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习得理论》课程教学大纲.docx





《《语言习得理论》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习得理论》课程教学大纲.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语言习得理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英文名称Lanuage Acquisition Theory课程代码CLLI2032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授课对象汉语国际教育学分2学时36主讲教师高永奇修订日期2021年5月指定教材高永奇,第二语言习得,苏州大学出版社,2014年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语言习得理论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其目的旨在为学生介绍语言习得 的相关理论、研究方法、研究历史和相关成果。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对语言习得的发展历 程和理论体系有一个大致上的整体认识,了解语言习得领域的主要研究方法、主要理论,为 学生打卜语言学习和语言获得领域的理论知识体系,提高学生专业素养,为
2、专业学习、解决 专业问题和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必要的专业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 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个人今后的工作实践提供理论基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打基础、扩视野、练能力。打基础,就是补充学生语言习得理论方面的知识, 对各种习得理论进行掌握。扩视野,就是开阔学生的知识体系,对语言习得的发展、变化、 研究领域、解决问题、产生的理论和影响等,能够较好把握。练能力,就是训练学生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研究技能。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1)介绍语言习得发展 的三个阶段,对各个阶段的特点、出现的理论及其影响全面分析。(2)从内因外因两个方面 展开语言习得影响因素的
3、分析。(3)分析影响语言习得及习得理论的语言学因素、课堂教学、 教育心理学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学会相应的方法,训练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课程目标1: 了解语言习得理论的发展历程、主要的理论和影响、分析方法及优缺 点,形成语言习得理论的知识框架。1.1 构架学生的语言习得知识体系,拓宽学生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视 野。1.2 掌握语言习得各种理论的内容、成就、影响、局限,掌握它们的分析方法。课程目标2:通过课程学习,在掌握语言习得主要理论的基础上,综合把握语言习得一、语言学能的概念二、学能测试三、学能研究四、学能研究对教学的启示第四节动机一、动
4、机的含义与分类二、加德纳的动机理论三、其他动机理论四、动机消减与教师动机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5 .教学评价在平时课堂提问讨论、期末考试中予以体现。(1)在知网中查询从心理学角度研究语言习得论文的数量。(2) 了解动机理论在语言习得研究方面取得成果。第九章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其他视角1 .教学目标了解从社会语言学视角、从认知视角等其他视角进行语言习得研究的相关理论。主要了 解社会适应模型、信息加工理论、竞争模型、联结主义等理论。了解相关研究方法的情况。2 .教学重难点(1)社会语言学视角的研究(2)认知语言学视角的研究(3)社会文化视角的研究3 .教学内容第一节社会语言学视角
5、一、“文化适应”假说二、“文化适应”的内容三、文化适应与语言教学四、关于文化适应模式的争议第二节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认知视角一、思维适应性控制模型二、信息加工理论三、竞争模型四、联结主义第三节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社会文化视角一、中介与儿童习得研究二、内化与语言习得三、行为理论简介四、心理发展研究方法与二语习得研究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比较法、自主学习法5 .教学评价在平时课堂提问讨论、期末考试中予以体现。(1)阅读与“社会适应”“信息加工”“思维适应”“竞争模型”“内化理论”等理论有 关的文献。(2)大致总结不同视角下研究的成果。第十章 课堂环境与二语习得1 .教学目标了解课堂教学中涉及的
6、语言习得问题。从“课堂教学”和“课堂交流”两个角度解读课 堂与二语习得之间的关系。2 .教学重难点(1)课堂交流与二语习得(2)课堂教学与二语习得3 .教学内容第一节课堂交流与二语习得的关系一、教师话语二、如何纠错三、教师提问四、课堂活动五、小组交流第二节课堂教学与二语习得的关系一、不同教法的比较研究二、课堂教学与二语习得三、学习者与教学的协调四、正规课堂教学的作用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5 .教学评价在平时课堂提问讨论。(1)阅读相关文献资料。(2)从别人的课堂实践中,寻找与二语习得相关的现象、问题。四、学时分配表2: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和学时分配表章节章节内容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
