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典型分组实验操作规范要求行业资料纺织服装_行业资料-国内外标准规范.pdf





《标准规范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典型分组实验操作规范要求行业资料纺织服装_行业资料-国内外标准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准规范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典型分组实验操作规范要求行业资料纺织服装_行业资料-国内外标准规范.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典型分组实验操作规范要求 序号 实验名称 实验器材 规范操作要点 备注 1 种子发芽实验 放大镜、绿豆种子、塑料盒、标签、纸巾、水、滴管、剪刀等 1.确定具体要研究的种子发芽的问题、计划,准备、选择好器材 2.用放大镜观察绿豆种子,测量它们的大小,并把它们画下来 3.如果是研究“水”这个条件的小组,在两个塑料盒内部垫上纸巾,再往一个纸巾上滴水,另一个保持干燥,然后在盒中各放三颗绿豆种子 4.用标签标明对照组和实验组,并把标签贴在塑料盒的外面 5.如果是研究土壤、阳光或温度等条件,应根据对比实验的要求,严格控制好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条件 6.每隔一段时间就观察一次,及时做好记录 7
2、.整理实验现象,汇总班级数据,得出结论:绿豆种子发芽的基本条件有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空气等,而土壤、光等并不是必要条件 1.实验指导中教师要强调对比实验的条件控制,提升学生的科学意识。2.如果研究“水”这个条件,建议在塑料盒底部钻一个排水孔,使种子保持湿润,而不是浸泡在水中。3.实验器材的准备以学生自备为主,根据具体实验自定,如“温度”要用到冰箱,“土壤”要用到泥土,“光”要用到完全不透明的盒子等,前面并没有一一罗列。2 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 放大镜、两盆相同的绿豆芽(苗)、完全透明的容器、完全不透明的容器、直尺等 1.前期准备:把实验中已经发芽的绿豆种子种植到 2 个花盆里,放在同一地方
3、,让绿豆芽生长一段时间 2.确定绿豆芽生长生长是否需要阳光这一实验的计划,准备、选择好器材 3.把种有相同绿豆芽的两个花盆中的一盆用完全透明容器装起来,一盆用完全不透明的容器装起来,放在室外,保持其他条件相同 4.每隔一段时间(一天)进行观察,借助放大镜、尺等工具,观察茎叶的颜色、茎的粗细和长短等,特别注意叶的颜色和状态,并进行记录。5.连续观察记录一周以上。6.整理实验现象及数据,得出结论: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1.绿豆芽(苗)建议在花盆中生长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本次实验,最好已长出深绿色的叶子。2每个花盆中的绿豆芽数量上应多一些,以增加实验可靠度。3.要坚持如实记录,记录要具体。4.分析实验现象
4、时,要从绿豆芽是否健康生长的角度去进行判断,而不是长得越高越好。5.实验后期,可穿插植物的向光性实验进行讲解,加深对植物生长是否需要阳光的理解。3 蚯蚓的选择 长方形扁纸盒、玻璃片、蚯蚓、干土、湿土、吸水纸等 1.根据日常生活经验,猜想蚯蚓生长对水分和光线的需求 2.展示实验器材,根据实验材料设计实验计划,组内交流 3.在盒子的底部铺上吸水纸,盒子的盖的一端剪掉一块 4.将蚯蚓 5 条一组放在盒子中间,盖好盖子,5 分钟后,打开盒盖观察,并做好记录 5.反复几次,组内组外依次交流发现 6.在盒子的两端分别铺上一层泥土,一端铺湿润的,一端铺干燥的 7.将蚯蚓 10 条一组放在盒子中间,盖好盒盖,
5、5 分钟后,打开观察,并做好记录 8.反复几次,组内组外依次交流发现 9.分析现象,得出结论:蚯蚓适合生长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10.实验完毕,清洁并整理实验器材,注意桌面整洁 1.选用野生的蚯蚓,实验现象会更明显 2.泥土的准备,最好是和原来蚯蚓生活过的土质相同。3.实验中尽量避免外界干扰因素的影响,如声音、桌面振动等。4.如遇阴雨天可用白炽灯模拟光源。4 做一个生态瓶 大饮料瓶或色拉油桶、洗干净的细沙和石子、剪刀、河水、水生植物、水生动物、漏网等 1.设计生态瓶方案,考虑其中所放的生物和非生物 2.根据生态瓶的建造方案,准备好所需的材料 3.将饮料瓶清洗干净后,剪掉上面一部分 4.在瓶底装入
