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docx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docx(5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单选题(共80题)1、以下教师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学建议在 教学实施策略上的突破认识错误的一项是()oA.强调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 方法.改进学习方式B.强调语文教学要正确发挥教师教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C.强调语文课程应努力体现实践性和综合性D.强调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应融为一体【答案】 A2、阅读某教师教学反思片段,按要求答题。A.教师在布置预习作业时,必须要求学生落实到书面上B.教师要注重学情,根据学生情况设计教学和布置作业C.课堂气氛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教学要以调节课
2、堂气氛为主D.讨论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故多多益善【答案】 B3、阅读某教师的写作教学案例,按要求答题。A.制作PPT能更好地展示学习成果,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计算机软A.对孟子论辩技巧的教学还不够到位,没有讲解透彻B.分角色扮演的形式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C.分角色扮演重在锻炼学生通过揣摩人物特点进行表达的能力D.分角色扮演重在引导学生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答案】 D22、阅读某高一教师在暑假时给学生布置的暑假作业,按照要求答 题。A.该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布置作业,做到了因材施教B.该教师分组依据学生考试成绩,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C.一组学生基础薄弱,假期作业可以帮助他们夯实基础
3、、查漏补缺D.二组学生基础扎实,假期作业有助于他们拓宽阅读面、增加积累【答案】 B23、教师教学触龙说赵太后中“一旦山陵崩”一句时,提及古 人对“死亡”有很多讳称。下列文句中不含有此类讳称现象的是()oA.少加孤露,母兄见骄,不涉经学B.生孩六月,慈父见背C.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D.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答案】D24、教师在教授某版初中语文教材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为学 生设置了以下作业:A.第一项作业指向对课文主旨的深入理解,通过合理的联想和想象,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造性表达的能力B.第二项作业旨在促进读写结合,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人物特征,通 过对课文写作方法的借鉴,提高写
4、作能力C.第三项作业旨在建立写作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作业难度 较大,不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D.第四项作业属于拓展题类作业,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活,揭 示事物本质,培养创新性思维能力【答案】C25、古代诗词复习课上,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含有惜别类意象的诗词。 下列不正确的是()o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B.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C.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D.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刘禹锡竹枝词)【答案】D 26、教师计划讲授余光中先生的乡愁,这是一首表达爱国与思乡 主题的诗歌,一般来说最恰当的教学思路是()
5、A.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体味诗中的思想感情B.让学生在把握诗中的人物和情节的基础上,理解作品的艺术特色C.让学生在分析字句的基础上,了解诗歌的表达技巧D.让学生在了解写作背景的基础上,把握诗歌的结构特点【答案】 A27、在学习了杜甫的望岳之后,教师准备给学生另外推荐几首 五言律诗进行赏析阅渎,以下不合适的是()oA.李白月下独酌B.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C.王维使至塞上D.王绩野望【答案】 A28、某版高中语文教材装在套子里的人后“研讨与练习”第一 题是:“别里科夫在生活和思想方面都有哪些套子?他为什么要 把自己装在套子里?”从语文教材的构成来看,这属于语文教科 书的哪一系统()A.知识系
6、统B.练习系统C.助读系统D.范文系统【答案】 B29、学习中国古代诗词,教师引导学生整理借落日来表达凄凉失落、 苍茫沉郁之情或感伤的心情意绪的诗词。下列不适合的是()oA.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C.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D.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答案】 C30、教师教学文言文阅读时,为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文基础知 识,引导学生对词类活用现象进行归纳梳理。下列学生的归纳梳理 不合适的是()0A.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名词作动词,称王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词作状语,每天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远:形容词
7、作名词,远的地方【答案】D31、阅读下面一段材料.回答问题。A.安排课前作业,课堂高效利用课堂作业。注意尊重学生主体性,有效地开发课程资源,尤其重视对学生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B.善于利用课堂教学拓展延伸教学内容、对联教学深化了学生热爱 祖国语文的感情、在教学中让学生体会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 远流长C.教师和学生合作诵读,不仅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也体现了教师 在教学实践中践行师生课堂同等的教学观念D.写作要求缺失,应在写作前强调写作要求,以利于学生写作的规 范化,提高写作水【答案】D32、学习完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课后,教师给学生布置了归纳和 “王之蔽甚矣”一句结构相同的句子的作业,以下学生给出
