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某年6】县人大代表视察调研活动总结.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公文】【某年6】县人大代表视察调研活动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文】【某年6】县人大代表视察调研活动总结.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XX年1116】县人大代表视察调研活动总结第一篇:【20111116】县人大代表视察调研活动总结安阳镇县人大代表视察调研 活动总结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关于认真组织县人大代表开展视 察调研活动的通知精神,结合安阳镇实际情况,我们于11月 15日组织县第十六届人大代表就我镇的民政、卫生、移民内安、 公路交通、集镇建设等情况开展了视察调研,现将视察调研活动 情况汇报如下:一是领导重视,组织有力度。镇党委、镇人大、镇政府的主 要负责人,十分重视此次县人大代表视察调研活动,召开了专门 会议,具体研究部署人大代表视察调研活动并参与了视察调研的 全过程。二是方案具体,视察有成效。为使县人大代表充分了
2、解我镇 政治、经济、文化等工作开展情况,知情知政,参加县十六届人 大一次会议行使代表职权作准备,镇人大主席团精心制定了视察 调研方案。确定了视察时间为一天,定于11月15日进行;明确 了视察内容,围绕全县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 题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n月15日,县人大代表首先在 镇政府会议室听取了安阳镇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情 况汇报。听取汇报后,县人大代表到镇中心福利院进行视察调研,(三)、各村代表小组视察活动自行安排。活动前,向人大 主席团汇报,人大办公室协助做好活动安排。活动中,要认真记 录活动过程,认真总结活动效果,形成小组视察活动档案。视察 结束后,代表
3、小组要写好视察报告或总结,提出有参考性的建议, 上报镇人大主席团,须交办的事项由主席团向政府和政府各职能 部门交办。(四)、镇人大主席团将在全面收集资料、认真总结活动效 果的基础上形成专题视察报告。六、视察目的1、促进代表们进一步履行自己的权利,提高代表们参政议 政的能力,增强人大代表的使命感。2、营造一个重视乡村旅游开发,加快发展经济,促进社会 和谐稳定的良好氛围,让社会各界都为张黄的发展建功立业。3、督促政府切实转变职能,提升服务质量。2017张黄镇人大主席团年9月25日第五篇:人大代表视察情况的调研报告人大代表视察情况的 调研报告近日,镇人大组织镇人大代表对全镇2014年的工作情况进 行
4、全面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调研的目的和方法 加强“三农”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举措;是总结成绩、寻找问题、研究探讨镇社会事务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为镇 党委、政府乃至县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是落实镇人大年初工 作计划安排的一项重要的调研任务,以丰富基层人大活动的内容, 开展这项活动意义重大。开展这次调研首先得到了镇党委的高度 重视,为调研活动提供了支持。二、调研的结果(一)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1、狠抓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一年 来镇政府始终把水、林、田、路的综合整治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 设的重点,围绕道路建设、水利整治,基础产业各个方面,大力 争取项目
5、资金投入,利用“一事一议”,引导群众筹劳集资,建 成人饮水利设施(42)处,安装管道(7500)米,有效改善全镇 农民的饮水条件;实施公路建设项目两个,整治村道路3条(28) 公里。规划新修村道公路2条(26)公里,新修和改扩建村级活 动室8个,全面改善了村级组织办公条件;全镇已经实现村村通, 使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二)民主法制不断健全,基层组织进一步加强在国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大环境下,广大干部群众法律意 识法制观念普遍增强,以宪法为核心,农业法、村民委员会组织 法为重点的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广泛普及,依法 建制、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全面推进
6、了村 党支部“两推一选”,一批懂科技、会经营、善管理、讲奉献、 有知识的农村能人、致富能手进入“两委”班子,两委成员交叉 任职,农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全面建立和推行 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机制。把群众关心的事情全部公开, 村中重大问题向人大代表、村民代表征询意见,将财务公开延伸 到村民小组,使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 化的轨道。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也一致认为还有不尽如人意和不够完善 的地方,有的需要县及县以上部门统筹考虑,有的属镇村应继续 加大工作力度,有的需要部门相互配合改善工作,才能使之更加 完善,更加合理,群众更加满意,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农业生
7、产力水平低下我镇的农业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加工能力低,产业化经营 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在农作物种植和畜产品养殖过程中,更多 地追求数量的增长,不注重质量的提高,更忽视了品牌效应,盲 目效仿和低水平发展,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和集约效应。(二)农村投入严重不足免征农业税后,我镇农村的基础财力巨减,财政“缺口”大, 加之各村历史上形成的债务都很大。县下拨的转移支付无法维持 镇、村组织机构运转所需财力。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改 善投入严重不足。调查显示,由于受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瓶颈 制约,部分行政村的农田水利建设和土地治理根本无法开展,导 致农业抗风险能力薄弱。(三)农村社会事
