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 小数乘法教案 青岛版五年制小学教育小学学案_小学教育-小学教育.pdf
《四年级数学上册 小数乘法教案 青岛版五年制小学教育小学学案_小学教育-小学教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上册 小数乘法教案 青岛版五年制小学教育小学学案_小学教育-小学教育.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数乘法 教学目标:1在生活情境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2让学生能正确地计算及描述小数乘整数的过程,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3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算法。教具准备:课件、自制答题板。教学目标:一、复习导入:师:老师听说咱班同学会用手指做计算题。是真的吗?那我要考考大家!289 生1:289=252 师:真神奇!再来一道!生2:2809=2520 师:我看有的同学并没有用手指来做,说说你怎样想的?生: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积也扩大到原来的10倍。师:有道理!这道呢?28009 生3:28009=25200 师:从上往下观察
2、这组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和积有什么变化?生: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几倍,积也扩大到原来的几倍。师:我们再换一个角度!从下往上观察,你又能发现什么规律?生4: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积也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师:对,这是有规律可循!积的变化规律,对我们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评析:导入复习部分的创设应以启导学生思维为立足点,课的开始,不论是设计提问,还是欣喜、竞争,都考虑到了活动的启发性。学生的思维活动在教师的循循善诱和精心的点拨启发下变得活跃了、开阔了。】二、提出问题:师:同学们去过三峡吗?这个十一假期里,老师去三峡旅游了,见到了闻名世界的三峡大坝!还
3、带回来一段录像呢!想不想看看?放录像 师:谁来继续介绍一下三峡电厂的具体情况!生:(读信息)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吗?(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了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评析:形象的情景教学,使学生如入其境,可见可闻。同时把数学知识镶嵌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也有助于学生意识到所学知识的相关性和有意义性。】师:刚才,大家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6台发电机组每小时能发电多少万千瓦时?谁来列式?生1:58.6 6 三、解决问题:1独立思考。师: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生2:有一个因数是小数!师:对!我们以前学过整数乘法,可今天遇到了小数乘法。动脑想
4、想,怎样计算58.6 6?(生独立思考)2小组合作。师:有同学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下面进行小组合作!注意:第一,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第二,小组长记录下你们小组讨论出来的方法。第三,每组选出两名同学准备在班内交流。开始活动!【评析:当学生发现了对“小数乘法”这个新知识还不理解时,就会产生求知的渴望,都希望自己成为“探索者”,把做题的方法弄个明白,于是他们就会去思考、去联系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寻求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已有的知识就象种子一样,生长成新的知识,并且这些新知识的“根”就扎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这片“沃土”上。】3交流方法:师:哪位同学向代表你们小组来交流?第一种:连加 生1:我
5、们小组是这样做的:58.6+58.6+58.6+58.6+58.6+58.6=351.6 我们的做法怎么样?生2:我觉得有些麻烦,如果乘300多,你是不是就把300多个58.6 相加啊?过程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算法教具准备课件自制答题板教学目标一复习导入师老师听说咱班同学会用手指做计算题是真的吗那我要考考大家生师真神奇再来一道生师师有道理这道呢生师从上往下观察这组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和积有什么变化生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几倍积也扩大到原来的几倍师我们再换一个角度从下往上观察你又能发现什么规律生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评析导入复
6、习部分的创设应以启导学生思维为立足点课的开始不论是设计提问还是欣喜竞争都考虑到了活动的启发性学生的思维活动在教师的善诱和精心的点拨启发下变得活跃了开阔了二提出问题师同学们去过三峡吗这个十一假期师:确实太麻烦了。你不但理解了他们的方法,而且还有了更深入的分析。不过,这个小组小数乘法不会做,就想到用小数加法来解决,也动脑思考了!【评析:“交流”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讲出不同的算法给他人听,更要在理解他人的算法中做出分析和判断,达到互相沟通的目的。我们在这里看到了学生之间真正的交流、真正的沟通,我们还听到教师的评价不但对生2的质疑予以了肯定,同时也表扬了生1开动脑筋努力探索的解题方法。】第二种:先10,
7、后10 师:还有哪个组想交流?(指生交流)咱们注意听,有疑问就问!生1:10就是把58.6 变成586,按照5866算出结果,还要再把得数10,这就能得到58.6 6的积。师:对于这种方法,你能不能提出自己的疑问?生2:你们为什么要先10,最后又10?师:你的问题很有价值,看来你是用心思考了。生1:(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这就像我们小组加减分一样,早晨加了一分,可又被一位同学扣掉一分,互相抵消了,既没加也没减。师:多形象的比喻!这样解释明白吗?还有问题吗?生3:为什么要把58.6 10变成586?生1:58.6 6不会做,变成5866,这是整数乘法,我们熟悉、好算!生3:噢!明白了!师:真是个好
8、主意!这个方法很巧妙。你们组不但会思考,而且能很好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评析:“学贵生疑”。“能不能提出自己的疑问?”,“还有问题吗?”教会学生善于质疑问难,为实现生生互动创造基础。同时将这些问题直接抛给了学生,拓展了学生与学生直接交流的空间,让学生与学生直接对话。】第三种:586+06.6 师:你们小组有什么好方法?生1:我们把58.6 分成58和0.6 两部份,分别和6相乘:586=348 0.6 6=3.6 3.6+348=351.6 师:大家明白了他们的方法吗?谁来说说他们是怎样想的?(生2把这种方法又介绍了一遍)师:你知道为什么0.6 6得3.6,他们怎么算的?生2:66=36,0.
9、6 6=3.6。师:哦!也是把0.6 看成整数来计算!【评析:学生的交流让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他们从同学身上学到的许多东西是教科书上所过程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算法教具准备课件自制答题板教学目标一复习导入师老师听说咱班同学会用手指做计算题是真的吗那我要考考大家生师真神奇再来一道生师师有道理这道呢生师从上往下观察这组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和积有什么变化生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几倍积也扩大到原来的几倍师我们再换一个角度从下往上观察你又能发现什么规律生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评析导入复习部分的创设应以启导学生思维为立足点课的开始不论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数学上册 小数乘法教案 青岛版五年制小学教育小学学案_小学教育-小学教育 四年级 数学 上册 小数 乘法 教案 青岛 版五年制 小学教育 小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