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湖北省黄冈市张家塆中学高二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pdf
《2021-2022学年湖北省黄冈市张家塆中学高二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湖北省黄冈市张家塆中学高二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pdf(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湖北省黄冈市张家埼中学高二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 3 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美国细菌学家卡梅隆柯里在 科学杂志发表了研究论文,声称从5 0 0 0 万年前开始,以真菌为生的蚂蚁就有了自己的抗生素。研究者对一种名叫“真菌蚂蚁”的蚂蚁身上的白色斑点进行研究,发现不同的“真菌蚂蚁”依靠种植不同的真菌类蘑菇来作为唯一的食物来源。这些蚂蚁的嘴巴和前肢上隐藏着许多细小的腺窝,里面寄生着一种能产生抗生素的细菌。这些腺窝有一些细小的孔通向蚂蚁身体外部,这样它们就可以将抗生素传播给作物。抗生素可以杀死会使作物生病的寄生虫,从而确保它们主人的食物来源不受
2、破坏。这种蚂蚁腺窝的特殊结构使得蚂蚁与作物的这种共生关系非常和谐。研究者发现,一些近缘的、不种植真菌的蚂蚁身上则没有腺窝,也没有寄生菌。科学家们研究了中美洲热带丛林中的切叶蚁的生活习性。切叶蚁只种一种蘑菇,这相当于人类的单一作物制,虽然开始时产量高,但重复种几季以后很容易遭受病虫害侵袭,人类是采用轮作不同作物来解决问题的。生物学家们采用基因分析法,确定了切叶蚁所种的菌种是源于2 30 0 万年前的单一菌株,从未换过品种,却能延续至今。这个谜由多伦多大学的C R 居里解开了。居里对包括切叶蚁在内的2 2 种蚂蚁进行了仔细观察。他首先发现蚂蚁的蘑菇农场偶尔也会受到一种名为Es-c o v o p
3、s i s 的霉菌感染,使庭菇在几天内全部死光,结果是整穴蚂蚁全部饿死。但尽管如此,切叶蚁还是有办法控制这种灾难。其奥秘在于,雌蚁会排出寄生在身上的活细菌分泌出的链霉素。切叶蚁蘑菇园中那些忠于职守的蚂蚁勤于察看,一发现E s-c o v o p s i s 霉菌就用随身携带的链霉素就地将之消灭,以防止其蔓延。而且这种链霉素还能刺激蘑菇的生长,真是一举两得。切叶蚁分群时,蚁后将蘑菇菌种含在口中,连同随身的会分泌链霉素的细菌带到新穴传种,所以切叶蚁的单一品种的蘑菇农场能延续至今,历经千万年而不衰。人类所用的抗生素多次使用后会使病菌产生抗药性而导致药效减弱,但蚂蚁所用的抗生素却并未使病菌产生抗药性。
4、卡梅隆柯里研究小组发现,蚂蚁身上的抗生素不但是蚂蚁赖以战胜自然环境的法宝,亦是人体必需的抗生素,今后应可仿此研发新一代的抗生素,更有效地治愈人类的疾病。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卡梅隆柯里认为以真菌为生的蚂蚁从5 0 0 0 万年前开始,就有了自己的抗生素。B.“真菌蚂蚁”以真菌蘑菇作为唯一的食物来源,但不同的“真菌蚂蚁”种植的真菌蘑菇是不同的。C.蚂蚁的腺窝里寄生着一种细菌,这些细菌能产生抗生素。D.为将抗生素传播给作物,蚂蚁的每一个腺窝上都有一个小孔通向身体外部。2.对“切叶蚁的单一品种的蘑菇农场能延续至今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切叶蚁分群时,蚁后会
5、将蘑菇菌种连同随身的会分泌链霉素的细菌带到新穴传种。B.忠于职守的蚂蚁勤于察看,发 现 E s-c o v o p s i s 霉菌就用随身携带的链霉素将之消灭。C.雌蚁分泌出的链霉素活细菌除能消灭E s-c o v o p s i s 霉菌外,还能刺激蘑菇的生长。D.尽管E s-c o v o p s i s 霉菌会危害蚂蚁的蘑菇农场,但切叶蚁有办法控制这种灾难。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蚂蚁腺窝传播出的抗生素可以杀死会使作物生病的寄生虫,从而确保蚂蚁的食物来源不受破坏。B.切叶蚁不换作物品种,是因为单一作物的种植方法产量高,轮作的不同作物很容易遭受病虫害侵袭。C.卡梅隆柯里研
6、究小组认为根据蚂蚁身上细菌产生的抗生素特征,人类今后应该可以仿照这种特征研发新一代的抗生素。D.人类现在使用的抗生素同蚂蚁所用抗生素的不同在于,长期使用,前者会使病菌产生抗药性,后者却不会。参考答案:I.D 2.C 3.B【1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理解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浏览选项进行仔细对比,可以看出D项“为将抗生素传播给作物,蚂蚁的每一个腺窝上都有一个小孔通向身体外部”说法错误,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一段,原 文 为“这些腺窝有一些细小
7、的孔通向蚂蚁身体外部,这样它们就可以将抗生素传播给作物”。选项说都有,原文为有一些,说法片面绝对。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确定答案。本题要求选出“对 切叶蚁的单一品种的蘑菇农场能延续至今的原因 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浏览选项,进行仔细对比选项找出不符合原因的,可 以 看 出C项,“雌蚁分泌出的链霉素活细菌除能消灭Es-covopsis霉菌外,还能刺激蘑菇的生长”不符合,第三段的原文是“而且这种链霉素还能刺激蘑菇的生长,真是一举两得”。原文说刺激蘑菇生长的是链霉素,
8、而不是活细菌,偷换概念。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要求选出“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B项“切叶蚁不换作物品种,是因为单一作物的种植方法产量高,轮作的不同作物很容易遭受病虫害侵袭”错误,从原文看,切叶蚁不换作物品种,是因为
9、雌蚁会排出寄生在身上的活细菌分泌出的链霉素,链霉菌能够杀死霉菌。故选B,【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 (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
10、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成1 一 3题。我们所说的姓氏,包含了“姓”和“氏”两个概念。姓,代表了氏族血统,最早来源于氏族的图腾。氏族在交往中通过展示氏族图腾的徽记来表明其身份,区别不同的氏族和方位,氏族徽记就是姓的
