么
15、会干 预人事呢?我践行正道就行了。”法令完全废弛时,人们就会说:“天道究竟有什么作用呢? 不过是任人摆布罢了。”法令稍微废弛时,人们对天人关系的认识就出现混乱了。现在凭借 个人的困窘或显达,就想要评判天道是否存在,糊涂啊!我说:天常常凭借它的能力来俯视人间,并不会干预人间治乱;人们常常凭借自身能力仰望 天,也不能干预寒暑季节的轮转;生于太平之世的人,(因为)法令清明,都知道赏罚源于 何处,所以不会去感激或怨恨天;生于乱世的人,(因为)法令废弛,赏罚的依据不可知, 所以把人为的过失归结于天,这并不是天在干预人事。尺度来衡量中国古代文学成就高低的做法,既不能真正认识中国传统文学的真实面貌,也难 以
16、评估中国文学的真正价值。因此,必须找到一种既符合现代文学观念,又能涵盖与解释中 国古代文学现象的研究方式。事实上,中西方的文艺观念在基本理念上存在着一定共性。比如说文学应该是审美的,应该 是作者的精妙构思与出众才华的体现,应该是用语言去进行形象与意象的创造等。但是中国 古代对文学构思与文采的重视,并不是在任何朝代与任何作家、批评家那里都能被无保留地 认可的。比如,汉代以前人们比较重视文学的政教意义,而中唐以后古文运动的兴起就是以 批判骈体文为前提,反对只讲究形式美,更强调文学作品的政教功用,对其文学特征则有所 忽视,从而减弱了文章的审美色彩。中国古代文学是一个可以确定中心,但又边界相当模糊的领
17、域。它就像一棵树,人们能够看 清其树干与枝叶,却并不能轻易弄清其根须究竟伸向何处。根须不是整个树,但没有根须, 却永远不可能长成真正的树。因此,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既要紧紧抓住其审美的基本特征, 从而总结出适合于世界的共同的文学经验与文学理论;同时又要深入探讨各家思想学派对文学 的不同看法与复杂影响,像儒家的诗教观念、道家的解脱理论、禅宗的妙悟境界等,都是中 国所独有并且曾经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观念。回归中国本体与建立中国话语,既需要照顾中国历史发展的独特性,又需要广阔的世界视野,需 要现代学者以更为弘通的视野与严密的思维能力去进行重新选择、深入研究与公允评判。无 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在
18、面对各自的传统文艺观念及其在此基础上所产生的文学现象时,都必 须要作出自己的选择,以寻找出文学据以成立的核心观念与发展推进的主要线索。(取材于左东岭等人的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认识不符合中国古代“文治”观念的一项是(3分)A.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B.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世用,一章无补。(王充)C.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文。(萧绎)D.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文中“文以载道”观念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其内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B.根本目的是要彻底清除“文胜于质”的积弊。C.主张关注生活现实,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北京 西城区 高三一模 语文试题 答案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