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东城高级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pdf
《2021-2022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东城高级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东城高级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pdf(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东城高级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密码子的叙述,正 确 的 是()A.密码子能识别并转运氨基酸B.起始密码子具有启动基因表达的作用C.基因突变可导致遗传密码的改变D.相同m R N A 在不同生物中翻译的产物相同,表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参考答案:C【分析】有关密码子,考生可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 )概念:密 码 子 是 m R N A 上 相 邻 的 3 个碱基;(2 )种 类:6 4 种,其 中 有 3 种 是 终 止 密 码 子,不 编 码 氨 基
2、 酸;(3)特点:一种密码子只能编码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能由一种或多种密码子编码;密码子具有通用性,即自然界所有的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详解】密码子位于m R N A 上决定氨基酸的种类,t R N A 可以转运氨基酸,A错误;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起始密码子是调控翻译的,启动子是调控转录的,B 错误;基因突变可导致遗传密码子的改变,C 正确;一种氨基酸由一种或多种密码子决定,体现了密码子的简并性,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重点考查密码子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密码子的概念、种类及特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某二倍体雄性个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子
3、细胞如图.不考虑染色体畸变.下列叙述正确 的 是()eA.图示黑色染色体只含有1个DNA分子B.图示细胞中的两条染色体一定不是同源染色体C.出现基因E、e的原因一定是交叉互换的结果D.该细胞可能是第一极体参考答案:B【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由于细胞中含有Y染色体,又细胞中的两条染色体大中不同,排列在赤道板上,所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解答】解:A、由于着丝点没有分裂,所以图示黑色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A错误;B、图示细胞是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后形成,所以细胞中的两条染色体一定不是同源染色体,B正确;C、出现基因E、e的原因可能交叉互换的结果,也可能是基因
4、突变的结果,C错误;D、由于是二倍体雄性个体进行减数分裂,所以该细胞不可能第一极体,而是次级精母细胞,D错误.故 选:B.【点评】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3.植物体细胞杂交与动物细胞工程中所用技术与原理不相符的是()A.紫草细胞培养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细胞增殖B.纤维素能、果胶酶处理和胰蛋白酶处理-酶的专一性C.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生物膜的流动性D.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细胞的全能性参考答案:D【考点】植物体细胞杂交的过程;动物细胞工程的常用技术.【分析】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植物细胞以去除细胞壁,胰蛋白酶处理动
5、物细胞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这些都是利用了酶的专一性;紫草细胞培养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的原理都是细 胞 增 殖(细胞分裂);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是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而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是细胞增殖.【解答】解:A、紫草细胞培养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的原理都是细胞增殖(细胞分裂),A正确;B、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植物细胞以去除细胞壁,胰蛋白酶处理动物细胞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这些都是利用了酶的专一性,B正确;C、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是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正确;【)、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而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是细胞增殖,D错误.
6、故选:D.4.(06天 津 卷)下列有关干旱区域的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干旱区域的生态系统食物链少,抵抗力稳定性强B.干旱区域的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弱,恢复力稳定性强C.经干旱环境长期诱导,生物体往往发生耐旱突变D.种群密度是限制干早区域生物种群数量增长的关键生态因素参考答案:答案:B解 析:本题考查学生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理解。A考查决定抵抗力稳定性强弱的因素: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强,食物链少,结构就简单,抵抗力稳定性就弱。B考查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自动调节力是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的原因,自动调节力弱,抵抗力稳定性弱,恢复力稳定性就强(抵抗力稳定
7、性与恢复力稳定性反相关)。C考查突变的特点,突变是不定向的,题 目 中 的“发生耐旱突变”与它矛盾。D考查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生物总是同是受多种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但各生态因素的作用又有差异,决定干旱区域生物种群数量的关键因素是水。所 以 正 确 的 是 B。5.已知病毒的核酸有双链DNA、单 链DNA、双 链RNA、单 链RNA四种类型。现发现了一种新病毒,要确定其核酸属于上述那一种类型,应该()A.分析碱基类型,确定碱基比率B.分析碱基类型,分析核糖类型C.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分析碱基类型D.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分析核糖类型参考答案:A6.回答下列与血红蛋白有关的问题:(1)血红蛋
8、白是人和其他脊椎动物红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负责血液中 的运输。(2)从哺乳动物的血液中分离出血红蛋白的方法很多,其中 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分离时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比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填“先”或“后”)从层析柱中洗脱出来。(3)在进行血红蛋白的提取时,需要将血红蛋白从红细胞中释放出来,通常是将洗涤好的红细胞倒人烧杯中,在_ _ _ _ _ _ _ _ _ _ _ 和甲苯的作用下,红细胞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分离中能够观察到一条_ _ _ _ _ _ _ _ _ _ _ 色的带向下移动的现象,收集到该颜色的流出液就可以确定提取到了血红蛋白,如果该颜色区带歪
9、曲、散乱、变宽,说明分离的效果不好,这与_ _ _ _ _ _ _ _ _ _ _有关。(4)判断纯化的蛋白质是否达到要求,可使用 的方法来鉴定。该方法的原理是利用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以及分子本身的大小、形状的不同,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从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参考答案:(1).和 C 0=(2).凝 胶 色 谱(分 配 色 谱)(3).先(4).蒸储水(5).红(6).凝胶色谱柱的装填(7).电泳(8).迁移速度【分析】血红蛋白的提取流程: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纯度鉴定。【详解】(1)血红蛋白是人和其他脊椎动物红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负责血液中&和 C 0 2的运输。(2
