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选修3-2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物理选修3-2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选修3-2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doc(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物理选修3-2知识点总结1电磁感应现象1.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是: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以上表述是充分必要条件。不论什么情况,只要满足电路闭合和磁通量发生变化这两个条件,就必然产生感应电流;反之,只要产生了感应电流,那么电路一定是闭合的,穿过该电路的磁通量也一定发生了变化。2.感应电动势产生的条件感应电动势产生的条件是:穿过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这里不要求闭合。无论电路闭合与否,只要磁通量变化了,就一定有感应电动势产生。这好比一个电源:不论外电路是否闭合,电动势总是存在的。但只有当外电路闭合时,电路中才会有电流。3.关于磁通量变化在匀强磁场中,磁通量,磁通量的变化有
2、多种形式,主要有:S、不变,B改变,这时B、不变,S改变,这时B、S不变,改变,这时2楞次定律1. 内容: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就是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在应用楞次定律时一定要注意:“阻碍”不等于“反向”;“阻碍”不是“阻止”。(1) 从“阻碍磁通量变化”的角度来看,无论什么原因,只要使穿过电路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就一定有感应电动势产生。(2)从“阻碍相对运动”的角度来看,楞次定律的这个结论可以用能量守恒来解释:既然有感应电流产生,就有其它能转化为电能。又由于感应电流是由相对运动引起的,所以只能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因此机械能减少。磁场力对物体做负功,是阻力,表现出
3、的现象就是“阻碍”相对运动。(3) 从“阻碍自身电流变化”的角度来看,就是自感现象。自感现象中产生的自感电动势总是阻碍自身电流的变化。2.实质:能量的转化与守恒3.应用:对阻碍的理解:(1)顺口溜“你增我反,你减我同”(2)顺口溜“你退我进,你进我退”即阻碍相对运动的意思。“你增我反”的意思是如果磁通量增加,则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来的磁场方向相反。“你减我同”的意思是如果磁通量减小,则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来的磁场方向相同。(3)用以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其步骤如下:确定穿过闭合电路的原磁场方向;确定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是如何变化的(增大还是减小);根据楞次定律,确定闭合回路中感应电流的磁场方
4、向;应用安培定则,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3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1.定律内容:感应电动势大小决定于磁通量的变化率的大小,与穿过这一电路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1)决定感应电动势大小因素:穿过这个闭合电路中的磁通量的变化快慢(2)注意区分磁通量中,磁通量的变化量,磁通量的变化率的不同2.导体切割磁感线:=BLv应用该式应注意:(1)只适于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情况,求即时感应电动势(若v是平均速度则为平均值);(2)B,L,v三者相互垂直;(3)对公式=BLvsin中的应理解如下: 当 BL,vL 时,为B和v间夹角,如图(a); 当 vL,Bv 时,为L和B间夹角; 当 BL,vB 时,为v和L间夹角。上述
5、, 三条均反映L的有效切割长度。3.回路闭合式中为回路中磁通量变化,t为发生这段变化所需的时间,n为匝数4自感现象1.自感现象是指由于导体本身的电流发生变、 化而产生的电磁感应现象。由于线圈(导体)本身电流的变化而产生的电磁感应现象叫自感现象。在自感现象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叫自感电动势。自感电动势总量阻碍线圈(导体)中原电流的变化。2.自感系数简称自感或电感, 它是反映线圈特性的物理量。线圈越长, 单位长度上的匝数越多, 截面积越大, 它的自感系数就越大。另外, 有铁心的线圈的自感系数比没有铁心时要大得多。自感现象分通电自感和断电自感两种。3.自感电动势的大小跟电流变化率成正比。L是线圈的自感系数
