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炉工艺机械制造制造加工工艺_机械制造-制造加工工艺.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碱炉工艺机械制造制造加工工艺_机械制造-制造加工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碱炉工艺机械制造制造加工工艺_机械制造-制造加工工艺.pdf(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页眉内容 碱炉工艺规程 目的 为确保碱炉工艺技术被理解和掌握,并指导碱炉工段生产,制定本规程。范围 适用于车间碱炉工段 职责 1.1 技术开发中心是本规程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对本规程的审定。1.2 车间参与本规程的制定和修订,对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1.3 碱炉工段负责本规程的执行。工艺规程 1.4 生产目的 1.4.1 将蒸发工段送来的浓黑液,经干燥、燃烧后生成熔融物用稀白液溶解成合格的绿液,供苛化工段使用。1.4.2 芒硝经粉碎、筛选后,与浓黑液均匀混合,送入炉内燃烧,芒硝还原成 Na2S,补充系统中的碱损失,并使苛化白液保持需要的硫化度。1.4.3 黑液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能通过锅
2、炉生成过热蒸汽,供汽轮机发电及用作生产用蒸汽。1.5 原材料特征 1.5.1 黑液:到炉膛的黑液固形物含量为75%,温度为 135,固形物发热值为 15.1MJ/kgds 黑液固形物元素分析:Na:19.0%C:37.5%H:3.8%O:35.2%S:3.8%K:0.5%Cl:0.1%N:0.1%1.5.2 芒硝 硫酸钠含量:95%水不溶物:1%氯化物(以 CL代):1.2%水分:5%1.5.3 重油(200#)恩氏粘度 E80 不大于27 闪点(开口)不低于130 凝点 不高于36 灰分 不大于0.3%水分 不大于2.0%硫分 不大于3.0%机械杂质 不大于2.5%最小净发热值 41MJ/K
3、g 1.6 产品特征 1.6.1 绿液 浓度:128-133g/L(以 Na2O计)硫化度:35%芒硝还原率:90%1.6.2 过热蒸汽 页眉内容 含 Na:0.01mg/kg 含 SiO2:0.020mg/kg 温 度:480 压力:68bar 1.7 工艺流程方框图 1.7.1 汽水流程 回收冷凝水、软化水 除氧器 给水泵 一级省煤器 清洁水冷凝器 二级省煤器 汽包 A过热器 B过热器 级过热器 级过热器 主蒸汽去汽轮机 1.7.2 供风、烟气流程 顶部取风 消音器 调节机构 一、二次风机 风预热器 风嘴 炉膛烟气 B过热器 级过热器 级过热器 A过热器 锅炉管束 级省煤器 级省煤器 圆盘
4、阀静电除尘器 二台引风机 出口阀 烟囱 1.7.3 黑液流程 蒸发来浓黑液 芒硝混合槽 浓黑液泵 去蒸发A结晶蒸发 超浓黑液槽 入炉黑液泵黑液枪 入炉膛燃烧 1.7.4 重油流程 外购重油 过滤器 油泵 重油槽 过滤器 工作油泵 油加热器 重油喷枪 入炉膛燃烧 1.7.5 芒硝、灰流程 芒硝 斗式提升机 芒硝仓 螺旋输送机芒硝筛 碱灰集中输送机 芒硝混合槽 锅炉管束、级省煤器灰斗 刮灰输送机碱灰输送机 芒硝混合槽 责技术开发中心是本规程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对本规程的审定车间参与本规程的制定和修订对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碱炉工段负责本规程的执行工艺规程生产目的将蒸发工段送来的浓黑液经干燥燃烧后
