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镇平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pdf
《2021-2022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镇平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镇平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pdf(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镇平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1.通过研究发现,人的血液pH通常在7.357.45之间,变化不大的原因是()H2co3/NaHCCh、NaH2POVNa2Hpe)4等多对缓冲物质对血液酸碱度起缓冲作用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C02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随尿排出体外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液pH的相对稳定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所构成的缓冲对调节了血液pH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只有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体液中含有许多离子和化合物,约:的 体 液属于内环境B.组织液血
2、浆、淋巴均可相互转化,以维持化学成分的相对稳定C.组织液渗透压增大或血浆渗透压减小都可能造成组织水肿D.代谢的主要场所是内环境,受内环境的pH、温度等影响3.下表是某人血液检查结果,根据检查结果对某人健康做出相关判断,错误的是()项目测定值单位参考范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7IU/L045肌酎1.9mg/dL0.5 1.5尿素氮14.6mg/dL6.0 23.0血清葡萄糖223mg/dL60-110甘油三酯217mg/dL50 200A.肝脏功能正常 B.肾脏功能正常 C.可能患有糖尿病D.可能患有高血脂症4.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需要“媒介”,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麦芽糖属于小
3、分子物质,可存在于该“媒介”中B.该“媒介”的稳态指的是理化性质的动态平衡C.该“媒介”pH的稳定与HCO3一 和HPCU?一等离子有关D.调节该“媒介”稳态的系统是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5.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不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A.血浆中钙盐不足,引起肌肉抽搐B.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头晕、乏力、血压升高C.人屏息一段时间后,呼吸运动会明显加强D.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可能会引起中暑6.下列有关内环境及稳态的说法,正确的是()A.剧烈运动后产生时的乳酸与Na2cCh反应,从而维持pH的相对稳定B.腹泻引起体液中的水和蛋白质的大量丢失C.膀胱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尿液和
4、组织液D.注射生理盐水不会导致内环境渗透压发生明显改变7.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细胞外液H 外界环境H细胞内液A.分别代表血浆、淋巴液和组织液,它们参与构成人体内环境B.细胞外液的总量比细胞内液多C.和细胞内液之间通过毛细血管壁进行物质交换D.当人体内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处渗透压下降,处的渗透压明显升高8.下列有关内环境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K+和C1-B.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其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C.内环境成分中有CO2、神经递质和血红蛋白等D.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血液、淋巴和组织液构成的细胞生存
5、环境9.在足球赛场上,球员奔跑、抢断、相互配合,完成射门。下列对比赛中球员机体生理功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自主神经系统参与这个过程B.参与该过程的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C.在大脑皮层调控下球员相互配合D.球员在神经与肌肉的协调下起脚射门10.如图所示为针刺引起的缩手反射活动中神经纤维上某一位点的膜电位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ac段的形成由膜外大量Na+内流所致B.在反射活动的反射弧上兴奋进行双向传导、单向传递C.图中ae段Na+和K+进行跨膜运输均不消耗能量D.从针刺手指到大脑皮层产生痛觉可视为另一个反射活动11.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纤维兴奋时电