6、,是线圈自身性质,线圈越长,单位长度上的匝数越多,截面积越大,有铁芯则线圈的自感系数L越大。单位是亨利(H)。5主要的计算式1.感应电动势大小的计算式:注:若闭合电路是一个匝的线圈,线圈中的总电动势可看作是一个线圈感应电动势的n倍。E是时间内的平均感应电动势2.几种题型线圈面积S不变,磁感应强度均匀变化:磁感强度不变,线圈面积均匀变化:B、S均不变,线圈绕过线圈平面内的某一轴转动时,计算式为:3.导体切割磁感线时产生感应电动势大小的计算式(1)公式:(2)题型: 若导体变速切割磁感线,公式中的电动势是该时刻的瞬时感应电动势。 若导体不是垂直切割磁感线运动,v与B有一夹角,如图b: 若导体在磁场
7、中绕着导体上的某一点转动时,导体上各点的线速度不同,不能用计算,而应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变成“感应电动势大小等于直线导体在单位时间内切割磁感线的条数”来计算,如下图c: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经过时间,导体位置由oa转到oa1,转过的角度,则导体扫过的面积,切割的磁感线条数(即磁通量的变化量)单位时间内切割的磁感线条数为:,单位时间内切割的磁感线条数(即为磁通量的变化率)等于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即:计算时各量单位:转动产生的感应电动势A. 转动轴与磁感线平行。如图d,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长L的金属棒oa以o为轴在该平面内以角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求金属棒中的感应电动势。在应用
8、感应电动势的公式时,必须注意其中的速度v应该指导线上各点的平均速度,在本题中应该是金属棒中点的速度,因此有。B. 线圈的转动轴与磁感线垂直。如图,矩形线圈的长、宽分别为L1、L2,所围面积为S,向右的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线圈绕图e示的轴以角速度匀速转动。线圈的ab、cd两边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相加可得E=BS。如果线圈由n匝导线绕制而成,则E=nBS。从图16-8示位置开始计时,则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为e=nBScost 。该结论与线圈的形状和转动轴的具体位置无关(但是轴必须与B垂直)。实际上,这就是交流发电机发出的交流电的瞬时电动势公式。一.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
9、大小,跟穿过这一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1)上式中的E是在时间t内的平均感应电动势.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推论1. 当导体回路的面积S一定,且S与磁场方向垂直,磁感应强度B均匀变化时:(2)推导:将代入(1)式2. 当磁感应强度B不变,导体长L,以与B夹角的速度v平动切割磁感线时:E=BLvsin (3)推导:如图1所示,在时间t内,回路面积变化量,代入(1)式并注意n1得:当导线垂直切割磁感线时,90,sin=1,E=BLv (4)(3)式和(4)式中,若v为瞬时速度,则算出的E为瞬时电动势;若v为平均速度,则算出E为平均电动势.3. 当磁感应强度B不变,长L的导体在垂直于B的平面内
10、绕其一端以角速度匀速转动时:(5)推导:如图2所示,因导体上任一点的线速度与该点的转动半径成正比,所以导体切割的平均速度等于中点的速度,代入(4)式得4. 匝数为n面积为S的线圈,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以角速度绕在线圈平面内且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轴转动时(从S与B垂直开始计时):(6)推导:如图3所示. 设ab=cd=l1,ad=bc=l2,从S与B垂直开始计时,经时间t线框转到图4所示位置(俯视图)时,根据(3)式得每一匝线圈中,而v=,所以n匝的总电动势说明:(6)式可推广到一般情况,线圈可以是任意形状的平面线圈、转轴可以是在线圈平面内且垂直于磁场方向的任意转轴.若从S与B平行开始计时,
11、例1.如图5所示,在半径为a的圆形区域内、外磁场方向相反,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一半径2a、电阻为R的圆形导线环放置在纸面内,其圆心与圆形区域的中心重合,在导线环以一直径为轴转180的过程中,通过导线截面的电量为()A.0 B.C. D.分析:设开始时导线环在纸面外的侧面为M,在纸面内的侧面为N. 因环内点磁应线比叉磁感线多,所以,初态的合磁通从N面向M面穿过;末态的合磁通从M面向N面穿过,初态与末态磁通量的大小相等. 若取磁感线从M面向N面穿过磁通量为正(即取末态磁通量为正),则初态:末态:设翻转的时间为t,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答案:B.例2.一闭合线圈垂直于磁场方向放在匀强磁场里,t