5、生成熔融物用稀白液溶白液保持需要的硫化度黑液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能通过锅炉生成过热蒸汽供汽轮机发电用作生产用蒸汽原材料特征黑液到炉膛的黑液固形物含量为温度为固形物发热值为黑液固形物元素分析补充系统中芒硝硫酸钠含量水不溶物氯化小净发热值产品特征绿液浓度以硫化度芒硝还原率计过热蒸汽页眉内容含含温度压力工艺流程方框图汽水流程回收冷凝水软化水除氧器给水泵一级省煤器清洁水冷凝器二级省煤器汽包过热器过热器级过热器级过热器主蒸汽去汽轮机 页眉内容 静电除尘器 刮板输送机 碱灰输送机碱灰集中输送机 芒硝混合槽 1.7.6 绿液流程 熔融物 溶解槽 绿液泵 苛化工段 涤汽器 风机 排汽管排空 1.7.7 溜槽冷却
6、水流程 软化水 膨胀槽 泵 冷却器 喷射器 溜槽 1.8 主要工艺技术参数 1)处理黑液干固物能力:1204tds/d 2)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480 3)主蒸汽阀处的蒸汽压力 68bar 4)设计压力 87bar 5)省煤器前给水温度 120 6)干固物总发热量(不含芒硝)15.1MJ/kgdS 7)蒸发来黑液温度 135 8)干固物含量 75%9)省煤器出口烟气温度 170 10)燃烧空气温度 11)补充芒硝 20kg/kgdS 1.8.1 蒸汽和给水(燃烧负荷 1204tds/d)1.8.1.1 蒸汽 1)产生蒸汽(净)3.886kg/kgdS 2)吹灰蒸汽 0.144 kg/kgdS
7、3)蒸汽流量 54.2kg/s 4)SH 出口蒸汽温度 480 5)SH 出口蒸汽温度 425 6)SH 出口蒸汽温度 395 7)SH 进口蒸汽温度 294 8)过热器出口压力 68bar 9)汽包压力 76bar 1.8.1.2 给水 责技术开发中心是本规程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对本规程的审定车间参与本规程的制定和修订对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碱炉工段负责本规程的执行工艺规程生产目的将蒸发工段送来的浓黑液经干燥燃烧后生成熔融物用稀白液溶白液保持需要的硫化度黑液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能通过锅炉生成过热蒸汽供汽轮机发电用作生产用蒸汽原材料特征黑液到炉膛的黑液固形物含量为温度为固形物发热值为黑液固形物
8、元素分析补充系统中芒硝硫酸钠含量水不溶物氯化小净发热值产品特征绿液浓度以硫化度芒硝还原率计过热蒸汽页眉内容含含温度压力工艺流程方框图汽水流程回收冷凝水软化水除氧器给水泵一级省煤器清洁水冷凝器二级省煤器汽包过热器过热器级过热器级过热器主蒸汽去汽轮机 页眉内容 10)给水流量 56.8kg/s 11)省煤器进口水温 120 12)省煤器出口水温 225 13)省煤器压降 2 bar 1.8.2 黑液 14)到混合槽干固物含量 66%15)到炉膛干固物含量 76%16)黑液喷枪黑液流量(燃烧)20.1kg/s 17)进喷枪黑液温度 135 18)喷枪黑液压力(估计)0.91.5bar 1.8.3 燃
9、烧空气 19)炉膛总空气流量 55.4m3N/s 20)空气温度 30 21)入炉空气温度 22)一次风 150 23)二次风 150 24)三次风 80 1.8.4 烟气 25)锅炉烟气流量(O2=3.0%)m3n/s(0)68.5 26)过热器烟温 920 27)锅炉管束前烟温 550 28)省煤器前烟温 430 29)省煤器出口烟温 170 1.9 工艺流程描述 1.9.1 给水(图)在正常运行期间,给水加入除氧器/贮水箱经低压蒸汽喷淋后,去除给水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并将给水加热到 120,经除氧和加热后的给水由给水泵送往锅炉。1.9.2 除氧器与给水箱()除氧器是装备有喷嘴、淋水盘组件
