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五年级数学说课稿模板汇总6篇.docx
《关于五年级数学说课稿模板汇总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五年级数学说课稿模板汇总6篇.docx(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关于五年级数学说课稿模板汇总6篇五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1 敬重的各位专家、评委教师们: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信息窗4的内容: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 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这局部内容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把握了“求几个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及“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本课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分数连乘法,既为学生供应练习分数乘法计算的时机,又为学生学习分数连除以及乘除混合运算作了预备。 依据对教材的分析,并结合课标的要求,我从学问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制定本节课的
2、教学目标为: (1)使学生理解和把握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问题的数量关系,把握分数连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让学生在“用数学”活动中,学会收集、选择和加工信息,培育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 (3)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在共同探讨中培育合作意识。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和把握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地进展计算。难点是用分数连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充分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化抽象为直观,把计算学习和解决问题有机结合,并注意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引导学生理解数量关系,是突破本课重难点的关键所在。 教学方法: 五年级学生的思维处于由详细
3、形象思维向抽象规律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已有了肯定的抽象规律思维、观看比拟、分析综合的力量,制造性成分也比中年级有所增加。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学问阅历和认知进展水平,本课教学中我主要实行数形结合的方法,借助线段图帮忙学生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使直观教学与抽象概括有机结合,把握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基于以上熟悉,在本节课教学中主要采纳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以教材的情境设计为依托,结合学生自身的生活阅历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对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这几问题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问题意识。 (2)“探究研讨”法:当学生提出问题后,鼓舞学生进展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
4、法,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握学问,形成技能。 (3)数形结合法: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内容比拟抽象,理解和把握有肯定难度。教学中采纳数形结合的方法,利用线段图把抽象的学问与详细的图形联系起来,从而有效降低教学的难度,加深学生对学问的理解和把握。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肯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量,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学生主动参加探究过程,理解概念把握规律并形成学问和技能,以培育学生的抽象思维力量。由于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分的问题中有两个单位“1“的量,估计学生在分析问题时会把两个单位1”混淆,因此在教学中要特殊重视解题思路的教学,分析题意时让学生反复说每一步是把谁看作单位一在算什么
5、,使其在理清数量关系的前提下进展思索,到达理解把握的目的,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过程: 本节课主要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 一、回忆旧知,导入新课 课堂伊始,我就让学生先做一组查找单位“1”的练习题: (1)白羊的只数是黑羊的3/8。 (2)梨重量的1/5和苹果的重量相等。 然后又设计了给上两题补充一个已知条件口头提出问并解答的练习:。 (1)有40只黑羊,白羊只数是黑羊的3/8。 (2)梨重量的1/5和苹果的重量相等,有40千克梨, 这节课我们就连续利用单位“1”来解决更多的问题。 这一环节中两个练习题的设计,有层次有梯度的复习了有关单位“1”的学问内容,目的是让学生熟识单位“1“,为学习新知做好
6、铺垫。新课导入干脆、利索、自然,使学生带着深厚的兴趣参加到新知的学习中去。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课本情境图:装一个红沙包需要60克玉米。装一个绿沙包所需的玉米是红沙包的3/4。装一个黄沙包所需的玉米是绿沙包的7/9。依据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教师依据学生提问板书: (1)装一个绿沙包需要多少玉米? (2)装一个黄沙包需要多少玉米?然后问学生:解决这两个问题哪一个稍简单一些?为什么? 从生活情境入手导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密不行分的道理。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人教版第十册数学课本的内容,
7、这局部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以及把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通过复习长度单位米、分米和厘米相邻单位间的进率关系,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相邻单位间的进率关系,建立相邻体积单位的进率之间的关系。首先出示了一个的正方体,一个棱长为1分米,再出示一个棱长为10厘米。让学生分别算一算它们的体积。由此发觉: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对于另一组相邻体积单位立方米和立方分米的进率,教材则放手让学生依据前面探究中得到的阅历自主进展探究得出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最终通过例3和例4的教学,让学生初步尝试应用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进展不
