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建筑岩土与地质勘察_建筑-岩土与地质勘察.pdf
《城市道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建筑岩土与地质勘察_建筑-岩土与地质勘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道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建筑岩土与地质勘察_建筑-岩土与地质勘察.pdf(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星子县西湖新区道路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前言 1.1 工程概况 拟建的星子县西湖新区道路工程,全长约2500 米,路基宽度为 18 米,道路等级级城市次干道,设计行车速度20km/h。工程主要内容有道路工程、排水工程、桥梁工程、涵洞工程。1.2 勘察目的及任务要求 1.2.1 勘察目的 为星子西湖新区道路工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提供详尽的地质勘察资料,对道路修建的适宜性和稳定性有关的工程地质条件作出适宜性评价,提供道路区域内的岩土的设计参数。为道路中的桥梁工程的施工图设计提供详尽的地质勘察资料。对建桥的适宜性和稳定性有关的工程地质条件作出适宜性评价,提供桥型方案的基础类型、基底设置高程、地基岩土
2、的设计参数。1.2.2 勘察任务 1 查明场地土层成层条件和分布规律、地层的物理力学性质、空间分布特点及地基土层岩土工程特性,为本工程设计、地基整体稳定性分析等工作提供地层分布资料和岩土物理力学参数指标。2 查明有无影响本工程建设场地稳定的不良地质作用,若存在,分析其成因类型、分布范围,预测其发展趋势,并评价其对本工程建设的影响。3 查明场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地下水动态变化基本规律,以及场区历年最高、最低地下水位标高,并分析其对本工程设计与施工可能产生的影响,判定地下水和土对混凝土的腐蚀性。4 划分场地类别,查明有关砂土、粉土的地震液化可能性,对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作出评价
3、。5 查明场地周围建(构)筑物及地下管线的分布情况。6 对场地的岩土工程地质特性作出评价,结合本工程性质,对基础型式及相应的持力层进行分析论证。7 查明本区域场地气象条件,包括降雨、温度等情况。1.2.3 勘察技术要求 建设单位提出的技术要求如下:1勘察范围和钻孔布置 勘察范围为星子县西湖新区道路及桥梁部分,道路部分,孔位一般布设在道路中线,遇特殊地段,如水塘、小河等路段适当加布孔位。桥梁部分孔位布设在桥梁墩台的原位处,拟建桥梁为 310 钢筋混凝土简支板梁桥,共设桥台两个,桥墩一个。钻孔坐标见附表,另附勘探孔位平面图。2.钻孔深度 道路部分要求单孔总钻孔深度一般情况下不大于 8 米。等级级城
4、市次干道设计行车速度工程主要内容有道路工程排水工程桥梁工程涵洞工程勘察目的及任务要求勘察目的为星子西湖新区道路工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提供详尽的地质勘察资料对道路修建的适宜性和稳定性有关的工程地质条对建桥的适宜性和稳定性有关的工程地质条件作出适宜性评价提供桥型方案的基础类型基底设置高程地基岩土的设计参数勘察任务查明场地土层成层条件和分布规律地层的物理力学性质空间分布特点及地基土层岩土工程特性为本工不良地质作用若存在分析其成因类型分布范围预测其发展趋势并评价其对本工程建设的响查明场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地下水动态变化基本规律以及场区历年最高最低地下水位标高并分析其对本工程设计与施工可能桥
5、梁部分要求探明中风化或微风化层分布,钻孔进入中风化或微风化层深度不小于 8 米,总钻孔深度一般不大于 30 米。当土层深度变化较大及不能查明不良地质情况时,勘察单位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增加钻孔和适当延长钻孔深度(增加钻孔和延长钻孔深度前请通知设计方,经双方共同研究后决定)。3取土样 原则上各土层均需取土样,一般要求每 12m取一组试样。4室内土工试验内容 天然含水量、比重、容重、孔隙比、液限、塑限、非粘性土颗分;压缩系数、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渗透系数和固结系数、c、值、土的承载比试验(CBR值)、土的击实试验、有机质含量及易溶盐含量试验等。5现场原位测试 标准贯入试验:根据本工程需要布置标准贯入
6、试验孔,各土层均须进行标准贯入试验。竖向间距按地层特点和土的均匀程度确定。静力触探试验:确定各土层的强度及桩周摩阻力、桩端承载力标准值;若为岩层,需提供岩石饱和含水率的单轴极限抗压强度。6地下水测试 地下水埋藏条件及对路基的影响的试验。7钻探现场记录 钻探记录需派有经验技术人员担任,负责记录土名、变层深度、颜色、包含物、状态和结构构造特点,砂类土的密实度和标贯击数,岩层的名称、颜色、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特征。等级级城市次干道设计行车速度工程主要内容有道路工程排水工程桥梁工程涵洞工程勘察目的及任务要求勘察目的为星子西湖新区道路工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提供详尽的地质勘察资料对道路修建的适宜性和稳定性有关
