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3年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2023年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2023年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2023年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L本试卷共8页。全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 .答题前,考生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 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3 .请用直径0. 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和运用(共5小题,计17分)1.古诗文默写。(1)必做题。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2)选做题(任选一题,如果多做,以第题为准)。杜甫春望一诗,通过“,”这一动作的细节描 写,生动形象地表现诗人的
2、内心世界,使其思亲、忧国的形象跃然纸上。刘禹锡的陋室铭中,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答案】.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古诗文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 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残、雁、洛、搔、簪、鸿、儒”等字的正确书写。根据语境,完成卜面小题。一个有智慧的人,除了关注眼前的事物和得失以外,他还会想到远大的目标。智慧会 拓宽人的眼界,会让人的精神境界变得宏大。每一个个体都有沉没在黑暗峡谷的时刻,在 长久
3、不断地跋涉和攀援中,你可能会伤痕累累,但是因为你具有的智慧,你能确知时间是 流动的,明了暂时与永久的关系。你会相信并确定,在遥远的地方,定有峡谷的出口,那儿子听了,忙极力撵掇张爷:“爹,入吧。”张爷没说入,也没说不入,笑呵呵地去了那人店里。那人店里陈列着各种瓷器,有瓷壶、瓷坛、瓷罐琳琅满目。张爷拿了 一款瓷器,仔细看着,用手指轻轻敲着,突然当啷一声,瓷器落在地上,雪花粉碎。所有 顾客听到响声,都望着张爷。张爷笑笑,不慌不忙地掏出五十元钱,放在那人手里,缓缓 地道:“这是瓷器的价钱。”来店里的顾客大多还是懂得一些瓷器常识的,都望着张爷,心想,这样一款青花 资,咋可能只值五十元钱啊?张爷一笑,对那
4、人道:“你知道其中的原因的。”说完,他 弹弹袖子,转身走了。I也拒绝入股。因为,那人的瓷器大多是魔品。张爷说,童叟无欺,是晋商经商的不 二法门,万万不能丢弃,否则,就是不肖子孙。张爷说时斩钉截铁,儿子听了深受感染。 可是,几天后的一件事,却让儿子大跌眼镜。协卜天,张爷父子经过一条老街,就看到一个叫周山的赌鬼,拿着一块砚台,摆在那 儿叫卖,要三万元。张爷看了,皱皱眉道:“一块破石头,给一万元。”周山一看是张 爷,就忙道:“请张爷仔细看看,这可是我祖上传下来的。”张爷再次看看,再次摇头, 勉强答应给两万元。张爷说,如果不卖,就放在家里等着长青苔吧。说着,张爷转身就走,周山一把拉 住道:“两万就两万
5、吧。”张爷让儿子找了钱,用一块布将砚台包了,拿着转身走了。到 了家里,进了书房,他哈哈大笑起来,告诉儿子,自己这次可是买了一个宝贝。儿子疑惑 地道:“您不是说是一块石头吗? ”张爷一笑,没有说话,慢慢用绵纸擦着砚台底部,擦着擦着就擦出了一点隐隐的字 迹,蘸了墨在一张宣纸上一拓,宣纸上隐隐绰绰有字,细看,竟然是“眉山苏轼”四字。儿子睁大眼睛道:“爹,是宋朝的,东坡先生用过的。”张爷满脸阳光,得意地点点头。儿子抬起头,疑惑地道:“爹,你不是说我们晋商经商不能骗人吗? ”张爷眼睛一白,哼了一声道:“不骗?就是把我们两人卖了,也买不到这块砚 台。”“我们可以不买啊? ”儿子试探着问。张爷摇摇头,告诉儿
6、子,万事从权,自己如果不买,就叫这个败家子卖给了古董贩 子,这方宝贝就算流失了。张爷说着,将砚台用宣纸仔细擦了一遍,用丝绵纸包裹了,当 天就寄走了。儿子睁大眼睛问:“这么贵重的东西,寄给谁啊?”张爷说,寄回博物馆。张爷解释说:“它属于国家的。”10 .文章围绕“张爷”写了哪几件事?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11 .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张爷拿着一件古董,袖中伸出手指敲敲听听,再用手摸摸,或者放在鼻子前嗅嗅,是真的 还是品,一清二楚。12 .文中多次描写了 “张爷的笑”,请联系上下文,分析文中三处画波浪线句子中的 “笑”,分别表现了 “张爷”怎样的心理。13 .文章题目为“晋商的味道
