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获得教养的途径》导学案+++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docx
《8《获得教养的途径》导学案+++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获得教养的途径》导学案+++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获得教养的途径【学习要求】1 .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文章的结构和论证思路,认识阅读经典的意义,认识阅读杰作是获 得教养的重要途径之一。2 .学习紧扣中心话题,多角度论证,对比说理的写作方法。【学习重难点】了解学习之道,了解人获取教养的途径,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学时安排】2学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主要任务:了解文章的结构和论证思路,认识阅读经典的意义,认识阅读杰作是获得教养的 重要途径之一。一、课前学习(一)学法指导:1 .利用工具书扫清字词的音、形、意等障碍,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文章的结构和论证思路。2 .利用网络查找有关作者创作的详细介绍和文中提到的作家作品、著名人物情况,加深对 课文的理解。(
2、二)尝试练习1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并注意字形。狭隘( )慰藉( )麻痹( )戕害 *()符箓( *)宝藏( )给予( )时髦 ()斑斓()沉溺()丰盈()跋涉()2 .解释下列课文中的成语的意思。息息相通:望洋兴叹:无足轻重:气象万千:举一反三:不计其数:3 .填空本文节选自,作者,生于,国籍,获1946年诺贝 尔文学奖,代表作:、等。黑塞的“古典”风格,使他们拥有了 “”称号,这说明他在艺 术上深受 的影响。他热爱大自然,厌倦都市文明,作品多采用手法,文笔优美细腻。本文从文体上看属于议论性随笔,亦称,这类文章可以看成是的一个分支, 是的一个变体,兼有和两种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
3、样。二、课堂探究(一)问题探究1 .黑塞认为教养是什么?能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词句吗?2 .黑塞说“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又说“教养就是对精神和心灵完善的 追求”,这两句话是否矛盾?3 .作者认为获得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什么?得教养的重要途径之一。2.学习紧扣中心话题,多角度论证,对比说理的写作方法。【学习重难点】了解学习之道,了解人获取教养的途径,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学时安排】2学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主要任务:了解文章的结构和论证思路,认识阅读经典的意义,认识阅读杰作是获得教养的 重要途径之一。一、课前学习(一)学法指导:1 .利用工具书扫清字词的音、形、意等障碍,整体感知课文,
4、了解文章的结构和论证思路。2 .利用网络查找有关作者创作的详细介绍和文中提到的作家作品、著名人物情况,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二)尝试练习L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并注意字形。狭隘(ai ) 符箓(I Ci ) 斑斓(Ian )慰藉(jie )宝藏(zang) *沉溺(ni )麻痹(bi ) *给予(jl ) *丰盈(ying)戕害(qiang )时髦(mao )跋涉(ba )3 .解释下列课文中的成语的意思。息息相通:呼吸相通,比喻彼此契合无间。望洋兴叹:今比喻力量不足或缺少条件,面对某事而感到无可奈何。无足轻重:足:够得上,配,值得。没有它并不轻些,有它也并不重些。指无关紧要。气象万千:形容
5、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举一反三:从某一件事情类推而知许多事情。不计其数:计:计算。没办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4 .填空本文节选自黑塞说书,作者赫尔曼黑塞,生于德国,国籍 瑞士,获1946年诺贝尔 文学奖,代表作:彼得卡门青、荒原狼等。黑塞的“古典”风格,使他们拥有了 “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称号,这说明他在艺术上深 受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他热爱大自然,厌倦都市文明,作品多采用 象征 手法,文笔优美 细腻。本文从文体上看属于议论性随笔,亦称杂文,这类文章可以看成是数支的一个分支,是这 迨主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二、课堂探究(一)问题探究1 .黑塞认为教