8、同体积单位的换算。自主探究、合作沟通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堂课我设计了让学生主动参加的学习过程,让学生通过计算、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等活动,把握了数学学问,提高了数学力量。 二、说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主要到达以下目标: 通过计算、比拟、分析、归纳,使学生经受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的推导过程,理解和把握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的道理。 会应用比照的方法,记忆并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把握它们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并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进展名数的转化。 在学习过程中,培育学生比拟、分析、概括的力量,提高学生对旧学问的迁移和
9、运用力量。 使学生体验数学学问之间的严密联系性,能够运用学问解决实际问题。 三、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和把握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并能正确地进展体积单位间的互化。 教学难点:通过计算、比拟、分析、归纳,使学生能探究出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 四、说教法和学法 现在教学的目标不是使学生“学会”,而是让学生“会学”,也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教给学生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培育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依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本节课的教学我预备运用谈话法、观看法、比拟法、分析法、争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教材引导学生观看、比拟、分析、计算、概括出邻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10、教给学生发觉、探究新知的方法,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体积单位间进率的来龙去脉,以到达预期的教学目标。 五、说教学程序 这节课我分四个层次进展教学。 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板书: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板书: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3、填空,并说明算法和算理。 6米=( )分米=( )厘米 5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算法:进率高级单位的数 700厘米=( )分米=( )米 8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算法:低级单位的数进率
11、 4、我们已经熟悉了哪些体积单位?这些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各是多少?今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板书:立方米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学问阅历动身绽开教学,有利于学生认知构造的形成。】 二、探究新知 1、推导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间的进率。 课件出示: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111=1(立方分米) 师:由于1分米=10厘米,假如把棱长1分米改写成10厘米,那么这个正方体的体积又是多少呢?(课件出示:棱长是10厘米的正方体) 学生计算:101010=1000(立方厘米) 师:同一个正方体,它的体积可以用1立方分米或者1000
12、立方厘米来表示,说明这两者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 引导学生比拟总结出: 板书: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2、推导立方米与立方分米的进率 师:仿照上面的方法你能推算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 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而1米=10分米,所以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可以划分成1000个棱长是1分米的小正方体,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学生计算:101010=1000(立方分米) 板书:1 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3、师: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每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吗? 师生沟通总结:每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4、思索: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厘米呢? 板书:1立方米=1
13、000000立方厘米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计算,自主探究得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同时准时引导学生回忆得出这一结论的方法与过程,用类比、迁移的方法,放手让学生依据探究中得到的阅历自主进展推算立方米与立方分米的进率,不仅把握了数学学问,而且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 5、比拟相邻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 单位名称 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长度单位 米、分米、厘米 10 面积单位 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100 体积单位 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1000 【设计意图:通过比拟,使学生进一步明确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这三者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不同
14、的,即长度十、面积百、体积千,加强学生的理解与把握。】 6、体积单位的互化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转化。从高级单位、低级单位之间的转化是怎样进展让学生相互说说后,教师指出:体积单位间的转化与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换算的方法一样。 出示教学例3 3.8立方米=( )立方分米 2400立方厘米=( )立方米 让学生试一试! 教师提示:看一看问题是从高级单位向低级单位转换,还是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转换? 想:由于方米=1000立方分米,所以10003.8=3800。 3.8立方米(=3800)立方分米 想:由于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所以24001000=2.4。 2400立