12、=0时刻磁感应强度向里,如图6所示,若磁感应强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7甲所示,则线圈中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为图7乙中的哪一个?(线圈面积不变,电流逆时针时电动势为正)分析:由知,在S不变时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感应强度的变化率(即Bt图线的斜率)成正比;又由楞次定律知,第1s、第3s内的电流为顺时针方向,第2s、第4s内的电流为逆时针方向,所以只有答案D正确.答案:D例3.如图8所示,在PQ、QR区域中存在着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均垂直于纸面.一导线框abcdefa位于纸面内,框的邻边都相互垂直,bc边与磁场的边界P重合,导线框与磁场区域的尺寸如图8所示从t=0时刻开
13、始,线框匀速横穿两个磁场区域.以abcdef为线框中的电动势的正方向,以下四个t关系示意图(如图9)中正确的是()分析:由右手定则和=Blv判定,水平位移从0l的过程中,=Blv,位移从l2l的过程中,=0,位移从2l3l的过程中,=3Blv,位移从3l4l的过程中,=2Blv,可知图C正确.答案:C例4.如图10所示,单匝矩形线圈面积为S,一半在具有理想边界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线圈绕与磁场边界重合的轴OO以角速度转动,方向如图.(1)从图示位置计时,并规定电流abcda方向电动势为正,则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图11中的哪一个?(2)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为( )A. B.C. D
14、.以上都不正确分析:在的过程中,根据右手定则电流方向为adcba,电动势为负值;又根据公式(6)并注意到n=1、线圈在磁场中的面积为,得,在时刻ab出磁场,cd进入磁场,电流方向仍为adcba,且由最大值逐渐变小,所以t图象为图11中的C,电动势最大值为.答案:(1)C,(2)A高中物理选修3-2知识点详细汇总电磁感应现象 愣次定律一、电磁感应1电磁感应现象只要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回路中就有电流产生,这种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叫做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2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回路中磁通量发生变化3. 磁通量变化的常见情况 (改变的方式):线圈所围面积发生变化,闭合电路
15、中的部分导线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导致变化;其实质也是B不变而S增大或减小线圈在磁场中转动导致变化。线圈面积与磁感应强度二者之间夹角发生变化。如匀强磁场中转动的矩形线圈就是典型。磁感应强度随时间(或位置)变化,磁感应强度是时间的函数;或闭合回路变化导致变化(改变的结果):磁通量改变的最直接的结果是产生感应电动势,若线圈或线框是闭合的.则在线圈或线框中产生感应电流,因此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就是: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4.产生感应电动势的条件:无论回路是否闭合,只要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线圈中就有感应电动势产生,产生感应电动势的那部分导体相当于电源.电磁感应现象的实质是产生感应电动势,如果回路闭
16、合,则有感应电流,如果回路不闭合,则只能出现感应电动势,而不会形成持续的电流我们看变化是看回路中的磁通量变化,而不是看回路外面的磁通量变化二、感应电流方向的判定1.右手定则:伸开右手,使拇指跟其余的四指垂直且与手掌都在同一平面内,让磁感线垂直穿过手心,手掌所在平面跟磁感线和导线所在平面垂直,大拇指指向导线运动的方向, 四指所指的方向即为感应电流方向(电源).用右手定则时应注意:主要用于闭合回路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与感应电流的方向判定,右手定则仅在导体切割磁感线时使用,应用时要注意磁场方向、运动方向、感应电流方向三者互相垂直当导体的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不垂直时,拇指应指
