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专题中学教育中考_中学教育-中考.pdf
《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专题中学教育中考_中学教育-中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专题中学教育中考_中学教育-中考.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2013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专题 江苏省泰州市(二)阅读魏公叔痤病一文,完成811题。(14 分)魏公叔痤病,惠王往问之。曰:“公叔病,即不可讳,将奈社稷何?”公叔痤对曰:“痤有御庶子公孙鞅,愿王以国事听之也。为弗能听,勿使出竞。”王弗应,出而谓左右曰:“岂不悲哉!以公叔之贤,而谓寡人必以国事听鞅,不亦悖乎!”公叔痤死,公孙鞅闻之,已葬,西之秦,孝公受而用之。秦果日以强,魏日以削。此非公叔之悖也,惠王之悖也。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注】公叔痤(cu):魏相。即:如果。不可讳:意为不幸去世。御庶子:家臣。公孙鞅:即商鞅。为:如果。竞:同“境”。悖:糊
2、涂、昏聩。固:原来。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 分)(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公叔痤对曰 (回答)愿王以国事听之也(希望)秦果日以强(一天天)悖者之患 (错误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C )例句:出而谓左右曰 A.学而不思则罔(八则)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愚公移山 )C.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D.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 分)此/非/公 叔 之 悖 也 10.翻译下列句子。(4 分)(1)西之秦,孝公受而用之。译文:(公孙鞅)向西到了秦国,秦孝公接纳并重用了他。(2)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
3、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拜。这就是所谓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11.读史可以使人明智,文中的惠王之“悖”给了我们怎样的借鉴?(2 分)答:作为领导者应该虚心纳谏,更要有一双慧眼,任用贤能做事不应该太武断,而要三思而后行。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三)准少英迈,通春秋三传。年十九,举进士。太宗取人,多临轩顾问,年少者往往罢去。或教准增年,答曰:“准方进取,可欺君邪?”后中第,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每期会赋役,未尝辄出符移,唯具乡里姓名揭县门,百姓莫敢后期。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
4、转盐铁判官。会诏百官言事,而准极陈利害,帝益器重之。擢尚书虞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东铨。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徵也。”宋史寇准传 【注释】三传:左氏传 公羊传 谷梁传。符移:宜府征调敕命文书。1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 分)每期会赋役()事决乃退()17.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准方进取,可欺君邪?18.通读文段,你认为寇准是一个怎样的人?(3 分)16.答案示例:适逢、正赶上 才 评分:没空 1 分,共 2 分。17.答案示例:寇准我刚刚参加进士考试,要取得功名,怎么能欺骗皇上呢?评分:2 分,意思对即可。1
5、8.答案示例:才华出众,诚实守信,为官有方,敢于直谏。评分:32 分,答出三点即可。阅读文言文,回答 1416题。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为庭实焉。【注释】本:根。建:树立。倚:偏颇。体道:包含仁德。虚受:虚心接受。砥砺:磨练。名行:名节操行。分魏公叔痤病惠王往问之曰公叔病即不可讳将奈社稷何公叔痤对曰痤有御庶子公孙鞅愿王以国事听之也为弗能听勿使出竞王弗应出而谓左右曰岂不悲哉以公叔之贤而谓寡人必
6、以国事听鞅不亦悖乎公叔痤死公孙鞅闻之已葬西之秦孝公为不幸去世御庶子家臣公孙鞅即商鞅为如果竞同境悖糊涂昏聩固原来根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分公叔痤对曰回答愿王以国事听之也希望秦果日以强一天天悖者之患错误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蛇者说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分此非公叔之悖也翻译下列句子分西之秦孝公受而用之译文公孙鞅向西到了秦国秦孝公接纳并重用了他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4.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 分)(1)竹本固 固:(2)夫如是 如是:15.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 分
