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强夯施工工艺.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强夯施工工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强夯施工工艺.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强夯施工工艺6.5.1 一般规定1 .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黏性土、湿陷性黄 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强夯置换法适用于高饱和度的粉土与软塑至流 塑的黏性土等地基上对变形控制要求不严的工程。2 .强夯置换法在设计前必须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和处理效果。3 .强夯和强夯置换施工前,应在施工现场有代表性的场地上选取一个或几 个试验区,进行试夯或试验性施工。试验区数量应根据建筑场地复杂程度、 建筑规模及建筑类型确定。考虑到“边界效应,每个试夯区的面积不能太小, 不宜少于3排夯点。4 .当进行试夯方案设计时,应根据地基条件、工程要求和设备等条件确定 夯击参数和夯击工艺。应对主
2、要工艺、参数进行必要的组合优化,通过效果 测试和环境影响评价,提出一种或几种方案。试夯后应确定的强夯参数包括: 夯击能量一锤重(包括选定夯锤静压力)和落距,单点夯击次数和夯击遍数,夯 间距及布点间距,起夯面高程,达到饱和夯击能的场区平均夯沉量,停锤标 准(锤击贯入度),遍间歇时间,有效加固深度,检测项目点位、合格指标等。5 .当场地表土软弱或地下水位较高,夯坑底积水影响施工时,宜采用人工 降低地下水位或铺填一定厚度的松散性材料,使地下水位低于坑底面以下2 mo坑内或场地积水应及时排除。对饱和度较高、地下水位埋深较浅的地基, 宜通过试夯确定有效的辅助措施,如是否设置竖向的1斑或直接采用强夯置 换
3、工艺。6 .在有成熟经验的地区,当地质条件相同时,可不进行专门试夯,直接采(4)施工中必须随时垫平吊机,严禁斜拉、斜吊,以防发生折杆、趴杆事故。(5)因夯坑较深造成拔锤困难时应先进行试吊,待松动后再正式起吊,防止夯 机超负荷运转,造成夯机倾覆。(6)转移夯机时提锤高度不宜大于0.5m,机组其他人员跟机观察地面情况, 发现异常,立即停车处理。(7)如果采用龙口施工,两支腿必须垫平垫牢,且应使两支腿处于相同的 高程上。起吊夯锤时应先试吊,待确认龙门架稳定后再正式起吊夯锤。严禁左 右斜吊,防止龙门架失去稳定性。(8)当脱钩器失灵夯锤不能脱落时,必须采取慢降措施,严禁强制转向摆动 吊臂或带钩自由下落。
4、(9)相邻机组最小安全操作距离不宜小于30mo(10)施工现场所有临时用电设施,如电线、电缆的架设、配电设备的安装, 安全保护装置的配置及电器设备的管理、维修等,应符合建设工程施工现场 供用电安全规范GB 5019493的规定;现场必须设专职电工负责施工现场 的用电安全,应经常检查,发现异常及时维修和更换。(11)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非施工人员一律不准进入。夜间施 工必须配备足够的照明度,并应安排专职管理人员值班。(12)雨期施工主要应做好防雨、防风、防雷电、防触电等工作;雷雨及六 级大风天气禁止施工作业。(13)场区应做好排水坡度及排水设施,因雨后场地浸水,地基强度降低时, 可采取
5、铺设“路基箱”的措施,保证强夯机安全行走作业。3.文明施工(1)着装和劳动班用品整齐、完备,宿舍整洁卫生,物品摆放有序。(2)保持所使用机械设备的清洁,按规定保养。停放整齐,不随意侵占场内 道路。(3)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不违反劳动纪律。(4)保证严格遵守有关安全操作规程,不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5)定期清理施工现场的废弃物,保持施工现场整洁。现场设立临时厕所, 污秽物按要求集中填埋或处理。(6)切实做好施工现场及住处的防火、防盗以及安全保卫工作。(7)对建设和监理单位的人员要有礼貌,开展劳动竞赛活动。成品保护1 .强夯施工前应根据经验或试夯结果确定夯沉量时,应预留2030cm的 土