6、一层干净的细沙和石子,再装入大半瓶河水 5.在瓶里种上水草,水面放一些浮萍 6.植物存活后,再放入小鱼、螺蛳等小动物 7.建造好的生态瓶要进行管理和长期的观察记录 1.设计生态瓶方案一个环节,至关重要,一定要让学生考虑好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2.前面的生物与非生物选择,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稍作调整。3.基于条件和教育成本的考虑,建议基本就按教科书的要求。4.生物尽量野生的,瓶子最好无色透明的。子塑料盒标签纸巾水滴管剪刀等确定具体要研究的种子发芽的问题计划准备选择好器材用放大镜观察绿豆种子测量它们的大小并把它们画下来如果是研究水这个条件的小组在两个塑料盒内部垫上纸巾再往一个纸巾上滴
7、水另一个保持温度等条件应根据对比实验的要求严格控制好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条件每隔一段时间就观察一及时做好记录整理实验现象汇总班级数据得出结论绿豆种子发芽的基本条件有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空气等而土壤光等并不是必要条件备注水孔使种子保持湿润而不是浸泡在水中实验器材的准备以学生自备为主根据具体实验自定如温度要用到冰箱土壤要用到泥土光要用到完全不透明的盒子等前面并没有一一罗列前期准备把实验中已经发芽的绿豆种子种植到个花盆里放5 改变生态瓶 已建造好的生态瓶、小鱼、水草、河水、漏网等 1.预测,如果改变生态瓶中的水或水草或小鱼的数量,生态瓶内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并说说预测的理由。2.记录下平时生态瓶中小鱼一分
8、钟浮出水面的次数,然后将生态瓶里的水倒掉一半,其他因素不变,记录下小鱼一分钟浮出水面次数,反复几次。3.对照数据,分析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4.记录下平时生态瓶中小鱼一分钟浮出水面的次数,然后将生态瓶里增加一倍水草,其他因素不变,记录下小鱼一分钟浮出水面次数,反复几次。5.对照数据,分析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6.记录下平时生态瓶中小鱼一分钟浮出水面的次数,然后将生态瓶里的增加一倍小鱼,其他因素不变,记录下小鱼一分钟浮出水面次数,反复几次 7.对照数据,分析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8.比照三次对比实验,说说生态瓶里生物的数量和种类应达到什么状况最好 1.记录小鱼浮出水面次数时,要尽量让小鱼处于自然的状态
9、,避免在惊吓状态下进行记录。2.除了小鱼的浮出水面状况外,如果学生有其它的发现,如水少时水草的变化等,也应该鼓励,让学生尽量从整体去考虑整个生态瓶,而不是关注其中一个因素的变化,加深对生态系统的理解。6 影子变化的规律 手电筒(建议用单光源强光手电)、白卡纸(屏)、长方形小木块、铅笔、尺子等 1.将木块放在桌面上,用手电筒从不同的位置照射。在桌面上分别画出木块的影子 2.分析记录,得出结论:影子的方向随着光源的方向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影子的长短随着光源照射的角度改变而改变:光源直射时,影子最短,随着斜射的程度越来越大,影子越来越长 3.用手电筒照射距离墙面不同远的三个木块,在墙面
10、上分别画出它们的影子 4.分析记录,得出结论: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离光源的距离越远,被照射物体的影子越小。5.用手电筒从上面和侧面照射一个长方体木块,分别画出它们在墙上或桌面上的影子 6.分析记录,得出结论: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不同侧面的形状不同,从不同的侧面照射就会得到不同的影子。并得出投影的概念。1.做这三个实验前,学生必须明确研究的问题:实验一是影子与光源位置的关系,实验二是影子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距离的关系,实验三是影子与光源照射物体不同侧面的关系 2.实验一要控制光源与物体间的距离不变,只改变照射的角度和方向,其中,手电筒垂直照射物体时,