6、位变为“内负外正”B.兴奋部位的电流在膜内是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C.电流在膜内外的流动方向相同D.兴奋可在两个神经元之间双向传导12.所示各图箭头表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或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其中不正确的 是()树突D.+-+-+13.如图甲所示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图乙为突触结构,在a、d两点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ab=b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版IXX甲CA.在突触处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T化学信号”的转变B.刺激图甲中处,可以测到电位变化的有C.刺激图乙中b、c点,灵敏电流计指针各偏转1、2次D.若抑制该图中细胞的呼吸作用,不影响神经兴奋的传导14.生活中有这么一种现象
7、:如果没有吃过山楂,看到山楂不会分泌唾液;但如果吃过,则看到甚至听到人说起山楂时,就会分泌唾液。下列关于上述事实的叙述,错误的是()A.吃山楂引起的唾液分泌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B.看到或听人说起山楂时引起的唾液分泌反射需要大脑皮层参与C.看到山楂和听到人说起山楂时引起的唾液分泌反射都是条件反射D.吃山楂引起的唾液分泌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上15.眼镜蛇的毒液是神经性毒素,这种毒液具有神经一肌肉(神经一肌肉的接头相当于突触)传递阻滞作用,会引起横纹肌弛缓性瘫痪,可导致呼吸肌麻痹。对这种毒液作用机理的推测不合理的是()A.毒液可能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神经递质受体,从而阻断神经一肌肉传递B.毒液可能作用
8、于突触小体,抑制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C.毒液可能作用于突触间隙,抑制神经递质的正常分解D.毒液可能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Na+通道,影响突触后膜的兴奋16.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下丘脑某部位受损的患者,体温调节、水盐调节紊乱B.若某人因外伤导致意识丧失,出现像婴儿一样的尿床现象,则一定是脊髓出现了问题C.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与脑干无关D.体检过程中护士采血时,患者手未缩回,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17.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其含量会迅速降低,以保证突触传递的灵敏性。神经递质含量降低方式主要有两种,/神经 递 质 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神好;第盾活的
9、神经受 体 入巡灭活神经递质的酶图1A.神经递质传递的是化学信号B.神经递质的释放需要能量,质片段 虹 一蛤岫 以 卡舔输 神 经递质道蛋白图2,可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可由突触后膜内的线粒体提供C.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会迅速降解,否则会引起突触后膜持续兴奋D.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进入突触间隙,会以胞吞的方式回收到突触小体18.某同学突然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后,来不及考虑就迅速松手。如图是该反射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孑A.a是手指肌肉,能接受刺激并产生收缩 jB.c是脊髓中的神经中枢,能使人感到烫C.如果d被切断,人不会及时松手,但还是会感到烫D.图中箭头表示高温能从a传到
10、c,再从c传到e19.果蝇的某种突变体因动作电位异常而发生惊厥。如 图 表 示 两 种 果,小蝇的动作电位。据图分析,突变体果蝇神经细胞膜异常的是()oL.A.钠离子通道和恢复静息电位的过程 B.钠离子通道和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C.钾离子通道和恢复静息电位的过程 D.钾离子通道和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20.每年6月26日为“国际禁毒日”,毒品可卡因也是一种兴奋剂。图1表示突触结构,图2为毒品可卡因对人脑部突触间兴奋的传递干扰示意图,一表示物质运输方向。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离子通道多巴胺尚不因匕由2A.由图1可知,神经递质可以通过突触后膜上的离子通道进入下一个神经元B.由图2可知,多巴胺发挥作用后
11、会被分解C.由图2可知,可卡因的作用机理是破坏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导致多巴胺受体减少D.当可卡因药效失去后,由于多巴胺受体已减少,机体正常的神经活动受到影响,服药者就必须服用可卡因来维持神经元的活动21.下列关于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基本倒置的B.代表区的大小与躯体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C.刺激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顶部引起上肢运动D.头面部代表区的位置与头面部的关系是正立的22.自主神经系统通常分布于人体的平滑肌、心肌和腺体等部位,调节机体的消化、呼吸、分泌、生长和繁殖等多种生理机能。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它们的作用既相互拮抗又协
