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现代教学设计的理念教学研究_-教学研究.pdf
《新课改背景下现代教学设计的理念教学研究_-教学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改背景下现代教学设计的理念教学研究_-教学研究.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课改背景下现代教学设计的理念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现代教学设计就是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运用现代教育 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的原理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 和教学评价等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学“系统”、“程序”和“标准”的动态生成过程。其根本目的是获得解决教学问题的最优方法和策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我 个人认为:只有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从现代教学设计入手,转变日常教学行为,才能使先进的新课程理念与实践融为一体,才能为有效地落实新课程标准奠定的 良好基础。一、现代教学设计的本质特征(一)发展性 教学由知识性功能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三位一体的发展性功能转变
2、,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是本次课 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如何实现知识学习与促进发展的良性互动和双赢呢?第一,从知识的维度看,知识应按其内在逻辑组成由简单到复杂的知识结构链,使学生 具有发现、认知、形成结构的方法和能力。教学不是知识的简单传递、复制和转 移,而是知识的生产、建构、理解、体验和感悟的过程。学生的发展关键在于如 何把外在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的知识,把公共的知识转化为个体的知识。第二,从 教师的维度看,教师应“激活”以符号为主要载体的书本知识,并对其进行个性化 解读和诠释。教学如果没有创造性,也会影响学生的发展。第三,从学生的维度 看,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建构、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学生应全
3、身心地投入到教学过 程中去。第四,从教学活动的维度看,要遵照教学的基本规律,并在具体的教学 内容和活动中促进学生的发展,避免教学过程中的“急功近利”和“泡沫”等现象发 生。(二)生态性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观认为:教师、学生、教学媒介以及环境 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诸因素相互之间犹如一条“生态链”。这样 就构成了一个和谐的“学习的共同体”,通过彼此间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流、思 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从而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和个性的全面发展。教学过程 既非教师中心或学生中心,亦非以人为中心或以物为中心,而要实现人与人、人 与环境的充分互动与交往。教师的主导作用、媒体的辅助作用更多的表现在
4、创设 一种有趣有味的鲜活情境,引领学生主动地思考和探索,使学生处于最大限度地 动手、动口、动眼、动脑的主体激活状态。(三)生成性 众所周知,传统教学设计过分强调预设与控制,上课就是执行 教案,师生教学最理想的状况就是完成教案中既定的任务,而不是“节外生枝”。而基于生成性理念的当代课程与教学实践表明:课程不再仅仅是那种预先设定好 的内容(如教材、预定的文本等),教学也不再仅仅是预设的活动,而是师生在特 定的教学情境中通过对话、互动并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活动。教学 设计存在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教学设计要留有一 定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创设自由发挥和互动的机会。例如
5、:教师在设计以问题 为核心的教学时,应运用教学机智,不断捕捉、判断、筛选、重组课堂教学中从 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激发“蝴蝶效应”。一个问题解决了,教师再引导、激发出新的问题,并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分析和探究,不断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四)差异性 个体是发展着的独立的主体,他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建构世界,不存在绝对的教学起点和终点,这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学习者发展 的内在动力是新的需要与原有水平之间的矛盾,差异是使所有的学生在原有基础 上都能真正地有所发展、有所成功的基本依据,是推动教学的动力。在教学设计 中,教师应根据学习者个体的学习方式、学习倾向对教
6、学目标、内容、手段等进 行选择、组合和管理,要设计“异步运行”的学习环节,既给“腿长”的学生放行,使他们能在班级“方阵”中超前领跑,又给“腿短”的学生提供相应的个别辅导,真 正做到因材施教、分类指导。(五)开放性 新课程倡导教学时空应从“有限封闭”向“无限开放”改变。一是 开放的人文环境。要营造出民主、和谐、富有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良好氛围。二是 开放的时空环境。要向课堂内外开放,要考虑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世界、直接经 验、个体知识、社会现实的沟通。三是开放的知识系统。要注重科学、技术和社 会(STS)与教育教学的渗透融合,要注重吸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的原理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
7、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学系统程序和标准的动态生成过程其根本目的是获得解决教学问题的最优方法和策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我个人认为只有以新课程课程标准奠定的良好基础一现代教学设计的本质特征一发展性教学由知识性功能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位一体的发展性功能转变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如何实现知识学习与促进现认知形成结构的方法和能力教学不是知识的简单传递复制和转移而是知识的生产建构理解体验和感悟的过程学生的发展关键在于如何把外在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的知识把公共的知识转化为个体的知识第二从教师的维度看教师应激活纳现代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 明的最新成果。四是开放的教学
