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语文试题.docx





《河北省邢台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邢台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语文试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河北省邢台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 6月月考语文试题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古代小说因地位卑下,作者常攀附经史等强势文体以自高,并在小说中谈文论艺, 以示博学、提高小说的品位,因此,小说中蕴藏着丰沛的文论资源,值得挖掘和利用。 谈文论艺所涉及的内容很广泛、诗文曲赋、小说戏曲等无不应有尽有,或由作者直接介 入发表,或借小说中的人物代言,其中不乏精辟之见,其价值主要体现在文艺理论和艺 术两个方面。从文艺理论方面来看,首先,发表文学艺术创作观点。如小说的虚实问题,冯梦龙 在警世通言叙中指出,小说中的“事”真假不重要,关键在于“理”
2、是否“真”。海游记第一回卷首诗云:“说部从来总不真,平空结撰费精神。入情人理般般像, 闲是闲非事事新。”明确说“不真”就是小说的本质,只要描写“入情入理”,就自然 新颖有趣。这一言论,无疑进一步深化了冯梦龙的小说虚实论。其次,品评作家、作品。 如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盛行,但千人一腔,千篇一律。红楼梦第一回借石头和空 空道人的对话,斥责“历来野史”和才子佳人小说内容“屠毒笔墨,坏人子弟”,“千 部共出一套“;又指出“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适趣闲文者特多”;宣称石 头记乃“实录其事”。这段对话涉及小说创作、小说批评和小说接受等诸多问题。作 者还借贾母之口,剖析才子佳人小说的创作心态:“有一
3、等妒人家富贵,或有求不遂心, 所以编出来污秽人家;再一等,他自己看了这些书看魔了,他也想一个佳人,所以编了 出来取乐”斥责作者缺乏生活体验,胡编乱造,其实是为了获得某种心理补偿。徐 述夔快士传第一回中则分别指出当时佳人才子、神仙鬼怪等小说有“套语” “虚谈” 等缺陷。这些评论都目光犀利,首次揭示才子佳人小说程式化形成的深层原因,有开创 之功,为后世学人所取资。第三,传述创作技巧。如儒林外史中多次论及八股技法, 马二先生称“(八股)文章既不可带注疏气,尤不可带词赋气”。从时代背景而言,八 股是土子进入仕途的敲门砖,必须全力以赴,无暇顾及其他。再者,八股是一种具有严 格规范的智力游戏,土子若沉迷于
4、诗赋创作和学术研究,自然会将诗赋气和注疏气渗入 八股,从而造成“破体”,因而玉娇梨中杨御史说:“诗词一道,固是文雅,文人等特点。三、选择类10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刺客不行 冀君实或见恕也 能克终者盖寡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其实:它的实际数量可怜:值得怜惜夺:夺走根本: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部分不行:没有行动见恕:被原谅克:能够殆:大概,几乎A.B.C.D.【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可怜:可惜。句意:楚兵一把大火,可惜阿房宫化为一片焦土。夺
5、:破坏、违背。句意:数百亩的田地,不要违背(破坏)了它们的耕种时节。根本:树木的根。句意:要想使树木生长得茂盛,必须稳固它的根部。见恕:见指代我,宽恕我。句意:希望您或许能够宽恕我。综上可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故选Bo11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人君当神器之重择善而从之 B.李牧连却之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C.鼓瑟希,铿尔籍吏民,封府库 D.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A.“重、形容词用作名词,重任、重权。句意:国君掌握帝位的重权。“善。形容词用作名词,好的意见、建议。句意:选择好的
6、意见二听从它。B.“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句意: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从、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跟从。句意:刘邦第二天带领一百多人马来见项羽。c“鼓”,名词活用作动词,弹奏。句意:弹瑟的声音逐渐放慢,接着“铿”的一声。“籍”,名词活用作动词,登记。句意:登记官吏百姓的户籍,查封官府金库。D.“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句意:喜爱狩猎,就想到用三面不杀,留一面给它们逃生(不要赶尽杀绝),以此为度。“鉴”,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鉴。句意:后代的人哀叹他们而不引以为鉴。故选Do12 .关于下列特殊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戍卒叫,函谷举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臣未之闻也
7、臣之所好者道也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何厌之有浴乎沂,风乎舞雪A./B./C./D./【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被动句,举”是被攻下”,语意被动。句意:(结果)戍边的陈涉、吴广一声呼喊,函 谷关被攻下。判断句,“非”表判断。句意:六国灭亡,不是因为兵器不锋利,作战不得法。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议法度而于朝廷修之”。句意:商议法律制度并在朝中修订。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臣未闻之也”。句意:我没有听说过他们的事。判断句,标志是“.也句意:臣下所注重探究的是解牛的规律。被动句,标志是“为所工句意: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宾语前置句,“何厌之