7、”,文中也提到了 “味”,请联系全文,说说文章体现了哪 些“味道”。14 .读完文章,小天认为张爷的儿子不如张爷,不是做瓷器生意的料;而晨晨认为张爷的 儿子处在学习做生意的阶段,没有张爷的睿智和精明,情有可原,你是怎么看的?请从人 物和情节两方面阐述你的看法。【答案】10.张爷坚持不改变门店装修风格;张爷不追究拾荒老人打破瓷器;张爷不 入股卖鹰品的店;张爷买到珍品归还国家。11 .运用动作描写,通过张爷一系列的动作,写出他鉴赏古董时的细致、谨慎,体现他鉴赏 水平的高超。评分12 .“张爷一笑”表现出张爷对老人失手一事不甚在意;“张爷笑笑”表现出张爷已经 察觉出瓷器有假,又不好明说;“他哈哈大笑
8、起来”表现出张爷因发现珍品,并且用低价 买下珍品的喜悦。13 .人情味:张爷待人处事大气睿智,善良正直;生意味:张爷做生意讲诚信、有原则; 中国味:张爷对文化传统的偏爱,心系国家。14 .示例我认为不能判定张爷 儿子不是做瓷器生意的料。从人物方面来看,文章主要 是为了描写张爷,突出张爷做人、做生意的原则和技巧,对其儿子没有过多的着墨;从情节 方面来看,虽然儿子没有表现出其睿智和精明,但是文章开头说“张家很多后人都成了古董 鉴赏家”,为故事的结尾埋下了伏笔;并且张爷出门谈生意时会带着儿子,张爷会一步步教 导儿子,引导其成为一名瓷器商人。【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根据第段“张
9、爷的不,门前植着一排柳树,春天一来,一片绿色如烟。至于铺门,则用 排门,上蜡,搓了核桃油。门额上挂着一块牌匾,黑色底子,石青色行书晋商人家。 儿子见了说:爹,也学别人那样吧,现代一点儿。张爷摇着头”可概括出:张爷坚持 不改变门店装修风格;根据第段中“一日,张爷带着儿子出门,去谈一件生意,儿子提着一个袋子,一个拾废 品的老人经过,不小心撞着儿子,纸袋落地,当啷一声响,里面一个瓷瓶碎了。老人忙道 歉,说自己赔。张爷一笑道:我的水杯,不值钱,给十块钱得了。然后收了老人十块 钱,示意儿子一起离开”可概括出:张爷不追究拾荒老人打破瓷器;根据第第段“由于是内行,由于声誉好,就有人上门来邀约张爷入股”、第段
10、“他拒 绝入股。因为,那人的瓷器大多是度品”可概括出:张爷不入股卖鹰品的店;根据第段“他哈哈大笑起来,告诉儿子,自己这次可是买了一个宝贝”、第段“张爷 说,寄回博物馆”、第段“它属于国家的”可概括出:张爷买到珍品归还国家。【11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赏析。可以采用的答题模式是:此句运用了(修辞手法、人物描写方法、词语)+表达效果(如生 动形象、生动细腻)+写出了的内容+表达的情感。题干要求从描写角度赏析。“张爷拿着一件古董,袖中伸出手指敲敲听听,再用手摸摸, 或者放在鼻子前嗅嗅”中,“拿”“伸”“摸”“嗅”可知是动作描写,“伸出手指敲敲 听听”“用手摸摸”“放在鼻子前嗅嗅”写出了张爷鉴赏
11、古董时细致、谨慎,“是真的还 是鹰品,一清二楚”体现他鉴赏水平高超。【12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心理。第段中“一个拾废品的老人经过,不小心撞着儿子,纸袋落地,当啷一声响,里面一个 瓷瓶碎了。老人忙道歉,说自己赔。张爷一笑,道:我的水杯,不值钱,给十块钱得 了“张爷一笑”表现出张爷对老人失手撞碎儿子提的瓷瓶一事不甚在意,可以看出他心胸广阔,豁达明理,善解人意。第段中“张爷笑笑,不慌不忙地掏出五十元钱,放在那人手里,缓缓地道:这是瓷器 的价钱”,根据下段中“对那人道:你知道其中的原因的,可知“张爷笑笑”是 因为他已经察觉出瓷器有假,又不好明说,便故意打碎瓷器,给那人表明自己的态度,可 以看出他精
12、明睿智,正直淡定,诚信有原则。第段中“到了家里,进了书房,他哈哈大笑起来,告诉儿子,自己这次可是买了一个宝 贝”,结合下文中“自己如果不买,就叫这个败家子卖给了古董贩子,这方宝贝就算流失 了”“它属于国家的”可知,张爷低价买进败家子的砚台,献给了博物馆,交给了国家。 “张爷哈哈大笑”是因为他发现了这一珍品,使这个宝贝没有流失,可见他有一颗爱国之 心。【13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题目的理解和文章内容的概括。根据第段“当然,什么都有味,美食有味,美瓷古董也有味”,第段张爷坚持不改变 门店装修风格,第旗段至结尾张爷买到珍品归还国家可知:张爷对文化传统的偏爱,心 系国家,这是中国味;根据第段“一日,张
