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波危害中学教育中学学案_中学教育-中学学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电磁波危害中学教育中学学案_中学教育-中学学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磁波危害中学教育中学学案_中学教育-中学学案.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拒绝愚昧迷信,走出手机辐射误区!手机辐射是电磁波辐射的一种,因此要了解手机辐射必须先从电磁波谈起。什么是电磁波辐射?从科学的角度来说,电磁波是能量的一种。正像人们一直生活在空气中而眼睛却看不见空气 一样,人们也看不见无处不在的电磁波。电磁波就是这样一位人类素未谋面的“朋友”。电 磁波是电磁场的一种运动形态。电可以生成磁,磁也能带来电,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构 成了一个不可分离的统一的场,这就是电磁场,而变化的电磁场在空间的传播形成了电磁波,所以电磁波也常称为电波。1864 年,英国科学家麦克斯韦在总结前人研究电磁现象的基础 上,建立了完整的电磁波理论。他断定电磁波的存在,推导出电磁波与光具有同
2、样的传播速 度。1887 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之后人们又进行了许多实验,不仅证明光是一种电磁波,而且发现了更多形式的电磁波,它们的本质完全相同,只是波长 和频率有很大的差别。将常见的电磁波按频率顺序列举如下:长波 广播中波 广播短波 广 播调频 微波 红外线 可见光 紫外线x射线 伽玛射线。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除了大自然 的太阳光和闪电外,各种电器用品如电视、微波炉、电灯泡、电脑等都会产生电磁波,而广 播电台、电视台、卫星通信等发射出的电磁波,都存在于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所以我们在享 受便利生活的同时,也正和电磁波朝夕相处,和平共存。下面列举一些常见设备产生电磁波 频率段
3、:50Hz5KHz:电力公司使用的高压输配电缆、变电站、电磁炉、吹风机、电脑、电 视机、洗衣机、电热毯、空调、台灯;5KHz500MHz调频广播、调幅广播、无线电、电视 信号、对讲机;500MH 50GHz手机、雷达、微波炉、GPS卫星通信;50GH 2.4PHZ:太阳光、电灯泡、红外线、烤箱、炼钢电炉。(Hz:赫兹,频率的单位,这里表示电磁波在一秒中内振动的次数。下面是常用的电磁波频 率换算 1KHz=1000Hz=1X10A3Hz 1MHz=1000KHz=1X10A6Hz 1GHz=1000MHZ=1X10A9Hz 1THz=1000GHz=1X10A12Hz 1PHz=1000GHz=
4、1X10A15Hz 1EHz=1000PHz=1X10A18Hz 手机辐射是什么?当人们使用手机时,手机会向发射基站传送无线电波,这些电波就被称为手机辐射。手机通 信时所发出的电磁波属于微波,通常情况下频率在 800MHz2100MHz之间的几个波段。根 据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学会(IEEE)的定义,微波是频率在0.3GHz300GHz之间的电磁波,其波长为 1 毫米到 1 米。作为电磁波的一种,微波也是被广泛应用的,从雷达到微波炉,从 电脑显示器到电视信号都是微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微波正在信息技术、通信、医疗、军事、测绘、勘探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核弹可以造成无数人的死亡,难道辐射
5、没危害吗?首先要澄清的一点是:核弹致人死亡主要是利用原子核裂变产生的大量热能和随之产生的空 气冲击波的物理作用,核辐射只是核弹爆炸后的副产品,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影响生物 的健康,但并不是核弹致人伤亡的直接原因。原子弹以及各类核物质泄露事故发生后,会有 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弥散于环境中,这些放射性物质会发生称为衰变的物理现象。通常的,衰 变现象会发出三种类型的射线,分别是阿尔法射线、贝塔射线和伽玛射线。阿尔法射线射线 是氦原子核流,贝塔射线是电子流,这两种射线都不属电磁波,当然和手机辐射就完全扯不 上关系了。与上述两种射线不同的是,伽玛射线是一种强电磁波,而且对人体有害,但它的 频率与手机发射的
