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河南省许昌市禹州第六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pdf
《2021-2022学年河南省许昌市禹州第六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河南省许昌市禹州第六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pdf(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河南省许昌市禹州第六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 3 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成(1)一 题。(25分)叶嘉莹:实践儒家的“知命”与“不忧”有人说,叶嘉莹是一个穿裙子的“士”。她说,我身体是女性,但是我有中国儒家传统的士的品格和持守。叶嘉莹从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强者,但她也坚信自己不是一个弱者,她常常强调,她是在顺服中完成自己。她早岁丧母,不久远嫁他乡,后来丈夫入狱,她也带着吃奶的孩子蹲班房,再后来遭遇丈夫的性情变异,再后来拖着一家老小五口人在北美讨生活,辗转半生。历尽了人生的悲哀苦难,就在她满以为幸福的大门即将临近之时,一场飞来横祸又夺
2、走了她的爱女和女婿。她坦言此生于她再无幸福,她要把感情杀死。何为情?礼 记 礼 运 篇云:“喜、怒、哀、乐、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情,是人性之本初。叶嘉莹第一次要把这人性之本初的感情杀死,是在遭遇因久被囚禁而形成动辄暴怒之性情的丈夫的家暴之时。那时她上有年近八旬的老父,下有两个读书的女儿,她不能把悲苦形之于外。她说,我总是梦见我自己已经陷入遍体鳞伤的弥留境地,也有时梦见多年前已逝的母亲接我回家。她曾读到一首王安石的 拟寒山拾得的诗偈,恍如一声棒喝,将她从悲苦中拉出。诗是这样说的:“风吹瓦堕屋,正打破我头。瓦亦自破碎,匪独我血流。众生造众业,各有一机抽。切莫嗔此瓦,此瓦不自由。”在面对常态
3、的、新鲜的痛苦时,她无法忘却。她只能用诗偈来引导自己,告诫自己:那个感情使我受到了伤害,我要把感情杀死,我不再为感情之事烦恼。如果说,第一次把感情杀死,是叶嘉莹选择坚毅隐忍来勉力实践儒家的“知命”与“不忧”的话,那么第二次,则实在是一段极为痛苦的人生历程。丧女之痛,曾让叶嘉莹悲痛欲绝。她把自己关在家中,陆 续 写 作 哭女诗十首,怀念陪她经历生命中种种阴晴变化和反复无常的爱女,舔舐伤悲。然而,在她众多的诗词作品中,她从未批判过命运对她的不公,她只是一次又一次地肯定生命的无常。“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儿童即会诵习的唐诗,叶嘉莹是这样解说的:白日依山尽,是向西看;黄
4、河入海流,是向东看。太阳自东升起,却要西落,这是无常;黄河自西奔赴而来,却要东归入海,这也是无常:重要的是,这是生命的永恒的无常。当一个人四顾茫然,面对生命的永恒的无常时,可以怎么做?应该怎么做?她说,我在极痛之余,才有了彻底的觉悟,对 庄 子 的“逍遥无待”与“游刃不伤”的境界,也有了一些体悟。两年之后,她毅然收拾行囊,只身回国教书,一教就是三十多年。叶嘉莹生于荷月,小名为荷,所以她常以荷自喻。在经历了种种苦难之后,她断然否决了莲花现佛身之喻,感 慨“如来原是幻,何以渡苍生”,她把自己的教书行为认定为“莲实有心应不死”,“千春犹待发华滋”。她一生悲苦,因而她早年耽溺于王国维的独善其身和“清者
5、”持守的想法和生活,是深受同样有着悲剧人生的王国维的影响的。几十年后,从对王国维的文学批评的赏爱,到研讨,到反省,到批判,她早已大彻大悟。庄子有言:“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诗词研读不是她的目标,成为学者也不是她的动机,她愿意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在一 首 浣溪沙的词中,叶嘉莹写道:“已是苍松惯雪霜,任教风雨葬韶光,卅年回首几沧桑。自诩碧云归碧落,未随红粉斗红妆,余年老去付疏狂。”“任教风雨葬韶光”,这让我想起那个同样备尝人世艰辛的苏东坡“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境界。杀死感情的叶嘉莹,早已褪去莲花,只葆有一颗莲心,只为传递诗歌中生生不已的力量。(摘 编 自 文汇报2 01 5.3.)相关链
