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山西省晋城市郭峪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pdf
《2021-2022学年山西省晋城市郭峪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山西省晋城市郭峪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pdf(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山西省晋城市郭峪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 3 题)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 9题。谈运河就不能不谈到扬州,谈扬州就不能不谈到瘦西湖。当年决定让运河在这里分道入城的那个人或许只是默默无闻之辈,但他无意中却作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段佳话。那么密集的拱桥和亭阁,那么精致的园林,那么多浓得化不开的人文历史。平山堂前唱曲的欧阳修,曲栏歌院纵酒的杜牧,画风惊世、影响身后几个世纪的石涛,虹桥修禊,组织七千多人写同题诗的王渔洋、卢见曾。还有断定天下三分明月二分在扬州的徐凝。也难怪扬州人对自己城市的感情总是那么一往情深。光凭禹时天下九州就有广陵,而杭州直到隋初还不
2、过是一个小渔村这一点,跟西湖叫叫板,又算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了?现在的人很难想像历史上的扬州富奢繁华到什么程度?但可以很负责地说,像前 人“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这些诗句,根本算不上有什么夸张,甚至完全是可以作为纪实文学来看待的。扬州画坊录里记载的那两个荒谬故事:“有欲以万金一时费去者,门下客以金尽买金箔,载至金山塔上,向风扬之,顷刻而散。”“又有以三千金尽买苏州不倒翁,流于水中,波为之塞。”虽说富人烧钱玩儿的事现也偶尔见诸报端,但和扬州历史上的大腕一比,无论方式及豪奢程度,恐怕都要相形见细。大运河在那里有点像是一条飞速运转的印
3、钞机的输送带,把这座幸运的、得天独厚的城市宠得有些忘乎所以。五亭桥是瘦西湖的标志和点睛之笔,这和西湖上许仙白娘子的断桥刚好又堪一比。当地旅游手册以其形状颇似莲花绽放,故又给它起了个叫莲花桥的俗名。有论者认为建筑风格上可能受到北海五龙亭的影响,因无北海的烟波浩淼,匠心别运,将五亭群聚于一桥,从而形成现在这样玲珑的格局。由十五个不同的卷洞组成的桥身雄壮威猛,那上面每天徜徉着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但如果对他们说设计者当初的原意并非美学所需而是为了泄洪方便的话,相信对不少人的游兴都是一个打击。运河打在扬州身上的烙印总是这样深刻而醒目,哪怕是湖畔的一根柳条、半截残碑、三分曲栏、几处苔痕,都暗结着浓重
4、的历史与沧桑。甚至在眼下湖面仿古龙舟船女清澈无邪的黑瞳里,如果你凝神注目,仿佛也能看到火焰将熄时那动人的余烬这通常通过自信和落落大方的眼神表现出来。(有删改)7.下列作为文中画线部分的证据,错误的一项是()(3 分)A.那么密集的拱桥和亭阁,那么精致的园林,如五亭桥等。B.平山堂前唱曲的宋人欧阳修,曲栏歌院纵酒的唐人杜牧。C.曾组织过七千多文人雅士共写同题诗的王渔洋、卢见曾。D.扬州又叫广陵,大禹时分天为九州,扬州就是九州之一。8.下 列 理 解 符 合 原 文 意 思 的 一 项 是()(3分)A.虹桥修禊画风惊世影响身后几个世纪的石涛,也曾和扬州的其他人一同融入这扬州的人文历史,使扬州人对
5、自己的城市一往情深。B.金山塔上扬金箔,流水波中不倒翁,出 自 扬州画坊录,作者认为都是荒谬的故事,不能把它们当成纪实文学来看待。C.作为瘦西湖的标志和点睛之笔的五亭桥的用来泄洪的十五个卷洞,形状颇似莲花绽放,所以当地人又称其为莲花桥。D.现在你如果去扬州坐仿古龙舟,看到船女那自信和落落大方的眼神,那都是运河在扬州身上留下的美好影响。9.下列理解和分析,不 符 合 原 文 内 容 的 一 项 是()(3分)A.瘦西湖对扬州很重要,运河对扬州也很重要,但作者在谈及瘦西湖和扬州时.,总是免不了要和西湖和杭州作对比。B.作者把大运河比作一条飞速运转的印钞机的输送带,其目的是想说大运河使得历史上的扬州
6、富奢繁华到极高的程度。C.作者认为五亭桥的设计者当初在设计的时候,只有实用主义的理念,没有美学意识,并且受了北海五龙亭建筑风格的影响。D.瘦西湖虽然没有西湖和北海那么浩大,但由于玲珑精美的五亭桥,以及湖上景物所蕴含的历史与沧桑,所以瘦西湖在全国仍有很大的吸引力。参考答案:7.A (画 线 句 子 说 的 是“人文 历 史”,其后为证据。A项说的是建筑景观。)8.D (A项,“虹 桥 修 楔”说的不是石涛。B项,原文说的是历史上扬州富翁烧钱的做法很荒谬,但事情是真实的。C项,原文中说的是五亭桥的形状像莲花绽放,而不是卷洞的开关。)9.C (题 干 中“没有美学意识”的说法错误,且受了北海五龙亭的