8、业建设滞后我镇总体上的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各 项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医疗条件差,医疗水平低,农民 生一场大病往往意味返贫。2006年,自大多数农民参加了新型农 村合作医疗后,生病问题相对来说有了保障。但村医务人员水平 低,医疗卫生状况令人担忧。科技文化投入不足,底子薄、基础 差、人才缺、资金少、设施差的状况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对社会 保障的投入严重不足,农村弱势群体保障体系薄弱。(四)基层组织建设仍然薄弱。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基层广大党员、干部难以适 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主要表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一是创新意识不强。村干部、党员沿袭于传统工作
9、 思路,习惯于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法,思想僵化、工作被动、疲 于应付。二是带领群众致富本领不高。目前,农村干部科技文化 素质偏低,对新时期农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 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不强,发展的路子不宽,工作方法不多,在 群众“盼富”面前力不从心。三是工作作风不扎实。服务意识不 强,缺乏对农村工作的热情和对农民群众的感情,做“撞钟和 尚”、做“太平官”。四是村级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组织难以 正常发挥作用,部分村没有集体经济收入,因此村组织作用无法 发挥,村党组织及村委会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随之减弱。 同时由于包产到户后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村经济发展,也致使了无 人关心集体事业的现象
10、的产生,村委会虽实行村民自治,但一些 政策、规划在本村因无力参与支持而无法实施。五是农村村民自 治工作发展不平衡。村务公开不及时,财务公开内容不全面,当 地群众有意见。六是农民的法治意识淡薄。农村法制建设相对滞 后,法律在调整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公民合法权益过程中,未 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农村社会法治文化的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 上影响了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三、几点建议(一)加快城乡统筹,促进和谐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 面对当前城乡发展的差距和矛盾,要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力、建 立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第一位,全面提升农村经济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财政支出
11、、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都要切实向 农村倾斜,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限制,建立以工促农、以 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 业制度。要抓好统筹规划、城乡市场的统筹发展、城乡基础设施 的统筹建设、城乡教育、卫生、社会事业的统筹发展和城乡社保 制度的统筹,让农村和农民真正分享城市化、工业化的建设成果。(二)加大农村投入力度,强化政府服务功能统筹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大力推动社会公众资源向农 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 向农村辐射。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卫 生、交通、电力、通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 投入力
12、度,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城乡基础设施的 共享度,解决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瓶颈制约。通过 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支持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 及农民,弥合各项公共事业方面的城乡差距。(三)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建立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机制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因此在 积极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 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 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此外,要积极组织实施好“阳光 工程”,加强对外出务工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 力和就业率。(六)、加快促进农村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各
13、项社会事 业全面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增加教育投入,减轻农民 负担的同时增加农民受教育的机会建立教师的合理交流制度,加 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巩固政府出大头的农村基本医 疗体系,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便民的征缴制度、就 医制度和结算制度,探索建立参保农民小病受惠制度,让农民真 正看得起病。以政府公共财政为主导,建立多渠道社会保障资金 投入机制,建立新型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 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让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 所济。建立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构建起以最低生活保障 制度为基础,以就业帮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等为补充的多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文 某年6 某年 人大代表 视察 调研 活动 总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