6、层作为保护层(扰动层或防冻层),待基础施工时将其清除。2 .夯后地基,特别是饱和度(含水量)较高的细颗粒黏性土,严禁轮式车辆碾 压,防止产生“橡皮土”。3 .夯后场地(雨季中)应作出排水坡度和集水坑,以便及时将积水排走,防 止发生泡槽情况。4 .5.8工程质量验收1 .工程资料验收施工记录是保证施工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必须认真如实填写,不允 许掩盖施工中的问题。应严格按照有关国家规范要求的内容收集、整理施工 资料。基本资料包括以下内容:开工通知单或开工报告;技术、质量、安全交底记录;测量放线方案及 测量放线记录;施工组织设计及审批单;夯点平面布置图;强夯施工记录表; 中间质量验收单;施工日
7、志及工程照片;设计变更记录表;工程事故处理记 录及有关文件;工程质量评定表;竣工平面图及竣工报告;地基强度、地基承 载力检测报告;工程竣工验收证明单。2 .工程质量验收(1)强夯处理后的地基竣工验收检测工作,应在施工结束后间隔一定时间方 能进行,对于碎石土和砂土地基,其间隔时间可取714d;粉土和黏性土地 基可取1428d。强夯置换地基间隔时间可取28d。(2)夯后地基应进行承载力检验和加固深度检验,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原位测 试和室内土工试验。检测深度应大于强夯有效加固深度。地基强度及地基土 承载力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强夯置换后的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除应 采用单墩载荷试验检验外,尚应采用超重
8、型或重型圆锥动力触探等有效手段 查明置换墩着底情况及承载力与密度随深度的变化。(3)检测点的数量,应根据场地复杂程度和建筑物的重要性确定,对于简单 场地上的一般建筑物,每个建筑地基的检验点不应少于3点;对于复杂场地 或重要建筑地基应增加检验点数并应进行静载荷试验。强夯置换地基载荷试 验检验和置换墩着底情况检验数量均不应少于墩点数的1%,且不应少于3点。(4)检测点位置应结合建筑物轮廓线、轴线、中心线等均匀或对称布置。(5)强夯地基的检测工作,还应符合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22002的有关规定。(6)强夯地基经检测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应采取补夯措施,或采取其他方法处理。3
9、.强夯地基质量应符合表6.5.4.1的规定。主要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措施1 .强夯后地基发生“橡皮土”问题产生的原因:(1)天然地基土含水量偏高,夯击过程中孔隙水压力得不到充分的消散。(2)在强夯施工过程中遇到强降雨,增加了地基土的含水量。(3)满夯并平整场地后,由于轮式车辆反复碾压。治理措施:(1)对含水量较高的地基,应保证有足够的遍间歇时间,待基土中孔隙 水压力充分消散后再满夯,或采取强夯置换施工工艺,在地基土中打设竖向排 水体。也可先在场地上铺设一层厚约0.5m的砂石垫层后再满夯。(2)满夯前有可能下雨时,应该采取覆盖防水措施,以防推入夯坑内的虚土 大量吸水,增加地基土的含水量。如果情况允许
10、,可在下雨之前对夯坑内的虚 土夯12击。(3)满夯后场地严禁轮式车辆碾压。(4)当局部出现“橡皮土”时可将其挖除,换填干土或砂石填料补夯;当“橡 皮土“较薄且面积较大时,可用推土机的松土器将地表层翻松、晾晒后补夯; 也可采取其他有效措施处理。2 .加固深度达不到设计要求产生的原因:单击夯击能量偏低;单点夯击数不够,单位面积夯击能量不足; 遍间歇时间太短;夯间距过小。治理措施:调整夯击工艺参数。用成功的工艺、参数。但在施工之前应进行小片试验性施工,以核实施工工 艺和强夯设计参数是否符合现场地质条件。6.5.2 施工准备1 .主要施工机具、设备(1)强夯锤质量可取10401,其底面形状宜采用圆形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施工工艺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