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17古诗三首名师教案.docx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17古诗三首名师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17古诗三首名师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语文教学学习资源前言语文学习的四大原则1.循序渐进语文学习应注重基础,不能急于求成,每天制定好计划,只要坚持就会有长进。每天认真练几个字,每周背几首诗、看几篇文章,每学期读一本名著都会有所帮助。2.熟读精思 学习语文要把记忆和理解紧密结合,两者不可偏废。“熟读”要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精思”要善于质疑问难,最终解决问题。3. 自求自得端正读书态度,不要为了读书而读书。应把所学的知识加以吸收,变成自己的东西,做到读写结合。4.博研结合一是要广泛阅读,二是要精读,二者应有机结合。同时应将语文学习带出课堂,注意观察日常生活,在生活中领悟语文。前言语文学习的四大原则1.循序渐进语文学习
2、应注重基础,不能急于求成,每天制定好计划,只要坚持就会有长进。每天认真练几个字,每周背几首诗、看几篇文章,每学期读一本名著都会有所帮助。2.熟读精思 学习语文要把记忆和理解紧密结合,两者不可偏废。“熟读”要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精思”要善于质疑问难,最终解决问题。3. 自求自得端正读书态度,不要为了读书而读书。应把所学的知识加以吸收,变成自己的东西,做到读写结合。4.博研结合一是要广泛阅读,二是要精读,二者应有机结合。同时应将语文学习带出课堂,注意观察日常生活,在生活中领悟语文。17 古诗三首【课前解析】关注朗读:要将朗读贯穿于古诗教学的整个过程,要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韵味儿。
3、教师可以范读,学生可以自由读、个人展示读、小组比赛读、配乐朗读等。教师也可以用手势提示诗句朗读的节奏起伏,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通过朗读,引导学生整体感受古诗的韵味儿。关注诗意的理解;引导学生理解诗意,重在指导方法。理解诗意时,可以运用猜读、图文对照、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等方法。关注想象:在朗读和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可以帮助学生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也可以想象诗人面对美景时的表现,这样既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诗句的意思,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入情入境地朗读。在想象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进行朗读的指导。【教学目标】1.认识“亦、宜”等5个生字,读准
4、多音字“抹、磨”,会写“断、楚”等13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望天门山。3.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4.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水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重点】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水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难点】体会诗文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策略】在字词教学方面,本课采用学生自学为主,教师重点强调、精讲点拨的策略;在文本阅读方面,采用自读、小组交流、全班讨论的方式;运用实践策略
5、使学生举一反三,学会融会贯通,并记录所得。【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断、楚”等5个生字,正确读写诗句中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3.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4.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水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教学过程】一、了解诗人及写作背景、揭示课题。教师提问:同学们之前学过李白的哪些诗呢?预设:静夜思古朗月行夜宿山寺。教师导入新课:同学们说得很好,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教师板书:(李白)教师提问:关于李白,你了解多少?出示课件2学生阅读资料,教师谈话导课:李白
6、是中国唐代一位非常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漫游中度过的。25岁的时候就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离开了家乡前去洞庭湖游览,接着又兴致勃勃地乘船顺江东下,在经过安徽省当涂县的东、西梁山时,被眼前雄奇秀美的景色吸引住了,于是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望天门山。教师板书课题:(望天门山)(设计意图:运用多媒体课件介绍作者李白,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教师过渡:刚刚老师领略了大家扎实的语文基本功,现在开始闯关,有信心吗?出示课件3教师提出要求:大家喜欢这首诗吗?赶快自己读一读吧,注意读准字音,读完后老师要检查,看谁读得