7、的工程地质条对建桥的适宜性和稳定性有关的工程地质条件作出适宜性评价提供桥型方案的基础类型基底设置高程地基岩土的设计参数勘察任务查明场地土层成层条件和分布规律地层的物理力学性质空间分布特点及地基土层岩土工程特性为本工不良地质作用若存在分析其成因类型分布范围预测其发展趋势并评价其对本工程建设的响查明场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地下水动态变化基本规律以及场区历年最高最低地下水位标高并分析其对本工程设计与施工可能 8其他要求 1)控制性钻孔必须钻至设计单位所提供的孔深。2)钻孔严格按照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执行。9勘察报告内容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包括国家现行规范规定的有关内
8、容及下述内容:1勘察工作概述;2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评价;3地基均匀性评价;4各土层的桩周摩阻力标准值、承载力基本容许值;若发现基岩应提供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以各土层的相关物理指标。5地下水埋藏条件、路基的设防水位;6场地地基的地震效应评价;7场地周围建(构)筑物及地下管线的调查情况;8工程环境评价及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1.2.4 勘察依据 1 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 交通部标准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等级级城市次干道设计行车速度工程主要内容有道路工程排水工程桥梁工程涵洞工程勘察目的及任务要求勘察目的为星子西湖新区道路工程一阶段施工图设
9、计提供详尽的地质勘察资料对道路修建的适宜性和稳定性有关的工程地质条对建桥的适宜性和稳定性有关的工程地质条件作出适宜性评价提供桥型方案的基础类型基底设置高程地基岩土的设计参数勘察任务查明场地土层成层条件和分布规律地层的物理力学性质空间分布特点及地基土层岩土工程特性为本工不良地质作用若存在分析其成因类型分布范围预测其发展趋势并评价其对本工程建设的响查明场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地下水动态变化基本规律以及场区历年最高最低地下水位标高并分析其对本工程设计与施工可能3 交通部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4 交通部标准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10、5 交通部标准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6 交通部标准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7 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20021-2001);8 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9 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10 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15-38-2004);11 国家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12 国家标准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2-87 13 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I87-92);14 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15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11、GB18306-2001);16 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17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150218-94)。18 行业标准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CECS99-98。1.3 勘察方法及完成工作量评述 等级级城市次干道设计行车速度工程主要内容有道路工程排水工程桥梁工程涵洞工程勘察目的及任务要求勘察目的为星子西湖新区道路工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提供详尽的地质勘察资料对道路修建的适宜性和稳定性有关的工程地质条对建桥的适宜性和稳定性有关的工程地质条件作出适宜性评价提供桥型方案的基础类型基底设置高程地基岩土的设计参数勘察任务查明场地土层成层条件和分布规律地层的物理力学性质空间分
