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湖南省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湖南省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材料一在非遗法的加持下,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已经从物质文化遗产拓展到非 物质文化遗产,即从对物的保护上升到对人的保护,从对物件的保护过渡到对物件制 作技艺的保护,对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成对”保护已经成为共识。 这种共识有效地阻止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断流。但在非遗法的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是混淆非遗概念的问 题。有人误将刚创造出来的“现产”当成祖先留给我们的遗产,误将被改编、改造过 的,甚至被西化、被娱乐化的东西当成遗产。其次是保护理念的问题。非遗法重
2、 点强调了 “原真性”保护原则。所谓“原真性”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原汁原味”, 目的是确保每个项目的真实。如果经过我们的保护已经不再是原来的东西,保护也就 失去了其应有的历史价值。传承人的底线就是不能传递“假情报”。要严把传承人“入口关”,并将那些伪传承人及早“踢”出传承队伍,不能因为他们影响有序传 承。活态传承是非遗的最大特点,但活态传承的本义并不是让非遗改变,而是让非遗 通过一个个泥人的制作、一首首山歌的演唱以活态的形式传承下去。活态传承理念的 提出也是在告诫人们要礼敬传统,而不是对传承人所传文明随意改造,只有这样才能 确保非遗的“原真性”。随着非遗保护理念的不断深入,未来修订非遗法时还会
3、涉及知识产权等一系 列问题。从理论上讲,真正的非遗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共同遗产,而不是留给某个人的 私人遗产,这一点与文创产品不同。但从传承规律上讲,其知识产权的界定比较复 杂,比如一些以家族为传承线的项目,其本身就有不外传的规定;比如经过再次创作 的具体作品,因为作品中表现出了独特的个性,创作者应该拥有知识产权,如传承者 翻唱的非遗民歌具有个人声音。(摘编自刘海红有法可依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工作进入新时代,中国文化报2021年5月)材料二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城市人口的持续增加和农村人口的不断流失,这给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带来的一个最大困扰就是原本乡村属地的非遗传承主体流失或者 缺乏稳定性,导致非遗
4、传承后继乏人。突出昭君遗恨之深,并深寄诗人的同情。16、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都使用了相同的表现手法,但是表达了不同的思想情感,请作简要赏析。四、默写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7、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a”, 18、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要向他人学习,又强调须加强自我反省的句子旦 “7E ,。19、父母是我们的庇护所和港湾,屈原列传中写人在悲痛中会呼唤父母的句子五、语言表达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早在殷商时期就成为推动社会文化发展的基石。2008年 北京夏季奥运会的“中国印”会徽曾让汉字大放异彩,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
5、冬 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也因汉字“冬” “飞”而o“冬梦”和“飞跃”两幅会徽,内容均包括奥运标志、运动项目及场景、城市、 年份,层次清晰、寓意深远。会徽的上半部分用刚劲曲折的线条地 勾画出了向前滑行、冲向胜利的冰雪运动员的矫健身姿;下半部分相对柔美圆润,既 有赛场、跳台、滑道的轮廓,又似重峦叠嶂、o在绚烂的“冬” “飞”与抽象的奥运标识、残奥标识的映衬下,让黑色的“BEIJING2022”印鉴如同 “一锤定音”,显示了中国对世界的坚定承诺。充满动感、力度和人文关怀的“冬梦” “飞跃”会徽,因融行云流水的书法字 体、苍劲朴拙的中国剪纸与匠心独具的现代艺术风格为一体,而被誉为多种文化元素 合
6、璧的典范。设计互为肌理,践行了奥运会倡导的共筑梦想、超越自身、激励世界的 精神。20、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 原意。22、文中画框处是个长句,请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 但不得改变原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美育,又称美感教育。即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 能力,O孔子认为教育是“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其中就包含着对美育的重 视。今天,我们用“中国梦”来激励人心,;加强制度建设、强调制 度自信,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新时代的“立于礼”;“成于乐”的“乐”不