6、接:?今年9 2 岁高龄的叶嘉莹获得“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她在颁奖礼上将诗词形容 为“心的走路”,并表示:“我喜欢诗词,这是我自己内心很纯真的感情,我能感受到古代诗人所传达的那种情感。我感受到就应该把它传给年轻人,所以我一生都在教书,尽自己的力量在做这件事。”?“我能用一种沉毅坚忍的心态来面对和担荷所遭遇的种种苦难,我早年所背诵的 论语 孟子等书,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曾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在艰苦的物质生活中,所想到的是 论语中 所 说 的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及 衣敝缢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 的一种自信与自立的精神和态度。”(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7、5分)A.叶嘉莹认为自己既不是一个弱者,也不是一个强者。她所说的在顺服中完成自己,即是面对无常命运的不抗争。B.礼记认为七情是不必学就会的,是人性之本初。而叶嘉莹却要将这种人性之本初的感情杀死,可见其在生活的苦难前由痛苦无奈到觉悟的精神升华。C.丧女后的叶嘉莹悲痛欲绝,写 了十首 哭女诗,在诗词中,以此表达她对无常生命的感慨。D.即使叶嘉莹的生活充满苦难,她早年也深受同样有悲剧人生的王国维的影响,但是她却能大彻大悟,并尽力将诗歌传给年轻的一代。E.叶嘉莹之所以被人们认为是一个穿裙子的“士”,主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予的自信与自立。(2)叶嘉莹在历尽人生悲苦后,坦言要把感情杀死。请联系文本分析概
8、括叶嘉莹两次杀死感情的缘由和具体表现。(6分)(3)叶嘉莹在颁奖礼上将诗词形容为“心的走路”,在文中也多次引用到诗词,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所引用诗词的作用。(6分)(4)本文题目“叶嘉莹:实践儒家的 知 命 与 不忧”的“知命”与“不忧”的内涵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并联系现实谈谈你所受到的启示。(8分)参考答案:(1)B、D,(B选 项3分,D选 项2分,E选 项1分。A ”顺服中完成自己”并不是说“不抗争”;C “以此表达她对无常生命的感慨”有误,哭女诗主 要 是“怀念爱女,舔舐伤悲”。E这 种“自信和自立”是 论语带给叶嘉莹的影响,而且是面对种种苦难能以沉毅坚忍的态度面对的原因,不
9、 是“士”的原因。)(2)第一次:?缘由:遭遇因久被囚禁而动辄性情暴怒的丈夫的家暴。?表现:叶嘉莹用诗偈引导自己,告诫自己,杀死感情,不再为感情之事烦恼,是一种坚毅隐忍的方式。第二次:?缘由:飞来横祸夺走了爱女和女婿。?表现:把自己关在家中的叶嘉莹写作了十首 哭女诗,既怀念爱女,又肯定了生命的无常。这种杀死感情的方式是叶嘉莹面对生命永恒无常的彻底觉悟。(针对每一次进行具体分析,各3分。答出缘由1分,联系原文提炼具体表现1分,对两次进行本质上的定性1分。)(3)?揭示了传主的心路历程,丰富文章内容,丰富传主形象。从王安石 拟寒山拾得诗偈中的面对痛苦的自我引导到 登鹳雀楼的对无常命运的觉悟,再 到