7、影响不是作者的观点而是其他论者的观点,作者只是引用。)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成1 3-1 5题。(1 5分)徐光启:历史给明朝的最后一个机会彭勇随便拿本数学书来,点、线、面、直角、四边形这些名词,统统都是徐光启翻译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徐光启影响了历史4 0 0年,注定还要影响一代代更多的中国人。万历二十一年,已经3 1岁并且有了 1 2年教龄的徐光启,受聘到广东韶州(今广东韶关)教书。韶州教书先生徐光启便在此认识了他平生第一个传教士朋友一一意大利传教士郭居静。这两人的相识,对于中国科学史的意义是难以估量的。徐光启从郭居静那里知道了天主教的教义和西方科学知识。这是一次多么富有启蒙意义的冲击!可
8、以想象,我们的徐老师面对着天文、数学、测量、武器制造等,在一阵阵眼花缭乱过后,发出了由衷的感叹。19岁的徐光启考中秀才,直到去了广东,他才时来运转,碰到了赏识他的恩师、历史学家焦城,中了会元,迈出了第二步。等到他考上万历皇帝的进士时,已 经 4 2 岁了。从万历、泰昌、天启到崇祯,皇帝不停地换,他的官做得也不大顺,三起三落,可是只要在任上,就没那么多酸文假醋,他就卷起袖子埋头实干。他的宗旨就一条:关心国计民生。办法呢?农业和防务,两手抓。这边厢,他读兵书练武艺,引进和仿制红夷大炮,训练火器营,加强京师的戒备和操练;那边厢,忙着兴修水利和技术发明,在天津开辟水田,改革军屯,推广高产作物。这些技术
9、上的事情,一点也难不倒他,水文、地理、测绘、武器虽说这些对奄奄一息的明朝不可能妙手回春,但至少对百姓的生活、军队的防务,还是颇有益处。由于钦天监(明朝官署名,掌管观察天文、制定历法)推算日食不准,崇祯皇帝召回了已退休的三朝旧臣徐光启,要他主持历法改革。7 0 岁的徐光启以高度的热情参与到各种测量与编制工作中,他的国际友人汤若望和邓玉函也加入其中,一大批年轻官员担任助手。皇天不负有心人,这部用西方天体理论指导的历书,终于完成了。天文历法在中国传统政治中,有着非同寻常的重要地位。无论崇祯还是徐光启,都是把它当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来看待的。因此,历书编好后,崇祯皇帝让大臣们充分商议,直 到 1644
10、年明朝灭亡之前才颁行天下。他对科技的贡献,该从一个甘薯说起。父亲去世那年,江南水灾,农田尽淹。已是朝廷大员的徐光启回家守孝,十分忧心:若不及时补种别的庄稼,来年肯定会出现饥荒。恰在此时,一位朋友提到,福建一带从外国引进了一种高产农作物甘薯,极易成活。徐光启心思一动,立即让朋友带来一些秧苗,开荒试种,果然丰收。于是他把种植心得编成小册,发送乡邻。本来只在福建沿海种植的甘薯就这样得以在江浙推广。宦官魏忠贤权倾朝野,徐光启拒绝趋炎附势,遭到参劾,再度退休。这一次,他干脆回到上海,将积累多年的农业资料系统地进行增广、审订、批点、编排,这就是著名的 农政全书。然而,又有几人翻阅此书时能想到,这样一部中国
11、传统农业耕作技术的集大成之作,竟是一位当朝宰相亲身笔耕的?(摘 编 自 读者2010年 第 9 期)13、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A.从文中来看,徐光启南下广东成了他人生的转折点,因为在这里他认识了平生第一个传教士朋友并由此开始了自己仕途的辉煌。B.第四自然段运用了“这边厢那边厢”这个表示并列的句式来叙写徐光启在任上忙于各种政务,并将西洋技术运用到农业和防务。C.由于天文历法的重要性,崇祯皇帝召回了已退休的徐光启来主持历法改革,于是中国便有了第一部在西方天体理论指导下的历书。D.由于徐光启技术型官员的思维,使他能够在试种甘薯成功之后把种植心得编成小册,能
12、够将积累多年的农业资料编写成 农政全书。E.节选的部分文字写徐光启是以记叙科技贡献为主,穿插作者的议论,字里行间体现出徐光启善用西方科技造福中国的先进思想。1 4.请 简 要 分 析“从这个意义上说,徐光启影响了历史4 0 0年,注定还要影响一代代更多的中国人。”这句话的含义。(4分)1 5 .徐光启认识意大利传教士郭居静,作者为什么说“这两人的相识,对于中国科学史的意义是难以估量的”?请根据文本加以探析。(6分)参考答案:1 3 .AD (A项他开始了自己仕途的辉煌时因为碰到了赏识他的恩师、历史学家焦被,而非传教士;D项徐光启的科技活动是源于他是关心国计民生的实干家,不能说是“由于徐光启技术
13、型官员的思维”。)1 4 .徐光启翻译的著作已影响了中国4 0 0年,到今天,我们的数学教材依然使用徐光启翻译的名词,而且还将继续使用,因而徐光启的影响还将延续。(意思对即可)1 5 .郭居静为徐光启打开了世界的大门,使他受到启蒙意义上的冲击,接触了西方科学技术和新思维,影响了他的一生。徐光启是朝廷官员,再具有了西方科技的先进思想,这为他推广西方科学技术提供了充足的条件,使他能够在防务、农业、历法等方面做出重大的贡献。(意思对即可,其他理解,言之成理亦可。)略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儒学与科学儒学与科学(主要指自然科学)的关系,是中国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近代以来,一些学者认为,儒学