7、仅是音乐之 “乐”,快乐之“乐”,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全社会的“成于乐”是道德的普遍高 尚,活力的竞相迸发,精神的昂扬向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中不断实现的“天下 尽欢颜”之“乐”。从古至今,先贤们对于美育的思考从未止步,这些思想结晶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 义,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来自民间,来自大变革的时代,来自全民族精神的激 情与荡漾。正在大踏步迈向现代化、必然创造出壮丽的史诗的我们,23、下列句子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的破折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我们队长,他牺一一”林毅话没说完就大哭起来。B. 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一一内山老板走了过来。C.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一一
8、有什么看头啊!D.但接着敲门声,却没有照例的噫亮而拉长的一声,“信一一”24、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 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六、材料作文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有人说,人的一生充满选择的机会,这使人获得自由。材料二“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 也。”孟子材料三 颜宁,1977年出生于山东。她先在清华大学攻读生物系,后选择赴美国 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攻读博士学位,从事细胞凋亡研究。2005年获得由科 学杂志评选的“青年科学家奖(北美地区)” ;2007年博士后毕业后,成为当时清 华最年轻的教
9、授和博士生导师。2022年11月1日,2022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 结构生物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颜宁宣布,即将辞去普林斯顿大学教职,选 择到深圳创立医学科学院。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 的文章。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范围有误,不是“城乡居民”,而是“城市居民”,本段主要讨论乡村非遗的 城市化共享。2、答案:D解析:由原文“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城市人口的持续增加和农村人口的不断流失” 不能得出“城市人口的持续增加和农村人口的大量流失”“对城市化进程造成不 利影响”。3、答案:C解析:文化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二者
10、有关联也有区别。物件的 保护属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畴,人和物件制作技艺的保护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范畴,C项,应县木塔的主体建筑属于物质文化遗产。4、答案:材料一,先强调非遗法的意义和作用,紧接着论述非遗法在实施 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分析未来修订非遗法会涉及知识产权等一系列问题。材料二,先分析现象(提出问题),即农村人口流失导致乡村非遗传承后继乏人; 再提出方法对策(解决问题),想要解决非遗传承的困局,就要提升非遗在城市的共 享度;接着分析为什么提升非遗在城市的共享度能够有效解决这一困境,最后强调这 一举措的作用和意义。解析:5、答案:构建政策和法律保障体系,提供制度支撑。贯彻“大遗产”思
11、维,进行 开拓性和创新性实践。设计“大战略”理念,融入总体性和时代性部署。解析:6、答案:A解析:根据原文“站立在河边的老人,就是平原上的一幢纪念碑” “他不是打鱼,他 是打捞一种力量,打捞那些英雄们的灵魂”可知,“碑”指的不只是赵老金,更是以 李连长为首的一队八路军战士,他们为保家卫民的艰苦战斗与悲壮牺牲,是八路军战 斗征程和伟大功业的一个缩影、一座丰碑。7、答案:C解析:“直接详细地刻画了战争的残酷”错误,作者在塑造战争场面时,并没有从战 争本身的角度来描写,而是借助“机枪一梭连一梭,响成一个声音”“那飞蝗一样的 子弹”等赵老金一家三口听到看到的内容,调动他们的感官,将战斗场面描写得惊心
12、动魄,老百姓隔着一条河远远看到将八路军战士逼下冰河的“敌人”,也只是模糊的 影子。同时,“赶上了这么个坏天气”“满天满地霜雪”通过天气恶劣、河水结冰、 作战环境不利等来表现战争的残酷。8、答案:作品是个人情感的流露,是对时代与故乡人民的赞歌。故事发生在抗战时 代大背景下,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对人民的赞颂。作品植根于故乡,展现出的生活与战斗场景都带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开篇点名源沱 河,整个故事发生在河北广阔平原上,展现了河北农村的风俗人情。作品语言朴素清新,自然生动,独具匠心地运用了大量口语和方言词语,比如“出 溜” “风杀了” “黑间” “立时”等等。解析:9、答案:战斗情节:本文描写得惊心动魄
