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二物理实验报告中考_-初中教育.pdf
《关于初二物理实验报告中考_-初中教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初二物理实验报告中考_-初中教育.pdf(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实验 1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目的:练习用刻度尺和秒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原理:=距离速度时间 符号:v=ts 实验器材:刻度尺、木斜面、小车、秒表、金属片。实验装置:实验步骤: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完好;2、按上图组装器材;3、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 S1,填入表格中;4、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 t1,填入表格中;5、根据测得的 S1、t1,利用 V1=S1/t1 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 V1;6、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 S2;7、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
2、 S2所用的时间 t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V2;8、记录数据表格。实验数据:距离/cm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m/s)S1=t1=V1=S2=t2=V2=实验 2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实验目的:观察沸腾现象,找出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温度计、烧杯(50ml),火柴,中心有孔的纸板、水、秒表。实验装置:实验步骤:1、按上图组装器材。在烧杯中加入30ml 的水。2、点燃酒精灯给水加热。当水沸腾,即水温接近90时,每隔 0.5min 在表格中记录温度计的示数 T,记录 10 次数据。3、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4、冷却后再整理器材。5、以
3、温度 T为横坐标,时间 t 为纵坐标,在下图中的方格纸上描点,再把这些点连接起来,从而绘制成水沸腾时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6、整理、分析实验数据及其图像,归纳出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数据:时间t/min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温度 T/水中气泡变化情况 沸腾前:沸腾时:数据处理:实验结论:实验器材刻度尺木斜面小车秒表金属片实验装置实验步骤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完好按上图组装器材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填入表格中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距离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算出小车通
4、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记录数据表格实验数据距离运动时间平均速度实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目的观察沸腾现象找出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加入的水点燃酒精灯给水加热当水沸腾即水温接近时每隔在表格中记录温度计的示数记录次数据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冷却后再整理器材以温度为横坐标时间为纵坐标在下图中的方格纸上描点再把这些点连接起来从而绘制成水沸腾时实验 3 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实验目的:观察光的反射现象,找出光反射时所遵循的规律。实验器材:平面镜、一张白硬纸板、激光笔、量角器、几支彩笔 实验装置:实验步骤:1、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
5、如上图所示;2、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径迹;3、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几次,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4、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ON两侧的i和r,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5、把纸板NOF向前或向后折,在纸板上还能看到反射光吗?实验数据:次数 入射角i 反射角r 1 2 3 .实验结论:实验器材刻度尺木斜面小车秒表金属片实验装置实验步骤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完好按上图组装器材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填入表格中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距离测出小车从
6、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记录数据表格实验数据距离运动时间平均速度实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目的观察沸腾现象找出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加入的水点燃酒精灯给水加热当水沸腾即水温接近时每隔在表格中记录温度计的示数记录次数据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冷却后再整理器材以温度为横坐标时间为纵坐标在下图中的方格纸上描点再把这些点连接起来从而绘制成水沸腾时实验 4 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实验目的:观察平面镜成像的情况,找出成像的特点。实验原理: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实验器材:同样大小的蜡烛一对、平板玻璃一块、白纸一张、刻度尺一把 实
7、验装置:实验步骤:1、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3、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蜡烛像的位置,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4、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实验;5、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在纸上的位置连起来,并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它们到玻璃板的距离,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实验数据:次数 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cm 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蜡烛的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 1 2 3 实验结论
8、:实验器材刻度尺木斜面小车秒表金属片实验装置实验步骤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完好按上图组装器材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填入表格中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距离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记录数据表格实验数据距离运动时间平均速度实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目的观察沸腾现象找出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加入的水点燃酒精灯给水加热当水沸腾即水温接近时每隔在表格中记录温度计的示数记录次数据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冷却后再整理器材以温度为横坐标时间为纵坐标在下图中的方格纸上描点再把这些点连接起来从而绘制成
9、水沸腾时实验 5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目的: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原理:光的折射 实验器材: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光具座 实验装置:实验步骤:1、按上图组装实验装置,将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调整到同一高度;2、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间某刻度处,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物距u2f,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记录物距u和像距v;3、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改变物距u,使fu2f,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记录物距u和像距v;4、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改变物距u,使uf,在光屏上不能得到蜡烛的
10、像,此时成虚像,应从光屏这侧向透镜里观察蜡烛的像,观察虚像的大小和正倒。实验数据:凸透镜焦距f 10cm 物距与焦距的关系 物距 u/cm 像的性质 像距 v/cm 虚实 大小 正倒 u2f u=2f fu2f u=f uf 实验结论:实验器材刻度尺木斜面小车秒表金属片实验装置实验步骤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完好按上图组装器材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填入表格中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距离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记录数据表格实验数据距离运动时间平均速度实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目
11、的观察沸腾现象找出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加入的水点燃酒精灯给水加热当水沸腾即水温接近时每隔在表格中记录温度计的示数记录次数据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冷却后再整理器材以温度为横坐标时间为纵坐标在下图中的方格纸上描点再把这些点连接起来从而绘制成水沸腾时实验 6 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实验目的: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主要使用天平和直尺这两种测量工具。实验器材:天平、砝码、刻度尺、三个形状规则且大小不同的铝块 实验装置:实验步骤:1、调节天平;2、用天平测出三个大小不同的铝块(或其他物块)的质量,填入表中;3、用刻度尺分别测出三个铝块的有关长度,计算出它们的体积,填入表中;4、以体积 V
12、为横坐标,质量 m 为纵坐标,在图中的方格纸上描点,再把这些点连起来,从而绘制成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像;5、整理、分析实验数据及其图像,归纳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数据:m/g V/cm3 铝块 1 铝块 2 铝块 3 数据处理:实验结论:实验器材刻度尺木斜面小车秒表金属片实验装置实验步骤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完好按上图组装器材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填入表格中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距离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记录数据表格实验数据距离运动时间平均速度实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初二 物理 实验 报告 中学 教育 中考 初中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