8、有”应为“有何厌”。句意:晋国有什么满足的?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乎沂浴,乎舞零风”。句意:在沂河里洗澡,在舞雪台吹吹 风。综上可知:被动句,判断句,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故选B。13 .下列对课内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理解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赋的特点是“铺采摘文”,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多用排比、对偶、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句式多为骈散相间,整散结合。苏洵、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散文八大家,其他五人分别是:韩愈、柳宗元、王安石、欧阳修、辛弃疾。“钩心斗角一词出自阿房宫赋,指宫室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钩心,指各种建 筑物都与中心区相连;斗角,指屋角相对。合纵,起源于战国时代,
9、本指张仪游说六国诸侯联合拒秦的联盟战略。秦国在西方, 六国在东方并呈南北方向分布,故称合纵。君实:司马光的字。古人写信自称己名或自称为“某”等表示谦虚,称对方的名、字、 号或君、足下、阁下等以示尊敬。千乘之国: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千乘之国是中等国家。乘,古时一 车四马为一乘,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A.B.C.D.【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其他五人分别是:韩愈、柳宗元、王安石、欧阳修、辛弃疾”错误,辛弃疾应是曾巩。“张仪游说六国诸侯”错误,应是苏秦游说六国诸侯。“称对方的名、字、号或君、足下、阁下等以示尊敬”错,古代称对方的名
10、不表示尊敬。 自称、作传、长辈对晚辈、对蔑视的人等可以称名。故选Ao四、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 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 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节选自孟子齐桓晋文之事)乙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 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
11、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 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 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 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 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 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节选自孟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丙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土勇。是以太山不让土
12、壤,故能成其大:河 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 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 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贵盗粮”者也。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土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 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节选自李斯谏逐客书)14 .材料乙画横线的部分有两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 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两处不给分。凡有四端A于我者B知C皆扩而充之矣D若火之始然E15 .对文中加粗的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
13、项是()A.黔首:古代对平民的称呼,含义与庶民、布衣、黎民相同。如甲文中的“黎民不饥不 寒的黎民。B. “礼,谓人所履;义,谓事之宜”,人们要讲究的仪式规范为礼,合于礼仪规范的做 法为义。C.乡党:同乡的意思。“乡”“党”均是古代地方户籍编制单位,五百家为党,一万两千 五百家为乡。D.孝悌:孝,敬爱兄长;悌,善事父母。弟子规中“首孝悌,次谨信”句的“孝悌” 即为此意。1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是孟子施政之策,他描述“王道”景象所用的数字如五亩、百亩、八口,对实施“王 道”的宅之面积、地亩数量、家庭人口做了具体规定。B.甲文孟子从治理百姓、巩固统治进而统一
14、天下的角度来论证,对齐宣王来说具有极 大的说服力,文末描绘的王道乐土图客观上也有利于百姓。C.乙文综合运用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假设论证和对比论证多种手法,思路清晰,有 说服力。此文借助故事,婉曲达义,增强了说理的效果。D.丙文李斯用太山之大、江海之深作比喻,论证了王者治国应当“不却众庶”,广用客 卿,才能让秦国更加强大,此番言语打动了秦王之心。17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2)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18 .试概括甲乙两文中,孟子所表述的儒家的思想观点。【答案】14. BD 15. D 16.
15、 A 17. (1)认真地办好学校,反复地把孝顺父 母、敬爱兄长的道理讲给百姓听,那么,头发花自的老人也就不会自己背负或顶着重物 在路上行走了。(2)泰山不拒绝土壤,方能成为巍巍大山;河海不遗弃溪流,方能成为深水。18.甲:施行王道(施行仁政/礼乐之治),拥有恒产,先足民,后教化,天下归心(远人来附)。 乙:主张“人皆有不忍之心。提出“四端”说仁、义、礼、智,并将其发扬光大。【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凡是具有这四种萌芽的人,如果知道把它们扩充起来。便会像刚刚燃烧的火(终 必不可扑灭)。“者”放在一个词或一组词后边,起提顿作用,故在B处需加句读;“矣”是句末语气助词,故在