8、的作业合格的一项是()oA.学生甲: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B.学生乙:弗之怠(送东阳马生序)C.学生丙:帝感其诚(愚公移山)D.学生丁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桃花源记)【答案】C33、下面是一位高中语文教师有关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的作 业练习,阅读并回答问题。A.第一题意在让学生归纳矛盾冲突的发展脉络、了解林冲是怎样被“逼上梁山”的B.第二题意在引导学生分析人物。进而理解小说“官逼民反”的主 题C.第三题意在引导学生了解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D.第四题意在扩展学生阅读量,让学生在课文阅读中丰富知识,增 加积累【答案】D34、教师讲解“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中“可怜”的 词
9、义,另举一例加以说明,下列合适的是()。A.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B.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怜光彩生门户C.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D.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答案】D35、学生喜欢水浒传中的故事,教师推荐这类课文供学生阅读, 下列适合的是()A.智取生辰纲B.范进中举C.三顾茅庐D.刘姥姥进大观园【答案】A36、阅读鸿门宴教学实录(片段),按照要求回答问题。A.引用史料佐证“鸿门赦汉以致楚败汉胜”的说法B.脱离文本加以分析、探讨,不利于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人物,拓展 思维C.教师结合媒体、史料资源,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学习D.教师讲授分量过重,弓|用文言材料,学生参与度不
10、高【答案】C37、教学孔雀东南飞时,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发挥想象写一篇 新时代的孔雀东南飞,想象焦、刘二人穿越回21世纪的故事。下列对该教师教学行为的分析,不正确的是()oA.切换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让学生体会两人悲剧产生的社会原因B.考查学生对课文的学习情况,把握焦、刘二人爱情悲剧的性格特 点C.鼓励学生去学习创新作文,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性意识 D.跨学科学习历史背景知识,作业内容与新课程大语文观要求相符【答案】D38、阅读两小儿辩日教学实录(节选),回答问题。A.由悟其名言初步了解孔圣人,“听其言,察其人”,使学生从人 物身上抑或故事之中受到启发.以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激发出学生 学
11、习本课的浓郁兴趣B.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默读,最好的方法也是默读;重点在 读,难点也在读C.学习文言文要使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从而丰富语文的 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D.两小儿辩日属于寓言体裁,可以当作故事略读,粗知其意即 可,不必深究,而是注重整体理解.让学生自读自悟【答案】B39、学习了窦娥冤一课后,学生对关汉卿这位伟大的剧作家产 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并渴望对关汉卿进行更深入的了解,于是教师 为学生推荐了关汉卿的一些其他剧作,以便学生进行拓展阅读。下 列作品不适合推荐的是()oA.汉宫秋B.单刀会C.救风尘D.拜月亭【答案】A40、阅读看云识天气的课堂导入,按要求答题。A.教师巧
12、妙地将已学知识转换为本节课的教学资源B.教师的两个连续的发问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C.教师的这种导入方式可以巩固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D.教师的讲解生动形象,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答案】D41、在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有位老师是这样进行他 的教学设计的,下面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通过不同方式的读能使学生初步体味词的意境,获得感性的认识。B.阅读是学生对诗歌的认知、理解和应用的复杂心智过程,是语文 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C.阅读能力培养在学校教育中居基础位置,提倡多种阅读方法:朗 读、默读、精读、略读等等。但学生试读这种方法不利于学生掌握 知识,也使朗读没有针对性。D.留给学生自由朗读
13、时间,能加强对文章主旨和内容的理解,培养 学生良好的语感。【答案】C42、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A.这则教学设计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是着力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查 阅资料来解决未知问题的好习惯B.这则教学设计突出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借助工具书,认识词 中的重要字音、字词C.这则教学设计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比较阅读让学生理解文章 重要词语的深刻含义D.这则教学设计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 自学能力【答案】A4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三单元的作品为拿来主义父 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短文三篇,教授这一单元时,下列选项中所 列举的教学行为不恰当的一项是()oA.培养学生的观感,提高
14、学生的审美能力B.由于这三篇作品题材相似,因此,教师可以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C.鼓励学生与课文作者对话、沟通,去分析、评判这些问题D.培养学生的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答案】B44、教师教学朱自清的背影后,请学生列举其他描写父亲的文 章进行阅读。下列作品适合的是()oA.史铁生秋天的怀念B.刘绍棠蒲柳人家C.彭荆风驿路梨花D.李森祥台阶件运用的能力B.梳理并按照故事脉络讲解电影,有助于学生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 口语表达能力C.该教学设计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电影的审美鉴赏能力D.教师限定一组电影让学生投票,没有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答案】B4、某学校组织教师学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围绕口语交际教