13、爷带着儿子出门,去谈一件生意,儿子提着一个袋子,一个拾废品 的老人经过,不小心撞着儿子,纸袋落地,当啷一声响,里面一个瓷瓶碎了。老人忙道 歉,说自己赔。张爷一笑道:我的水杯,不值钱,给十块钱得了。然后收了老人十块 钱,示意儿子一起离开”可知,张爷不追究拾荒老人打破瓷器,待人处事大气睿智,善良 正直,这是人情味;根据第段”由于是内行,由于声誉好,就有人上门来邀约张爷入股”、第段“他拒绝 入股。因为,那人的瓷器大多是鹰品”可知张爷不入股卖品的店,做生意讲诚信,有原 则,这是生意味。【14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题干中两人对张爷的儿子的看法,都有道理。可同意其中任一种观点,结合人物和情节, 言
14、之有理即可。示例:我认为张爷的儿子不是做瓷器生意的料。第段,张爷的儿子想改变铺子的装潢, 变得现代化,这样做背离了晋商的文化传统。第段中”张爷嘿嘿一笑,告诉儿子,要十 块钱,是免得老人心中有愧歉。儿子不说话了,可不高兴写了个满脸”,对父亲的正确做 法和开导,儿子并未真正理解和接受。第段中“儿子听了,忙极力推掇张爷:爹,入 吧,力劝父亲入股不知底细的瓷器店,可见他对利益非常看重。从以上情节可以看 出,张爷的儿子以利益为主,不重视文化传统和道德修养,这样是很难成了他父亲那样的 真正的有底蕴的商人的。【古诗文阅读】(共6小题,计16分)(三)(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秦王怫然怒
15、,谓唐雎日:“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日:“臣未尝闻 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日:“大王尝闻布衣之怒 乎? ”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 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 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校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缰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 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乙】楚王使景鲤如秦。客谓秦王曰:“
16、景鲤,楚王所甚爱,王不如留之以市地。楚 王听,则不用兵而得地;楚王不听,则杀景鲤,更与不如景鲤者市。是便计也。“秦王乃 留景鲤。景鲤使人说秦王日:“臣见王之权轻天下,而地不可得也。臣之来使也,闻齐、魏皆 且割地以事秦,所以然者,以秦与楚为昆弟国。今大王留臣,是示天下无楚也,齐、魏有何重于孤国也。楚知秦之孤,不与地,而外结交诸侯以图,则社稷必危,不如出臣。”秦 王乃出之。(选自战国策)【注】如:至上昆弟:指兄弟。15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1)休裱降于天()(2)秦王色挠() (3)所以然者()(4)而外结交诸侯以图()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齐
17、、魏有何重于孤国也 仓鹰击于殿上 B.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已而之细柳军 C.不与地年与时驰 D.徒以有先生也以其境过清17 .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2)景鲤,楚王所甚爱,王不如留之以市地。18 .请根据【甲】【乙】两文,说说唐雎和景鲤分别是怎样说服秦王的。【答案】15.吉祥。 .面露胆怯之色。.这样。 .图谋。 16.D17 . (1)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赤着脚,用头撞地罢了。(2)景鲤,是楚王所喜爱(的大臣),大王不如扣留他用来换取楚国的土地。18 .【甲】文中的唐雎主要是暗示自己要效仿专诸等人刺杀秦王,并马上付诸行动,拔剑而起;【乙】文中
18、的景鲤是通过分析当时天下形势,使秦王意识到秦国可能要面对的危险。【解析】【15题详解】此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解释。解释词语要注意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休禳降于天:上天就降示征兆。休:吉祥。(2)秦王色挠:秦王变了脸色。挠:面露胆怯之色。(3)所以然者:之所以这样。然:这样。(4)而外结交诸侯以图:而且还会在外边结交诸侯来图谋秦国。图:图谋。【16题详解】本题考查一词多义。解答此类题目时: 应先知道这些词语有几个解释,然后根据句子的翻 译推断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A.介词,对/介词,在B.助词,取消句子 独立性/动词,至往C.动词,给予/动词,跟随D.介