10、)凝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原理是分子量大的分子通过多孔凝胶颗粒的间隙,路程短,流动快;分子量小的分子穿过多孔凝胶颗粒内部,路程长,流动慢,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比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先从层析柱中洗脱出来。(3)在进行血红蛋白的提取时,需要将血红蛋白从红细胞中释放出来,通常是将洗涤好的红细胞倒人烧杯中,在蒸储水(使红细胞大量吸水涨破)和甲苯(溶解红细胞的细胞膜)的作用下,红细胞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因含有血红素而呈现红色,故分离中能够观察到一条红色的带向下移动的现象,收集到该颜色的流出液就可以确定提取到了血红蛋白,红色区带均匀一致地移动,说明色谱柱制
11、作成功,如果该颜色区带歪曲、散乱、变宽,说明分离的效果不好,这与凝胶色谱柱的装填有关。(4)判断纯化的蛋白质是否达到要求,可使用电泳的方法来鉴定。该方法的原理是利用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以及分子本身的大小、形状的不同,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迁移速度,从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点睛】易错点:蛋白质的分离方法有凝胶色谱法和电泳法;掌握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与电泳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不同之处,根据题干准确作答。7.右图表示呼吸作用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酶 1 酶 2和 酶 3依次分别存在于8t 和&D 9URA.线粒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B.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细胞质基质
12、、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D.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参考答案:C8.下列为减少实验误差而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选项实验内容减少实验误差采取的措施A对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进行计数多次计数取平均值B探 索 2,4-D 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预实验确定浓度范围C调查人群中红绿色盲发生率调查足够大的群体,随机取样并统计1)比较有丝分裂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观察多个装片,多个视野的细胞并统计参考答案:B9.光合作用光反应的产物有()A.A D P 和 H B.O z 和糖 C.H 和 O z D.A T P 和 C O?参考答案:C【考点】3J: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分析】1、光合
13、作用的具体过程:光反应阶段:场所是类囊体薄膜a.水的光解:2H“0 光能 色素 4 11+02b.A T P 的生成:A D P+P i 里 A T P喑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基质a.C O?的固定:C O z+C 遁 2c 3酶b.三碳化合物的还原:2c 3 囿、A T P,(C l l20)+C 5+H 2O【解答】解:A、A D P 是暗反应的产物,H 是光反应的产物,A错误;B、0?是光反应的产物,糖是暗反应的产物,B错误;C、H 和 Q是光反应的产物,C正确;D、A T P 是光反应的产物,C O?不是光反应的产物,C O,是暗反应的原料,D 错误.故选:C.10.克隆羊多莉(D o
14、 l l y)的诞生,说明已分化的动物细胞中,细胞核仍具有()A.全能性 B.单能性 C.减数分裂能力 D.受精能力参考答案:A【考点】53: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的原因及其应用.【分析】1、全能性是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株的潜能.2.原因: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包含有该物种所特有的全套遗传物质,都有发育成为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基因,从理论上讲,生物体的每一个活细胞都应该具有全能性.【解答】解:克隆羊是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为克隆动物个体.所以克隆动物的诞生说明已分化的动物细胞的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故选
15、:A.1 1.下列有关细胞的生长与增殖的叙述,错误的是()A.动物体细胞增殖的唯一方式是有丝分裂B.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的行为均相同C.细 胞 核 中 D N A 的含量相对稳定,不随细胞的体积扩大而增加,是限制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因素之一D.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的一个视野,往往看不全细胞周期各时期的图像参考答案:A动物体细胞增殖的方式有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等,A错误;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的行为均相同,都是先复制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B 正确;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细胞核控制的范围有限是限制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因素之一,C正确;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最长,视
16、野里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在一个视野里往往看不全细胞周期各时期的图像,D 正确。1 2.下列有关物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不同种群的生物肯定不属于同一物种物种是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能相互交配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在物种形成过程中必须有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A.B.C.D.参考答案:C13.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培养过程的顺序及诱导的植物激素分别是()。体 细 胞 的 全 能 性 细 胞 膜 的 流 动 性 根、芽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生长素和乙烯 愈伤组织 再分化 脱分化 植物体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A.,B.,C.,D.,参考答案:A14.下图表示巨噬细
17、胞摄取、加工和呈递抗原的过程,以下叙述错误的是LJA.巨噬细胞吞噬细菌需要受体的识别和ATP供能B.巨噬细胞MHC-II将细菌的抗原呈递给效应T 细胞C.图示过程可发生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中D.MHC-1I加工及定位体现了生物膜系统的统一性参考答案:B【分析】据图分析,图示为巨噬细胞摄取、加工和呈递抗原的过程,巨噬细胞通过胞吞的方式将细菌吞入细胞,然后与溶酶体结合;MHC-II分子在核糖体合成后,先进入粗面内质网进行初步加工,然后进入高尔基体进行进一步加工。【详解】巨噬细胞吞噬细菌的方式是胞吞,需要受体的识别和A TP供能,A 正确;巨噬细胞 MHC-II将细菌的抗原呈递给T 细胞,B 错
18、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都会发生巨噬细胞摄取、加工和呈递抗原的过程,C 正确;MHC-II加工及定位体现了生物膜系统的统一性,D 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图示吞噬细胞摄取处理病原体以及呈递抗原的过程,明确在特异性免疫中唯一不识别抗原的是浆细胞(效 应 B 细胞),唯一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是吞噬细胞,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效应B 细胞)。15.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B.人类遗传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C.2 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 7条D.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个基因控制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2022 学年 辽宁省 葫芦岛市 东城 高级中学 生物 期末试卷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