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三篇.docx
《关于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三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三篇.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关于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三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洁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2、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进展学生解决问题的力量。 【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洁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理解平均数 1、师出示一杯水,告知学生这一大杯水大约600克,而后把这杯水分别到入4个杯子中(每个杯子的水不同)提出:你们能求出这4个杯子的水的平均重量吗? 学生动手解决,并沟通解决的方法。 2、引入“平均数” 二、学习计算平均数 1、出示情景图:说说教师和同学们在干什么? 2、出示统计图:引导学生收集信息。 3、引
2、导学生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利用这个统计图,你们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独立思索后沟通方法。 4、提出问题:生活中,大家分头收集了很多矿泉水瓶,大家是怎样集中过来的?假如没有这个统计图,只是每个人汇报自己收集了几个?你们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这个小组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多少个? 5、小组争论解决的方法并派代表沟通,并说说13个就是平均数,那是不是说他们每个人都是收集13个呢?理解平均数是个虚的数。 教师带着学生共同理解平均数的计算过程以及其中蕴涵的意义。 6、小结 师:同学们,电视上竞赛评分时,为何要去掉一最高分,去掉一最低分?你能说说理由吗? 引起了学生的剧烈争论。
3、学生通过争论解决实际问题,对平均数的理解又上升到一个高度,明白平均数不是一个实在的数,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是为了让最终得分不会偏离平均分太远。 三、稳固训练 另外一个环保小组也收集了很多矿泉水瓶,小军收集15个,小伟收集16个,小朋收集12个,小新收集了13个,这个小组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几个?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口算乘法、除法、笔算乘法、除法。(课本第112页的第2、3、4练习二十五的第14、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引导学生发觉自己存在问题,并通过反思进展自己正。 2、通过肯定的练习使学生提高计算力
4、量,到达计算娴熟,实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宣布本节课复习内容。 二、根本练习 1、口算练习。 6020= 2410= 2320= 4090= 603= 1505= 8004= 90003= 要求:(1)直接说出答案。 (答复语句要说完整)(2)说一说口算的方法。 2、估算练习。 7930 1439 3519 6180 794 123 839 4307 要求:(l)直接说出答案,学生答复语句要完整。 (2)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教师从学生的答复中,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估算的方法。比方除法中1213。可以把121看作120,1203=40,所以,1213坦403839可以
5、把83看作81,81+9=9所以839估算时,不肯定都把被除数看成接近的整百整十数。) 3、笔算练习。 2214 1125 4534 8613 917 86 60935 624 要求:(l)出示题目,让学生独立思索,计算。(2)汇报结果,说一说计算的过程中要留意哪些问题。 学生结合题目,归纳出留意点:乘法计算中:(1)要留意进位问题;(2)要留意积的书写位置。 除法计算中: (1)商的书写位置;(2)除数与商的积的书写位置(数位对齐);(3)被除中间有O的除法计算;(4)商的中间,末尾有的除法。 三、学问梳理 教师引导、启发学生说一说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中,你都学到了什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人教版 三年级 下册 数学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