16、D处需加句读。故选BDo15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D.“孝,敬爱兄长;悌,善事父母”错。应是“孝,善事父母;悌,敬爱兄长”。故选D。16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如五亩、百亩、八口,对实施,王道,的宅之面积、地亩数量、家庭人口做了具体规定” 错。这只是孟子在举例子,并非实施王道时对地亩数和人口数等的具体规定。故选Ao17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 “谨”,认真兴办;“庠序”,学校;“孝悌”,孝顺父母、敬爱兄长;“颁白者”,头发 花白的老人。(2) “让”,拒绝;“择”,遗弃。18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甲文
17、中孟子认为当前规定人民的产业,上不能赡养父母,下不能养活妻子儿女,好年景 也总是生活在困苦之中,荒年免不了要饿死,所以要他们讲礼仪,他们是做不到的。所 以要施行仁政,先要发展生产,让老百姓不挨饿受冻,再去兴办学校教育,教化百姓。 这样就可以成就王业,天下归心。乙文中孟子主张人都要有爱人之心,尤其是君王。还认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 有四体也”,他提出“四端”说仁、义、礼、智,并将其发扬光大。参考译文:甲如今,规定人民的产业,在上不能赡养父母,在下不能养活妻子儿女,收成好的年 份也总是生活在困苦之中,收成不好的年份
18、免不了要饿死。这样,只是把自己从死亡中 解救出来,恐怕还不难以做到,怎么还顾得上讲礼义呢?大王真想施行仁政,为何不回 到根本上来呢?五亩地的住宅,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织衣服了;鸡、小 猪、狗、大猪这些家畜,不要错过喂养繁殖的时节,七十岁的人就可以有肉吃了; 一百 亩的田地,不要耽误了农时,八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饿了;重视学校的教育,孝顺父 母,尊重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头发斑白的老人便不会再背着、顶着东西在路上 走了。老年人穿丝织的衣服,吃上肉,老百姓不挨饿受冻,如果这样还不能以王道统一 天下,那是没有的事情。(节选自孟子齐桓晋文之事)乙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爱别人的心。先王因
19、为有怜爱别人的心,这就有怜爱别人 的统治了。凭着怜爱别人的心来实施怜爱别人的统治,治理天下可以像在手掌上运转小 物件一样容易。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爱别人的心(其道理就在于):(譬如)现在有人突 然看到一个小孩子要跌到井里去了,都有惊骇哀痛怜悯(别人的不幸)的心情。(这种心 情的产生)不是为着要来结交这小孩的爹娘,不是为着要在乡里朋友中间博取名誉,也 并非因为厌恶孩子的哭声才这样。从这里看来,(一个人)如果没有同情之心,简直不是 人;如果没有对自身的不善感到羞耻,对他人的不善感到憎恶之心,简直不是人;如果 没有谦逊推让之心,简直不是人;如果没有是非之心,简直不是人。哀痛之心是仁的萌 芽,羞耻之心
20、是义的萌芽,推让之心是礼的萌芽,是非之心是智的萌芽。人有这四种萌 芽,就好比他有四肢一样(是自然而然的)。有这四种萌芽却自己认为不行的人,这是伤 害自己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人,就是伤害他的君主的人。凡是具有这四种萌芽的 人,如果知道把它们扩充起来。便会像刚刚燃烧的火(终必不可扑灭),刚刚流出的泉水 (终必汇为江河)。假若能够扩充,便足以安定天下;假若不扩充(让它消灭),便连侍奉父母都不行。”(节选自孟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丙我听说田地广就粮食充足,国家大就人口众,武器精良将士就骁勇。因此,泰山不 丢弃任何土壤,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江河湖海不舍弃细小的水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 广;君主不拒绝民众
21、,所以能显示他的恩德。因此,土地不分东西南北,百姓不论异国 它邦,那样便会一年四季富足美满,天地鬼神降赐福运,这就是五帝三王无敌天下的原 因。抛弃百姓使之去帮助敌国,拒绝宾客使之去成就诸侯,使天下的才士退缩而不敢向 西来,停止脚步不进入秦国,这就叫做“给别人提供武器和粮食”啊。物品不出产在秦国,可值得珍视之物有很多;人才不出生在秦国,而愿效忠秦国的 也很多。现在驱逐宾客来帮助敌国,减损本国百姓来增加敌国人口,在内则削弱了自己 的国家,而在外则在诸侯中结怨。(这样下去)要想秦国没有危险,那是不可能的啊。(节选自李斯谏逐客书)五、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六么令次韵和贺方回金陵怀
22、古,鄱阳席上作李纲长江千里,烟淡水云阔。歌沉玉树,古寺空有疏钟发。六代兴亡如梦,苒苒惊时 月。兵戈凌灭,豪华销尽,几见银蟾自圆缺。潮落潮生波渺,江树森如发。谁念迁客归来,老大伤名节。纵使岁寒途远,此志应 难夺。高楼谁设,倚栏凝望,独立渔翁满江雪。【注】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十一月,李纲因其抗金主张,被贬万安军(今 海南万宁)安置,建炎四年(1130年)八月北返至江西鄱阳作此词。玉树:指玉 树后庭花曲,南朝陈后主制。19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开头两句与王安石的诗句“千里澄江似练: 意境极为接近,均为宏伟阔大的景 象。8. “玉树”两句运用典故,这首亡国之
23、曲已听不到,只有古寺稀疏的钟声回荡在长江上 空。C.上片五、六句与王安石的诗句“六朝旧事随流水”表达的感情一致,慨叹六朝兴亡变 化之速。D.下片“纵使岁寒途远,此志应难夺”两句,作者借景物抒发情感表达了心中的无限感慨。20 .请概括并分析本词中包含的丰富情感。【答案】19.D20.这首词借金陵怀古,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和不屈不挠,坚决抗金的决心。(1)上片写金陵怀古,表达历史的盛衰兴废之感,寄托着作者的政治 见解和提供的历史教训,希望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六朝灭亡的覆辙,表达作者对朝廷的 忠贞之情。(2)下片即景抒情,借“潮落潮生”表达自己心潮起伏,心事浩茫。感慨自己 年华老大,屡遭贬谪,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省 邢台市 部分 学校 2022 2023 学年 月月 语文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