12、调统一。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交感神经可以维持安静、休息时的生理功能B.副交感神经可以保证人体在紧张、运动状态时的生理需要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通常共同调节同一器官,且作用一般相反D.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时,内脏器官的活动都会减弱23.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组成的表述正确的是()A.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B.外周神经系统是由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组成C.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主要有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D.自主神经系统是脊神经的一部分,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24.下列关于膝跳反射与谈梅生津(谈及梅子就会分泌唾液)反射活动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完
13、整的反射活动均仅需2个神经元就能完成B.两个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分别在骨髓和下丘脑C.两个反射活动的效应器均为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D.两个反射活动效应器对刺激作出应答反应的时间,前者短于后者25.如图是与缩手反射有关的神经结构,若用麻醉剂阻断图示中的某一个位点,下列分析中正确 的 是()A.若阻断位点,病人手能动,也有感觉B.若阻断位点,病人手能动,但无感觉C.若阻断位点,病人手不能动,但有感觉D.若阻断位点,病人手不能动,也无感觉26.小兵听从体育老师指导,一听哨声就用力举起哑铃,附在手臂上记录仪器经a时间后,测到肌肉活动的电位变化。在一次训练中,体育老师趁小兵不备,用针刺激其手臂,小
14、兵手臂收缩,经b时间后,测到肌肉活动的电位变化。a时间 b时间。()A.B.27.用洗耳球对大鼠的角膜吹气,大鼠会不自主发生眨眼反射,此时可测量到眼眨肌电信号。对大鼠进行一段时间训练后,发生了如图的变化,对于训练后的大鼠()气 豌 号 臂 信 号 ,、_ _ _ _ _ _ _ _ W -#鼠限吃肌电信号A.气流信号是无关刺激 B.声音信号是非条件刺激C.气流信号不再引起眨眼反射 D.对声音信号建立了条件反射28.人的排尿是一种反射活动,婴幼儿经常尿床,一般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如“憋尿”)。下列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A.成年人“憋尿”说明低级中枢受高级中枢的调控B.突触间隙Na+
15、浓度降低有利于排尿反射的快速发生C.排尿反射过程中兴奋的单向传递与突触结构有关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外电流方向相反29.在篮球赛场上,球员奔跑、抢断、相互配合,完成投篮。下列对比赛中球员机体生理功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自主神经系统不参与这些过程 B.在大脑皮层调控下球员相互配合C.这些过程涉及一系列的反射活动 D.球员在神经与肌肉的协调下伸手投篮30.人的大脑有很多复杂的功能,使人类能够主动适应环境,创造出灿烂的人类文明。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B.抑郁通常是短期的,可通过自我调适和他人帮助得到缓解C.若大脑皮层言语区的H区损伤,会导致人不能听见别
16、人讲话的声音D.人对自己姓名的记忆由于长年累月的运用,会储存在永久记忆中31.如图所示是人体某局部组织的模式图,箭头表示物质交换方向,A、B、C表示结构,a、b、c、d表示液体,请据图分析回答。体外(1)i 是 系统;n 是 系统。(2)图中A、B、C 分 别 表 示 的 结 构 是、组织细胞。a-d表示的液体中不属于内 环 境 组 分 的 是。(3)参照根据图1试以简洁语言概括a与人体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o(4)目前普遍认为,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5)下列哪种成分在正常状态下不会出现在内环境中A.血浆蛋白B.神经递质C.N?D.唾液淀粉酶32.图中的图甲是当A 接受一定强度刺激后引
17、起F 收缩过程的示意图;图乙为图甲中D 结构 用 针 刺 A 时,能引起F 收缩,此反射活动的中枢在。针刺引起疼痛(“属于”“不 属 于 )反射活动,原因是。(3)当兴奋时,兴 奋 部 位 膜 外 电 位 的 变 化 是。兴奋通过图乙的传递过程中,信号的变化情况是 (用文字和箭头表示)。(4)氨基丁酸(GABA)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神经递质,在控制疼痛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GABA在突触前神经细胞内合成后,贮存在内,以防止被细胞内其它酶所破坏。当兴奋抵达神经末梢时,GABA释放,并与图中_ _ _ _ _ _ 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某些离子的通道开启,使阴离子内流,从而抑制突触后神经
18、细胞(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的产生。33.神经系统的传导是人和高等动物最主要的传导形式,回答下列问题:(1)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 形式传导;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原因是。(2)为研究神经传导的具体过程中是否释放了化学物质,科研人员进行了加下实验:将两个蛙心分离出来放到一定的液体中,第一个带有神经,第二个不带神经。刺激第一个心脏的神经,几分钟后心跳减慢:随即将 转移到第二个未被刺激的心脏内,后者的跳动也慢了下来,从而证明了神经末梢释放的 可排制心脏的活动。(3)进一步研究发现,刺激该神经的作用与注射肾上腺素的作用相似,从而推测该神经产生的 物 质 可 能 是,后续实验确实