15、学”展开深入探讨,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oA.教师可组织学生通过走访、考察、座谈、问卷等形式进行社会调 查。收集有用信息B.教师可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鼓励学生 在日常生活中锻炼交际能力C.教师可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体验不同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表达真情实感D.学生可采用多媒体等现代传媒手段演示文稿,运用电子邮件等多 种通讯方式进行交流【答案】B5、教学爱莲说时,为了引导学生掌握“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教师列举应用该手法的其他诗词来说明,下列诗词不能作为例子使 用的是()【答案】D45、某教师学习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对其 中重要知识点进行了以下
16、归纳.其中错误的一项是()oA.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B.初中二年级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 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 成长C.语文课程应在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方面发挥 重要作用D.在语文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答案】 A46、阅读听听那冷雨教学片段,按照要求答题。A.导人抓住问题。切中文意B.选择式提问,展开讨论,最后统一C.问题层次分明,逐步深入,引导学生分析文本D.讲授法运用得恰到好处【答案】D47、教学必修(1)诗词单元时
17、,教师结合沁园春长沙及其他 诗歌中的诗句设计了一道选择题,要求选出下列诗句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怀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学生们该如何选择?()A.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B.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C.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D.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答案】 D48、阅读荆轲刺秦王教学实录(节选),按照要求答题。A.教师用充满感情的语言,将学生引入设定的情境氛围中去B.从文章题目人手。引入对课文的学习C.以旧引新,自然过渡,激起学生好奇心D.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为课文内容打下情感基础【答案】 C49、教学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师课后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为别里科夫
18、撰写墓志铭。以下对该教师的教学行为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oA.有利于学生掌握“铭”这种文体的写作B.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散性思维C.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获得独特的感受和情感体验D.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提升文字表达功力【答案】 A50、在“文言分身”的活动中,教师建议学生搜集一词多义的句子。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含义相同的是()oA.圣心备焉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B.籍吏民承籍有宦官C.荆轲和而歌对酒当歌D.七月既望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答案】 C51、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白发三千丈” 一句所运用的夸张修辞手 法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该修辞手法的作用,拟找出类似句 子举一反三。下
19、列适合的是()。A.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C.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答案】 A52、教学陆游的游山西村一诗,教师讲到诗中富有哲理的诗句 时,要求学生整理其他富有哲理的诗句。下列学生整理的笔记正确 的是()oA.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 上见赠)C.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答案】B53、某教材在选修模块中设置了 “中外戏剧名作欣赏”专题。下列 作品适合选人的是()A.莎士比
20、亚奥赛罗郭沫若屈原夏衍春寒B.王实甫西厢记白朴梧桐雨契诃夫嫁妆C.关汉卿望江亭曹禺北京人易卜生玩偶之家D.汤显祖牡丹亭莫里哀伪君子老舍二马【答案】C54、阅读某教师关于选修课程的教研论文片段,按要求答题。A.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对授课教师的素养要求很高B.教学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往往陷入应试教育的误区C.语文选修课教学能否成功,教师起着决定性作用D.成功的选修课教学往往要符合学生的个性和特点【答案】C 55、阅读下面某教师对新课程标准实施后语文课堂教学的看法,按 照要求答题。A.这是一种为追求课堂气氛,用“牧羊式”取代“填鸭式”的课堂 活动B.语文教师采用了 “活动式”的教学形式,课堂上教师一味追求让
21、 学生或分组讨论,或交流情感,或表演角色,而把自己仅仅作为一 名“旁观者”或其中的“一员”,导致讨论交流的泛化、肤浅化C.这种教学学生可以有效地接受信息、掌握知识、创新思维,活动 能力也得到了发展D.语文教学处于放任自流状态,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有 效的课堂交流【答案】C56、教师讲解朱熹观书有感时,列举蕴含哲理的诗歌,下列古 诗不能作为例子使用的是()oA.王之涣登鹳雀楼B.白居易望月有感C.苏轼题西林壁D.王安石登飞来峰【答案】B57、阅读下面某教师对新课程标准实施后语文课堂教学的看法,按照要求答题。A.这是一种为追求课堂气氛,用“牧羊式”取代“填鸭式”的课堂 活动B.语文教师采用
22、了 “活动式”的教学形式,课堂上教师一味追求让 学生或分组讨论,或交流情感,或表演角色,而把自己仅仅作为一 名“旁观者”或其中的“一员”,导致讨论交流的泛化、肤浅化C.这种教学学生可以有效地接受信息、掌握知识、创新思维,活动 能力也得到了发展D.语文教学处于放任自流状态,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有 效的课堂交流【答案】C58、研读古代经典文化时,教师提醒学生给不理解的字词释义。下 列字词释义不正确的是()oA.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老子)渊:沉静,深沉B.齐谐者,志怪者也(逍遥游)志:志向C.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硕人)盼:眼睛黑白分明,十分明 亮D.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教师资格 中学语文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通关 考试 题库 答案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