10、 浣溪沙中的洒脱境界,揭示了叶嘉莹在苦难人生的心灵成长和灵魂升华。?E|H正了作者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如文章最后引用叶嘉莹写的 浣溪沙和苏东 坡 的“一蓑烟雨任平生”,印 证 了 作 者“她早已大彻大悟”的看法。?增添了文章的文学性。大量诗词的引用使传记显现出一种古朴文雅的风格,增强作品的可读性。(每 点 2 分,概 括 1分,联系文章分析1分。)(4)?“知命”即认识天命、命运。叶嘉莹的“知命”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自己人生命运的认识。从丧母、远嫁、丈夫入狱到流落异乡,辗转半生。二是对自身使命的认识。叶嘉莹坚持传递诗歌的力量和美,一生尽心尽力教书,向年轻人传递古代诗人所传达的情感。?“
11、不忧”即不会忧愁,即使是面对苦难,也有勇敢坚强的意志。叶嘉莹在苦难人生面前,坚信自己不是一个弱者,在苦痛面前,有着坚毅隐忍的品质。面对命运的不公,不是批判,而是在肯定生命的无常中觉悟,以自信自立的精神态度,最终达到如苏东坡般的洒脱境界。?启示:(示例)也许生命中有乌云,但是我们要坚信,拨开乌云总能见彩虹。(分析内涵6 分,每 点 3 分,概括出含义1分,联系文本分析2 分。启示2 分。)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成 1-3题。中国人的精神辜鸿铭中国人身上有种难以形容的东西。我已经把这种难以形容的东西概括为温良。如果我不为这种温良正名的话,那么在外国人的心中它就可能被误认为中国人体质和道德上的缺陷
12、温顺和懦弱。这里再次提到的温良,就是我曾经提到过的一种源于同情心或真正的人类智慧的温良既不是源于推理,也非产自本能,而是源于同情心来源于同情的力量。中国人之所以有这种力量,这种强大的同情的力量,是因为他们完全地或几乎完全地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中国人的全部生活是一种情感的生活这种情感既不是来源于感官直觉意义上的那种情感,也不是来源于你们所说的神经系统奔腾的情欲那种意义上的情感,而是一种产生于我们人性的深处 心灵的激情或人类之爱的那种意义上的情感。下面让我们看看中国人是否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首先,我们来谈谈中国的语言。中国的语言也是一种心灵的语言。一个很明显的事实就 是:那些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其
13、儿童和未受教育者学习中文比成年人或受过教育者要容易得多。原因在于儿童和未受教育者是用心灵来思考和使用语言的。其次,我们再指出一个众所周知的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事实。中国人具有惊人的记忆力,其秘密何在?就在于中国人是用心而非脑去记忆。用具同情力量的心灵记事,比用头脑或智力要好得多,后者是枯燥乏味的。接下来的例子,依旧是体现在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并得到大家承认的一个事实中国人的礼貌。中国一向被视为礼仪之邦,那么其礼貌的本质是什么呢?这就是体谅、照顾他人的感情。中国人有礼貌是因为他们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他们完全了解自己的这份情感,很容易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显示出体谅、照顾他人情感的特征。我们举的中国人特
14、性的最后一例,是其缺乏精确的习惯。这是由亚瑟 史密斯提出并使之得以扬名的一个观点。那么中国人缺少精确性的原因又何在呢?我说依然是因为他们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心灵是纤细而敏感的,它不像头脑或智慧那样僵硬、刻板。正是因为中国人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一种孩子般的生活,所以他们在许多方面还显得有些幼稚。这使得一些浅薄的留学中国的外国留学生认为中国人未能使文明得到发展,中国文明是一个停滞的文明。必须承认,就中国人的智力发展而言,在一定程度上被人为地限制了。众所周知,在有些领域,中国人只取得了很小的进步甚至根本没有什么进步。这不仅有自然科学方面的,也有纯粹抽象科学方面的,如逻辑学。实际上欧洲语言中“科学”与