6、养是什么?能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词句吗?参考:“精神和心灵的完善”。教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即“这种或那种能 力和本领”,这些只是生存的手段,教养是“为了自我完善”“找到生活的意义”,不带有功 利色彩,这是生存的境界。2 .黑塞说“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又说“教养就是对精神和心灵完善的 追求”,这两句话是否矛盾?参考:不矛盾。真正的教养不存在功利的企图,正是为了 “精神和心灵的自我完善”, 而“具体的目的”指的是通常所说的提高某种能力和本领。从人的生存来讲,本领和能力固 然重要,但是毕竟是生存的手段,而修养或教养是生存的境界。3 .作者认为获得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什么?参考:研
7、读世界文学,就是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 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财富。4 .第2段中提到“这条路永无止境”,“这条路”指什么?为什么说“永无止境”?参考:这条路是指研读世界文学。因为世界文学浩瀚广阔,没有任何人可以将之读完, 即使是对某一民族的全部文学也不能读完并有所了解。5 .该怎样读杰作?参考:深入理解、集中心智。读经典不在于多读和多知道,在于精读,深入地探究。 即选择个人闲暇时完全沉溺于杰作中,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在自己与整个人 类之间,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动联系。6 .是否研读世界文学都能获得教养?参考:否。前提是有可教养的
8、客体,即个性或人格。要有爱的阅读,敬重的知识,心 的教养。7 .当今之世,人们对待书籍的态度是怎样的?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去读书?参考:轻视。不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 品开始阅读吧!必须读杰作,认真对待,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工夫。8 .怎样理解“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参考:这句话阐述的是阅读的态度。认真对待,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工夫;实现“精 神和心灵的自我完善”,获得教养。9 .课文第六段,作者以儿童阅读的不同发展趋向为例,形象地介绍层次不同的两类阅 读。这两类阅读的结果有什么不同?参考:因为多数人把阅读当成自然而无足轻重的事,
9、只有少数人为字母和文字的特殊 魅力所风魔,发现经典世界的广大恢宏、气象万千和令人幸福神往。10 .文章第7自然段最后一句中“斑斓锦缎”是指什么? “真正的读者”指谁? “统 一起来的人类容颜”是指什么?参考:各民族语言汇聚而成的“世界文学”;通过阅读获得了教养的人们;实现了自 我精神和心灵的完善后,新体现出来的人类共同的精神。(二)课堂检测1 .为什么作者强调阅读经典作品?世界文学对于我们有哪些作用?请在文中筛选信 息。参考:(1)感到满足和幸福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2)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 阔和丰盈(3)集中心智(4)人生充实、高尚、有意义2 .作者强调要从深入研读世界文学获得教养必须有什
10、么样的前提?参考:个性和人格,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有爱和生命3 .第四段中,作者列举了几种读书的错误观点?参考:为数甚多的年轻人觉得舍弃愉快的生活而埋头读书,既可笑又不值得。以为现实生活中很多场所生气蓬勃,更能接近真正的生活。读书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4 .当今之世,出现的“轻视”书籍的现象,引起了作者的重视,针对这样的问题,作者 提了怎样的建议。参考:(1)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吧! (2)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必须读杰作认真对待、花力气、下工夫 (三)归纳总结见综合拓展训练P180文章脉络图示(四)课后巩固1.下列各项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C )A.