10、和卧式给水箱的逆流喷淋水盘式。给水(冷凝水/补充水)通过弹力喷嘴进入除氧器的预热区,喷散成雾状水滴与蒸汽混合,水被加热到饱和蒸汽温度,使水中溶解的大部分气体逸出(大约 9095%),并排入大气。经除氧的水落到淋水盘上,水预热后在淋水盘上和蒸汽逆流洗涤去除最后微量的氧气和二氧化碳,而不产生额外的冷凝水。这样,离开淋水盘底层的水进入除氧器内,经蒸汽除氧并加热后进入给水箱中。1.9.3 给水泵()给水由两台带液力偶合器的给水泵从给水箱将水供给锅炉。给水泵由恒速电机驱动,通过液力耦合器控制转速。另有一台汽动给水泵作为备用,所用蒸汽取自主蒸汽管线,排汽进入大气。责技术开发中心是本规程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对
11、本规程的审定车间参与本规程的制定和修订对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碱炉工段负责本规程的执行工艺规程生产目的将蒸发工段送来的浓黑液经干燥燃烧后生成熔融物用稀白液溶白液保持需要的硫化度黑液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能通过锅炉生成过热蒸汽供汽轮机发电用作生产用蒸汽原材料特征黑液到炉膛的黑液固形物含量为温度为固形物发热值为黑液固形物元素分析补充系统中芒硝硫酸钠含量水不溶物氯化小净发热值产品特征绿液浓度以硫化度芒硝还原率计过热蒸汽页眉内容含含温度压力工艺流程方框图汽水流程回收冷凝水软化水除氧器给水泵一级省煤器清洁水冷凝器二级省煤器汽包过热器过热器级过热器级过热器主蒸汽去汽轮机 页眉内容 1.9.4 洗炉泵()洗
12、炉泵的作用是清洗碱炉烟气侧受热面,洗涤水从给水箱供至吹灰器,洗涤污水一部分从锅炉排到溶解槽,另一部分从锅炉管束、省煤器灰斗经碱灰输送机排到混合槽。1.9.5 化学加药系统()锅炉给水和锅炉循环水水质靠加入磷酸盐、氢氧化钠和联胺来控制。为了使化学药品与给水有效地混合,联氨在除氧器和给水箱之间的下降管加入,氢氧化钠在给水泵出口的主给水管线上加入,磷酸盐在级省煤器和汽包之间的给水管上加入。锅炉加药系统包括三种化学药品各自独立的药箱和化学计量泵。每个药箱下方各有一台化学计量泵。每台泵的出口装有一个安全阀,安全阀的出口接回到泵的入口。每个药箱都配有搅拌器。1.9.6 给水、炉水、饱和蒸汽、过热蒸汽(、1
13、21、131、141、151、161、171)1.9.7 省煤器()给水进入级省煤器的分配联箱,沿分配联箱的两侧进入,上升(与烟气逆流)到汇集联箱,通过清洁水冷凝器后,从两侧进入级省煤器的分配集箱,再上升到级省煤器汇集联箱。1.9.8 清洁水冷凝器()给水从级省煤器进入清洁水冷凝器(管壳式换热器),给水使来自汽包的饱和蒸汽冷凝,产生的清洁冷凝水用于过热器级间蒸汽的减温。级和级过热器之间设有两台并列的蒸汽减温器,级和级过热器之间也有两个并列的蒸汽减温器。给水也可用作备用减温水。1.9.9 汽包()给水从级省煤器通过汽包内的布水管进入汽包,布水管的作用是使给水进入汽包后分布均匀。从汽包出来的炉水供
14、往炉膛水冷壁和产汽管屏。1.9.10 炉膛和产汽管屏()碱炉为奥斯龙设计的单汽包低臭型碱炉,设计有独立外部大下降管的两组互不相连的水/汽循环回路,确保炉底水冷壁集箱和产汽管屏有足够、可靠的水量。炉膛水冷壁由两根独立的下降管供水,下降管在炉底下方转为水平方向,与水平布置的分配联箱相接,作为水循环回路的最低点。供水管从分配联箱引出向上与炉膛两侧水冷壁集箱相连。炉底水冷壁直接由分配联箱供水,并供给前后水冷壁。汽水混合物靠自然循环向上流动,通过炉膛水冷壁到炉膛上部联箱,然后经过上升管回到汽包。另外延伸侧水冷壁由与产汽管屏下降管相连的两根下降管供水。产汽管屏水循环回路由两根单独的外部下降管供水,靠自然循
15、环,水从产汽管屏下降管向下流至锅炉管束底部分配联箱,再经管束管屏上升,与烟气逆流,这样可以最有效地传热。汽水混合物从主出口联箱经过上升管回到汽包。取自底部分配集箱的供水管与产汽管屏侧水冷壁集箱相连,产生的汽水混合物向上通过侧水冷壁和上部集箱到达主出口联箱。1.9.11 过热器()饱和蒸汽从汽包流到A(逆流)过热器,从A过热器流到B(顺流)过热器,进而到级过热器,级过热器出口的蒸汽温度由位于B和级过热器之间的两个并列的减温器调节。蒸汽从级过热器流至级过热器,蒸汽温度由位于级和级过热器之间的两个并列的减温器来控制。为了使蒸汽和烟气侧温度不平衡降到最小,在不同的过热器级间用互联蒸汽管交叉联接(从左至
