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安全知识讲座小学教育爱心教育_小学教育-爱心教育.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留守儿童安全知识讲座小学教育爱心教育_小学教育-爱心教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留守儿童安全知识讲座小学教育爱心教育_小学教育-爱心教育.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7 留守儿童安全知识讲座“留守儿童”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学习问题 生活问题 心理问题 安全问题,留守儿童承受着社会转型之痛。心理问题 由于“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久而久之,容易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1.敌对 对“留守儿童”与其他人发生矛盾时所采取的处理方式进行了调查统计,从表 1 中可以看出:43.3%的“留守儿童”会采取吵架的行为,16.2%表示自己会闷不吭声,18.9%向父母诉苦,还有 21.6%会采取其他发泄方式,寻找心理平衡。可见,“留守儿童”采取打架或其他行为方式解决问题的还是占绝大部分,由此,可以推断,“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孤僻、偏
2、激、甚至是不团结、产生敌对等不良心理问题,如果不加以自我调节控制,会导致打架斗殴、拉帮结派等不良行为。严重者,会缺乏道德感和理智感甚至参与盗窃、抢劫,最后走上犯罪的道路。2.人际关系敏感“留守儿童”在情绪、性格上存在心理问题直接影响到其人际关系的发展。根据对“留守儿童”是否愿意和同学一起参加集体活动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统计显示:16.7%的“留守儿童”认为对活动不感兴趣,不愿跟同学一起参加,显得不合群,人际关系十分敏感,不愿与人接触,喜欢独来独往,孤僻自闭;46.6%的表示别人叫我去才去,显得内向,不积极;也有 36.7%的表示非常愿意参加。3.悲痛、厌恶、焦虑、忧郁“留守儿童”年幼就离开父母,
3、从小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从精神上得不到满足,久而久之,他们变得沉默寡言、内向、不开朗,较为突出的是情绪悲痛、焦虑、厌恶、怨恨、忧郁。根据笔者的调查统计显示,81.1%的“留守儿童”非常的想念父母,一旦谈与其父母,表现的非常焦虑,悲痛不已,泣不成声。而 18.9%的表示不太思念,长期跟随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对父母已经失去了以往的那种浓厚的亲切感,有的甚至讨厌父母、怨恨父母。这些“留守儿童”当中,在提到父母的时候,大多表现得很默然,有的避而不答,有的则是闷不吭声。有学者调查发现,近 60%的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问题,65%的留守儿童不愿意与监护人进行心灵沟通,30%的留守儿童甚至直言“恨
4、自己的父母”再2/7 者,在调查中还发现,85%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的性格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其中 16.2%的患有不同程度的忧郁情绪,具体表现在:做事畏缩不前,胆小怕事,行为不积极,表情木然等不良心理状态。可见,缺乏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在不同程度上都会产生一定的情绪问题。自我调适与自我保护自信心的培养“1、自信心的培养 自信心就是相信自己一定能够达到某一目标或完成某一项任务的心理状态。“留守儿童”由于不能得到父母与时的管教,而隔代监护人爷爷奶奶等又常常溺爱或放纵他们的行为,致使他们学习的自觉性较差,成绩落后,久而久之就失去了自信心。要学会正确评价自己。“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
5、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要死盯着自己的短处,要善于发掘和发展自己的优势,“避己之短,扬己之长”,对自己做出公正全面的评价。学会去做一些力所能与、把握性大的事情,如帮爷爷奶奶做一些家务,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学会克服自己学习上的一些不良习惯等,即使很小的事,也能获得成功的体验,起到增强自信心的作用。2、抗挫折能力培养 挫折可以称为是需要得不到满足时的紧张情绪状态。挫折感在“留守儿童”的心理上表现很明显,他们常常会由于考试的失败、学业的担忧、社交的障碍、缺少父母的关爱等方面的原因体验到挫折感。他们的情绪常常处于失望、焦虑、沮丧等紧张状态。遇到挫折时应进行冷静的分析,从主客观、目标、环境条件等方面找到受挫的