7、 故君子人多树为庭实焉。16.文中“竹似贤”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2 分)14.(1)稳固(2)像这样(2 分)15.因此君子大多种植竹子,作为庭院中的观赏物。(3 分)16.竹“本固”“性直”“心空”“节贞”,如同君子的美德。(2 分)(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20-22题。(8分)龙井题名记 秦观 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龙井有辨才大师,以书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则曰:“以不时至,去矣。”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
8、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选自张岱西湖梦寻)【注释】秦观:宋代著名词人。文中“辨才”“参寥”两位僧人都是他的朋友。会稽:今浙江绍兴。龙井:地名。在今杭州市西风篁岭上,附近产茶。普宁:与下文“寿圣院”都是寺名。篮舆:竹轿。霁:雨后放晴。雷峰:与下文“南屏”“灵石坞”都是山名。惠因涧:山涧名。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1)以书邀余入山(2)比出郭,日已夕(3)濯足于惠因涧(4)谒辨才于朝音堂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 分)是夕,天宇开
9、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22.作者为什么有“殆非人间之境”的感叹?请结合第二段画线处内容简要分析。(2 分)20.(1)书:信。(2)比:等到。(3)濯:洗、洗涤。(4)谒:拜访。(4 分,每小题 1 分。)21.这天晚上,天空晴朗,树;林间月光很明亮,(连)头发都能数清。(2 分,意思对即可。)分魏公叔痤病惠王往问之曰公叔病即不可讳将奈社稷何公叔痤对曰痤有御庶子公孙鞅愿王以国事听之也为弗能听勿使出竞王弗应出而谓左右曰岂不悲哉以公叔之贤而谓寡人必以国事听鞅不亦悖乎公叔痤死公孙鞅闻之已葬西之秦孝公为不幸去世御庶子家臣公孙鞅即商鞅为如果竞同境悖糊涂昏聩固原来根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0、的意思分公叔痤对曰回答愿王以国事听之也希望秦果日以强一天天悖者之患错误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蛇者说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分此非公叔之悖也翻译下列句子分西之秦孝公受而用之译文公孙鞅向西到了秦国秦孝公接纳并重用了他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22.隐显的灯火、蓊郁的草木和悲鸣的急流所组成的夜景出奇优美、幽寂,让作者悦耳悦耳,内心沉静、澄明,故而情不自禁地发出“殆非人间之境”的感叹。(2 分,景的概述 1 分,作者情感体验的分析 1 分,意思对即可。)(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 分)鲁恭为中牢令,重德化,不任刑
11、罚。袁安闻之,疑其不实,阴使人往视之。其人随恭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过,止其旁,旁有儿童。其人曰:“儿何不捕之?”儿言雉方雏,不得捕。其人讶而起,与恭决曰:“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也。今蝗不犯境,一异也;爱及鸟兽,二异也;童有仁心,三异也。久留徒扰贤者耳,吾将速反,以状白安。”(选自后汉书)【注释】中牢:古地名,今河南省境内。德化:用道德来教化。袁安:河南郡太守,是鲁恭的上司。阴:暗中。雉(zh):野鸡。1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 分)阴使人往视之()欲察君之政也()15.鲁恭任中牢令时,上司袁安“使人往视之”,官差此行目的何在?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回答。(2 分)16.选文结尾处,
12、官差认为“久留徒扰贤者”,决定“速反”,其原因是什么?联系选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2 分)14.派;或“派遣”;或“命令”;或“让”;或“叫”考察;或“考证”;或“探察”;或“了解”(共 1 分,每小题 0.5 分)15.围绕“袁安听说鲁恭以德化民,对百姓不用刑罚,对此深表怀疑”回答。(或“探察鲁恭重德化,不用刑罚的情况是否属实”;或“考察鲁恭的政绩”)(共 2 分,意思对即可)16.围绕“看到(儿童不捕幼雉)当地有三异(蝗不犯境、爱及鸟兽、儿童有仁心)现象;地方百姓善良、民风淳朴、社会风气良好;鲁恭不用刑罚,用道德教化百姓效果明显;考察目的已达到”回答。(共 2 分,答出任意一点,意思对即可
13、)译文:鲁恭担任中牟县令,注重道德教化,不采用刑罚的方式。河南尹袁安听说这件事,怀疑它不是真的,便让自己的下属肥亲到中牟县去视察。肥亲走进中牟县,在视察过程中,来到一棵桑树下休息。忽然,从远处飞来一只野鸡,在他们旁边落下,野鸡旁还有一个小孩。肥亲问那个小孩:“你为甚么不把它抓住?”那个小孩说:“这个季节正是野鸡培育它们的鸡雏的时候,抓了它,小鸡们就没法活了。”肥亲听了,对鲁恭说:“我此次前来,是来检查你的政绩的,蝗虫不犯县境,这是我看到分魏公叔痤病惠王往问之曰公叔病即不可讳将奈社稷何公叔痤对曰痤有御庶子公孙鞅愿王以国事听之也为弗能听勿使出竞王弗应出而谓左右曰岂不悲哉以公叔之贤而谓寡人必以国事听