8、形式。应从单一传授、灌输式的教学向自主、探 究与合作全面融合的模式发展。五是开放的训练内容。要多安排具有多种条件、问题、算法及结果的作业以及项目设计。(六)反思性 教学是一个连续的不断改进和提高的过程。教学设计,不仅是 上课前的构思,而且是课上、课后的修改、补充和完善。要使教学设计展现于具 体的教学实践之中,融汇于具体的教学过程、教学情境和教学环节之中,完善于 教学之后的自我校正、自我完善的动态思考中。教学设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二、现代教学设计的要素分析(一)教学任务及对象分析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是活动的灵魂。只有在明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理念的指 导下,教学设计的方案和措施才能符合教学规律,避
9、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笔 者这里主要阐述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知识、学生、学习和教学的基本观念,教 学过程实施策略的构思等,这既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目标的归宿。从教学的背景来看,教学主要是从教师、学生、内容和环境等方面进行思考 与设计。一是从行为主体 学生当前的学习特点、学习风格和人际交往特征进 行分析。其中,学习起点是指当前学生的知识水平、技能水平、情感态度和动作 技能水平等;学习风格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养成的对环境、时间、感知 信息的通道、思考方式等方面的偏爱;人际交往特征是指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所 表现出来的一些特点,如性格的内向与外向、冲动与沉稳、情感型人格与理智型 人格等。
10、二是从环境(软、硬两方面)的设置、教学媒体的设施、班级的设置、课堂教学理念、教师教学风格、班级学习氛围、学习团队及其构成规则和劳动分 工、课堂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三是从教学过程中的即时状态进行分析。就教学内容来看,传统教学中教师思维活动的对象主要集中在外部的学科知 识上,教学设计的逻辑是知识成分间的达成结构。由于学科知识是显性知识,所 以传统的教学在操作上过多地关注显性内容的运用。事实上,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的原理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学系统程序和标准的动态生成过程其根本目的是获得解决教学问题的最优方法和策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我个人认为只有以新课程课
11、程标准奠定的良好基础一现代教学设计的本质特征一发展性教学由知识性功能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位一体的发展性功能转变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如何实现知识学习与促进现认知形成结构的方法和能力教学不是知识的简单传递复制和转移而是知识的生产建构理解体验和感悟的过程学生的发展关键在于如何把外在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的知识把公共的知识转化为个体的知识第二从教师的维度看教师应激活对于教学内容的分 析,一是要确定学生原有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相关知识和技能。二是要分析 技能目标及其出现顺序。从起点能力到终点能力之间,学生还有许多知识、技能 尚未掌握,而这又是达到终点知识的前提
12、条件。三是要分析支持性条件。除了必 要条件(技能目标)的分析之外,还要进行支持性条件的分析。四是要把教材上 死的符号式的信息内存且内化成教师自己的鲜活知识,实现对教材的二次加工和 创新。五是要从对学生认知结构相互作用的形式、特点和规律,从对学习结果的 类型、学习形式以及学生学习能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方面来确定教学内容,真正 实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是根据教材和学生学习的思维规律和特点等实际情 况决定的。为此,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学对象进行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学生的思维特征、迁移能力;学生的思维障碍表现及 其成因等。(二)教学目标分析
13、从目标的主体和维度看,传统教学目标所体现的主体主要是教师而非学生,目标设置中较多地关注知识、技能的培养,缺少对能力和情感领域的设计。新课 程从关注学生的学习出发,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中师生 共同的追求,而不是由教师所操纵的,目标的主体应该是教师和学生;目标要有 层次性、全面性和明确性。从目标的陈述内容和注意点看,传统教学设计一般只关注心理描述,如“了解”理“解”等,而忽视外化的可操作的行为样例。新课程在教学目标的描述上将心理描 述与行为目标相结合,使教学目标的完备性和操作性都得以体现。教师在掌握目 标的陈述技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行为主体应是学生(或师生共同作为主 体)
14、,而不是教师;2)目标必须是分领域、分层次陈述的;3)行为动词应尽可能 是可理解的、可观察的;4)行为的结果必须表达,而且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实现 的;5)必要时附上产生目标指向的结果行为的条件;6)目标还应该是可操作、可 评价的,并附有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三)教学策略分析 从教学的组织形式来分析,现代教学设计强调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 习等发展学生潜能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注重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的原理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学系统程序和标准的动态生成过程其根本目的是获得解决教学问题的最优方法和策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我个人认为只有以新课程课程标准奠定的
15、良好基础一现代教学设计的本质特征一发展性教学由知识性功能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位一体的发展性功能转变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如何实现知识学习与促进现认知形成结构的方法和能力教学不是知识的简单传递复制和转移而是知识的生产建构理解体验和感悟的过程学生的发展关键在于如何把外在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的知识把公共的知识转化为个体的知识第二从教师的维度看教师应激活自主学习中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的 发挥,探究学习中情景的体验和问题解决的结论论证,合作学习中增强师生、生 生间的交流和互动等。从教学方法来分析,一是要以“自主、合作、探究”作为教学方法选择的基本参照,倡导学生主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 背景 现代 教学 设计 理念 中学 教育 教学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