6、原因,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要善于根据自己的优势确立奋斗目标,在前进过程中发现不切合实际时,要与时调整,化压力为动力。其实,适度的刺激和压力能有效的调整机体的积极因素,正所谓“自古雄才多磨难”。要有一个辩证的挫折观,保持自信和乐观的态度,学会悦纳自己。3、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现代社会人际交往和合作能力愈来愈显得必不可少。但这方面的能力并不是天生的,而是经过一定的实践逐渐形成的。“留守儿童”由于长时间缺少父母的关爱呵护,自闭心理较为严重,常常不愿与人交往,心理压力较大。在学校教育中,多参加班级和学校的各种活动,试探着主动与人交往,慢慢获得成功的体验。着社会转型之痛心理问题由于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特
7、殊的环境中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久而久之容易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敌对对留守儿童与其他人发生矛盾时所采取的处理方式进行了调查统计从表中可以看出的留守儿童会其他行为方式解决问题的还是占绝大部由此可以推断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孤僻偏激甚至是不团结产生敌对等不良心理问题如果不加以自我调节控制会导致打架斗殴拉帮结派等不良行为严重者会缺乏道德感和理智感甚至参与盗窃抢劫最童是否愿意和同学一起参加集体活动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统计显示的留守儿童认为对活动不感兴趣不愿跟同学一起参加显得不合群人际关系十敏感不愿与人接触喜欢独来独往孤僻自闭的表示别人叫我去才去者在调查中还发现的留守3/7 安全问题 一、安全现状堪忧 很多
8、时候,由于缺乏父母的有效监管,农村的留守儿童的安全常常处在失管状态。据央视 2010 年 2 月 24 日报道,2008 年中国共有 2 万名青少年非正常死亡,其中溺水是头号“凶手”。无论何种监护,父母都是无法取代的。有的老人只管衣食住行,让孩子吃饱、穿暖就行,但没有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和监管的意识。有的老人缺乏文化知识和安全常识,没有能力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和监管。有的老人年迈体弱,根本就没有看管孩子的精力。2008 年全国妇联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有 34%的人只是“有时会注意”预防孩子发生意外,还有 8%明确表示“顾不过来”。一些农村大龄留守儿童离开了学校,脱离了正规组织的
9、管理,处于无人监管、自行其是的状态,容易侵害他人或受到侵害。留守儿童溺水、伤亡事故也时有发生。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 还称:“据有关部门反映,被拐卖儿童中,流动儿童居第一位,留守儿童居第二位。”伤痛:安全事故居高不下 2008 年,中国共有 2 万名青少年非正常死亡,其中农村留守儿童占据了很大一部分。近年来,关于农村留守儿童伤亡和被伤害的报道时常见诸报端。浙江天台 5 个儿童溺亡事件后不久,2 月 23 日,广西南宁市宾阳县甘棠镇田陈村发生一起火灾,导致 4 名儿童死亡。其中,最大者 7 岁,最小者才 4 岁。据报道,着火的稻草屋属于无人看管的房屋,平时堆砌有干柴、稻草等易燃物。火灾发生
10、时,村民并未发觉有人在内,直到大火被扑灭后清理火场时,才发现了 4 具被烧焦的儿童尸体。4 名遇难儿童中,有两人为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均常年在广东打工,春节也未回家。孩子由祖辈代为管教,而祖辈时常缺乏精力看管,以致发生事故时也浑然不觉。二、原因 1、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留守儿童也成了最容易受伤害的群体。2005年 5月的一个深夜,湖南省涟源市荷塘镇遭遇了一场特大洪灾,12 名儿童死亡,其中 11 名是“留守儿童”。着社会转型之痛心理问题由于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久而久之容易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敌对对留守儿童与其他人发生矛盾时所采取的处理方式进行了调查统计从表中可以
11、看出的留守儿童会其他行为方式解决问题的还是占绝大部由此可以推断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孤僻偏激甚至是不团结产生敌对等不良心理问题如果不加以自我调节控制会导致打架斗殴拉帮结派等不良行为严重者会缺乏道德感和理智感甚至参与盗窃抢劫最童是否愿意和同学一起参加集体活动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统计显示的留守儿童认为对活动不感兴趣不愿跟同学一起参加显得不合群人际关系十敏感不愿与人接触喜欢独来独往孤僻自闭的表示别人叫我去才去者在调查中还发现的留守4/7 2、年幼无知,又缺乏父母的监护,这些孩子往往不能意识到自身行为的危险性,以至于酿成大祸。轻者,可能承受完全可以避免的病痛煎熬或皮肉之苦;重者,可能导致伤残最严重的,则是失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留守 儿童 安全 知识讲座 小学教育 爱心 教育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