11、最早雏形。氏,是古代贵族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从夏朝中期开始,氏成为姓的支系,是私有制社会的特种产物,表示功勋和地位。一般认为中国人是先有姓,后有氏。事实上,姓和氏一直混合使用,其关系也在互相转变。在夏朝之前,氏为大氏族、部落、国家、氏族联盟的称呼,这时姓是氏的分支。比如:中国最早的姓就产生在伏羲氏时期,伏羲氏的后代姓风,是中国第一个姓。夏朝时,氏的本意发生了变化,氏可以代表姓族中重要的分支。周武王灭商后,重新确立了姓、氏的关系:姓明婚姻,同姓不婚;氏辨贵贱,随时更移。由于分封制分出的诸侯都有自己的氏,而姓不变,导致先秦时保留下来的姓仅仅在三十个左右,而保留下来的氏却有近千个。到秦并六国,建立了
12、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政权,姓、氏也混而为一,汉朝以后姓和氏也就不再进行严格区分了。考察一个地区姓氏数量的多少以及分布的集中程度如何,可以用同姓率这个量来表示。一个地区的同姓率就是在这个地区随机抽取两个人,他们具有相同姓氏的概率,这个值的大小能大致反映一个地区姓氏多样性的状况。如果一个地区姓氏数量多,且分布不集中,则同姓率低,说明姓氏的多样性好。分析结果显示,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同姓率最低的地区。这是因为在南北宋时期,特别是在南宋,由于蒙古人入侵,人们向南迁移,以躲避战争,逃至长江受到阻隔,而长江流域又很适合人类生活,便定居下来,与原有的居民混居在一起;同时,长江以南的人也经常会往北方迁移,最终导致这
13、些地区的人口比较混杂,姓氏的多样性比较好。相反,在某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由于少数民族的姓氏比较单一,又和外界比较隔绝,导致这些地区的同姓率很大。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并不总是有较高的同姓率。甘肃的嘉峪关等就是例外。嘉峪关作为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城市,历史上周边民族不断进入,外来人口很多,姓氏也很多。因此,一个地区的同姓率能反映出这个地区的文化和历史。不同地区之间也可以定义同姓率。两个地区间的同姓率就是两个地区各取一个人,他们具有相同姓氏的概率。显然,两个地区姓氏分布越接近,同姓率就越大。因此,地区间的同姓率能衡量这两个地区姓氏分布的相似性。对同姓率做简单变换就能得到衡量两个地区姓氏分布差异的姓氏距离,也
14、可以叫遗传距离。一般来说,两个地区之间的距离越远,遗传距离越大。这是因为空间的隔离使得人们不能充分混杂,姓氏分布的差异就越大。通过计算两个地区的遗传距离,我们再次印证了近现代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闯关东现象。东北三省和山东虽然隔着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区,但是他们的遗传距离却是最小的。事实上,清朝中晚期以后,大约有两千万人从山东、河南等地迁移到了东北地区。所以,研究不同地区间的同姓率能发现历史上的大规模人口迁移事件。(选自 百科知识2 0 1 2 年第7期下)1 .下列 文 寸“姓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姓氏中包含了“姓”和“氏”两 个 概 念。姓,代表民族血统,来源于氏族徽记。氏,始终
15、是贵族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B.姓和氏一直混合使用,其 关系也在相互转变。从夏朝中期开始,氏就成了姓的支系。C.周朝建立后,重新明确了姓氏关系:姓明婚姻,氏辨贵贱。由此可知在当时,氏同姓不同者,可通婚;姓同氏不同者,不可通婚。D.到秦并六国,由于中央集权取代了分封制,这时用来区分不同封地诸侯的“氏”,也就失去了它的历史价值而与代表血缘关系的姓渐渐混为一谈了。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 符 合 原 文 意 思 的 一 项 是(3分)A .同姓率可以反映一个地区姓氏数量的多寡,它是一个地区随机抽取两个人,他们具有相同姓氏的概率。B.如果一个地区姓氏数量多,且分布不集中,则同姓率低,比如我国长江中下游地
16、区,这说明该地区姓氏分布的多样性好。C.不同地区的同姓率有高有低,比如甘肃嘉峪关地区的同姓率较低、有些少数民族聚居区同姓率较高,这和这些地区的文化历史有着密切关系。D.研究两个地区的同姓率,如果这两个地区的同姓率比较接近就说明这两个地区姓氏分布差异小,也可以说他们之间的遗传距离小。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最早的姓就产生在伏羲氏时代,伏 羲 氏 的 后 代 姓 风,是中国第一个姓,这 说 明 在 夏 朝 之 前,姓 是 氏 的 分 支。B.秦并六国之前,帝王分封诸侯,姓是他们的血统,并且他们都有自己的氏。由此可见,先秦时的姓与氏,既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又是两个不
17、同的概念。C.遗传距离是两个地区姓氏分布差异,两个地区间的同姓率是反映不同地区的姓氏分布相似性的主要参数,一般来说,空间距离越大,遗传距离越大。D.一个地区的同姓率能反映该地区的文化和历史,而两个地区之间的同姓率则不能反映他们的历史文化,是研究人口迁移的手段之一。参考答案:ADD1.A (“始终”的说法不正确)2.D (不是两个地区的同姓率而是两个地区间的同姓率。另外,根据原文第7 段信息可得出结论“两个地区同姓率越大,那么这两个地区的姓氏分布差异就越小,也可以说他们之间的遗传距离小”。因为原文中的“同姓率越大”与选项表述的“同姓率比较接近”不能完全等同。)3.D (不同地区之间的同姓率是能够
18、反映他们的历史文化)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也反映了典型北方气候特点。远在春秋时期,中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春秋时期的著作 尚书中就已经对节气有所记述,西汉刘安著的 淮南子一书里就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了。我国古代用农历(月亮历)记时,用阳历(太阳历)划分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我们祖先把 5天叫一候,3候为一气,称节气,全年分为7 2 候 2 4 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公元前1