19、词,因为/介词,因为故选Do【17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答题时先要理解重点词语 意思,然后初步翻译,再根据现代汉 语的习惯进行调整,做到文从字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语有:(1)布衣:平民;怒:发怒;亦:也;免冠:摘下帽子;徒:裸露;跣:赤脚;抢:碰 撞。(2)留:扣留;之:代词,代景鲤;以:用;市:换取。【18题详解】此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甲】文中的唐雎面对秦王以秦灭韩亡魏,天子之怒流血千里的威挟,以布衣之怒流血五 步,要离之刺庆忌等等的事例暗示自己要刺杀秦王,令秦王屈服向他道歉,大大地打击了 秦王的气焰,最终保卫了安陵。【乙】文中的景鲤是通过分析当时天下形势,从利害的角度
20、,使秦王意识到秦国可能要面 对的危险。【点睛】参考译文:【甲】文: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您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 ”唐雎回答说:“我未 曾听说过。”秦王说:“天子发怒,倒下的尸体有百万具,血流千里。”唐雎说:“大王 曾经听说过平民发怒吗? ”秦王说:“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 撞罢了。”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从前专诸刺 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要 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到宫殿上。这三个人都是出身平民的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愤怒 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现在,专诸、聂政、要离,加上
21、我就要成为四个人 了。如果有才能和胆识的人一定要发怒的话,就要使两具尸体倒下,血流五步远,天下百 姓都是要穿孝服,现在这个时候就是这样。”于是拔出宝剑起身想要与秦王同归于尽。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先生请必!怎么到这种地步!我明白了:韩 国、魏国灭亡,然而安陵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生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乙】文:楚怀王派景鲤到秦国去。有人对秦王说:“景鲤是楚王所喜爱的大臣,大王不 如把他扣留下来,用他去换取楚国的土地。如果楚王答应了,那么我们不用兵力就能取得 土地;如果楚王不答应,那么我们就把景鲤杀掉,再和才能不如景鲤的人打交道,这可是 一举两得的计谋。”秦王于是扣留
22、了景鲤。景鲤让人给秦王传话说:“我预见到大王的权势将被天下人所轻贱,并且土地也不可能得 到。我刚要出使的时候,听说齐、魏两国都打算割让土地来事奉秦国。之所以这样,是因 为秦国与楚国是兄弟之邦。如今大王扣留我,这就在天下诸侯中显示出秦国失去了楚国的 邦交,齐国和魏国又怎么会尊重孤立无援的国家。当楚国知道秦国处于孤立之中,不但不 会送给土地,而且还会在外边结交诸侯来图谋秦国的,那秦国必然危险了,我看不如把我 放出去。”秦王这才放了景鲤。(四)(4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
23、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19 .从绘画角度看,西方油画擅用丰富厚重的色彩描绘画面,中国写意画则用简练的笔法 表现。意境。你认为本诗像西方油画还是中国写意画?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20 .本诗中的最后两句与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表现的都是视死如归的高尚情感。请你结合诗句内容,分别说说这两位诗人是如何抒发这 种情感的。【答案】19.示例本诗像西方油画,如“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深蓝的 夜色加上逐渐凝固的殷红的鲜血,最后凝成了紫色的夜,如同一幅大战之后的战场油画,构 成了奇特的意境。20 .李贺借“黄金台”的典故,并用“玉龙”代指“宝剑”,表达了将士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 解析 2023 陕西省 榆林市 绥德县 中考 语文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