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 4 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 教案.docx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 4 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 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 4 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 教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4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了解诗人的相关信息及写作背景;了解古代诗歌的有关常识,有感情地朗读并 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2 .理解诗歌内容,领悟诗歌意境,品味赏析诗句,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 .体会诗人的博大胸怀,激发为理想而奋斗的豪情壮志。【教学重点】了解古代诗歌的有关常识,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教学难点】领悟诗歌意境,品味赏析诗句,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一 .情景导入,激发兴趣曹操,一代枭雄,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诗歌创作中,曹操 也是以豪放悲怆的创作风格被古代文坛所称颂。今天,我们即将学习的一首观 沧海就是写在曹操事业的巅峰时期。那时
2、,他即将统一北方,登上当年秦皇汉 武也曾经亲临的碣石山,又临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也是如沧海般澎湃。就让 我们赶快来欣赏一下这首气壮河山的大作吧,来感受它的雄浑气势。二 .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 .介绍作者曹操(155年一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 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 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精兵法, 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 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
3、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 章草,唐朝张怀瑾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 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2 .创作背景曹操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乌桓的途中。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 安十一年(206),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 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 毅然北上征伐乌桓。在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曹操终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次胜利巩固 了曹操的后方,所以第二年他才能挥戈南下
4、,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东汉建安年间,曹操借许悠之计,以少胜多, 击退了他在北方的主要对手一一袁绍。袁绍残部逃到乌桓(当时辽东半岛上的一 个少数民族政权),想得到乌桓的支持,以求东山再起。曹操乘胜追击,征讨乌 桓。东汉建安12年,即公元207年,曹操挥鞭北指,所向披靡,大败乌桓。归 途中,曹操登上碣石山,观看沧海壮丽景色。此时,曹操踌躇满志,意气昂扬, 挥笔即书,便有了观沧海一诗。3 .文学常识建安文学:东汉末年一大批文学家在铜雀台,用笔直抒胸襟,抒发渴望建 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掀起了我国诗歌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个高潮。由于其时正是 汉献帝建安年代,故后世称为建安文学。内容比
5、较真实地反映了东汉末年的社会 现实和文人的思想情操。建安文学的十大代表诗人:三曹一一曹操、曹植、曹丕;建安七子一一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璃、应场、刘桢。4 .朗读诗歌,注意节奏。朗读方法指导朗读诗歌要注意正确处理诗歌的节奏、语速及语调。古诗的节奏一般按音节划 分。四言的节奏型是:X X/X X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四言句)(本诗为 四言乐府诗,韵脚“峙” “起” “里” “志”等字,押的是“i”韵。)赏景诗一般 语速较慢,诗人往往是边赏景边歌从心来。此诗的语调比较激昂、雄浑有力。学 生读课文,要读好诗歌的节奏、语速及语调。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 教案 部编版 语文 年级 上册 古代 诗歌 沧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