16、右、从右到左)。过热蒸汽离开级过热器出口联箱进入主蒸汽管道,在主蒸汽管道上安装的止回阀和截止阀前面还装有安全阀和启动阀。1.9.12 排气和疏水、排污槽(、131、161)责技术开发中心是本规程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对本规程的审定车间参与本规程的制定和修订对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碱炉工段负责本规程的执行工艺规程生产目的将蒸发工段送来的浓黑液经干燥燃烧后生成熔融物用稀白液溶白液保持需要的硫化度黑液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能通过锅炉生成过热蒸汽供汽轮机发电用作生产用蒸汽原材料特征黑液到炉膛的黑液固形物含量为温度为固形物发热值为黑液固形物元素分析补充系统中芒硝硫酸钠含量水不溶物氯化小净发热值产品特征绿液浓
17、度以硫化度芒硝还原率计过热蒸汽页眉内容含含温度压力工艺流程方框图汽水流程回收冷凝水软化水除氧器给水泵一级省煤器清洁水冷凝器二级省煤器汽包过热器过热器级过热器级过热器主蒸汽去汽轮机 页眉内容 排气的目的是排出碱炉在启动和停炉期间的炉子内积存的空气。下列排气口用管道连接到收集槽:30)锅炉侧水冷壁上集箱 31)省煤器上集箱 32)清洁水冷凝器给水管(管侧)最高点 33)至清洁水冷凝器的蒸汽管最高点 34)B 和级过热器互联管最高点 35)级和级过热器互联管最高点 36)主蒸汽管最高点 疏水用于碱炉启动和停炉期间的排水,B、级、级过热器出口的疏水引至过热器疏水联箱。排污联箱用于收集下列各处的排水:3
18、7)、省煤器下联箱 38)清洁水冷凝器 39)产汽管屏下联箱 40)汽包 疏水联箱和炉膛排水接入排污槽。排污槽收集的疏水在排入地沟前用生产用水冷却,排放槽的闪蒸汽穿过碱炉房顶排至大气。所有排气和疏水管线都配有两套截断阀门。1.9.13 吹灰蒸汽(9、)两侧布置的伸缩式吹灰器用于清除过热器、锅炉管束和省煤器受热面上积存的灰垢。吹灰器的数量和间距根据吹灰器的有效吹扫半径确定,要特别考虑清扫过热器和锅炉管束。吹灰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位于长旋转枪管端部的一个或多个(我厂用 2 个)喷嘴喷出高压蒸汽清除受热面上的积灰,吹灰循环从回位开始,吹灰器驱动进入锅炉,当喷嘴进入炉墙内侧时蒸汽阀打开,枪管开始旋转并继
19、续前进,直到到达限位位置,这时吹灰器反转退出锅炉。每个吹灰器都装有一个提升阀,以控制枪管内的蒸汽压力。吹灰蒸汽通过一根供汽管引入枪管。吹灰器枪管在炉内的行走由跑车驱动,它包括电机和齿轮箱。吹灰器开孔处用二次风密封,最下方的吹灰蒸汽管道装有自动热力疏水阀和管道,冷凝水排入定排槽。吹灰器也用于停炉检修期间的水洗锅炉,取自给水箱的洗涤水由单独的洗炉泵供给,在水洗锅炉期间,吹灰蒸汽分离,洗涤水管接通。洗涤水管和吹灰蒸汽管采用可扳式连接。1.9.14 连续排污()良好的锅炉水质靠从汽包连续排水到连排槽来保持,连排水闪蒸汽进入给水箱。冷凝水排至定排槽。1.9.15 取样()炉水与蒸汽品质依靠取样来监测:4
20、1)给水 42)炉水 43)饱和蒸汽 44)过热蒸汽 45)喷射冷凝水 责技术开发中心是本规程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对本规程的审定车间参与本规程的制定和修订对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碱炉工段负责本规程的执行工艺规程生产目的将蒸发工段送来的浓黑液经干燥燃烧后生成熔融物用稀白液溶白液保持需要的硫化度黑液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能通过锅炉生成过热蒸汽供汽轮机发电用作生产用蒸汽原材料特征黑液到炉膛的黑液固形物含量为温度为固形物发热值为黑液固形物元素分析补充系统中芒硝硫酸钠含量水不溶物氯化小净发热值产品特征绿液浓度以硫化度芒硝还原率计过热蒸汽页眉内容含含温度压力工艺流程方框图汽水流程回收冷凝水软化水除氧器给水泵
