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小学教育小学学案_小学教育-小学学案.pdf
《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小学教育小学学案_小学教育-小学学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小学教育小学学案_小学教育-小学学案.pdf(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 教学目标:1、掌握并学习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的写法。2、理解说明的思路及说明方法。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丰富学生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难点: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但并不是说只有人类才有语言,其实大自然的万物也同样有它们各自奇妙的语言。今天就让我们和叶圣陶先生一道去聆听大自然的语言吧!(板书题目、作者)【预习检测】(一)基础巩固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孕()育
2、 农谚()翩()然 草长()莺飞 销声匿()迹 2、解释下列词语(写于课本)次第 周而复始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探究问题。提问:(1)说明文分为哪两类?明确: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2)本文属于哪一类呀?明确:属于事理说明文 1、请同学们先给课文文段标上序号,再根据课后练习题一中的四个问题,找出有关起止段落,理清文章结构。教师找一、两个学生提问。然后归纳明确:第一部分(第13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第二部分(第45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第三部分(第61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第四部分(第1112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和作用。2、全班同学齐声朗诵第1-3自然段,然
3、后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文章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它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它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说明了春夏秋冬四季景物的变化和气候的关系。描写;这样写使语言生动形象,将抽象的概念通俗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化,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2)在科学的前提下,说明文的语言还具有生动性。找出文段中的一组反义词以及描写四季景象的语句。春季:“冰雪融化”“草木萌发”,繁花“次第开放”;夏季:“植物孕育果实”;秋季:“果实成熟”“叶子渐渐变黄”“簌簌地落下”;冬季:昆虫“销声匿迹”,到处“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其中,“萌”字准确地反映了草木开始生长的状况;“
4、次第”,贴切地表现了花开的次序,渲染了春天的气息;“渐渐”,确切地表达了叶子枯黄的过程;“簌簌”,摹拟风吹落叶的声音,使人感到秋天的肃杀;“载”,是充满的意思,恰当地描写了风雪飘落的程度。文章第一段就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四季图”。3、理解句子的意思,回答下列问题。本题目的是揣摩本文两个重要句子的含义。(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次第”是什么意思?请用它造一个句子。)次第,依次,按照顺序。或 依一定顺序,一个接一个地。教师造句举例:时光流逝,一个个曾经熟悉的名字和面孔从你的记忆中次第隐去。(2)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
5、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三个例子说明什么道理?)说明一些农产品普通的自然现象,在农业生产那里,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4、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概况内容回答问题:(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就是物候学。小结:我们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剩下的知识留给下节课我们在来一起学习。四、课外拓展 古诗中的物候现象 1、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中后两句从字面意义上讲就是:玉门关外的杨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自然 语言 导学案 小学教育 小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