13、,如“机枪一梭连一梭,响成一个声音” “那飞蝗一样的子弹”;荷花淀“枪声清脆,三五排枪过后,他们投出了手榴弹,冲出了荷花淀”显得轻松明快。作战环境:本文描绘的环境恶劣,多次写到天气寒冷、河水结冰,如“赶上了这么 个坏天气” “满天满地霜雪”;荷花淀描绘了一幅秀美的风景画和清新的风俗 画。人物形象:本文刻画了战士们的巨大牺牲以及赵老金一家的悲痛,渲染、强化了小 说的悲剧氛围,呈现出沉重壮烈的风格;荷花淀描写了战士们打捞战利品的情 景,并未凸显战斗的残酷。解析:10、答案:D解析:“出奔”是春秋时期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文献典籍中均有记载,所以不能分 开,并且“奔晋从于晋侯”明显有两个谓语动词,不能
14、放在一起,排除A、C两项;“许之”的主语应该是晋侯,而不是被围困的郑国,所以排除B项。11、答案:B解析:中国古代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合称天干地 支。12、答案:C 解析:晋文公在子犯请求追击时,从“仁”“智”“武”三个角度分析利弊,没有感 情用事,体现了他清醒理智的形象,不能据此说明他软弱无能。13、答案:(1)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 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2)郑国害怕了,就暗中派使者对秦穆公说:“灭亡郑国是使晋国增强了(国力), 对于晋(而言)有
15、收获了,但是秦国却得不到什么好处。”解析:14、答案:左传对史料取舍详略得当,善于通过细节塑造人物形象;史 记对这个历史事件则简略述之,重在叙述事件。解析:左传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怎样说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 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在烛之武“夜缱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 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态度接待 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从而做到 繁而不杂,有始有终,层次井然。而史记则简略述之,重在叙述事件,只把事件 的主要过程清晰地展示了出来,至于细节部分,譬如谁来劝说、劝说过程如何都不赘 述
16、,体现了史记语言精练的特点。15、答案:D解析:“画图省识春风面”是说汉元帝对后妃宫人们,只看图画不看人,把她们的命 运完全交给画工们来摆布。所以此句是在批判皇帝昏庸,而不是批判画师。16、答案:表现手法:两首诗词都运用了怀古伤今(或咏史抒怀)的手法。思想情感:杜诗借咏叹王昭君空有美貌而不被君王赏识的幽怨、远嫁异乡的哀思和 怀念故土的爱国之情,抒发了作者自己怀才不遇的惆怅、颠沛流离的身世之感和爱国 之情。苏词则是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周瑜智 谋无双、气度非凡的赞美、仰慕、追念之情,与自身形成对比,抒发了自己年华易逝 的惋惜、怀才不遇的忧愤和洒脱处世的旷达。解析:1
17、7、答案: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解析:18、答案: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解析:19、答案: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解析:20、答案:锦上添花/如虎添翼;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绵延起伏 解析:21、答案:在绚烂的“冬” “飞”与抽象的奥运标识、残奥标识的映衬下,黑色的 BEIJING 2022”印鉴如同“一锤定音”,表达了中国对世界的坚定承诺。解析:22、答案:“冬梦”“飞跃”会徽被誉为多种文化元素合璧的典范,会徽设计融行云 流水的书法字体、苍劲朴拙的中国剪纸与匠心独具的现代艺术风格为一体,充满动 感、力度和人文关怀。解析:23、答案:B解析:均表解释说明。A项表示话语中断
18、或停顿。C项表话题转变或转折。D项表示声 音延长。24、答案:使人们具有美的情操和素养;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全民族的“兴于 诗”;尤其需要加强美育解析:25、答案:本题考察学生写作能力。解析:提升非遗在城市的共享度,实际上就是扩大非遗传播的范围,让城市居民能够感 知、共享乡村非遗的魅力。如果从保护非遗本真性的角度看,似乎这样的共享并不适 宜,但要破解传承的困局,通过提高共享度,进而扩大非遗的受众范围,受众的增加 可能潜在地提高其中少数人成为传承人的可能性,从而营造非遗传承的条件与环境。 如今的城市人口结构中,属于第一代进城的人群占据了相当的比例。在这一群体中, 大多数人无论在情感上、记忆上,还是文
19、化认同上,仍然与乡土社会保持着高频度、 深层次的联系,因此,涵盖了民俗在内的诸多非遗成为连接城乡、沟通新市民和乡村 社会的纽带,而他们作为乡村文化承上启下的一代人,既了解乡村文化的过去,又肩 负着将其传递给下一代的使命,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之为乡土文化的承载者和传递者。 我们也知道,随着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推进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城乡文化的交 流融合将成为一种趋势。乡村非遗的城市共享既可以丰富公共文化一体化的内容,又 可能为非遗的传承保护带来机遇。从这个意义上说,非遗的适度进城,不仅是一种文化上的共享,而且与政府的 “送文化下乡”,共同构成了城乡文化双向互动的景观,改变了以往从城到乡的单向 文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省 名校 2022 2023 学年 下学 第一次 联考 语文试卷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