19、 0 4 年,由邓平等制订的 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与中国古代哲学体系有密切关系,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 5 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 6 0 度,共经历2 4 个节气,每 月 2 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 节气,它们是: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1 2 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它们是: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节气”和“中气
20、”交替出现,各历时1 5 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 称 为“节气”。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用来反映季节的,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反映了四季的开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气温
21、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现凝露现象;气温继续下降,不仅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二十四节气为中国大众所普遍接受,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二十四节气的影响,一些节气和民间文化相结合,已经成为人们的固定节日。最著名的清明、立春、立夏、冬至都融入了节日的氛围,夏至、暑伏也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以致民间有“冬至饺子夏至面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说法。在这些节令中,往往伴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春雨惊春清谷天,夏
22、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谚语。二十四节气内涵十分丰富,其中既包括相关的谚语、歇谣、传说等,又有传统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工艺品、书画等艺术作品,还包括与节令关系密切的节日文化、生产仪式和民间风俗。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因而成为中国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1.下 列 对“二十四节气”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春秋时期,人们已经能用土圭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并确定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B.我国古代把5天叫一候,3候为一气,称节气,全年分7 2 候 2 4 节气,这种用
23、农历划分的二十四节气,早 在 淮南子中就有完整记载。C.二十四节气由我国劳动人民独创,不仅反映了季节的变化,还具有指导农事活动的功能,对人民生活有广泛的影响,是重要的文化遗产。D.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知,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反映了四季的开始。2.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阳沿黄经每运行1 5 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一年共经历2 4 个节气,“节气”“中气”交替出现,现在人们把它们统称为“节气”。B.二十四节气的制订经历了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公元前1 0 4 年,邓平等人在 太初历中正式将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
24、并明确了其天文位置。C.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等节气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而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小雪、大雪等节气反映气温在一年中的升降变化。D.“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的谚语讲述的是一年的二十四个节气的顺序,民众对此耳热能详。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二十四节气为中国大众所普遍接受,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它的影响,这些节气和民间文化结合紧密,已经成为人们的固定节日。B.民 间“冬至饺子夏至面”“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等说法说明夏至、暑伏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许多民俗活动也在这些节令里开展。
25、C.“惊蛰”用天上初现惊雷和地下蛰伏的虫子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而在我国南方虫子根本不蛰伏,所以无法有“惊蛰”一说。D.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参考答案:1.B2.C3.B1.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B项,张冠李戴,根据文中第二段“我国古代用农历(月亮历)记时,用阳历(太阳历)划分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可知该项中“用农历划分的二十四节气”理解错误。2.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C项,曲解文意,根据第四段中“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2022 学年 湖北省 黄冈市 张家塆 中学 语文 联考 试卷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