14、鞅不亦悖乎公叔痤死公孙鞅闻之已葬西之秦孝公为不幸去世御庶子家臣公孙鞅即商鞅为如果竞同境悖糊涂昏聩固原来根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分公叔痤对曰回答愿王以国事听之也希望秦果日以强一天天悖者之患错误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蛇者说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分此非公叔之悖也翻译下列句子分西之秦孝公受而用之译文公孙鞅向西到了秦国秦孝公接纳并重用了他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的第一个现象;教化的恩泽施之于鸟兽,这是第二个现象;小孩也怀有仁爱之心,这是第三个现象。这就够了,我不在这里久留了,我在这里久留,只能
15、起到打扰贤者的作用。”说完就回去向袁安汇报去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2题。(16分)先主(刘备)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舍东南角篱上有桑树生高五丈余,遥望见童童如小车盖,往来者皆怪此树非凡,或谓当出贵人。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于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叔父子敬谓曰:“汝勿妄语,灭吾门也!”年十五,母使行学,与同宗刘德然、辽西公孙瓒俱事故九江太守同郡卢植。德然父元起常资给先主,与德然等。元起妻曰:“各自一家,何能常尔邪!”起曰:“吾宗中有此儿,非常人也。”而瓒深与先主相友。瓒年长,先主以兄事之。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少语言,
16、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等赀累千金,贩马周旋于涿郡,见而异之,乃多与之金财。先主由是得用合徒众。(选自三国志卷三十二)8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2 分)(1)往 来 者 皆 怪 此 树 非 凡 (2)喜 怒 不 形 于 色 9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1)或谓当出贵人()(2)先主以兄事之()(3)顾自见其耳()(4)见而异之()1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4 分)德然父元起常资给先主,与德然等。先主由是得用合徒众。11.选文写刘元起对先主刘备的赞语和人们对刘备的帮助,有什么作用?(2 分)分魏公叔痤病惠
17、王往问之曰公叔病即不可讳将奈社稷何公叔痤对曰痤有御庶子公孙鞅愿王以国事听之也为弗能听勿使出竞王弗应出而谓左右曰岂不悲哉以公叔之贤而谓寡人必以国事听鞅不亦悖乎公叔痤死公孙鞅闻之已葬西之秦孝公为不幸去世御庶子家臣公孙鞅即商鞅为如果竞同境悖糊涂昏聩固原来根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分公叔痤对曰回答愿王以国事听之也希望秦果日以强一天天悖者之患错误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蛇者说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分此非公叔之悖也翻译下列句子分西之秦孝公受而用之译文公孙鞅向西到了秦国秦孝公接纳并重用了他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学习必备
18、 欢迎下载 12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你对少年时代刘备的评价。(4 分)8(1)往 来 者/皆 怪 此 树 非 凡 (2)喜 怒/不 形 于 色 9有人 对待 回头看 以为异(对感到奇怪)10.刘德然的父亲刘元起常常资助刘备,并且同给予刘德然的相同。先主因此能用于聚合众人。11从侧面表现刘备的雄心壮志、雄才大略,写出人们对他的支持与认同。12少年时家境贫寒,但有抱负和超人的远见,不甘心贫苦;喜怒不形于色,沉默少言,但深得他人喜爱。【参考译文】很小时,父亲便过世了;他与母亲一起织草鞋,编竹席卖以度日。所住房屋东南方有根桑树,高五丈多,远远望去,一片簇团,好似皇帝出行时的舆盖。刘备少年时,与同族人中的
19、小孩子在树下嬉戏,说:“我一定要乘坐这羽葆盖车。”他的叔父子敬说:“你不要说这狂妄的话,会灭我满门的!”刘备十五岁时,他的母亲让他去学习,跟同族的刘德然、辽西族的公孙瓒一起在九江太守同郡卢植门下共事。刘德然的父亲刘元起常常资助刘备,并且同给予刘德然的相同。刘元起的妻子说:“我们各自都有一家人,你怎么能常常这样资助刘备呢!”刘元起说:“我家族中能有这样的孩儿,他是不同寻常的人。”而且公孙瓒跟刘备友情深厚。公孙瓒年龄大些,刘备把他当兄长对待。刘备不很喜爱读书,却喜爱狗马、音乐、漂亮的衣服。身高七尺五寸,手臂垂下来可盖过膝盖,回过头可以看到自己的耳朵。言语很少,对下人很友善,喜怒的情绪不在脸上表现出
20、来。刘备喜欢结交性情爽快的侠士,少年都争相依附他。中山地区的大商人张世平、苏双等人家财万贯,在涿郡贩卖马匹,见到刘备觉得他与常人不同,于是多次给刘备钱财。刘备因此能够用以集结百姓。(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8 题。(10 分)分魏公叔痤病惠王往问之曰公叔病即不可讳将奈社稷何公叔痤对曰痤有御庶子公孙鞅愿王以国事听之也为弗能听勿使出竞王弗应出而谓左右曰岂不悲哉以公叔之贤而谓寡人必以国事听鞅不亦悖乎公叔痤死公孙鞅闻之已葬西之秦孝公为不幸去世御庶子家臣公孙鞅即商鞅为如果竞同境悖糊涂昏聩固原来根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分公叔痤对曰回答愿王以国事听之也希望秦果日以强一天天悖者之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国各地 中考 语文试题 分类 汇编 课外 文言文 专题 中学 教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