14、排斥科学、阻碍科学,与科学和现代化势同水火。对这种观点,有必要予以辨析。对于儒学与科学的关系,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在儒学作为中国哲学要素的意义上,二者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在儒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要素的意义上,二者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的关系;在儒学作为人文科学要素的意义上,二者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如果再进一步提炼和概括,则可以说,儒学与科学之间是善与真的关系。儒学和科学的旨趣,当然都涵盖真、善、美三个领域。但从本质上说,儒学是一种追求以仁为核心的善的哲学;而在科学的价值取向中,从这个角度说,儒学与蜕皮是互斥的,而是相容、互促的。儒学所求之善以科学之真为前提之一。在求善的问题上,尽管儒学一向
15、重视言传身教的作用,但也强调从求真的角对什么是善、为什么要求善以及求善的以及求善的方式译意风准确深入的认知。儒学的核心价值取向是尊德性,但同时认为必须道问学。在一定意义上说,道问学是尊德性的前提。所以,儒家历来强调以德摄知。孔子明确主张“未知,焉得仁”“知者利仁”,把知作为得仁的手段,视利仁为知的目的。孔子所确立的以德摄知传统,为历代儒家所继承和发扬。孟子认为:“仁之实,事亲是也;义这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董仲舒认为:“仁而不知,则爱而不别也;知而不仁,则知而不为也。”二者都强调知为仁和义服务。朱翼认为:“学者功夫唯在居敬穷理二事,此二事互相发,能穷理则居敬功夫日益进,能居
16、敬则穷理功夫日益密”,强调穷理之知与居敬之德相辅相成,以及知服务于德。王夫之强调见闻之知,认 为“人于所未见闻者不能生其心”。戴震则提出了 德性资于学问”的命题,明确把学问置于德性的基础地位。儒学把明道德之善作为知的基本方向,但并没有否定和忽视对自然万物的认知,而是把对自然万物之知主要限定在德性之知的范围内,视知为实现善的手段。所以,儒学并非与求真绝缘,也绝不反科学。只不过在儒学看来,求真主要是“穷天理、明人伦”,自然之真必须从属和服务于伦理与性命之理以及政治之真。正因为如此,儒学对于科学具有内在的需求。譬如,敬授民时,需要天文历法;“安民富而教之”,需要农学;“疗君亲之疾,救贫贱之厄”,需要
17、医学;治国安邦,需要地理学;等等。儒学所求之善可以为科学之求真提供导向和规范。求真有端正目的、提高效率的问题,二者均需要善的导向和规范。我国古代科学家的研究目的,大都深深打上了儒学的烙印。其最常见的目的有:追求儒学所提倡的富国安民,实践儒学的忠、孝道德,扫除儒家经典所包含科技知识的阅读障碍,准确理解儒家经典的本义,等等。儒学对现代科学家端正研究目的,也有一定助益。爱因斯坦认为,现代科学家应树立崇尚真理的价值观。其基本价值取向不是官本位,也不是金钱本位、名誉本位,而是事实本位、真理本位。树立崇尚真理的价值观,离不开人文素养的支撑。尽管历史上儒学在培育我国科学家崇尚真理的价值观方面存在局限性,但可
18、用的思想资源还是不少的,如儒家提倡的天下为公的理想、敬事而信的作风以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诚实态度等。科学的求真要提高效率,也离不开善的规范。为了提高研究效率,科学家必须恰当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科学界与社会以及事业与名利等方面的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适当吸收儒家伦理必将大有裨益。儒学所倡导的许多道德规范,可以为科学研究提供有效的伦理基础。例如,“诚”能够引导科学家实事求是,不作伪;“信”能够引导科学家坚守诺言,保持信誉;“恕”能够引导科学家推己及人,团结同事;等等。(选 自 人民日报2 0 1 4 年 7月 1 8 日)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在儒学余党中华传统文化要
19、素的意义上,儒学和科学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的关系。B.儒学和科学的旨趣都涵盖真、善、美三个领域。对儒学与科学的关系进一步提炼和概括,则可以说,二者之间是善与真的关系。C.儒家认为,儒学的核心价值取向是尊德性,但同时认为必须道问学。在一定意义上说,道问学是尊德性的前提。所以,孔子曾明确提出“未知,焉得仁”“知者利仁”等主张,来强调以德摄知的重要。D.在儒学看来,正是因为儒学对于科学具有内在的需求,所以,自然之真必须从属和服务于伦理与性命之理以及政治之真。2.下列关于“儒学所求之善对科学之求真的影响”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我国古代科学家的研究目的大都深深打上了儒学的烙印,其最常见的目的
20、:追求儒学所提倡的富国安民,实践儒学的忠、孝道德,准确理解儒家经典的本义,等等。B.历史上儒学在培育我国科学崇尚真理的价值观方面存在局限性,如儒家提倡的天下为公的理想。C.儒学可以为现代科学研究提供有效的伦理基础,例如,“诚”能够引导科学家实事求是,不作伪。D.科学家必须恰当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科学界与社会以及事业与名利等方面的关系,以达到提高研究效率的目的。3.依据文意,下列说法不属于儒学对现代科学的积极作用的一项是()A.儒学对现代科学家端正研究目的,有一定助益。B.科学的求真要提高效率,也离不开儒学所求之善的规范。C.儒学所求之善可以为科学之求真提供导向和规范。D.儒学在培育我国
