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八课辛亥革命教学设计中学教育高中教育_中学教育-中学课件.pdf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八课辛亥革命教学设计中学教育高中教育_中学教育-中学课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八课辛亥革命教学设计中学教育高中教育_中学教育-中学课件.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海南中学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八课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第八课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海南中学初中部 谭兴艳 教学目标:基 础 知 识 了 解 孙中山早期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 掌 握 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能力训练 过程方法 探究思考、提取信息 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辛亥革命既是成功的又是失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比较联系 同盟会政治纲领与三民主义的联系与区别 情感态度 价 值 观 爱国情感 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传统的发扬光大。进取意识 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志士不屈不挠革命精神的张扬。以孙中
2、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不断进取的精神,将鼓舞我们完成民族复兴大业。教学重点: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纲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方法:1、循序善诱法 2、情景再现法 3、图表辅助法:充分运用教材中的图片,使学生比较直观地认识当时的历史场景,加深学生对辛亥革命的认识。3、讨论法、材料分析法:对三民主义和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分析,可以用此法。整体思路:以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一生的主要革命活动和精神为主线,分四大块阐述:国难深重、胸怀大志(背景);愈挫弥坚、成就伟业(经过、结果);千秋功业、任人评说(评价);斯人已逝、精神永存。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
3、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传统的发扬光大,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志士不屈不挠革命精神的张扬。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不断进取的精神,将鼓舞我们完成民族复兴大业。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以专题纪录片走向共和的主题曲作为背景音乐,播放从鸦片 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的图片,老师满怀深情的介绍辛亥革命前的中国现状,让学生感受到国难的深重,由此导入新课。教师导入语: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野蛮入侵,封建统治腐朽无能,国家战乱不已,人民饥寒交迫,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世所罕见的深重苦难。在那个内忧外患接踵而至的年代,一切关心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人们无不
4、痛切感到,要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就必须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对中国社会进行根本变革。一代代仁人志士,救国救民,上下求索;一辈辈英雄好汉,前赴后继,热血染山河。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就是其中众多仁人志士中杰出的代表。二、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一)、国难深重、胸怀大志 1、介绍孙中山(让学生先说说他们所知道的孙中山)标基础知识了解孙中山早期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掌握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能力训练探究思考提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辛亥革命既是成过程方法取信息功的又是失败的资产阶级民主封建的爱国情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传统的发扬光大
5、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志士不屈不挠革命精神的张扬以孙中山进取意识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不断进取的精神将鼓舞我们完成民族复兴大业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中辅助法充分运用教材中的图片使学生比较直观地认识当时的历史场景加深学生对辛亥革命的认识讨论法材料分析法对三民主义和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分析可以用此法整体思路以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一生的主要革命活动和精神老师再打出幻灯片,简要介绍孙中山,突出他在国难深重时胸怀大志,一心救国。(孙中山,名文,号逸仙,因曾用过中山樵的名字,此后以孙中山著称于世。1866 年出生在广东香山县翠亨村的一个农民家庭,早年从医,但后来他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而“医国”比“医人
6、”更重要。从此放弃了医生的职业,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894 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的主张,遭到拒绝。孙中山开始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朝封建统治,才能够拯救中国,实现民族的完全独立个国家的富强。)为了实现他的远大理想和志向,他做出了哪些努力呢?2、创建革命团体和革命政党(1)兴中会的创建(让学生看课本了解基本的知识点)时间:1894 年 地点:檀香山 目标: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列出 20 世纪初全国出现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说明革命形势的快速发展。)(2)同盟会的创建(让学生看课本了解基本的知识点)时间:1905 年 地点:日本东京 性质:
7、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机关刊物:民报(在民报创刊词中,把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以孙中山的一段话(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因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把革命纲领与三民主义对应起来,重点解释三民主义,加深学生对革命纲领的理解。标基础知识了解孙中山早期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掌握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能力训练探究思考提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辛亥革命既是成过程方法取信息功的又是失败的资产阶级民主封建的爱国
8、情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传统的发扬光大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志士不屈不挠革命精神的张扬以孙中山进取意识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不断进取的精神将鼓舞我们完成民族复兴大业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中辅助法充分运用教材中的图片使学生比较直观地认识当时的历史场景加深学生对辛亥革命的认识讨论法材料分析法对三民主义和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分析可以用此法整体思路以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一生的主要革命活动和精神有了完整的革命纲领作为指导,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去实现革命的目标。第一次广州起义 1895 年 孙中山率领郑士良、陆皓东等人,准备袭取广州。但是事机泄漏,清政府展开搜捕,陆皓东被捕牺牲
9、。惠州起义 1900 年 10 月 8 日孙中山命郑士良等人于惠州三洲田 (今深圳市盐田区三洲田村一带)发动起义。潮州黄冈起义 1907 年 5 月命余丑起义于潮州黄冈,历六日而败。安庆起义 1907 年 7 月 6 日,徐锡麟在安庆起义,后失败殉难。七女湖起义 1907 年 9 月命邓子瑜起义于惠州七女湖(今惠州市汝湖镇),十余日后起义失败。镇南关起义 1907 年 12 月黄明堂受命在镇南关起义,孙中山亲临指挥。防城起义 1907 年 9 月王和顺受命在钦州王光山起义。钦州、廉州起义 1908 年 3 月 27 日黄兴由安南率革命军进攻钦州。河口起义 1908 年 4 月黄明堂在云南河口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八 年级 历史 上册 第八 辛亥革命 教学 设计 中学 教育 高中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