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2《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烛之武退秦师一. 教学目标1、积累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虚词的意义和用法。2、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着重讨论烛之武说退秦师的理由。3、熟读全文,背诵烛之武的说辞,并在此基础上体会人物对话的语气和气势, 在领悟烛之武说服艺术的基础上,对烛之武进行人物形象分析。二.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积累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虚词的意义和用法。2 .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着重讨论烛之武说退秦师的理由和烛之武是一个什么 样的人物形象。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着重讨论烛之武说退秦师的理由。2 .熟读全文,背诵烛之武的说辞,并在此基础上体会人物对话的语气和气势, 在领悟烛之武说服艺术的基础上
2、,对烛之武进行人物形象分析。三. 新课导入古语有云“一夫敌百万之师”,刘伯温也说过:“凡用兵之道,以计为首”, 而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无数这样的人物:轻摇羽扇的孔明、运筹帷幄的张良,他 们的大智大勇让人赞叹。在秦王威风八面的朝堂,蔺相如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挫 败秦王夺璧的阴谋,使宝璧平安归赵;在群儒唇枪舌剑的进攻面前,诸葛亮凭借 三寸不烂之舌,折服东吴的饱学之士,使孙、刘迅速结盟1955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 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 五个师。” 一个人的力量真的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要学的烛之武退秦 师会告诉
3、我们答案。四. 知人论世1 .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 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著。按照鲁国君主的次序,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至鲁 悼公十四年间春秋霸主递嬉的历史,保存了许多当时社会文化、自然科学等方面 的珍贵史料,在史学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 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二2、左丘明:姓丘,名明,因其父任左史官,故称左丘明。春秋末年鲁国人,史 学家、文学家。曾任鲁国史官,晚年辞官还乡后,开始编纂左传、国语。 后世尊称其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等,史学界推左丘明为中国史学的开山 鼻祖,是中国传统史学的创始人。编年体:按
4、年月日顺序编写的史书体裁。如春秋左传资治通鉴(司马 光)等。国别体:分不同的国家编写的史书体裁。如国语(左丘明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战国策等。纪传体: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史书体裁。如史记(司马迁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汉书(班固)等。断代史:汉书(班固)五. 精准阅读1、解题: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人名,郑国大夫。烛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烛地,名叫武的人:春 秋时期郑国人。民间对他的评价是:“五论救弱国,妙语退秦师J退:使动用法,使撤退。秦师:秦国军队。师,军队。点明核心人物烛之武,核心事件退秦师;2、文本概括:疏通文意,尝试用四字短语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大意(1)秦晋围郑(2)临危受命(3)说服秦王(4
5、)秦晋撤军3、课文讲解第一段思考:“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是否为真正原因?(1)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逃亡离开齐国。 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 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2)城濮之战公元前632年,晋楚争霸中原,晋文公先是退避三舍,以报优 待之恩,再联合齐、宋、秦之师战于城濮,楚军大败,从而使晋文公确立了 继齐桓公之后的霸主方位。当时,郑文公曾到楚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 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郑既怂恿楚国出兵 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6、”之“贰: 但是最终也没能 感化晋国。城濮之战中,郑国帮忙了楚国,又加上重耳逃亡期间结下的恩怨, 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晋国联合秦国围 住郑国,郑人惧怕,献上叔詹的头颅仍解决不了问题,万不得已,走出一步 险棋,他们派出了烛之武。(3)晋秦都要争夺霸权,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秦国这样得力 的伙伴。思考:第一段交代了哪些内容?阐明形势:兵临城下,郑国危如累卵交代原因:与晋有关,与秦无关,郑有可乘之机驻扎位置:分开驻扎,为瓦解提供了可能性说明这次围郑主要是晋国想报复郑国,从而扩大其势力;而秦、郑之间 并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且两国军队分地驻扎,这就为下文烛之武成
7、功地离 间秦、晋提供了条件,为下文的展开埋下了伏笔。第二段本段可以看出烛之武、佚之狐、郑伯怎样的特点?(1) “佚之狐言于师必退。”能洞明事理的佚之狐:对烛之武有足够的 了解,但写他是为写烛之武服务的,烛之武未出场已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关注。 A.烛之武:未见其人,先闻其名B.佚之狐:知人善任 慧眼识珠C.郑伯:善纳谏,虚心纳谏礼贤下士、从谏如流的君主(2)辞曰:“臣之壮也已J可以说是壮士不遇,英雄末路,满腹牢骚, 满心委屈烛之武:满腹才华,却未能被重用的埋怨(3)公曰:“”许之。但能以国事为重,深明大义。A.郑伯:知错能改、善于做思想工作。勇于自责,更能以情动人,以诚动人B.烛之武:爱国以及深明
8、大义分析文章写烛之武在使命面前,先“僻”后“受。有什么作用?这段文字看似闲笔,却有重要作用:一是交代了烛之武的境况,是一个不被 重用的老臣。二是委婉地批评郑伯不能用人,但在关键时刻,作为国君尚能接受 规谏,诚恳负责,勇于自责。三是点明烛之武深明大义,以解国难为重。这一内 容粗线条地勾勒出烛之武的形象,为下文写他奔赴国难的义勇精神作了必要的铺 垫。 讲解第三段说辞虽仅百余字,却委婉曲折,步步紧逼,层层深入。郑国与晋国有着难以 化解的历史积怨(“无礼与晋”“贰于楚也”)烛之武是如何说服秦伯的?说退 秦师的?可分五层:“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坦言知亡,避其锐气。为了回避与秦对抗, 烛之武坦然放低姿态
9、。“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一一以秦的立场,亡郑有害。阐明 利害,动摇秦君,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无利有小害。因为秦、晋目前 尚是盟国,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 伪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这样既符合实际,又从根 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一一以秦的立场,弃战有利。替 秦着想,以利相诱,说明舍郑对秦无害有小利。如果说第三层是分析危害动 摇秦伯的话,这一层则是引诱秦伯了。假如烛之武继续挑拨秦、晋关系,很 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 的种种好处。攻郑还是友郑,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烛之武退秦师 武退秦师 教学 设计 2022 2023 学年 统编 高中语文 必修 下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