15、“逻辑”二词,是无法在中文中找到完全对等的词来加以表达的。像儿童一样过着心灵生活的中国人,对抽象的科学没有丝毫兴趣,因为在这方面心灵和情感无计可施。事实上,每一件无需心灵与情感参与的事,诸如统计表一类的工作,都会引起中国人的反感。1.下列对作者在文中提出的“温良”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它是一种中国人身上所具有的难以形容的东西。B.它显示出中国人体质和道德上的缺陷一一温顺和懦弱。C.它既不源于推理,也非产之本能,而是源于同情心。D.它源自中国人完全地或几乎完全的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2.下 列 对“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的理解有误的一项()A.中国的语言是一种心灵的语言,所以那些受过理
16、性教育的外国人用大脑和智慧来思考和使用反而行不通。B.中国人是用心而非用脑去记忆的,用具有同情力量的心灵记事,比用头脑和智力要好得多。C.中国人没有僵硬、刻板的习惯,因为中国人的心灵是纤细而敏感的,它不像头脑或智慧那样僵硬、刻板。D.中国一向被视为礼仪之邦,中国人很容易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显示出体谅、照顾他人情感的特征。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中国人身上有一种难以形容的东西,那就是一种源于同情心或真正的人类智慧的温良,它可能表现为一种缺陷。B.中国人的生活是一种源于感官直觉意义上的情感的生活,不是来源于神经系统奔腾的情欲那种意义上的情感生活。C.外国儿童和未受教育者学习中文比
17、成年人和受过教育者要容易,因为儿童和未受教育者是用心灵来思考和使用语言的。D.在中国留学的外国学生认为中国人未能使文明得到发展,中国文明是一个停滞的文明。参考答案:1、B 2、C 3、C3.实用类文本阅读(2 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成(1)一(4)题。1 5米泳池里的梦想新华社记者赵悦杨媛媛一个长宽仅1 5米、水深只有1.5米的室内游泳池,是加沙地带最好的泳池,也是这里唯一一个游泳运动员的训练场地。七八个不到2 0岁的巴勒斯坦小伙子正在教练指导下刻苦训练,他们渴望有朝一日能从被封锁的加沙地带走出去,在标准游泳场地参加一场国际比赛,为巴勒斯坦人圆一个游泳梦。1 8岁的巴勒斯坦小伙子杰哈德萨利
18、赫就是这些追梦青年中的一个。他浓眉大眼、身材浑圆,是天生练游泳的好苗子,曾获得过巴勒斯坦青年自由泳比赛冠军。但由于从年少时起就经历过太多苦难,杰哈德身上鲜有年轻人的活泼气息,说话时眼神总是很忧郁。他告诉记者:想在加沙练好游泳实在是太难了。杰哈德训练的地点在纳玛体育俱乐部,位于加沙地带最北部的杰巴利耶地区。这里靠近以色列边界,安全形势非常严峻,以色列士兵与巴武装人员交火事件时有发生,这里不仅处于以方的机枪和坦克炮火射程之内,飞机和导弹袭击也是常事。敢于冒着“枪林弹雨”坚持锻炼的人,确实需要些胆量。纳玛体育俱乐部场地有限,仅包括一个类似“蘑菇池”的室内游泳场及非常简陋的附属设施,但仍属于当地最“豪
19、华”的建筑之一,完全依靠阿拉伯其他国家的资助建成。杰哈德的教练马尔旺说,虽然杰哈德的成绩不错,但他的技能训练只能依靠这个15米长、15米宽的游泳池,力量训练则需要租借其他地方简易健身房的一些设施,再加上没有资助,每个运动员都是自费参加训练,他们每个月能够承担的费用大约只能够满足每周12小时的训练时间。杰哈德的家在纳玛俱乐部以北,距离边界更近一些。他家的外墙上至今仍遍布着以色列机枪射击后留下的弹孔。推开房门,杰哈德的家只能用“家徒四壁”来形容。几张低矮的木板床和一个用木板钉成的简易衣柜是他家里仅有的家具,不大的房屋空空荡荡,说话时都有回声。灰黄的墙壁上,一幅杰哈德哥哥艾哈迈德的照片高高悬挂,特别
20、醒目。艾哈迈德也曾是个游泳爱好者,和弟弟相比,他就没那么幸运了。2006年,年 仅 18岁的艾哈迈德被以色列士兵开枪打死,永别了喜好的游泳运动。家里的兄弟并不都像杰哈德一样,都能够在这么艰苦的环境里坚持体育爱好,杰哈德的另外一个弟弟在艾哈迈德被打死后,一气之下放弃了任何运动,参加了哈马斯的警察部队。杰哈德说:“我不想放弃我的梦想,我就是想参加游泳比赛,不管是简陋的泳池还是以色列的封锁,都阻止不了我的梦想。尽管走出去的可能性很小,但不管怎么样,我都盼望能够走出加沙,让巴勒斯坦国旗出现在赛场上。”目前,巴勒斯坦解放运动(法塔赫)与哈马斯分别控制着约旦河西岸及加沙地带,巴勒斯坦游泳队也同样分散成两部