12、布特点及地基土层岩土工程特性为本工不良地质作用若存在分析其成因类型分布范围预测其发展趋势并评价其对本工程建设的响查明场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地下水动态变化基本规律以及场区历年最高最低地下水位标高并分析其对本工程设计与施工可能1 勘察方法 本次勘察采用回转岩芯钻探及锤击钻探,结合标准贯入试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室内土、水实验等多种方法进行。野外钻探严格执行有关规范及勘察纲要要求,室内资料整理及编制采用理正勘察软件进行。岩土分类定名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 3.3.3 3.3.6 条执行,同时结合野外钻探结果及室内土工试验结果综合确定。2 测量放样 本次钻孔放样
13、是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道路设计平面图及测量控制点,用经标定合格的全站仪按图上尺寸测放而成,高程为黄海高程系统。各孔孔口坐标及高程详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勘探点一览表。3 岩芯钻探 采用三台 XY-1型液压岩芯钻机,地下水位以上采用干钻方式,地下水位以下采用泥浆护壁,土层及全风化、强风化岩层使用口径 110mm合金钻头回转钻进,中风化岩层采用口径 75mm金刚石钻头回转钻进。野外钻探严格按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要求进行。4 原位测试 本次勘察原位测试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及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方法,测试器具均经计量检定合格,测试数据准确,测试数量均不少于 6 次。5 土、水样采取及土工试
14、验 A、试样采取及试样数量:等级级城市次干道设计行车速度工程主要内容有道路工程排水工程桥梁工程涵洞工程勘察目的及任务要求勘察目的为星子西湖新区道路工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提供详尽的地质勘察资料对道路修建的适宜性和稳定性有关的工程地质条对建桥的适宜性和稳定性有关的工程地质条件作出适宜性评价提供桥型方案的基础类型基底设置高程地基岩土的设计参数勘察任务查明场地土层成层条件和分布规律地层的物理力学性质空间分布特点及地基土层岩土工程特性为本工不良地质作用若存在分析其成因类型分布范围预测其发展趋势并评价其对本工程建设的响查明场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地下水动态变化基本规律以及场区历年最高最低地下水位
15、标高并分析其对本工程设计与施工可能粘性土原状样按级土样质量等级要求采用厚壁取土器采取。砂类土主要采用标贯器采取,对卵石主要由岩芯管取样。在拟建线路内取 1 组土样及 1 件地下水水样做室内土、水的简化学分析。B、土样试验项目:物理力学指标:含水量、重度、比重、液限、塑限、压缩模量、剪切强度、砂类土及碎石土的室内颗分,取样点力求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代表性。C、水、土样的试验项目:测定地下水、地表水及土规范要求所有腐蚀性介质含量。地下水位观测:沿线各孔均用测水钟量测地下水的的稳定水位。6、施工时间及完成工作量 野外钻探工作于 2009 年 08 月 05 日始至 2009 年 08 月 23 日结束野
16、外钻探任务,完成的工作量如表 1:完成工作量一览表 表 1 钻孔个数(个)33 取水样(件)1 孔位测量(个)33 取岩样(件)12 总进尺(m)433.90 土的腐蚀性试样(件)取原状样(件)26 标贯(次)97 取扰动样(件)13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m)4.0 本次勘察过程中,严格按照我院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质量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及有关市政公路勘察规范,钻孔采用全站仪实地放测,采取的水、土样等级级城市次干道设计行车速度工程主要内容有道路工程排水工程桥梁工程涵洞工程勘察目的及任务要求勘察目的为星子西湖新区道路工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提供详尽的地质勘察资料对道路修建的适宜性和稳定性
17、有关的工程地质条对建桥的适宜性和稳定性有关的工程地质条件作出适宜性评价提供桥型方案的基础类型基底设置高程地基岩土的设计参数勘察任务查明场地土层成层条件和分布规律地层的物理力学性质空间分布特点及地基土层岩土工程特性为本工不良地质作用若存在分析其成因类型分布范围预测其发展趋势并评价其对本工程建设的响查明场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地下水动态变化基本规律以及场区历年最高最低地下水位标高并分析其对本工程设计与施工可能品具有代表性,岩土设计物理力学参数采用试验指标数理统计、现场原位测试并结合有关规范和地区工程经验提出的,真实可靠,所提供的岩土技术参数等能满足拟建工程施工图设计及施工需要。2、区域
