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考物理总复习一轮复习知识归纳第一章实验一.docx
《高中高考物理总复习一轮复习知识归纳第一章实验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高考物理总复习一轮复习知识归纳第一章实验一.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考试卷试题学习资料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1实验器材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刻度尺、导线、电源、复写纸片2实验原理(如图1所示)图13实验步骤(1)按照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接好电源;(2)把一细绳系在小车上,细绳绕过滑轮,下端挂合适的钩码,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小车后面;(3)把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4)小车运动一段时间后,断开电源,取下纸带;(5)换纸带重复做三次,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进行测量分析4注意事项(1)平行:纸带、细绳要和长木板平行(2)两先两后:实验中应
2、先接通电源,后让小车运动;实验完毕应先断开电源,后取纸带(3)防止碰撞:在到达长木板末端前应让小车停止运动,防止钩码落地及小车与滑轮相撞(4)减小误差:小车的加速度宜适当大些,可以减小长度的测量误差,加速度大小以能在约50 cm的纸带上清楚地取出67个计数点为宜(5)小车从靠近打点计时器位置释放1数据处理(1)目的通过纸带求解运动的加速度和瞬时速度,确定物体的运动性质等(2)方法分析物体的运动性质测量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相邻计数点距离之差,看其是否为常数,从而确定物体的运动性质利用逐差法求解平均加速度a1,a2,a3a利用平均速度求瞬时速度:vn利用速度时间图象求加速度a作出速度时间图象,
3、通过图象的斜率求解物体的加速度;b剪下相邻计数点的纸带紧排在一起求解加速度2依据纸带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1)x1、x2、x3xn是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2)x是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里的位移差:x1x2x1,x2x3x2.(3)T是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02n(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50 Hz,n为两计数点间计时点的间隔数)(4)xaT2,只要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就一定相等.命题点一教材原型实验例1(2017全国卷22)某探究小组为了研究小车在桌面上的直线运动,用自制“滴水计时器”计量时间实验前,将该计时器固定在小车旁,如图2(a)所示实
4、验时,保持桌面水平,用手轻推一下小车在小车运动过程中,滴水计时器等时间间隔地滴下小水滴,图(b)记录了桌面上连续6个水滴的位置(已知滴水计时器每30 s内共滴下46个小水滴)图2(1)由图(b)可知,小车在桌面上是_(填“从右向左”或“从左向右”)运动的(2)该小组同学根据图(b)的数据判断出小车做匀变速运动小车运动到图(b)中A点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_ m/s,加速度大小为_ 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1)从右向左(2)0.19 0.038解析(1)小车在阻力的作用下,做减速运动,由题图(b)知,从右向左相邻水滴间的距离逐渐减小,所以小车在桌面上是从右向左运动(2)已知滴水计时
5、器每30 s内共滴下46个小水滴,所以相邻两水滴间的时间间隔为T s s,所以A点位置的速度为vA m/s0.19 m/s.根据逐差法可得加速度a,解得a0.038 m/s2,故加速度的大小为0.038 m/s2.变式1(2018江西省六校第五次联考)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选出了一条清晰的纸带,并取其中的A、B、C、D、E、F、G七个点进行研究,这七个点和刻度尺标度的对照情况如图3所示(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50 Hz)图3(1)由图可以知道,A、B两点的时间间隔是_ s,A点到D点的距离是_ cm,D点到G点的距离是_ cm;(小数点后保留2位)(2)通过测量不难发现,(xBC
6、xAB)与(xCDxBC)、(xDExCD)、基本相等这表明,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之内,拖动纸带的小车做的是_运动;(3)经过合理的数据处理后,可以求得加速度a_ m/s2 ;(小数点后保留3位)(4)还可以求出,打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B_ m/s.(小数点后保留3位)答案(1)0.104.13(4.104.16均可)6.48(6.456.51均可)(2)匀加速(或匀变速)直线(3)0.261(0.2540.268)(4)0.126(0.1210.131)解析(1)由题图可以知道,A、B两点的时间间隔是0.10 s,A点到D点的距离是4.13 cm,D点到G点的距离是6.48 cm;(2)通
7、过测量不难发现,(xBCxAB)与(xCDxBC)、(xDExCD)、基本相等这表明,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之内,拖动纸带的小车做的是匀加速直线运动(3)设A到B之间的距离为x1,以后各段分别为x2、x3、x4、x5、x6,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得:x4x13a1T2,x5x23a2T2,x6x33a3T2,联立可得a,解得a0.261 m/s2;(4)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有vB0.126 m/s.变式2(2018北京理综21)用图4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4主要实验步骤如下:a安装好实验器材,接通电源后,让拖着纸带的小车沿
8、长木板运动,重复几次b选出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找一个合适的点当作计时起点O(t0),然后每隔相同的时间间隔T选取一个计数点,如图5中A、B、C、D、E、F所示图5c通过测量、计算可以得到在打A、B、C、D、E点时小车的速度,分别记作v1、v2、v3、v4、v5d以速度v为纵轴、时间t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在坐标纸上描点,如图6所示图6结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在下列仪器和器材中,还需要使用的有_和_(填选项前的字母)A电压合适的50 Hz交流电源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C刻度尺D秒表E天平(含砝码)(2)在图象中已标出计数点A、B、D、E对应的坐标点,请在该图中标出计数点C对应的坐
9、标点,并画出vt图象(3)观察vt图象,可以判断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依据是_vt图象斜率的物理意义是_(4)描绘vt图象前,还不知道小车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用平均速度表示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从理论上讲,对t的要求是_(选填“越小越好”或“与大小无关”);从实验的角度看,选取的x大小与速度测量的误差_(选填“有关”或“无关”)(5)早在16世纪末,伽利略就猜想落体运动的速度应该是均匀变化的当时只能靠滴水计时,为此他设计了如图7所示的“斜面实验”,反复做了上百次,验证了他的猜想请你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知识,分析说明如何利用伽利略“斜面实验”检验小球的速度是随时间均匀变化的图7答案(1)AC(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 高考 物理 复习 一轮 知识 归纳 第一章 实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