21、分,加沙地带将有4 名男选手的参赛名额,约旦河西岸地区有2 名女选手的参赛名额。加沙地带由于封锁与外界沟通不畅,位于约旦河西岸的巴民族权力机构只告诉他们选拔选手参赛,但未说明参赛的具体情况。到目前为止,加沙地带的教练和受训者都只听说比赛将在中国举行,但却不知道是什么样的比赛。记者经过查询得知,将在中国举办的有关游泳的国际赛事有今年的广州亚运会和明年在上海举行的世界游泳锦标赛。但加沙地带的这些选手能否如期参赛还是个未知数。加沙地带当前受到严密封锁,其南部与埃及接壤的拉法口岸是他们能够出去的唯一通道,但这个口岸只在“特殊情况”下不定期开放,要从这里出去必须与巴民族权力机构、哈马斯和埃及方面频繁协调
22、。“我能出现在赛场上就是一种胜利!”杰哈德说。对于加沙人来说,也许比赛结果远远不及能够参赛重要,他们的梦想就是能走出封锁,出现在国际赛场上。这个看似近在眼前的梦想,却不知何时才能实现。(2010.4.10 新华网)(1)下列对新闻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5分)()()A.新闻开头先进行了一个场面的展现,整体上展现了巴勒斯坦人为追逐梦想而在艰苦条件下训练的情况,与永远也无法实现的梦想形成对比,给人以深深地震撼。B.安全问题是杰哈德训练的最大困难,因 为“敢 于 冒 着 枪林弹雨坚持锻炼的人,确实需要些胆量”。C.对于杰哈德,本篇新闻并没有只是展现他游泳方面的事情,还介绍了他的家庭情况
23、,这使得新闻的信息容量更加丰富,新闻人物的形象也更加全面。D.记者认为尽管走出去参加比赛的可能性很小,但是杰哈德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追逐梦想的机会。E.本篇新闻借写“1 5米泳池里的梦想”,不仅展现了杰哈德等青年人的游泳梦想,还隐含着“巴勒斯坦人渴望和平、渴望走向外面世界”的梦想。(2)从新闻特写的角度谈谈作者为什么选取1 5米泳池作为报道的对象。(6分)(3)“我能出现在赛场上就是一种胜利!”这句话有什么含意?(6分)(4)本文塑造了以杰哈德为代表的加沙地带一群游泳追梦者的形象,联系全文谈谈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现实意义。(8分)参考答案:(1)(5分)C E (C 2分,E 3分,B 1分,A、D
24、不得分。试题分析:A项“永远也无法实现”错,原 文 是“却不知何时才能实现”。B项,“安全问题是最大困难”不当,因为原文还写“场地有限,训练设施简陋”“经费紧张”等困难,并且文中并未说“最大困难是什么”。D 项,“尽管走出去参加比赛的可能性很小”不是记者的观点,而 是“杰哈德”自己的看法。(2)新闻特写就是通过截取新闻事实的横断面来做出形象化的报道,本文作者选取15米泳池作为报道的对象,富有典型意义、增强现场感,(2 分)体现了游泳训练条件的简陋,突出了巴勒斯坦人对游泳梦的追求。(2 分)以小见大,激发读者的兴趣,引起下文。(2 分)(3)这句话表明了加沙人冲出封锁参加比赛甚至比比赛结果更重要
25、,突出了参赛的艰难,(3 分)从而表明了加沙人对参加比赛的强烈渴望之情。(3 分)(4)以杰哈德为代表的加沙地带一群游泳追梦者,虽然面临着重重困难,但一直坚持训练,渴望有朝一日能走出被封锁的加沙地带,为巴勒斯坦人圆一个游泳梦。(2 分)作者塑造这一形象,表面上是写巴勒斯坦人对体育梦的追求,(3 分)实际上表现了巴勒斯坦人对和平梦的追求,表现了人类渴望和平的主题。(3 分)略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 3 题)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刘行本传刘行本起家梁武陵王国常侍。遇萧脩以梁州北附,遂与叔父燔归周,寓居新丰。每以疯读为事,精力忘疲,虽衣食乏绝,晏如也。性刚烈,有不可夺之志。周大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2022 学年 河南省 许昌市 禹州 第六 高级中学 语文 学期 期末试卷 解析
限制150内