21、一级省煤器清洁水冷凝器二级省煤器汽包过热器过热器级过热器级过热器主蒸汽去汽轮机 页眉内容 46)冷凝水 在进行化验前,样品在取样冷却器中冷却。1.9.16 燃烧空气和臭气(、221、311、811)黑液燃烧用的空气从三个不同高度以一次风、二次风、三次风的形式送入炉膛,每个风系统都有自己的鼓风机、空气预热器、风道风量测量装置、风箱、风口和风口挡板。另外,含有大量湿空气(氧气)并混有空气的低浓臭气(HVLC)在三次风口送入炉膛燃烧。1.9.17 一次风系统(、)一次风从锅炉房上部取风,由一次风机送入炉膛。一次风量由一次风机进口调节风门控制。一次风经一次风加热器加热到大约150。空气预热器分为两级,
22、级使用低压辅助蒸汽,级使用中压辅助蒸汽。一次风流量由位于风机前风道垂直截面上的文丘里流量计来测量。在一楼下方,一次风道转为水平方向,分成两个支路,沿炉膛两侧延伸。一次风从这些水平风道引出,均匀地送入两侧炉墙一次风箱中部。一次风口设置在四周炉墙上,结构设计对称,确保四周炉墙上的一次风压保持稳定。这样降低了炉膛内潜在的不均匀性,这是风口堵塞和垫层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正常运行时一次风口全开,风量只靠调节风机进口挡板来控制。在冷态启动期间风口可用每个风口的滑动挡板暂时关闭。1.9.18 二次风系统(、)二次风由二次风机送入炉膛,二次风取风口位于锅炉房上部,在一次风取风口旁边。二次风利用空气预热器加热到大
23、约150,加热器分两级,级用低压,级用中压蒸汽。二次风流量由设置在风机前部风道垂直截面上的文丘里式风量测量装置测量。在主操作层下方,二次风管道转为水平方向,分成两支路沿炉膛两侧沿伸,二次风从这些水平风道引出,均匀地送入两侧炉墙二次风箱的中部,然后送入四周炉墙上的二次风口。在炉膛状况失常的情况下,这种布置提供了调节空气分布和渗透的灵活性,可以稳定燃烧。正常运行时风量由风机进口挡板控制,所需的喷口压力由每个风嘴单独风门手动控制。1.9.19 三次风/稀臭气系统(811)从蒸发和蒸煮工段收集的稀臭气作为三次风系统的一部分在碱炉内燃烧。三次风由三次风/臭气风机送入炉膛。三次风由稀臭气和空气组成,在风机
24、的入口侧新空气进口为负压,在空气进口后部,稀臭气与空气混合物通过液滴分离器和预热器进入风机。风量由三次风/稀臭气风机的变速驱动装置控制。三次风/稀臭气用中压蒸汽被加热到大约80,其流量由位于三次风/稀臭气风机后部的文丘里式流量测量装置测量。空气从前后墙进入炉膛,前墙上有四个风口,后墙有三个风口。正常运行时,风量由风机变速控制,所需的喷嘴压力由每个风嘴单独的挡板手动控制。每个风口还配有关闭阀(清扫风口时关闭)和管道疏通阀。在系统中断情况下,有一条臭气旁路通过碱炉炉顶直通大气。三次风/稀臭气系统包括安全联锁,包含在 HIMA 系统中。1.9.20 启动油枪空气系统()启动油枪的燃烧空气由一次风箱供
25、给。1.9.21 烟气()烟气从炉膛上升首先到达B过热器,然后是级过热器、级过热器和位于炉鼻后的A过热器,再进入锅炉管束。从锅炉管束出来的烟气向上流过一个烟气通路,进入级省煤器后,向下流动,接着向上流过第二个烟气通路进入级省煤器。烟气离开级省煤器经过电除尘器,最后通过烟囱排至大气。在锅炉管束中,烟气沿翅片管向下流动冲刷受热面管以保证最小的积灰。锅炉管责技术开发中心是本规程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对本规程的审定车间参与本规程的制定和修订对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碱炉工段负责本规程的执行工艺规程生产目的将蒸发工段送来的浓黑液经干燥燃烧后生成熔融物用稀白液溶白液保持需要的硫化度黑液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能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艺 机械制造 制造 加工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