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3年“千万工程”经验案例专题学习研讨心得体会发言材料(11篇集锦).docx
《浙江省2023年“千万工程”经验案例专题学习研讨心得体会发言材料(11篇集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2023年“千万工程”经验案例专题学习研讨心得体会发言材料(11篇集锦).doc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浙江省2023年“千万工程”经验案例专题学习研讨心得 体会发言材料近日,中央有关部门赴浙江开展专题调研。通过实地走访、面对 面交谈切身感受等方式,与浙江的同志一起总结实施“千村示范、万 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的经验启示。“千万工程”是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 决策,全面实施20年来深刻改变了浙江农村的面貌。如今,全党上 下正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广大党员干部要从“千万工程”中深刻领 悟“调查研究”之道,推动调查研究工作走心走深走实。心中有方向,查之有据、有的放矢,调查研究要“带着问题去 识大势才能方向明,方向明才能步子实。21世纪初,浙江经济社
2、会 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农村建设和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经济与社会、 城市与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突出。村庄布局缺乏规划指导和约 束,环境“脏乱差”现象普遍存在,乡村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缺 失。面对这样的发展困境,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广泛听 取干群意见、充分研判风险形势的基础上,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启 动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实践证明,这是一次卓有成效 的调查研究之作,对浙江省加强乡村治理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全 党大兴调查研究,要有行动,更要见成效。如何才能取得成效?最重 要一点就是坚持问题导向,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做好调查研究之前的 准备工作,对所调查的区域要有系统全面
3、的认识和了解,提前梳理总 结出要看的重点、要问的情况、要听的汇报,带着问题去调研,有效 的带头作用,引导基层党员干部干在先、走在前,团结带领农民群众 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从以村庄环境整治为重点的“千村示范、 万村整治”,到以美丽乡村建设为重点的“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 到以乡村现代化为重点的“千村未来、万村共富”,虽说每个阶段都 面临资金短缺、人才缺乏、经验不足的种种挑战,结果万千美丽乡村 实景仍然呈现在人们眼前。在“千万工程”的背后,是心中有民、一 心向党,入党一辈子、奉献一辈子信念力量的印证,是一辈子干好“让 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一件事。党员干部当接力继承、丰富和发扬“千 万工程”经
4、验,以星火燎原之势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带动更 多美丽乡村升级版的跃迁,方不负时代重托、不负人民期盼。读懂“一心为民”的民本密码,厚植“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民生 情怀。“心无百姓莫为官”“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要拎着乌 纱帽为民干事”“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千万工程”源于 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厚农民情结和真挚为民情怀。以“人民”二字为原 点,二十年来,浙江从全省千百万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坚持民 有所呼、我有所应,持续践行真下真访民情、实心实意办事,“千万 工程“迸发出强大生命力。浙江“千万工程”的实践证明,建设美丽 乡村,要始终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 点,充
5、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始终从农民群众角度思考问题,充分调动 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每一名党员干部而言,要胸怀 “国之大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要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要始终将党旗下的铮铮誓言铭于心躬于行,更要用“一心为民”这把 “钥匙”打开更多美丽乡村大门。读懂“一马当先”的担当密码,苦练“一腔热血勤珍重”的实干 本领。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千万工程”的成功实施,正是得益于习近平总书记当时对浙江 省情的深度调查和把握,历时118天走遍11个地市,一村一村调研 总结后作出的重大决策。二十年来,浙江一直紧抓不放,一任接着一 任干,持续推进“千万工程”,以良好的
6、作风进一步赢得党心民心, 由最初的1万个左右行政村,已覆盖全省所有行政村,内涵也不断丰 富,既有农耕社会的田园余韵,也有现代文明的璀璨菁华。这无不是 二十年来将“摸着石头过河”的先行成本转变为领先优势,广大党员 干部接力奋斗的结果。当下,我们应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坚守“功 成不必在我”的价值追求,善学勤思常实践,永葆一腔热血、抓求真 务实,“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不断跨越新的“雪山” “草地”,让农民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2023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专题学习研讨心得体会 发言材料“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 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充分
7、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问题 的深刻关切、对发展问题的深入思考、对“三农”工作的远见卓识; 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作为人民领袖深厚的民生情怀和强烈的责 任担当、作为伟大改革家的巨大勇气和严实作风。通过学习感悟真理伟力,推动学思践悟更进一步,立足本职工作, 就如何把案例蕴含的理念方法和经验启示转化为自身解决问题、促进 工作、推动XX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行动谈以下三点认识:一、强化学习教育,为建设科学发展新XX提供精神力一是抓好党员干部思想教育和理论学习。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 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重中 之重,坚持不懈地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千万工 程”
8、实施前后农村面貌的鲜明反差、推进落实带来生产生活的巨大变 化,根本上反映的是发展理念的变革、发展方式的转变。只有不断学 习才能提高修养,练就过硬本领,才能不断在理论、制度、科技等方 面进行创新。我镇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通过开展党委理论学 习中心组会,按照“学理论,转观念,出思路,干实事”的思路,认 真组织学习上级重要会议精神,同时结合新形势新任务,及时组织学 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将理论学习与贯彻落实上级重要工作部署相结 合,积极开展调研,在城镇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等方 面推进思路创新,提高领导和决策服务水平。各村委扎实推进“三会 一课”等举措将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通过“学习