19、证实了上述推测。34.在 2021年举行的东京奥运会百米半决赛中,中 国“飞人”苏炳添以9秒 83的成绩打破了亚洲纪录,并且历史性地冲进了奥运会的决赛。在比赛过程中,他所完成的一系列动作是各神经中枢协调配合的结果。(1)苏炳添在比赛过程中完成一系列的动作主要的调节方式是,该调节方式的基本方式是,参与该调节过程的神经中枢有.(2)苏炳添听到枪声到做出起跑的反应,属于 (填“非条件”或“条件”)反射,判断的依据是 o 该反射的反射弧组成是。(3)苏炳添在进行短跑比赛以及比赛结束后休息的过程中,他的自主神经系统可能会发生的变化是。35.如图为缩手反射弧结构以及痛觉信息的流向部分示意图,A、B 为反射
20、弧上位点。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中H#整元(1)刺激图中位点A,该处细胞膜内电位变化情况是 这种变化主要与离子的跨膜运输有关,所产生的兴奋传递到肌肉,致 使 肌 肉 收 缩,该 过 程(填“能”或“不能”)称为反射活动。(2)假如要通过刺激位点A 和 B 及测量两位点电位变化情况,验证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的特点,请简要说明操作流程及测量结果和结论:(3)缩 手 反 射 弧 的 神 经 中 枢 位 于,产生痛觉的神经中枢为。无意间,某同学被钉扎时有缩手反应,而医生在给他打破伤风针前做皮试时,他并没有把手缩回去,这说明缩手反射受 的调控。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分析】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和体液
21、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正常人血液中pH通常在7.357.45之间,主要是因为血液中有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如 H2co3/NaHCO3、NaH2P(WNazHPCM等。通过呼吸系统把C02不断排出,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液pH 的相对稳定。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理解,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H2cCh/NaHCCh、NaHzPOVNa2HpO4等多对缓冲物质中的H C O l HPCV-等
22、离子,可起到缓冲作用,正确;人体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C 0 2,从而减少内环境中的酸性气体,正确;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经肾脏随尿排出体外,正确;C02能刺激人体呼吸中枢,调节呼吸运动,所以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液 pH 的相对稳定,正确;内环境的酸碱缓冲物质在血浆中,而不是在食物中,所以不是通过食物中的碱性物质和酸性物质来调节血液的p H,错误。综上,正确的有,即 C 正确,ABD错误。故选C。2.【答案】C【解析】解:A、体液中含有许多离子和化合物,约 g 的体液属于内环境,之属于细胞内液,A3 3错误;B、组织液与血浆可相互转化,组织液可单向转化为淋巴,淋巴可单向转
23、化为血浆,B 错误;C、组织液渗透压增大对水的吸引力增加,血浆渗透压减小会使水更多的渗透进入组织液,所以二者都可能使组织液增多而造成组织水肿,C 正确;D、人体代谢主要发生在细胞内而不是内环境中,D 错误。故选:Co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叫做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内环境各组成成分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为:血浆和组织液可相互渗透,组织液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但淋巴不能再渗回组织液。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组成,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的关系,对于相关概念的理解和应用是解题的关键。3.【答案】B【解析】解:A、判断肝脏病变的重要依据是转氨酶的增多,而表中丙
24、氨酸氨基转氨酶的量在正常参考范围内,说明肝脏没有发生病变,A正确;B、肌酢是肌肉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通过肾脏排出,肌酢的测定值超过参考范围,可推测出肾脏的排泄功能有障碍,B错误;C、血清葡萄糖含量过高,超过出了肾糖阈,过多的糖可随尿液排出,形成糖尿,这可能是胰岛B细胞受损所致,因而可能患有糖尿病,C正确:D、甘油三脂超过了参考范围,可能患有高血脂症,易并发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D正确。故选:Bo表中是某人的血液检查结果。其中丙氨酸氨基转氨酶、尿素氮、总胆固醇的含量在正常参考范围内,而肌酢、血清葡萄糖、甘油三脂超过了参考范围。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及其理化性质,要求明确内环境是由组织液、淋巴、血
25、浆等细胞外液组成的,明确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和调节机制,掌握内环境稳态调节的实例,并能够结合所学知识和题干信息进行作答。4.【答案】C【解析】解:A、麦芽糖属于二糖,不可存在于内环境中,A错误;B、内环境稳态是指理化性质和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B错误;C、内环境中p H的稳定与HCO3-和HP。/等缓冲物质有关,C正确;D、调节该“媒介”稳态的系统是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D错误。故选:C。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 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2022 学年 河南省 南阳市 镇平 第一 高级中学 第一次 月考 生物试卷 答案 详解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5795586.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