7、好。学生自由读、教师指名读。教师范读:这位同学刚才读得真不错!我也要读一读。(范读)现在你们是否也想读?如果你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你就读出你自己的感觉。再次指名读,注意正音并指名点评。出示课件4注意读准翘舌音“楚、至”,前鼻音“断、帆”。教师引导质疑:你是如何识记这些生字的?预设:换一换、减一减、加一加。男、女生分读生字,全班齐读。教师提问:有人说:一首诗就是一幅画。如果说这首诗就是一幅画,那画里都画了些什么呢?请大家回到诗里面再去读一读、找一找、画一画。学生发言,教师小结。出示课件5(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记生字,体现多元识字的理念。这是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可以提高自
8、学能力。)三、小组合作,再读学习。教师提出要求:为了把课文读得更好,请大家再来读一读。可以对照注释和查阅的资料来理解诗句的意思。理解了句意后,再读课文,相信大家会读得更棒!出示课件6、7小组内合作学习交流学习收获。(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结合课文注释,理解古诗中字词的意思。增强理解词语的能力。)四、合作探究,品读诗句。出示课件8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指名读诗句。教师引导想象: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流经古代楚国的这一段叫楚江,终点在天门山,天门山以东是吴国,流经吴国的长江段,叫吴江。天门山高、俊秀、险,诗人写到天门山犹如被江水冲击而隔断似的。教师指导学生观看水流撞
9、击到山石上,激起回旋,形成汹涌的波涛的情景。“碧水东流至此回”,教师一边读一边用动作演示。指名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种情景。教师提出问题:从这两句我们可以体会出江水怎么样?预设:水势湍急、激荡回旋教师追问: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指名读,学生点评优缺点。教师范读,注意停顿、重读。学生自由练习,再指名读,男女生分读,全班齐读。教师引导质疑:这么壮美的景色,诗人是在什么地方看到的?你是怎么知道的?预设:诗人是在船上看到的“两岸青山相对出”出示课件9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学生观察,畅谈感受。(教师指示学生看顺流而下的小船,站在船头的诗人。) 教师小结:诗人用词多么精妙啊,一个“出”字把
10、山给写活了。教提问师:这青山仿佛是要出来迎接自己一样,诗人的心情怎样呢?预设:高兴、激动、自豪。教师指导朗读:李白在高大的天门山面前,丝毫没有感到自己的渺小,自己虽从遥远的天边来,却有这青山专程相迎,这又是多么的豪迈!让我们齐读这一句。(三)再读悟情。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再把诗读一读,看看诗中都描绘了哪些色彩鲜明的景物?出示课件10教师板书:(青山 碧水 白帆 红日)教师提问:同学们都有一双慧眼,你们看,青的山、绿的水、白白的帆、红红的太阳,构成了一幅精美的图画,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作者在诗中还用了六个动词,使得山水景物呈现出跃跃欲出的动态,描绘了天门山一带的雄奇阔远
11、的美景。同学们再读读古诗,看作者用了哪六个动词?教师板书:(断 开 流 回 出 来)教师引导:诗歌感动人心的艺术魅力不仅在于写景如画,更在于借景抒情,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呢?预设: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带着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满腔的爱一起朗诵。(设计意图:结合课文插图,根据对词语的理解,展开想象,理解诗句。训练学生理解和欣赏诗句的能力。)五、合作朗读,升华情感。教师谈话引读:浩浩的长江水啊,咆哮着奔腾向前,像一头猛兽一样撞开了天门山,汹涌澎湃的江水撞击在岩石上,形成了巨大的回旋。男生齐诵: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一只轻快的小帆船从远处的红日之下顺流而来,它越驶越近
12、,巨人一样挺立的天门山也越来越清晰地扑进我的眼帘。女生齐诵: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眼前壮丽的山河不禁激发了诗人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他满怀希望,满怀激情地吟诵。指名读诗。想象一下,此时的你也和诗人一起站在顺流而下的小船上,看到眼前的景色你也会情不自禁地吟诵。生齐诵: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六、感情朗读,指导背诵。教师提出要求:同学们,这么好的一首诗,你们想不想背下来?试试看。预设:学生有感情朗诵。教师提问:谁愿意上前面背给大家听?指名朗诵。教师过渡:相信有的同学已经能背下来。请大家站起来,让我们用激情的朗诵表达出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13、之情吧!全班一起朗诵。七、学习生字,指导书写出示课件111.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内评价书写。2.小组长汇报本组内写的错别字或不规范的字。3.依据小组长的汇报,重点对以下几个字进行范写指导。“楚”上下结构,书写时要注意“林”的两捺都变成了点。下面是横勾,不是秃宝盖。“孤”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边是个“瓜”,不是“爪”。“帆”左右结构,第五笔是横折弯钩。4.针对易错的生字再次练写。5.展示优秀作品。(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爱写字的兴趣,教会学生正确的写字方法。为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打下基础。)八、总结拓展,积累运用。教师拓展:李白一生热爱大自然,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因此,也写下了大量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诗,
