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基层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docx
《XX县基层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基层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XX县基层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镇(街道)、村(社区)是防汛抗旱措施落实的“最先 一公里”,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进一步提升镇、 村两级水旱灾害应对能力,打牢基层基础,按照省市相关文 件精神,经县政府同意,决定在全县开展基层防汛抗旱应急 能力标准化建设,并制定本工作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 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 灾减灾救灾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县各级党委政 府工作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问题导向、实 战引领,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化改革创新,完善工作机制, 着力提升基层极端天
2、气应对和突发灾害风险防范化解能力,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二)建设目标聚焦基层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提升,围绕“五个强化、五 个提升”即:“强化防汛责任落实,提升执行力;强化风险 隐患排查,提升识别力;强化预警响应联动,提升管控力;(三)落实经费保障。要统筹资金,加大基层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投入,保障相关经费落实到位,并争取中央自然灾害救灾等资金,促进工作开展。(四)加强督导评估。各镇(街道)要将基层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纳入年度防汛抗旱重点工作,加强督导 评估,针对建设中的难点、堵点,创新解决办法,保证建设 成效。县防办要跟踪各地建设进展,不定期通报推进情况。强化应急要素支撑,
3、提升保障力;强化人民防线基础,提升 共治力”,分批开展基层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到 2024年完成建设任务,建成上下贯通、责任压实、响应快速、 防控严密、保障有力的基层防汛抗旱应急能力体系,大力提 升基层防御暴雨、洪涝、干旱等灾害水平,努力实现“不死 人、少伤人、少损失”的防汛抗旱工作目标。二、建设内容(一)强化防汛责任落实,提升执行力1 .健全机构。(1)镇(街道)完善防汛抗旱指挥机构 (以下简称镇(街道)级防指),由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人 担任指挥长。明确负责镇(街道)级防指日常事务的办事机 构(以下简称镇(街道)级防办),一般为承担应急管理职 能的机构,配备必要专业人员。镇(街道)级
4、防办主任一般 由分管应急管理的负责人担任,副主任由承担防汛抗旱任务 的相关机构主要负责人担任。(2)在应急响应期间,镇(街 道)级防指整合人员力量,成立指挥协调、抢险救援、生活 保障等应急工作组,分工负责具体应急处置工作。(3)有 防汛抗旱任务的村(社区)汛期成立防汛抗旱小组(以下简 称村级防汛小组)。2 .压实责任。(1)建立县领导包镇(街道)、镇(街道)领导包村(社区)、村(社区)干部包组、党员干部包 户到人的工作责任制,明确每一级包保责任人及其包保具体 职责。(2)镇(街道)级防指根据辖区灾害特点和防汛任 务轻重缓急,结合现有社会治理体系,负责组织指导村(社 区)划定防汛责任网格,逐网格
5、落实网格责任人并明确其职 责,实行定格、定人、定责清单式管理。(3)镇(街道)、 村(社区)防汛责任人每年汛前根据人员变动情况进行调整; 采用明白卡等方式实行责任告知制度,确保每名责任人熟知 其具体职责。3 .完善制度。(1)制定值班值守制度,明晰值班职责, 严格执行镇(街道)级防指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村级防 汛小组应急响应期间24小时巡查值守。(2)镇(街道)级 防指和村级防汛小组应有固定办公、值班场所,配备电话、 传真和计算机(含网络)等设备。重要制度要上墙。(二)强化风险隐患排查,提升识别力4 .全面排查。(1)县级防指办要组织行业主管部门加 强专业指导,配合镇(街道)级防指对辖区山洪
6、灾害威胁区、 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风险区、高陡边坡、切坡建房、危旧房屋、 排水设施、河道、堤防、水库、尾矿库、山塘、低洼易涝区 (点)、涉山涉水旅游景区(景点、农家乐)、学校、养老 院、卫生院、工矿企业、沿河道路、桥梁、渡口、隧道、地 下空间、下穿立交、下沉式建筑、在建工地等部位(区域) 进行排查,掌握风险和隐患底数。(2)镇(街道)级防指会同县水利、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对辖区可能受暴雨洪涝 威胁的人群进行重点排查,逐一确定需要转移的对象。5 .清单管理。(1)镇(街道)级防指会同行业主管部 门对排查出的各类风险进行识别评估,以高、中、低标识风 险程度,建立风险等级分类管控清单。在高风险区(部位)
7、 设立明显标示牌,县级防指办统一标示牌材质、外观、内容 等。(2)镇(街道)级防指对排查出的险工险段、阻水障 碍等建立整改清单,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限时销号; 对一时不能消除的隐患,制定应急度汛措施。(3)镇(街 道)级防指对需转移对象建档立卡,实行清单动态管理。(4) 每年汛前将灾害风险等级分类管控清单、隐患整改清单、需 转移对象清单报县级防指备案。(三)强化预警响应联动,提升管控力6 .监测预警。(1)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要加 密、优化雨量、水位监测站点和地质灾害隐患监测点布局, 做到村(社区)有关联雨量站;镇(街道)、村(社区)要 配合做好站点管护。(2)镇(街道)要及时对接
8、收到的各 类预警信息进行研判,完善预警信息发布渠道,确保重要预 警信息、工作指令第一时间传递到镇(街道)级防汛责任人、 村级防汛小组成员、网格责任人等。(3)村(社区)要配 齐手摇报警器、铜锣、口哨等预警设备和工具,充分利用应 急广播、电话、短信等,及时将预警信息传递到户到人,必 要时开展“敲门”行动。(4)建立临灾预警“叫应”机制, 基层防汛责任人接到预警后,要及时反馈并采取相应防范应 对措施。未反馈的,预警发布单位要通过打电话等方式及时 通知防汛责任人,确保既要“叫醒”,也要“回应”。7 .转移避险。(1)镇(街道)级防指要会同县级行业 主管部门对照风险隐患,确定降雨和水位阈值,明确受威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 基层 防汛 抗旱 应急 能力 标准化 建设 工作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