15、方厘米=(2.4)立方分米 师:请比照例3的这两道小题有什么不同? 板书: 高级单位低级单位,用进率高级单位的数 低级单位高级单位,用低级单位的数进率 小结: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要乘进率1000,所以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把体积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要除以进率1000,所以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 【设计意图:突出学生的独立思索和概括力量的培育.体积单位名数的改写虽然是新知,但是学生已有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名数的改写作根底,独立解答这类新知并不困难,因此这一层的教学放手让学生独立思索,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学生在尝试做了几道题的根底上概括
16、出解题的一般方法,提高学生运用旧学问解决新问题的力量。】 教学例4 课件出示:一个牛奶包装箱上的尺寸:503040。这个牛奶包装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教师提示:箱上的尺寸一般是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单位:厘米) 学生独立解决可能有两种方法: (1)先算出用立方厘米作单位的数,再改写成用立方米作单位。 (2)先把厘米数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数,算出体积,就是立方米作单位了。 50厘米=0.5米30厘米=0.3米40厘米=0.4米 方法一:V=abh=0.50.30.4=0.06(立方米) 方法二:V=abh=503040=60000(立方厘米)=60(立方分米)=0.06(立方米) 【组织学生
17、先自主读题,并进展认真审题,沟通题目的意思,沟通解决的方法。适当培育学生的分析力量,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对于这两种方法,组织学生进展比拟,可以进一步验证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进展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力量。】 三、稳固练习 1、口答,说出计算过程。 1.02立方米=( )立方分米98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68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20xx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0.55立方米=( )立方分米 8.63立方米=( )立方分米 0.6立方米=( )立方分米 12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2.8米=( )分米 60厘米=( )分米 2、一块长方体钢板长2.5米,宽1.6米,厚
18、0.03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设计意图:稳固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新学问的补充和延长,是形成学问构造和进展力量的重要过程。通过单位换算的比照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把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进一步把握体积单位的换算方法,同时沟通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联系和区分,加深对这些单位意义的理解。】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力量,培育学生归纳概括的力量。】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3 今日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教材上册熟悉体积和容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思想与方法以及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几方面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一、教材分析 熟悉
19、体积和容积的意义是在熟悉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根本特征、绽开图以及探究把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外表积计算方法的根底上学习的内容,它也是熟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等常用体积(容积)单位的根底,由此可见,学好本课学问尤为重要。 本节课教学安排了两个例题。例6通过三个层次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初步熟悉体积的意义。第一层次让学生感知物体占有肯定的空间;其次层次让学生通过观看倒进两个杯里水的多少,感知物体所占的空间是有大有小的;第三层次通过推断哪个杯里水占的空间大,来推理验证对三个水果所占空间大小的推断。通过此活动,学生不仅能体会到物体总是占有肯定的空间,而且能够体会到物体所占的空间是有大有小,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20、是可以比拟。接着提醒体积的概念。 例7及随后的“试一试”教学容积的意义。教材先让学生比拟两个大小不同的书盒中所装的书的体积,形象直观提醒了容积的概念。“试一试”让学生想方法比拟两个玻璃杯的容积,引导学生实际操作,逐步感受玻璃杯的容积。 二、教学目标 立体图形中体积与容积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抽象的学问,只有结合生活实际,联系生活,才能使之成为详细的,可承受的学问,因此针对教材内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在操作、沟通中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意义。 2、在学习情境中经受猜测、操作、验证、归纳等数学过程,增加空间观念,进展数学思索。 3、感受数学的乐趣,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加学习数学的信念。 教学
21、重点: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意义 教学难点:体会体积和容积的区分 三、教学思想与方法 1、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动身,结合详细的实物(桃、荔枝、苹果等),利用学生的已有阅历绽开教学活动。如:对于体积和容积这样抽象的概念,细心设计在透亮的玻璃杯中放大小不同的水果等操作活动,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2、在实际的操作活动中,进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升数学思索的水平。操作是学生熟悉图形、探究与图形有关学问的一个重要方法和途径。如:在探究中比拟几种水果以及水杯中的水所占空间的大小。再如:例7教学采纳了小组合作探究,通过操作,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容积的大小。 3、通过有层次地操作,为学生留下适当的探究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年级 数学 说课稿 模板 汇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