14、你们想一想,我们二年级上学期曾学过李白的哪一首诗也是抒发了这种感情?预设:望庐山瀑布教师小结:这首诗通过描绘庐山瀑布的壮美景象,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我们祖国的江山真是美如画,历代诗人都为之陶醉,并留下了许多经典之作,像这种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诗不仅李白写过,其他诗人也有很多,请大家课后继续搜集背诵,看谁背得多!【课堂作业设计】一、根据古诗内容完成填空。1.望天门山是 代诗人 所作,人称 ,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的诗篇,我知道的还有 。 2.这首诗通过 、 、 、 、 、 六个动词,让我们仿佛看到了 的美景。3.本诗第一句中 一词写出了天门山的山势奇险;一、二句中 、 两个字写出了
15、长江冲决一切奔腾向前的水势;二、三句中 、 写出了水和山的颜色美。二、请按下列提示从诗中找出相应的句子。1.使人联想到佳木葱茏的句子: 2.使人联想到清江如练的句子: 三、课外拓展。古往今来,人们用美好的语言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如写山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写水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你还能找出描写美好河山的诗句吗? 参考答案:一、1.唐 李白 “诗仙” 望庐山瀑布 早发白帝城2.断 开 流 回 出 来 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3.中断 开 回 碧 青二、1.两岸青山相对出 2.碧水东流至此回三、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第
16、二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文中“亦、抹、宜”3个生字,会写“饮、初”2个生字,认识多音字“抹”。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训练学生自我感悟诗句意思的能力。了解诗句的大概内容。3.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从而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欣赏美景,揭示诗题。教师导入:同学们知道西湖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如诗如画的西湖。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积累的词语说说欣赏西湖十景给自己留下的印象。预设:美景如画、风景优美、如诗如画、山清水秀、美不胜收、人间仙境。教师谈话揭题: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风景优美、气候宜人,人们常把西湖比作人间天堂,
17、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吟诗作画来赞美它。今天我们来学习宋代诗人苏轼描写西湖的古诗。出示课件12教师板书:(饮湖上初晴后雨)学生齐读课题。出示课件13(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入语文学习。多媒体展示西湖美景,使学生感受西湖的美丽。通过图片展示,设悬来引出课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阅读文本的欲望。)二、鼓励交流,理解诗题。学生齐读标题。出示课件14小组交流,教师提出问题:通过读题目,你读懂了什么呢?代表发言,师生评议,教师小结:(1)天气:先是晴天,后来下雨了。(2)地点:西湖的小舟上。(3)诗人在做什么:饮酒聊天,欣赏美景。教师谈话激趣:诗人苏轼曾经在杭州做过地方官员,他非常喜
18、欢西湖,经常到西湖来观赏美景,有一天,他和朋友乘游船荡漾在西湖上,一边饮酒聊天,一边欣赏西湖美景,刚开始的时候是阳光明媚,后来忽然下起了雨。看到这奇妙的景象,苏轼诗兴大发写下了这一首千古流传的美妙诗篇饮湖上初晴后雨。三、学习字词,明确节奏。教师提出要求:大诗人苏轼笔下的西湖到底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把朗诵诗句,借助拼音学会诗中的生字,把生字读正确。(学生自由朗读)1.检查学生朗读情况。出示课件15指名多个学生朗读,师生评议。指导生字: 指名读,教师领读,提示读音:“亦、宜”整体认读音节,“饮”前鼻音。“抹”是多音字,在文中读m,组词“涂抹”;还有一个读音是m,组词“抹布”。识记生字熟字加
19、偏旁:饮=欠+饣 初=刀+衤 宜=且+宀 减一减:迹-辶=亦2.把整首诗连起来读一读,根据学习古诗的经验在课本上标出这首诗的节奏。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出示课件163.指名读,提示要读出诗的节奏、韵律。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四、品读诗句,理解大意。1.小组交流积累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并派代表发言。预设:看课本注释、看课本插图、读古诗题目、读古诗诗句、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搜集资料。2.教师引导理解:(1)诗人在这首诗中写了西湖怎样的美景?(2)晴、雨时的西湖有什么不同的景象?(3)欣赏晴雨时的美景,诗人有怎样不同的感受?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阅读理解古诗。(设计意图:交流学习古诗的方法,为自主探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编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教案 17 古诗 名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