6、电磁波频率是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上的。由此可以看出,原子核幅射与手 机辐射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电磁波是否都能穿透人体呢?电磁波是一种横波,具有横波的一般特性:频率越高波长越短,传播时波长越短的越容易受 到障碍物的阻挡,波长越长的越容易绕过障碍物或发生衍射现象。电磁波在传输过程中遇到 不同的材料时,会产生反射、吸收和穿透现象,这些作用和其程度、效果取决于电磁波的频 率和被照射物质的特性。一般来讲,频率越高的电磁波穿透能力越强。事实上,常常对于同 一种介质,不同频率的电磁波的穿透性与频率有时并不成正比关系,这与介质自身性质有关。对于 X 射线和伽马射线这类极高频的电磁波,它们更具有粒子性,因而能够穿
7、透大多数物体。因此医院用 X 射线检查体内病变,工业上用伽马射线为工件探伤。微波也具有一定的穿透性,但相对较弱。对于人体,微波的穿透深度和微波波长处于同一数量级。经实验测试,频率为 915MHz的微波源的人体实际穿透深度为 56厘米,频率为2450MHz微波源的人体实际穿透 深度为24厘米。因此现在医疗技术中常使用微波热辐射对浅层组织进行治疗,从而减少 病患开刀的痛苦。而对于频率更低的电磁波,如广播信号等基本是不会发生穿透作用的,一 般仅会利用反射或衍射作用绕过障碍物进行传播。电磁波辐射有哪几种类型?电磁波辐射可按照其产生的效应分为两种:游离辐射和非游离辐射。根据波粒二象性理论,所有的电磁波也
8、可以被视为光子束。而在高频率时,电磁波会比较像是粒子式的能量。因此 当高频高能量电磁波把能量传给其他物质时,光子就有可能撞出该物质内原子、分子的电子,使物质内充满带电离子,这种效应称为游离化,而造成这种游离化现象的电磁波就称为游离 辐射,伽玛射线、X光、紫外线都属于游离辐射。频率低于红外线(约为 30GHZ的电磁波 辐射都不会发生游离效应,称为非游离辐射。此类辐射则不具游离化能力,不会产生有害人 体的自由化离子。非游离辐射又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波长远小于身体的光学辐射,可 产生电子激发效应,如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2.波长小于身体,以诱发电流而造成加 热的效应,如微波和高频率的射频;3.
9、波长远大于身体,很少发生诱发电流而加热,如低 频率的射频、交流电频率和静电场(直流电场)。有害的游离电磁辐射是如何伤害人体的呢?电磁波的粒子特性是主要的,每个粒子能量是决定其生物效应的因素。高频率的电磁波粒子(光子)有足够能量可以产生游离效应,从而打断被照射生物组织有机物的化学键,例如 X 光(波长小于 10 纳米)。当高频电磁波射线进入到人体的内部时,会与体内细胞发生电离作 用,与细胞内的构成活细胞组织的主要物质成份(如蛋白质、核酸和酶)抢夺电荷。一旦这 些物质中的原子的电荷失去,分子的结构就会出现不稳定,形成离子。一些离子很容易通过 化学反应破坏该离子所在位置的细胞物质,从而导致细胞结构的
10、损坏甚至细胞死亡。更加严 重的是,如果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被损坏,也就意味着基因序列受到干扰,细胞就有可能向 着无法预计的方向发展,比如成为可以无限增殖的癌细胞,最终可能导致癌症等疾病的发生。非游离电磁辐射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吗?在低频率,如可见光、射频、微波等,这些非游离辐射的光子的能量不足以打断化学键结,因此非游离辐射与上面所述游离辐射造成的生物效应是完全不同的。当然,非游离的电磁波 也可能是有害的,如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但是要取决于光子的能量,而且它们在生物 体上产生的效应主要是电子的激发而不是游离。激发效应会在生物体内诱发电流,会产生灼 热感,但激发效应的产生仍取决于射源的频率、被照射物
11、的大小和照射的方向性。至于频率 低于调频广播的电磁波,则连激发效应也无法产生。由此可得知,大量非游离电磁波只会造 成热效应,就如同做日光浴或站在浴霸灯下方一般,只要不在短期内将太多能量传给人体,生理组织就能加以调控。所以在安全范围下长期接受非游离电磁波,并不会产生累积性伤害(如细胞癌变)。即使当非游离电磁波的强度达到一定的程度时,最多也只是灼伤。显然,可见光、广播信号、电视信号、手机信号这类功率极低的非游离辐射都不会产生对人体有危 险性的幅射。微波炉会把一块猪肉烤焦,为什么还说微波对人体无害?微波炉的辐射只要不直接接触人体,是无害的。国际上规定家用微波炉的微波波长为 122 毫米,对应频率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磁波 危害 中学 教育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