18、自然地理及地质概况 2.1 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拟建道路自然地理位于星子县城以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属亚势带季风区,年平均降水量 1437.1 毫米,年平均气温 15 至 18,1 月份平均气温 4.5,7 月份平均气温 29.2。拟建道路所在区域地表水系较为发育,西面邻近鄱阳湖,中间有沟谷穿越,沟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并顺地形倾向向西部鄱阳湖水域径流排泄,流量受季节控制,所以本次项目中间部位设置有钢筋混凝土简支板梁桥。道路沿线在 ZK03、ZK09以及 ZK12处为水塘分布,水深约 12m。2.2 区域地质条件 拟建道路场地大地构造位置属扬子准地台(级)下扬子凹陷(级)与江南古隆起
19、(级)间;次级构造属庐山隆起(为主)与鄱阳断陷之间,赣南大断裂北端西侧。3、线路工程地质条件 3.1 地形地貌 拟建道路位于山坡及山谷前缘地带,地形总体东西两侧高,中间低洼,北高南低,沿线各段受人类耕作影响,呈台阶状,场地农作物主要以菜地为主,局部种有地瓜、花生等作物。等级级城市次干道设计行车速度工程主要内容有道路工程排水工程桥梁工程涵洞工程勘察目的及任务要求勘察目的为星子西湖新区道路工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提供详尽的地质勘察资料对道路修建的适宜性和稳定性有关的工程地质条对建桥的适宜性和稳定性有关的工程地质条件作出适宜性评价提供桥型方案的基础类型基底设置高程地基岩土的设计参数勘察任务查明场地土层成
20、层条件和分布规律地层的物理力学性质空间分布特点及地基土层岩土工程特性为本工不良地质作用若存在分析其成因类型分布范围预测其发展趋势并评价其对本工程建设的响查明场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地下水动态变化基本规律以及场区历年最高最低地下水位标高并分析其对本工程设计与施工可能根据钻探揭露地层情况,沿线地貌主要以山麓斜坡冲、堆积成因的山前平原地貌为主,小部分为残积坡麓地貌。拟建道路周边无已建建筑物,经勘察,拟建道路沿线未发现有地下构筑物及地下管网分布,场地周边环境条件简单,详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3.2 岩土层工程地质特征 根据线路地质调查及钻探揭露,拟建道路沿线岩土层可分为 9 个工程地质大层,
21、3 个亚层,上覆土层第层为近代人工堆填积(Q4ml),第层为耕土(Q4pd),第层为全新世冲洪积层(Q4al+pl),第层为全新世冲积层(Q4al),第层为第四系上更新统残积层 Q4el),下覆基岩为燕山期(51)花岗岩。现分述如下:1、人工填土(Q4ml)第层:灰褐、黄褐色,稍湿,松散,土性主要为杂填土,由人工堆积的粉质黏土、碎石等组成,含砖头、瓦片和生活垃圾等。不均匀的欠压实土。该层仅在ZK13附近路段见有揭露,层底标高为 20.54m,厚度为 3.40m。2、耕土(Q4pd)第层:灰褐色,很湿至饱和,可塑状,由粘性土及石英中粗砂组成,层表局部地段可见少量植物根系,局部地段含大量灰黑色碳化
22、物质,工程性能较差,分布较薄,最大厚度 1.00m,一般厚度 0.50m0.80m。沿线各路段普遍有分布。3、第四系全新世冲、洪积层(Q4al+pl)第层粉质粘土:黄褐色,饱和,可塑,切面稍有光泽,手捏有砂感,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组份以粉粒和粘粒为主,含石英中粗砂及少量铁等级级城市次干道设计行车速度工程主要内容有道路工程排水工程桥梁工程涵洞工程勘察目的及任务要求勘察目的为星子西湖新区道路工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提供详尽的地质勘察资料对道路修建的适宜性和稳定性有关的工程地质条对建桥的适宜性和稳定性有关的工程地质条件作出适宜性评价提供桥型方案的基础类型基底设置高程地基岩土的设计参数勘察任
23、务查明场地土层成层条件和分布规律地层的物理力学性质空间分布特点及地基土层岩土工程特性为本工不良地质作用若存在分析其成因类型分布范围预测其发展趋势并评价其对本工程建设的响查明场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地下水动态变化基本规律以及场区历年最高最低地下水位标高并分析其对本工程设计与施工可能锰质结核。该层在拟建桥梁位置处缺失,道路沿线大部分钻孔有分布。层底标高为10.04m21.32m;厚度 1.20m6.60m,平均为 3.69m。第层细砂:浅黄、灰白色,饱和,松散,成分以石英为主,含少量云母及泥质,干燥时颗粒基本分散,砂粒均匀,级配良好,分选性较好。该层仅在路线桥位处 ZK26ZK33 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道路 岩土 工程 勘察 报告 建筑 地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