11、教养(jiao)B.沉溺(ni)C.戕害(qiang)I).恢弘(hui) *狭隘(yi) 跋涉(she)闲暇(xiG) 丰盈(ying)慰藉(ji。)麻痹(pi) 时髦(Mo) 痴迷(chi)符箓(lu) 斑斓(Idn) 锦缎(jin)显赫(xidn) 2 .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B )A.在数千年来不计其数的语言和书籍交织成的斑斓锦缎中,在一些突然彻悟的瞬间,真 正的读者会看见一个及其崇高的超现实的幻象。B.于我们来说,问题不在于尽可能地多读和多知道,而在于自由地选择我们个人闲暇时 能完全沉溺其中的杰作。C.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敝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望洋兴叹,
12、 因为问题不在数量。D.对于“教养”的追求,并非朝向某些狭隘目标的艰难跛涉,而是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 展,它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享受更多更大的幸福。3 .下列各项加点的字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A.望洋兴叹(产生)闲暇(空闲)B.举一反三(类推)斑斓(形容颜色纷杂) C.气象万千(景象)无足轻重(足够)D.息息相通(吮吸)不计其数(计算)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 )A.每年一度的杭州西湖博览会烟花晚会让整个西湖的夜空流光溢彩,如果苏东坡也能看 上一眼,说不定又能为我们留下许多美妙的诗句。B.最近他们两人总有些不对劲,就说庆祝“国庆”吧,一个说组织一场球赛,另一个
13、偏 要反弹琵琶,非要组织一次文艺演出不可。 C.地理条件严重制约了我们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于是经全体村民的讨论,大家一致认 为,有必要另找一个地势平坦的地方安土重迁、重建家园。 D.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本月刚刚在北京音乐厅演出结束,无笠有假,维也纳交响乐团也 将在下个月来北京举办音乐会。.一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D )A.对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理解,却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一一不是因为 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是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B.每一个真正的读书家都能将现有的宝藏再研读几十年和几百年,并为之欣悦不已,即 使世界上不再增加任何一本书。*C.他们为新学会的字母而骄傲,
14、继而又克服困难,读懂一句诗或一句格言,又读懂第一 则故事,第一篇童话。D.自由地选择我们个人闲暇时能完全沉溺其中的杰作,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 盈,进而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动联系。 6,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为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 逐渐地和掌握各国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他们认为人生太、太宝贵,却又挤得出时间一星期去泡六次咖啡馆,在舞池中 消磨许多时光。对于每一位真正的阅读者来说,这无尽的书籍世界都会是不同的样子,每一个人还将 在其中寻觅并且 到他自己。A.熟悉短促体验 B.熟悉仓促体会 C
15、.熟习仓促体验 D.熟习短促体 会7 .下列对作家作品的陈述,正确的一项是(D )A.但丁(12651321)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诗人,主要作品有抒情诗新生、 长诗神曲等。8 .赫尔曼黑塞是一位伟大的作家,生于德国,后加入瑞士籍,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 奖,作品有荒原狼、艰难时世等。C.莎士比亚(15641616)是英国伟大的剧作家,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最光辉的天才的 代表。他有“四大悲剧”一一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D.歌德(17491832)是德国杰出的诗人、戏剧家和散文家,伟大的学者。代表作长 篇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诗体悲剧浮士德。9 .下列各项对课文的表述,错误的一
16、项是(C )A.赫尔曼黑塞认为对思想家或作家的每一部杰作的深入理解,都会使我们感到满足和 幸福的原因不是获得僵死的知识,而是有了鲜活的意思和理解。B.作者认为真正的修养不应当是为了追求功利,而是为了 “精神和心灵的完善”。从人的 生存来讲,本领和能力固然重要,但毕竟是生存的手段,而修养和教养是生存的境界。C.作者提出一个人只要表现出对杰作的敬重,不怎么需要花力气和下工夫去阅读,就能 形成真正的教养。1) .作者认为,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那就是个性和性格。没有这个前提, 教养在一定意义上便落空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获得教养的途径节选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
