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5 挑山工 教案.docx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5 挑山工 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5 挑山工 教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5*挑山工【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学习挑山工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崇高品质,体会他的伟大人格。语言运用: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理解挑山工的话所蕴含的哲理。审美创造: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要一心向着目标出发,专心致志,一往无前。【课前解析】关注作者:冯骥才,1942年2月9日出生于天津市,中国当代作家、社会活动家。著 有短篇小说雕花烟斗,散文挑山工,中篇小说袖鞭;散文集灵魂不能下跪 爱犬的天堂;文集绵山神佛造像上品;小说散文集散花;学术著作消逝的花 样等。关注课文:挑山工是一篇略读课文,本课写“我”在登山时碰到了一位挑山工,发 现他虽身挑重物,走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
2、但速度并不慢,最终先到达山顶。从中悟出人生 哲理: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朝着一个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获得成功。【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认读“泰、仗、敞、拘、蕴” 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从“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而先登山顶”的行动中,学习挑山工向着目标, 步步踩实,一个劲儿地向上攀登的精神。【教学重点】理解挑山工的话所蕴含的哲理。【教学难点】朗读课文,学习挑山工奋力攀登的精神。【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出示课件3)教师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仔细看看课本插图,图中人物在做什么?他就是挑山工, 让
3、我们走进课文,去了解一下吧!教师出示课题并板书:挑山工,学生齐读课题。(设计意图:观察图片,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快速进入课 文。)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初读课文(出示课件4)(1)教师播放范读,感悟句子的魅力。(2)教师提出要求:先借助拼音读一读课后生字,然后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 通句子,把不理解的词语做上记号。(3)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思考相关问题。2.学习字词(出示课件5)出示第一组认字词语:泰山tGi竹杖zh G ng 敞ch女ng开 拘JCl束包蕴y u n(1)教师指名读词语,同学间注意纠正字音。(2)学会识字方法:(出示课件6)熟字带生字。例如:春与
4、泰,比较两字之间的字 形上不同。(出示课件7)加偏旁识记。例如:句+才组成“拘;丈+木组成“杖”。(3)(出示课件8)识字游戏:挑一挑,指名读、开火车读并随机正音:泰山竹杖 敞开包蕴(出示课件9)出示第二组词语解释:拘束 心悦诚服 包蕴 耽误(1)教师提出问题:你有什么好方法来理解这些词语呢?预设1 (出示课件10):我通过查字典的方法来理解这些词语,例如:心悦诚服指诚心 诚意地佩服或服从;拘束指过分约束自己,显得不自然。预设2:我通过找近义词的方法来理解这些词语,例如:包蕴近义词为包含、蕴涵;耽 误近义词为耽搁、延误。(设计意图:出示本课的难理解的词语,便于学生用较短的时间掌握这些词语,为理
5、解 课文打下基础。同时,还可以学到一些理解词语的方法。)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 .教师引出出示要求(出示课件11):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几次遇到挑山工?预设:遇见了3次。在第3自然第一次是“我们在山下买登山用的青竹杖,遇到一个挑 山工”;第二次是“我们发现那个挑山工就坐在对面的草地上抽烟”;第三次是“我们看见 有个人在那株姿态奇特的古松下整理挑子,那正是他”。2 .教师提出问题(出示课件12):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遇到挑山工的?预设:分别是:我们在山下买登山用的青竹杖,遇到一个挑山工。到了回马岭,我们休 息,那个挑山工就坐在对面的草地上抽烟。爬到五松亭,我们看见有个人在整理挑子,那正 是他。3
6、 .教师提出问题(出示课件13):根据事件提示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试着概括课文 的主要内容吧!(出示课件14)预设1:我认为第一部分为第1、2自然段,讲述的是“我”发现挑山 工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并不比游人慢。预设2:我认为第二部分为第3-6自然段,讲述的是“我”遇到一位挑山工,速度果然 不比游人慢,交谈中受到启发。预设3:我认为第三部分为第7自然段,讲述的是“我”画了一幅画激励自己。4 .教师提出问题(出示课件15):同学们总结得非常全面,我们再来根据段意,概括 课文主要内容预设:“我”登泰山时发现挑山工登山的路程,虽然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却不比游人 慢,经过交谈得知他们速度不慢的
7、原因在于一心登山,脚步踏实。(设计意图:以问题方式来引导学生读懂文意,使学生的问题意识明确,注意力集中, 随着问题的逐步解决,课文的大意也就明确了。)三、精读细研,深入分析(一)研读第一部分1.教师提出问题(出示课件16):默读第一部分,说说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小组之间 进行交流谈论。预设一:(出示课件17)他们肩上搭一根光溜溜的扁担,扁担两头的绳子挂着沉甸甸的货物。 登山的时候,他们一条胳膊搭在扁担上,另一条胳膊随着步子有节奏地一甩一甩,使身体保 持平衡。教师提出问题:通过这句话你觉得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你感受到了什么?预设:货物“沉甸甸的”,说明货物重,因此需要“一条胳膊搭在扁担上,另一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5 挑山工 教案 部编版 语文 四年级 下册 2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