9、强国”等APP 平台开展理论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坚持 正确的政治道路和政治方向,站稳正确的政治立场,不管在任何时候、 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经受各种风浪的考验。二是加强基层干部业务培训,提升服务质量与水平。把政治思想 学习同学法律、学科技、学业务结合起来,注重实用性,强调针对性, 把握灵活性,增强学习效果。通过学习,提高了机关干部的理论政策 水平,转变了工作作风,提升了服务质量和水平,形成干事创业的良 好局面。一方面邀请上级单位、知名专家、学者来基层开展专题讲座, 有针对性地解决基层干部在工作中遇到的理论疑惑和思想认识问题, 另一方面,要积极拓展基层干
10、部教育培训载体,要用好网络教育培训 平台,做好村干部的培训,增强村干部服务村民的意识和能力,让党 的政策更好的落实,为基层群众解难题。二、坚持以人为本,为打造幸福宜居新XX夯实群众基“千万工程”源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厚农民情结和真挚为民情怀。我们要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 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使广大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 全感。一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习近平同志 在浙江工作期间强调,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 动,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乡村文化振兴作为 乡村振兴的关键组成部分,是非常重要的乡村振兴的文
11、化软实力,要 通过扎实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建立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深入推进文化下乡,广泛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体活动, 孕育农村社会好风尚。要广泛普及科学知识,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深 化文明村镇创建。二是积极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将为村民办好事实事落到实 处。面对时代之需、使命所系、群众所盼,我镇坚持因地制宜,创新 体制机制,注重培育特色,在组织体系、阵地建设、活动内容、动力 机制、工作保障等方面积极探索实践把志愿服务活动同将“我们的节 日” “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实践活动相结合,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以更好地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奏 响XX文明实
12、践新旋律。三、加大宣传力度,为构建美丽开放新XX营造良好氛Em一是扎实开展社会宣传工作。在XX公众号平台大力宣传我镇相 关政务信息,及时将党委、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部署、重点工作、 重大项目的落实及为民办实事的情况进行刊登,营造聚精会神搞建设、 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为实现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二是高度重视信息员队伍建设。制定和完善了考核奖励办法,进 一步提高了我镇干部职工参与宣传、报道的积极性,及时召开宣传信 息工作会议,分析青年同志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找解决的办 法,加强与上级新闻媒体单位的联系,鼓励大家敢投稿、多投稿、投 好稿,努力打造一支思想好、作风正、素质高、理论
13、强、业务精的宣 传队伍。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干部我们要深刻领会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 批示精神,深入学习推广“千万工程”经验做法,在以学增智中增强 敢为担当善为的本领,提高学在深处、谋在实处的理论素养,增强永 不满足、勇立潮头的争先意识,砥砺勇于担当、敢于斗争的品格精神, 锤炼严于律己、清正勤廉的坚强党性,在XX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生动 实践中贡献力量。学习“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心得体会近日,中央有关部门赴浙江开展专题调研。通过实地走访、面对 面交谈切身感受等方式,与浙江的同志一起总结实施“千村示范、万 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的经验启示Q “千万工程” 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亲自
14、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 大决策,全面实施20年来深刻改变了浙江农村的面貌。如今,全党 上下正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广大党员干部要从“千万工程”中深刻 领悟“调查研究”之道,推动调查研究工作走心走深走实。心中有方向,查之有据、有的放矢,调查研究要“带着问题去二识大势才能方向明,方向明才能步子实。21世纪初,浙江经济 社会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农村建设和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经济与 社会、城市与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突出。村庄布局缺乏规划指 导和约束,环境“脏乱差”现象普遍存在,乡村基础设施落后,公共 服务缺失。面对这样的发展困境,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 广泛听取干群意见、充分研判风
15、险形势的基础上,亲自部署、亲自推 动,启动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实践证明,这是一次卓 有成效的调查研究之作,对浙江省加强乡村治理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 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要有行动,更要见成效。如何才能取得成效? 最重要一点就是坚持问题导向,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做好调查研究之 前的准备工作,对所调查的区域要有系统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提前梳 理总结出要看的重点、要问的情况、要听的汇报,带着问题去调研, 有效避免“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做无用功,让调研更有目的性、 更有针对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脚下有力量,明察秋毫、动真碰硬,调查研究要“紧盯问题究”。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千
16、万工程”是习近平 同志到浙江工作后不久,用118天时间跑遍11个地市,一个村一个 村地仔细考察,充分掌握省情农情作出的重大决策。在调查研究过程 中,习近平同志紧盯农村环境“脏乱差”、农村经济“来源少、基础 弱、发展低迷”等突出问题,决定将村庄整治与绿色生态家园建设紧 密结合起来,同步推进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走生态立村、生态致富 的路子,并明确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生态账与发展 账一起算,整治重污染高耗能行业,关停“小散乱”企业,大力创建 生态品牌,积极培育“美丽乡村+”新业态,把“生态优势”变成“民 生福利二习近平同志“严谨踏实、明察秋毫”的调研态度在新时代 的今天更值得广大党员干
