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边的关系教学设计中学教育中考_中学教育-中学课件.pdf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边的关系教学设计中学教育中考_中学教育-中学课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边的关系教学设计中学教育中考_中学教育-中学课件.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边的关系教学设计 猎德小学 龙启梅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五单元 P83 第 3 课时 二、学情分析 本班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和经验,形成一定程度的空间感。他们的对周围事物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以及探索的愿望也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的提高。因此,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基础,将本单元的第 2 课时与第三课时进行了调整。据课前的小测反馈的信息得知,有 80%以上的学生已经认识了什么是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分类及基本特性。另外,学生具备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比较有序的开展合作学习。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数学素养还有待在学习活动中不
2、断的提高与发展。另外,四年级的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逻辑思维能力较弱,“任意”一词是第一次出现在小学数学书本中,要学生深刻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在课前安排学生以小游戏、查找字典及举例说明的形式进行了铺垫。教学目标 1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特性。2在具体的问题情景中,通过设疑、猜想、实践操作、验证、合作交流等探究活动,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特性,从而提高推理和抽象概括的能力。3运用“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引导探究三角形的边的关系,并理解
3、、掌握“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特性。2教学难点 引导在操作和探究中加深对“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特性中“任意”一词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复习 在括号里填上、或。8+2()4 10+8()2 9+6()3 猎德小学迎评规范化学校数学学科教学设计 8+4()2 8+2()10 6+3()9 4+2()8 2+8()10 9+3()6 二、探索新知(一)创设情景,发现问题 1、课件展示情景。(设计说明:原教材中的情景图较为复杂,为了方便学生对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一目了然,简化了情景图。)学校 小明家 邮局 路线一:小明家 学校 路线二:小明家 邮局 学校 师:这里有一幅小明上学的
4、路线图,如果你是小明,你会选择哪条路线?师:(指图说)观察从小明家直接到学校与经邮局再到学校的这两段路近似围成了一个什么图形?这里的每一段路相当于三角形的什么?(边)2、教师设疑:为什么走这条路是最近的?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三角形边的关系(板书课题)(二)、小组探究,发现规律 1、师:老师准备了 4 个不同的三角形。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根据提供的数据和要求填空。并观察数据,从两条边的长度之和与第三条边长度的比较中你能发现什么?1 号:8厘米 3 厘米 10 厘米 本班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和经验形成一定程度的空间感他们的对周围事物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以及探索的愿望也随着年龄的增长不
5、断的提高因此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基础将本单元的第课时与第三课时进行了具备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较有序的开展合作学习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数学素养还有待在学习活动中不断的提高与发展另外四年级的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逻辑思维能力较弱任意一词是第一次出游戏查找字典及举例说明的形式进行了铺垫教学目标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特性在具体的问题情景中通过设疑猜想实践操作验证合作交流等探究活动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特性从而提高推理和抽 2 号:3号:6 厘米 9厘米 8厘米 8厘米 5 厘米 4厘米 4 号:7 厘米 7厘米 7厘米 表一:任意选两条边计算它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 数学 下册 第五 单元 三角形 关系 教学 设计 中学 教育 中考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