21、科学家崇尚真理的价值观上,可用的思想资源还是不少的。参考答案:1.D 2.B 3.D1.【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歹脱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先找出选项所在文宣语段,D项原文“所以,儒学并非与求 绝缥,也绝不反科学。只不过在仰浮看来,求蜃壬要是 穷天理、明人伦,自然之 必须从属和服务于伦理与性命之理以及政治之。正因为如此,保学对于科学具有内在的需求。”D选项因果倒置。【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是“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
22、,不正确的一项是 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选 项 C是针对文本第四段,原 文“所以,儒学并非与求真绝缘,也绝不反科学。只不过在儒学看来,求 真 主 要 是 穷天理、明人伦,自然之真必须从属和服务于伦理与性命之理以及政治之真。正因为如此,儒学对于科学具有内在的需求。”所以D选项因果倒置。2.【试题分析】题 干 问“下列 关 于 儒学所求之善对科学之求真的影响 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这是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论述类文体阅读的命题主要从概念、
23、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注意“答非所问”“内涵、外延不准”“误划类别”“张 冠 李 戴”;判 断 类 注 意“范 围 不 当”“偷 换 概 念”“曲解文意”;推 理 注 意“强加 因 果”“强 行 推 理”等 错 误。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 准 区 位、对 读 原 文、寻找细微的 差 别。B曲解文意,原文第五段表述:“尽管历史上儒学在培育我国科学家崇尚真理的价值观方面存 在 局 限 性,但可用的思想资源还是不少的,如儒家提倡的天下为公的理想。”【考点定 位】理 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 力 层 级 为 理 解B。【名师点 睛】这 是 一 道 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题干 一 般 是“下列关于
24、 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 是”或 者“正确的一项是 ”,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 答 非 所 问、混 淆 范 围,强 拉 因 果、曲解文意,偷 换 概 念、无 中 生 有 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 题 时 首 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 仔 细 分 析,此 题 的 选 项B就是 就 是 对 文 章 第5段 内 容理解概括的基础上命制的选项,原文第五段表述:“尽管历史上儒学在培育我国科学家崇尚真理的价值观方面存在局限性,但可用的思想资源还是不少的,如儒家提倡的天下为公的理想。”3.【试
25、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讲析。题干要求“依据文意,下列说法不属于偏学对现代科学的积极作用的一项是“,苜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辛交、辩析。本题比校简单。D项这只是“儒学对现代科学家端正研究目的有一定助益”的例子。【考 点 定 位】理 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 力 层 级 为 理 解B。【名师点 睛】这 是 一 道 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题 干 一 般 是“下列关于 的论述不正确的一 项 是”或 者“正 确的一项是 ”,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 答 非 所 问、混 淆 范 围,强 拉 因 果、曲解文意,偷 换 概 念、无 中 生 有 等,命题的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2022 学年 山西省 晋城市 中学 语文 月考 试卷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