7、4第二章第二语言习得与第一语言习得2第三章对比分析与偏误分析4第四章中介语理论4第五章第二语言习得序列4第六章输入输出与互动研究4第七章语言习得的语言学视角4第八章语言习得的心理学视角4第九章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其他视角4第十章课堂环境与二语习得2五、教学进度表3:教学进度表周次B 期章节名 称内容提要授课 时数作业及要求备注1-2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第二语言习 得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第二语言习 得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第二语言习 得的学科性质 第四节二语习得的 历史回顾4作业:(1)掌握基 本概念。(2)掌握 历史脉络。要求:梳理清各个 历史阶段的相关理 论的大致情况。3第二章 第二语言第一节第一语言
8、习 得2作业:两种习得的相 同点和不同点各是习得与第 一语言习得第二节第二语言习 得与第一语言习得的 共同点第三节第二语言习 得与第一语言习得的 不同点什么。要求:对儿童语言习 得的各个阶段及相 应特点能够掌握。4-5第三章 对比分析 与偏误分析第一节行为主义的 语言观第二节对比分析假 说第三节偏误分析4作业:(1)课后练习 题。(2)练习分析实 际。要求:能够掌握对比 分析和偏误分析的 一般步骤。6-7第四章 中介语理 论第一节概说 第二节中介语理论 系统第三节我国的中介 语研究4作业:(1)课后练习 题。(2)总结中介语 的特点。要求:能够正确理解 中介语,会分析中介 语的特点。8-9第五
9、章 第二语言 习得序列第一节语法语素 第二节语素研究的 问题第三节否定结构习 得顺序的研究 第四节汉语作为第 二语言的习得顺序研 究4作业:(1)课后练习 题。(2)总结各种语 言顺序研究者的研 究情况。要求:正确理解埃利 斯关于语言习得顺 序的定义。lO-ll第六章 输入输出 与互动研 究第一节输入 第二节输出 第三节互动4作业:(1)阅查询相 关文献。(2)完成课 后练习题。(3)举出 生活中的相关实例 进行分析。要求:正确理解三种 理论的含义。12-13第七章 语言习得 的语言学 视角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普遍语法的 原则参数与二语习得 第三节基于普遍语 法的二语习得研究 第四节影响和评价4
10、作业:(1)查询有关 普遍语法理论的文 献。(2)用树形图分 析相关语言片段。要求:了解普遍语法 理论对语言习得理 论带来的巨大影响。14-15第八章 语言习得第一节年龄与性别第二节情感 第三节学能 第四节动机4作业:(1)课后练 习题。(2)心理学 视角研究语言习得 的主要内容。的心理学 视角要求:能够对各个 角度进行的研究有 较全面的把握。16-17第九章 第二语言 习得研究 的其他视角第一节社会语言学 视角第二节第二语言习 得研究的认知视角 第三节第二语言习 得研究的社会文化视 角4作业:(1)课后练 习题。(2)三大视 角的研究带来的成 果和影响。要求:能够短语三 大视角的研究的情 况
11、有较好把握。18第十章 课堂环境 与二语习得第一节课堂交流与 二语习得的关系 第二节课堂教学与 二语习得的关系2作业:(1)课堂交 流与二语习得的关 系。(2)课堂教学 与二语习得的关 系。要求:能够较好把 握课堂交流、课堂 教学与二语习得的 关系。六、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高永奇.第二语言习得加.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4.参考书目:1 .王建勤.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2 .刘颂浩.第二语言习得导论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3 .赵杨.第二语言习得口。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4 .(美)盖苏珊,(英)塞林克著;赵杨译.第二语言习得M.北京:
12、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5 .埃利斯(Rod Ellis) .第二语言习得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课堂系统讲授知识内容,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建立相关概念结构。2 .比较法:通过比较分析,寻找特点,发现区别。3 .讨论法:提前给同学布置任务,查阅相关资料,课堂或课后组织学生讨论和交流。4 .案例法:通过分析具体教学实例,演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5 .自主学习法:指导学生阅读相关文献资料,提交读书报告或心得。八、考核方式及评定方法(-)课程考核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表4:课程考核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表课程目标考核要点考核方式课程目标1语言习得理论
13、的发展历程、主要的 理论和影响。讨论语言习得理论的 学科性质。各种埋论的影响和局 限。平时讨论+学期考核课程目标2在掌握语言习得主要理论的基础 上,形成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平时讨论+学期考核课程目标3具有不断学习与钻研精神,勤于思 考、积极探索。具有国际视野,不 断更新知识结构,吸收最新研究成 果。具备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开展 合作学习。平时考察+学期考核(-)评定方法1 .评定方法平时成绩:30% (包括出勤、课堂表现等)期末考核:70%2 .课程目标的考核占比与达成度分析表5:课程目标的考核占比与达成度分析表占比课程目平时期末总评达成度课程目标130%70%分目标达成度二0.4X
14、平 时目标成绩+0.6 X期末目 标成绩/分目标总分。课程目标230%70%课程目标330%70%(三)评分标准课程目标评分标准90-10080-8970-7960-6960优良中合格不合格ABCDF课程目标1很好地掌握语言习 得理论的发展历 程、主要的理论和 研究方法,形成完 整的语言习得理论 的知识框架。较好地掌握语言习 得理论的发展脉 络、主要理论和一 些研究方法,对语 言习得理论有较好 的掌握。掌握了语言习得 理论的发展脉络、 主要理论、相关研 究方法,对语言习 得理论及有关问 题比较清楚,能够 运用所学理论分 析实际问题。掌握语言习得理 论情况一般,对 主要理论和研究 方法比较熟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言习得理论 语言 习得 理论 课程 教学大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