17、向切割磁感线的分速度方向若形成闭合回路,四指指向感应电流方向;若未形成闭合回路,四指指向高电势“因电而动”用左手定则“因动而电”用右手定则应用时要特别注意:四指指向是电源内部电流的方向(负正)因而也是电势升高的方向;即:四指指向正极。导体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是磁通量发生变化引起感应电流的特例,所以判定电流方向的右手定则也是楞次定律的一个特例用右手定则能判定的,一定也能用楞次定律判定,只是对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而产生感应电流方向的判定用右手定则更为简便2.楞次定律(1)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感应电流的) 磁场
18、 (总是) 阻碍 (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原因产生结果;结果阻碍原因。 (定语) 主语 (状语) 谓语 (补语) 宾语(2)对“阻碍”的理解 注意“阻碍”不是阻止,这里是阻而未止。阻碍磁通量变化指:磁通量增加时,阻碍增加(感应电流的磁场和原磁场方向相反,起抵消作用);磁通量减少时,阻碍减少(感应电流的磁场和原磁场方向一致,起补偿作用),简称“增反减同”(3)楞次定律另一种表达:感应电流的效果总是要阻碍(或反抗)产生感应电流的原因. (F安方向就起到阻碍的效果作用)即由电磁感应现象而引起的一些受力、相对运动、磁场变化等都有阻碍原磁通量变化的趋势。阻碍原磁通量的变化或原磁场的变化;阻碍相对
19、运动,可理解为“来拒去留”;使线圈面积有扩大或缩小的趋势; 有时应用这些推论解题 比用楞次定律本身更方便阻碍原电流的变化楞次定律 磁通量的变化表述: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就是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能量守恒表述: 从磁通量变化的角度:I感的磁场效果总要反抗产生感应电流的原因 从导体和磁场的相对运动: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从感应电流的磁场和原磁场:导体和磁体发生相对运动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相对运动。楞次定律的特例右手定则: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原磁场的变化。(增反、减同)楞次定律的多种表述、应用中常见的两种情况:一磁场不变,导体回路相
20、对磁场运动;二导体回路不动,磁场发生变化。磁通量的变化与相对运动具有等效性:相当于导体回路与磁场接近,相当于导体回路与磁场远离。(4)楞次定律判定感应电流方向的一般步骤 基本思路可归结为:“一原、二感、三电流”,明确闭合回路中引起感应电流的原磁场方向如何; 确定原磁场穿过闭合回路中的磁通量如何变化(是增还是减)根据楞次定律确定感应电流磁场的方向再利用安培定则,根据感应电流磁场的方向来确定感应电流方向判断闭合电路(或电路中可动部分导体)相对运动类问题的分析策略在电磁感应问题中,有一类综合性较强的分析判断类问题,主要讲的是磁场中的闭合电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了感应电流,而此电流又处于磁场中,受到安培力
21、作用,从而使闭合电路或电路中可动部分的导体发生了运动.对其运动趋势的分析判断可有两种思路方法:常规法:据原磁场(B原方向及情况)确定感应磁场(B感方向)判断感应电流(I感方向)导体受力及运动趋势. 效果法:由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流的“效果”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原因”,深刻理解“阻碍”的含义.据阻碍原则,可直接对运动趋势作出判断,更简捷、迅速. (如F安方向阻碍相对运动或阻碍相对运动的趋势)B感和I感的方向判定:楞次定律(右手) 深刻理解“阻碍”两字的含义(I感的B是阻碍产生I感的原因)B原方向?;B原?变化(原方向是增还是减);I感方向?才能阻碍变化;再由I感方向确定B感方向。楞次定律的理
22、解与应用 理解楞次定律要注意四个层次:谁阻碍谁?是感应电流的磁通量阻碍原磁通量;阻碍什么?阻碍的是磁通量的变化而不是磁通量本身;如何阻碍?当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相反,当磁通量减小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相同,即”增反减同”;结果如何?阻碍不是阻止,只是延缓了磁通量变化的快慢,结果是增加的还是增加,减少的还是减少.另外 “阻碍”表示了能量的转化关系,正因为存在阻碍作用,才能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相对运动.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动态分析:就是分析导体的受力和运动情况之间的动态关系。一般可归纳为:导体组成的闭合电路中磁通量发生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物理 选修 知识点 总结 推荐 文档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