17、部认真学习。在调查研究过程中,我们要强 化问题导向,以“问题导向”引领“调研方向”,实行问题大梳理、 难题大排查,紧盯突出问题不放手,深究细查、入木三分,敢于直面 矛盾,勇于动真碰硬,着力打通贯彻执行中的堵点淤点难点。眼前有目标,对症下药、精准施策,调查研究要“拿着办法走”。方向明则思路清,目标明则步履坚。在脱贫攻坚战推进过程中, 要求“把不清不楚变成一清二楚”“不搞大水漫灌,不搞手榴弹炸跳 蚤,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扶贫扶到 点上扶到根上这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我国推进“精准扶贫”明确了 目标、确定了方向。20年来,“千万工程”的精准实施、有效落实、 持续向纵深迈进,得益
18、于在调查研究后形成的一系列针对性强、适配 度高、行之有效的举措做法。广大党员干部在调查研究过程中,要扑 下身子、投身基层,把“解决问题”作为推进这项工作的根本目标和 开展好这项工作的根本检验标准,沉下心来、脚踏实地,解剖麻雀、 体悟实情,在真听真看真研究中找到我们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弱项和死 角盲区。要善于拜人民为师,甘当“小学生”,向基层干部“取经”, 向农民群众“求学”,自觉问计于基层、问计于群众,从人民群众身 上汲取智慧和力量,形成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为科学决策提供坚实依据和有力支撑,以调查研究实现“工作纠偏”,推动经济社会实现 高质量发展。2023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专题学习心得体会研讨发
19、言“千万工程”实施20年来,深刻改变了浙江乡村面貌,为浙江 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打下坚实基础,探索出一条加强农村 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科学路径。“千 万工程”蕴含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 论,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的精髓要义和理念方法,探寻和把握 “千万工程”实践中生成的“规律性认识”,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一、“千万工程”探索出一条乡村振兴的科学路径2003年6月,浙江启动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环境为重点,从全省近4万个建制村 中选择1万个左右
20、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设 成全面小康示范村。2008年,这一工程扩展到所有村庄整治建设。 2010年,浙江绝大多数村庄的人居环境得到了改善,基本完成全省 村庄整治任务。2011年,浙江把“加快建设美丽乡村”作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 的重要内容,启动“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全省乡村沿着“千村精品、 万村美丽”主线持续深化,围绕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 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创建了一批美丽乡村先进县、示 范县。2021年以来,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大背景下, 浙江先后印发浙江省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行动计 划(20212025年)关于开展未来
21、乡村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政策 文件,计划到2025年建设1000个以上未来乡村。未来乡村建设以人 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导向,集成“美丽乡村+数字乡村+共富乡村 +人文乡村+善治乡村”,致力于打造“千村向未来、万村共奔富、城 乡促融合、全域创和美”的浙江乡村图景。20年来,浙江坚持以开展“千万工程”为抓手,从环境整治的 示范引领和整体推进,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深化提升,再到乡村 振兴、共同富裕的转型升级,卓有成效地推动“三农”发展和乡村建 设。“千万工程”引领浙江山乡巨变,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同时带 动了乡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事业的发展,有效提高了农村居民 的生活质量,而且改善了乡村营商环境
22、,促进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 展和城乡之间的融合发展。二、“千万工程”蕴含着对乡村振兴的规律性认识“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的生动 体现,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创新实践,其中 蕴含着对乡村振兴的规律性认识。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群众民生福祉作为根 本出发点。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千万工程”始终坚持 以人民为中心,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主线,持续推进农业发展、促 进农村进步,增进农民福祉。2022年,浙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达到37565元,连续38年领跑全国省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持 续改善和农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极大增强了
23、广大农民的获得感、 幸福感和安全感。比如,在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过程中,我们看到农 旅融合、民宿经济、生态工业等乡村产业百花齐放,看到新社区、新 农民、新风尚呈现出乡村人文善治的生动局面。二是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强国必先强 农,农强方能国强。在新发展理念的统领下,浙江走出了一条迈向农 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康庄大道。浙江把“绿 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念贯穿于“千万工程”的各项行 动,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绿色产业、增强集体经济、完善乡村治理等相 结合,实现了美丽乡村建设和美丽经济的互促共进。完整、准确、全 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题中应有之
24、义。坚持农业农 村优先发展,要求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资 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久久为功解决好发展不平 衡不充分的问题。比如,我们看到新时代的浙江农村,田园变公园、 村庄变景区、农房变客房、村民变股东、资源变资产,“千万工程” 给农民带来美丽生态、美丽经济和美好生活。三是坚持问题导向,以深化改革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改革攻坚 要增强问题意识,深入调查研究。实施“千万工程”,是习近平同志 到浙江工作后不久,用118天时间跑遍11个地市,一个村一个村地 仔细考察调研,在充分掌握省情农情进而分析问题症结基础上作出的 决策。20年来,浙江每年召开最高规格“千万工程”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2023 千万 工程 经验 案例 专题 学习 研讨 心得体会 发言 材料 11 集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