17、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望洋兴叹,因 为问题不在于数量。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还有人见 书便生吞下去,对什么都能说上几句,然而一切努力全都白费。因为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 客体作前提,那就是个性或人格。没有这个前提,教养在一定意义上便落了空,纵然能积累 某些知识,却不会产生爱和生命。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 性灵的最严重的罪过之一。当今之世,对书籍已经有些轻视了。为数甚多的年轻人,似乎觉得舍弃愉快的生活而埋 头读书,是既可笑又不值得的;他们认为人生太短促、太宝贵,却又挤得出时间一星期去泡 六次咖啡馆,在舞池中消磨许多时光。是啊,现实世界”的大
18、学、工场、交易所和游乐地 不管多么生气蓬勃,可整天呆在这些地方,难道就比我们一天留一两个小时去读古代哲人和 诗人的作品,更能接近真正的生活么?不错,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 对手。但尽管如此,我仍然不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让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 的作品开始阅读吧!但单靠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而 必须读杰作。杰作常常不像时髦读物那么适口,那么富于刺激性。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 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1 .作者说“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那么,你认 为怎样的人才是“真正的读书人”?答:在阅读中产生爱
19、和生命的情感体验,能够尊重知识,能够获得的教养的人才是真正 的读书人。2 .作者写道:“因为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那就是个性或人格”。为什么 通过读书获得教养要和“个性” “人格”联系在一起?答:读书人必须具有获得教养的愿望,有完整的人格,有个性追求,如果没有个性或人 格,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就不能获得真正的教养。3 .你怎样理解“不错,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这句话?答:如果读书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只获得了僵死的知识,没有获 得鲜活的意识和理解,那么就不能接近真正的生活,反而与读书的目的背道而驰,成了 “死 读书” “读死书”,这样的读书
20、是有害的,例如孔乙己、范进等。4 .为什么“单靠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而必须 读杰作”?答:因为流行文学只是快餐文化,无法让人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教养,而“杰作”即“经 典”能够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化的过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可以使一个人的精神 境界变得高尚,能够留给读者思想、经验、象征、幻想和理想的巨大财富。第二课时主要任务:学习紧扣中心话题,多角度论证,对比说理的写作方法。一、课前学习(-)学法指导:1 .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翦伯赞学习经典著作有三法:一是通读,二是重点读, 三是做笔记。此法也可运用于该文的学习。2 .抓住精辟的语段加以赏析,领悟作
21、者的某些真知灼见。(二)尝试练习1 .全文论述方面既有理论深度,又富有感染力。一是运用了对比论证,将不同的阅读品位 作对比,以人成长的不同追求对对比,等等,使思考深入。二是运用了举例论证,文章以童 身体验说明问题,真实可信又颇具说服力。2 .经典既是民族与人类文化的结晶,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它代表一个时代人文和语文的 顶峰。阅读经典作品,能促进人的精神成长,增强自我修养,决定审美追求。反复阅读经典 作品,能不断地有所发现,是因为经典作品是一个时期的最高成就,这些作品思想内蕴丰富, 语言文字精致,像取之不竭的宝库。结合你曾经阅读过的经典谈谈体会。(开放题) 二、课堂探究(一)问题探究1 .黑塞说
22、:“真正的教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目的”,又说“教养是对精神和心灵的完善追 求,”这两句话是否矛盾?参考:“任何具体目的”指提高某种能力或本领,这是人生存的手段,带有功利的目的和企 图。真正的教养不存在任何功利的企图,也正是为了 “精神和心灵的完善和追求”、“自我意 识的增强和扩展”,这是一种生存的境界。2 .如何理解“真正的教养一如真正的体育,既是完成又是激励,随处可以到达终点却从不停 歇,永远都在半道上。”这是一种什么论证方法?参考:是说完成了一个目标,又有下一目标,上一个目标是下一个目标的激励。它是一种努 力的过程,是动态呈现的。教养是一种境界,教养永远只是一种过程,永远在路上。不追求 任何功
23、利的目的,是精神和心灵的完善,是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为下文做铺垫,获得真 正教养的最重要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阅读和吸收的过程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终 生的任务。“这条路永远无止境,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时候将它走到头;任何人也不可能 在什么时候将哪怕仅仅只是一个文化发达的民族的全部文学通通读完并有所了解,更不用说 整个人类的文学了。”比喻论证,形象贴切,便于理解。3 .第二段结尾,主要讲了怎样读书和读书的作用,主要运用了何种论证方法?参考:“集中心智”、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与“散 心消遣”进行对比论证。4 .作者说“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获得教养的途径 获得 教养 途径 导学案 2022 2023 学年 人教版中职 语文 基础 模块 下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