11、要把物体提起来才能看到影子 3.实验二中,屏最好垂直竖起来,屏和手电筒的距离保持不变,只改变木块到手电筒的距离 子塑料盒标签纸巾水滴管剪刀等确定具体要研究的种子发芽的问题计划准备选择好器材用放大镜观察绿豆种子测量它们的大小并把它们画下来如果是研究水这个条件的小组在两个塑料盒内部垫上纸巾再往一个纸巾上滴水另一个保持温度等条件应根据对比实验的要求严格控制好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条件每隔一段时间就观察一及时做好记录整理实验现象汇总班级数据得出结论绿豆种子发芽的基本条件有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空气等而土壤光等并不是必要条件备注水孔使种子保持湿润而不是浸泡在水中实验器材的准备以学生自备为主根据具体实验自定如温度
12、要用到冰箱土壤要用到泥土光要用到完全不透明的盒子等前面并没有一一罗列前期准备把实验中已经发芽的绿豆种子种植到个花盆里放7 光是怎样传播的 手电筒、在同一位置打孔的长方形卡纸 3 张、1 张无孔卡纸、空心弯管、直管、票夹等 1.根据日常生活经验,猜测光是怎样传播的。2.展示提供的器材,根据器材,设计实验,验证先前对光传播的想法是否正确,组内进行交流。3.把3张有孔卡纸分别用夹子夹住横立在桌上,排成整齐的一列,使卡纸的小孔在同一直线上。在最后一张卡纸之后再放一张没有打孔的卡纸作为屏。4.把手电筒放置在离自己最近的卡纸前一定距离,让手电筒的光射进小孔。在记录纸上画出光前进的路线。把第二或第三张卡纸(
13、第一张除外)向左或向右移动,同样用手电筒的光对准离自己最近的卡纸上的小孔,用箭头标出光前进的路线。5.比较两次实验有什么不同的现象,试着解释我们看到的现象。6.用手电筒的光笔直对准空心弯管和直管,比较实验中的不同现象,并尝试解释。7实验结束,整理实验器材。1.不要用眼睛直射很亮的光源 2.不论是直管还是弯管,不能用内壁反光强的器材,否则达不到应有的效果。3.鼓励学生寻找更多地能证明光是直线传播的证据 8 光的反射 手电筒、镜子、书本等 1.活动一:打开手电筒的开关,让光从上往下照射桌子上的书,光是怎样照亮书的?在图中画出光的传播路线。2.活动二:不改变手电筒的位置,把书本立起来,这时,怎样让手
14、电筒的光照射到书本上呢?画出我们采用的方法和光的传播路线,描述光是怎样照射到书本上的。3.活动三:不改变手电筒的位置,我们能想办法照亮阴影里的玩具吗?画出我们的方法和光的路线图,并描述光是怎样传播的。4.归纳“照亮目标 3 个活动的共同点,从而对光的反射现象进行概括 1.对光的反射概念进行概括时,不能把镜面反射等同于光的反射 2.实验比较简单,尽量让每位学生都经历体验过程 3.强调反射概念,不能和折射混淆起来 4.要重视光的路线图的画法,这也有助于对光的直线传播的理解 9 光的强弱与温度的关系 平面镜、温度计、记录表等 1.根据日常经验预测光的强弱和温度高低的关系。2.展示实验器材,设计如何制
15、造强弱不同的光和如何测温度。3.用镜子将阳光投射到纸上,观察、比较一面镜子和多面镜子,反射光的强弱。4.用温度计测量纸上光斑处的温度,并记录下来,比较一下用一面镜子和多面镜子反射的温度的不同。5.根据数据,画出光的强弱与温度关系的柱状图,得出结论。1.冷光源的强弱与温度高低无关 2.学生用的温度计,教师事先要经过挑选和配对,对同一温度的显示要基本一致 3.平面镜背侧可事先做个支架,避免因为手的抖动而产生的影响 4.学生眼睛不能长时间注视亮斑 子塑料盒标签纸巾水滴管剪刀等确定具体要研究的种子发芽的问题计划准备选择好器材用放大镜观察绿豆种子测量它们的大小并把它们画下来如果是研究水这个条件的小组在两
16、个塑料盒内部垫上纸巾再往一个纸巾上滴水另一个保持温度等条件应根据对比实验的要求严格控制好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条件每隔一段时间就观察一及时做好记录整理实验现象汇总班级数据得出结论绿豆种子发芽的基本条件有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空气等而土壤光等并不是必要条件备注水孔使种子保持湿润而不是浸泡在水中实验器材的准备以学生自备为主根据具体实验自定如温度要用到冰箱土壤要用到泥土光要用到完全不透明的盒子等前面并没有一一罗列前期准备把实验中已经发芽的绿豆种子种植到个花盆里放10 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白色纸袋、粉色纸袋、黑色纸袋、黑色蜡光纸袋、温度计等 1.讨论交流:哪些方法可以得到更多的光和热。2.把不同颜色的纸对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标准规范 小学 科学 年级 上册 典型 分组 实验 操作 规范 要求 行业 资料 纺织 服装 国内外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5758555.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